地方农业高校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进程中的战略规划思路及实践路径探索

2023-12-28 18:11刘新民
关键词:强国学科农业

王 淙 刘新民

[内容提要]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地方农业高校应对标农业强国建设目标,立足自身在农业强国建设中的定位作用,以一定的战略思维、系统理念、融合发展、守正创新等思维理念创造性地构建和优化战略规划思路,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优势特色、加强立德树人和人才培养、突出学科引领、推动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具有自主性、前瞻性、适应性、针对性的实践路径探索,以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扛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责任担当。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1]。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战略要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随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等均围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具体战略部署,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鲜明态度,发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地方农业高校作为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加强农业科研创新的重要力量,要对标农业强国建设总目标、总遵循,立足区域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实际,加快构建服务农业强国建设的战略规划思路,探索实践路径,推动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扛牢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责任担当。

一、地方农业高校在农业强国建设中的定位作用探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1]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夯实强国建设根基、实现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补齐现代化建设短板、解决我国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的内在要求;是端牢中国饭碗,守好“战略后院”,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坚定不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底气;是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释放创造动能和消费潜能,增强经济韧性和战略纵深,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是构建新型工农关系,畅通工农城乡循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客观需要。为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系统阐释了农业强国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内涵[2],确定了“未来5年‘三农’工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的战略目标[1],指出了农业强国建设的共同特征和中国特色,具体部署了农业强国建设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

地方农业高校要明确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进程中的定位,依托“三位一体”优势,充分发挥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相比,我国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我们在高等农业教育规模质量、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高水平人才支撑等方面均存在诸多短板弱项。党的二十大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3]p33,农业强国建设作为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3]p33,加强教育、科技与人才重要支撑、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共同塑造加快农业强国建设的新动能新优势。相对部属高水平农业高校来说,地方农业高校作为区域性、行业性高校,既具有“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支撑优势,又具备面向区域、面向“三农”、面向一线的定位特色,即是农业强国建设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也是加快区域农业科研创新的引领者,同时还是农业教育和创新高水平人才的聚集地,是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对推动区域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地方农业高校要积极发挥优势和作用,主动对接新格局下各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目标、各类涉农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农业科技创新的新要求和乡村人才振兴的新需求,探索形成与其相适应的战略规划思路和实践路径,为支撑服务农业强国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二、地方农业高校支撑服务农业强国建设的战略规划思路探索

地方农业高校要立足在农业强国建设中的作用优势和责任担当,遵循新时代农业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一定的战略思维、系统理念、融合发展、守正创新等思维理念构建优化战略规划思路,精准对接和有效支撑农业强国建设。

(一)强化战略思维,锚定农业强国建设重大战略部署实现突破

战略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对关系事物全局的、长远的、根本性的重大问题的谋划思维过程。当前,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对“三农”工作的总体战略部署;“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大力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等是农业强国建设的重点战略任务[1];国家和各省市也在抓紧实施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农业强省等规划和配套措施。这些重大战略部署不仅为地方农业院校提供了精准的价值导引、思想指引和目标引领,而且提供了充分的实践场域、发展平台和办学资源。地方农业高校必须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切实树立起以服务重大战略部署为导向的规划发展理念,深度融入国家和区域加快农业强国建设的系列重大战略,紧密对接区域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需要,在深入融入和紧密对接中找准突破口、把握关键点、绘好施工图,引领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农业强国建设新突破。

(二)强化系统观念,提高支撑服务农业强国建设各要素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系统观念是不就事论事、能够对事情进行全面思考的思维方式,强调事物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农业强国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既包括生产力发展,也包括生产关系变革;既包括农业全面升级,也包括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必然会带来“三农”领域新融合、新探索等系列驱动改革。这要求地方农业高校在谋划发展时,必须树立系统思维,横向上,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推进适应农业强国建设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引育体系建设[4],实现教育理念、模式、制度和治理体系系统变革,形成学科专业、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和创新平台等科学布局,达成育才、引才、强才、兴才全方位、高水平人才支撑;纵向上,对准农业强国建设重点任务,实现“目标、过程、影响”全链条闭环管控,把想要达到的目标、实现目标的过程、过程的优化、结果的考核反馈和对未来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研究部署,形成链式贯通,确保各项规划任务落实落地。

