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趋势下职场类节目的发展观察与展望

2023-12-28 22:49王雨菲
新闻传播 2023年19期
关键词:类节目综艺职场

王雨菲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100070)

近些年,各大电视台及网络视频平台都开始陆续推出职场类真人秀节目,以不同的视角深入求职和工作的环境,尝试还原真实的职场问题。本文尝试从该现象背后分析本质,探讨该时代背景下节目用户的需求变化以及此类节目的创新与优势,并对职场类节目未来的创新趋势提出建议。

一、外部——社会环境推动力

职场类综艺之所以现阶段掀起热潮,外因与内因皆不可忽视。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再也没有所谓的“权威中心”,我们不必再守在电视前等待喜欢的节目,而可以通过各种平台主动寻找。“去中心化”是人们在这个时代的基本诉求,人们逃离中心与权威,在网络平台自由表达、分享情绪。所以节目创作愈发以社会热点为基础,“996”“打工人”“内卷”等有关职场类的词汇开始成为近年来的网络热点话题。

“内卷”本意指人类社会因资源有限难以实现每个人需求时,社会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如今多被大学生用其来指代在群体竞争内“被自愿”“非理性”的现象,如群体间为了有限的资源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所以节目创作与当前时代困境有着密切关系,受疫情影响,大学生从创业背景下追求挑战的理想转变为求安稳的心态,能找到一份合适工作的难度急剧上升,例如许多企业取消了“校园秋招计划”,甚至不少中小企业相继破产,导致就业岗位与求职机会变少。另外,在大学生内卷现象的背后,需要关注的是疫情下产生的精神焦虑、就业压力对大学生心理造成的“创伤”,他们急需通过能投射自身焦虑的娱乐方式缓解心理冲击。

于是,多种节目机制的职场类真人秀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热门职业领域话题、不同背景的求职人、优胜劣汰的高压面试、职场关系都成为观众所期待的节目看点。对于需要缓解求职焦虑的大学生,比起校园心理疏导、职业公开课、第三人疏导,选择观看一档适合的职场综艺节目是接受程度更高的方式。施拉姆曾在《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中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进行概括,其中一般社会功能中就包含娱乐功能,意为消遣生活,摆脱工作和现实问题,附带地学习和社会化。后来拉扎斯菲尔德与默顿又提出了大众传播的麻醉作用,认为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而导致失去了社会行动力,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那么如今的职场类节目是否可以突破其理论限制,在花费时间与精力享受媒介的同时,又能产生热情参与到社会实践之中?一档具有实用价值的真人秀节目,应可以实现卡兹理论五种需求的融合,既满足疏解紧张情绪的需要,又可以实现认知、情感、个体整合以及社会整合的需要。

二、内部——节目创新与优势

从节目发展历史来讲,职场类节目其实并不是横空出世,而是经过市场的不断考验与打磨的结果。2010 年12月开播的《职来职往》便是由江苏卫视和中国教育电视台联手打造的,为大学生搭建求职平台,并提供了很多就业指导意见,但其局限性在于将场景停留在招聘环节,而忽视了实际工作的多场景困境。另外,《职来职往》中多为各个行业精英多以现场说教方式进行职场技巧科普,这样的传播效果很显然已经和现在的物联网时代脱轨。再如《非你莫属》《你好!面试官》《超级毕业生》都曾面临同样的时代局限。如今,随着社会环境改变,观众需求上升,节目策划方面也必然要再度推翻和创新。在这个需要重视内容经济的时代,把握时代暗流,发掘触动人心的痒点、痛点格外重要。

(一)观察视角多样化

从近年来大火的《令人心动的offer》《闪闪发光的你》等职场综艺来看,“第二观察室”的设定成为了创新的亮点,节目组请来社会角色不同的观察人员,大多包含明星、某职业领域专家、主持人、上届嘉宾等,以第三人称视角观看与评价实习生片段。由于这些观察人员来自不同的时代背景、职业环境与经验,产出的金句便能够更好地囊括社会上不同的观点,促进社交平台上的全民交流。观察视角的多样化可以让观众更具代入感,观察室在交换不同观念的同时,弹幕区的“观众席”也会不由自主参与互动。另外,观察人员分享自己的社会职场经验,也是在进行场外的信息补充,他们的发言不仅是说给对方听的,其真正价值取决于是否对真正需要帮助的观众起到作用。“第二观察室”还起到烘托悬念、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将碎片化情节连接在一起,引领观众思考。

(二)场景多元化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认为如果电视节目应聘成功仅表明通过初试,那这意味着节目本身的价值不在于提供求职招聘的平台,而完全沦为娱乐节目,只是为企业和招聘者提供炒作作秀的机会。自从“第二观察室”维度的引进,多场景化正在逐渐成为趋势所向。在所谓内卷化的背景下,职场人际交往、生活与事业的抉择、职场菜鸟如何做自己、怎样看待加班、薪资假期等问题都被人们所关注,这就需要更沉浸式地还原实习生所面临的各种环境,其中也不排除职场外的情感与生活,如《令人心动的offer》节目中展现了詹秋怡母女下班后的聊天、丁辉在出租屋过“云”生日等等,实现了真人秀人物塑造的跟踪性,更大程度上辅助呈现实习生的立体形象,引发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真正的求职教育,应关注全方位、多场景的考察。