(三)强化融合发展,推进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及地方政府等共建共享

融合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规律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已经形成了融合发展的思想和政策体系[5]。具体到农业强国建设,除了需要处理好城乡融合、三产融合、数实融合等区域、产业和手段方法融合关系外,还需要特别重视各方建设主体之间的融合发展。由于要素总是被一定的主体所占有、管理和支配,实现各方建设主体融合,有利于降低要素融合的成本,提高要素融合的效应和效益。因此,地方农业高校要坚持开放办学、开门办学,拓展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校城融合与国际化办学融合:联合高水平科研院所开展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等全方位合作共建;联合行业企业举办校企合作专业,建立产业学院、产业研究院及产业联盟;联合地方政府建设涉农区域性研究院,拓展学校发展空间;联合国际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办学、合作攻关等,通过有效整合学科资源、行业资源、政府资源和国际资源,探索“育人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效衔接,促进人才、项目、平台、资源等要素流动,促进学校实现借力发展、借道超车。

(四)强化守正创新,正确处理在支撑服务农业强国建设中的继承和发展问题

守正创新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中的重要思维方法[6]。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其中之一就是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建设农业强国是一项将跨越近三十年、历经三个发展阶段的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方能行稳致远。地方农业高校在谋划规划发展时,也要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一方面,要擦亮农业底色、夯实生态底盘、传承服务“三农”底蕴,守住立德树人、强农兴农初心使命;要同现有规划相衔接,分阶段扎实稳步推进,保持规划发展的连续性、稳定性,绝不“翻烧饼”;要注重汇集发展共识,汇聚全校上下干劲和热情,久久为功、步步为营,一张蓝图干到底。另一方面,善于立足新发展阶段,运用新发展理念,针对农业强国建设面临的战略性新问题和区域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需求,理清学校发展的新形势、新局面,明确各自支撑服务的主攻方向、重点问题和区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紧紧围绕目标聚焦、动力转化、路径优化等,用新思路解决新问题、用新办法推动新发展。

三、地方农业高校支撑服务农业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探索

在战略规划思路引领下,地方农业高校要积极主动开展具有自主性、前瞻性、适应性、针对性的实践路径探索,为助推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践行初心使命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最根本、最关键的就是要坚守初心使命、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因此,地方农业高校首先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战略导向。要健全党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认真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调查研究,完善考核督察机制;加强干部培训,提升“三农”工作本领。要以服务重大战略为导向,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7]P40,主动将自身发展“小逻辑”融入农业强国建设“大逻辑”。另一方面,要牢记殷切嘱托,践行初心使命。要继承发扬中国共产党领导“三农”工作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涉农高校的殷切嘱托,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8]P218-219。

(二)明确办学定位,突显优势特色

地方农业高校要提升支撑服务农业强国建设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最重要、最迫切就是找准办学定位、突出优势特色。地方农业高校一方面要突出“农”字特色,在服务农业强国建设中找坐标、求生存、谋发展。要瞄准国家和省市“双一流”建设,突出农科学科“保安全”“保民生”等特色,找准学校学科在国家、在地方、在高等教育和三农发展中的坐标,构建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全链条农科涉农学科集群,强化高素质农林人才培养特色,全方位支撑农业强国建设。另一方面,要实施非对称赶超战略。充分挖掘自身禀赋,盘活资源要素,发挥区位和产业等优势,采用非对称发展路径、战术、方式方法,在农业产业链、技术链和学校创新链、培养链上找结合点,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实现差异化错位发展。

(三)坚持立德树人,厚植“三农”情怀

地方农业高校肩负着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培养知农爱农优秀人才的重任。因此,首先要夯实立德树人根本,引导学生树立“三农”意识、厚植“三农”情怀,打下“三农”底色。一要扎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融入课堂教学,贯穿人才培养各环节[9],促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落实完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设计,构建以德育为引领的“五育并举”育人体系;使学生坚定包含广大农民在内的人民立场,心怀“放在心上、当成亲人”的百姓情感,涵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情怀。二要加强耕读教育。要以扎根“三农”为关键、以培养知行合一为重点,不断丰富耕读教育基本内涵,构建耕读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加强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建设专兼结合的耕读教育教师队伍,加强耕读传家校园文化建设[10],发挥耕读教育综合性育人功能。三要加强校史教育。深度传承、创新各自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精神,开展富有感染力、感召力和亲和力的校史教育,使学生继承发扬农业高校老一辈扎根基层、服务农业农村生产一线的优良传统,不断丰富新时代农林人奋发进取、面对挑战绝不言弃的拼搏精神和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四)夯实人才培养根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是地方农业高校的根本任务,是支撑服务农业强国建设的第一要务。地方农业高校要根据新农科建设要求,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一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改变过去以量取胜的观念,实施学科专业瘦身工程,对报考率低、就业质量不高、重复度大的专业要坚决裁撤;紧密围绕农业强国建设需求,实施学科专业健身工程,顺应农业农村现代化趋势,升级改造传统农科专业,开设智慧农业、智能农机等“新农科”专业;瞄准乡村振兴新产业新业态,打造一批“农+经管”“农+信息”“专业+农”复合型学科方向和专业;围绕“农”字特色,建设一批与区域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涉农特色专业、领域。二要加快构建多类型农林人才培养体系。积极争取农林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聚焦动植物生产类、农业机械化等优势学科专业,联合高水平科研院所共建本科创新实验班,联培研究生,培养创新型农林人才;主动对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行业产业发展新要求,强化学科专业融合,开展双学位教育,培养复合型农林人才;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对接乡村振兴要求,依托农林经济管理和乡村治理学科专业,提升学生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应用型农林人才。三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以培养理论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以培养职业能力、应用创新能力为重点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促进本硕博贯通培养,实现研究生教育量的突破和质的提升;根据社会需求,优化培养方案,重塑核心课程,打造“两性一度”农林类金课,改进教育教学及考核评价方法,推进教学研究和教材建设,形成一批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强的教学成果并促进成果推广。四要注重将科研优势转换为教学优势。将农业科技创新的诸多要素转化成教学优势资源,建立教学科研相协调的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实验、实践、实习等平台建设,把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统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研实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强化对农业强国建设的智力支撑。

(五)坚持学科引领,建设一流学科

学科建设是地方农业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龙头,是为农业强国建设培养知农爱农人才、提高强农兴农能力的有效载体。地方农业高校必须坚持学科引领,努力建设国家和地方一流学科。一要深化学科分层建设。运用系统观念,以区域为核心,立足国内,确定对标,根据学科实力与竞争、发展前景与潜力、基础研究的厚度与产业对接的紧密度等因素,集中力量打造高峰学科、做大高原学科、培育攀登学科等,建立各层次学科间相互支撑、动态调整机制,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支撑有力的学科层次体系。二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围绕产业链构建学科链和创新链,探索学科交叉融合体制机制,建设学科交叉研究平台,集聚学科资源和力量,提高解决“三农”领域重大关键核心问题能力;用人工智能、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改造传统农科,打造一批“新农科”,力争在农业生物学大数据、智慧农业、智能农机装备等交叉、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一批面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学科集群。三要优化学科运行机制。紧紧围绕农业强国建设需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领、带动和组织作用,构建人员梯队配置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组织架构,建立完善学科建设考核机制、学科经费和资源配置机制,形成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学科运行机制。

(六)强化科研创新,推动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创新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利器[1],是地方农业高校服务农业强国建设的第一动力。地方农业高校要在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上下功夫,不断塑造农业科技创新新动能、新优势,力争成为推动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一要围绕“供给保障强”内涵要求,紧扣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开展生物育种、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作物功能基因挖掘、大动物品种和畜禽良种培育等关键核心科技攻关;加强土壤保育与地力提升、水肥资源高效利用、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盐碱地综合利用等技术创新[11],有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这一农业强国建设头等大事。二要围绕“科技装备强”内涵要求,强化设施农业和农机装备等研发,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装备升级改造,努力打破高端农机装备和智能设备核心部件受制于人局面,促进农业机械化向宜机化、智能化转变;推进设施农业技术研发,提高农机农艺结合度、集约化和关键作业流程配套程度等;推进农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增强天空地一体化数据获取能力[12];以适应适度规模经营需求,着力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这一核心问题。三要围绕“产业韧性强”内涵要求,扩大应用研究优势。发挥地方农业高校紧密对接区域农业产业需求、解决生产一线实际问题优势,在动植物品种培育推广、食品安全质量、绿色生产防控、畜禽鱼重大疫病防控等领域加强应用研究,推进技术服务;树立大食物观,推动生物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等在农业、食品领域的应用步伐,拓展农业生产空间,释放农业生产潜能;瞄准生态低碳农业发展,强化生态修复、森林培育与保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草畜一体化等领域研究,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助力构建生态和产业发展良性循环。

(七)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新时代农林高校的第一责任[13]。地方农业高校要对标农业强国中“经营体系强”“竞争能力强”等重要内涵,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提升自身对农业强国建设的贡献度、支撑度。一要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健全服务体系。紧密对接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统筹学校各学科、专业、科研、服务、人才等资源力量,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乡村振兴服务体系,积极开展战略研究、技术开发和集成推广,特别是要聚焦“土特产”发展,研究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策略方法,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模式;要扛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底线任务,积极发挥科技特派员服务作用,统筹学科与科研、培训与培养、服务与推广,积极引导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推动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二要聚焦深化农村改革,建设“三农”智库。充分发挥智力人才资源和高水平研究平台优势,围绕双层经营体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开展理论与政策研究,建设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农”服务“智囊团”,努力为农业强国建设增动力、添活力。三要推动非农学科进行涉农研究,助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引导理工学科、人文社会科学等主动向“农”靠拢,就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人居环境、村庄格局风貌、乡村治理体系、农耕文化、乡风民风等开展深入研究,建成一批与农业产业、农村发展、农民进步相适应的涉农特色学科方向。

(八)优化师资队伍,提高人才支撑能力

人才是加强农业强国建设最宝贵的资源[1],也是地方农业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地方农业高校一要加快高端人才汇聚,根据农业强国建设和自身学科专业建设需要,重点引进和培育能引领学界和行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优化青年人才引育机制,加强海外人才选拔,扶持一批教学科研优秀学术骨干,形成以领军人才为引领、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中坚、以优秀青年教师为生力军的雁阵式师资队伍格局。二要实施高水平团队培育计划。打破单打独奏、各自为战壁垒,鼓励教师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自主自愿加入相关团队,形成有效学科积累;加强遴选培育,以学科带头人、专业首席专家为核心,打造一批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教学科研团队;推进团队考核评价,赋予团队负责人以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三要强化教师“三农”意识。引导教师厚植家国情怀,担当“三农”责任,完善师德师风制度建设,真正将科研做在田间地头,论文写在广袤大地,创新萌发于产业中,服务送到地头上,成果留在百姓家。四要大力培训乡村人才。大力开展涉农干部、村党组书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农村实用人才等培训,为农业强国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和政策明白人。

猜你喜欢
强国学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学科新书导览】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