(三)人物典型化

嘉宾选择是否巧妙也是节目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播出过程中,丁辉成了热搜上的常驻人物,正是因为他本身的社会背景以及经历,触及到了当下的职场敏感话题,节目中的其他法律实习生都来自五院四系或海外知名院校,但唯独他是二本本科的非法学专业生,并且年龄最大,“裸辞”来面试公司,这些标签都让他在实习中受到偏见。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很多普通人的缩影,背负着学历、年龄与家庭背景的压力一步步奋斗。丁辉的淘汰使节目关注度也随之提升,因为所有对此产生共鸣的观众都渴望在他身上看到戏剧般的逆袭,虽然最终没有实现逆风翻盘,但也留给了观众思考与想象的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陈阳表示,无论对于个体还是整个社会,面对“内卷”都是一项挑战,学生需想明白“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教育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者,以及学生父母,要想清楚“我们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希望孩子们成为什么样的人”。而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一档职场教育类节目去探索答案,在审视每一个典型化的节目嘉宾时引发更深层次的反思。

(四)内容专业化

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职场类综艺节目,并深受年轻人喜爱,是因为节目内容本身就来源于普通人的现实生活和困境,比起观看其他竞技类、选秀类节目更具实用性价值。职场类真人秀则实现了各种体验模式的嫁接,成功规避了电视真人秀的缺陷,将娱乐体验、教育体验与审美体验融合在一档节目中。

职场类综艺的火热侧面反映了观众在回归理性思考,并不只是一味追求娱乐享受。在娱乐生活的同时,汲取到有价值的知识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如《令人心动的offer》法律季中,将法律案例当作职场任务,在观看实习生们完成任务过程中也可以学习到很多法律常识。并且,巧妙融合了众多社会热点、或者该专业领域相关的话题,如节目中的法律援助专题,就呼吁了每个想从事法律专业的人承担社会责任感的初心,升华了节目价值,更好地起到服务与教育作用。

三、物联网助推职场类节目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上述可见,如今职场类节目之所以日益火热,离不开节目将实用性融于娱乐之中,满足观众对于理性思考与渴求生活建议的需要。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媒体会产生两种可能的变革,第一种是泛娱乐化,即巴赫金的狂欢理论,群体面对所有事情都持有游戏娱乐的精神,陷入大众狂欢,借此忘记烦恼,自我麻痹;第二种是倡导发展精英文化,拥有更多社会资源的人希望可以通过更多专业知识维持自己的经济地位,加大知识鸿沟。而如今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开始追求第二种模式,在娱乐产品冗余的当下,我们更需要媒介产品中知识的可用性,来实现自我价值。当然,节目的娱乐功能仍是受众的基础诉求,具有实用性的高端节目也需要在娱乐之上进行创作,才能真正实现雅俗共赏。所以节目创作者需要在新时代寻求能与实用性适配的新娱乐模式。

(一)垂直化节目+智能终端分发

未来,对于具有现实生活指导价值的垂直类节目是拥有广阔前景的。自国家出台限制综艺明星政策后,越来越多“星素结合”的节目出现,并得到了市场的不错反响。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制作节目不能一味追求明星效应和经济利益,也需要提升节目原创力与内容质量,在娱乐基础上寻找痛点共鸣,并体现中国风格,综艺垂直化成为我国节目市场发展的合理尝试,其中职场类真人秀正是不依赖明星效应并且可垂直潜力更深的节目类型。

近年来,用户逐渐麻木于泛娱乐化、同质化的节目形式,在节目垂直化发展趋势下,创作更具深度、题材新颖的节目类型,才符合日益增长的观众需求。节目泛娱乐化的消退,正是我国综艺节目内容及形式改革的机遇。很多大学生网友表示,他们很愿意看到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性节目,如今的职场类节目还主要停留在职业大范畴,如现在已涉及法律界、金融界、艺人经纪界等等,但未来完全可以继续拓宽“职场概念”,更多技能领域都可以进行垂直化节目策划,如公务员考试、美妆学习、从零创业、厨艺入门等等细化的生活场景,其内容都是可以被观众所实际应用的。

加之物联网时代的大数据系统,这些节目可以在社交平台或视频网站系统分析到用户最近的生活状态变化的情况下进行个性化、场景化推送,如系统感知到用户最近在复习公务员考试,那么有关申论比拼的微综艺就可以推送给用户,使综艺节目可以让用户放松的同时进行潜移默化的知识与信息补充。在播放过程中,可以设计互动环节,如在嘉宾解决问题之前,先让观众进行选择或判断,类似沉浸式的游戏体验,增加观众的参与感与观看黏性。在节目播放结束后,还可以链接节目中提到的书籍、题库、就业信息等等,实现全方位智能服务。

(二)体验经济:从看综艺到体验综艺

体验经济、共享经济、社群经济被认为是物联网的三大特征。而大力推动体验经济,尝试“线上观看节目+线下衍生体验”的模式是推动节目发展的良方,未来的职场类节目可以与赞助商公司进行后续深度合作,如在节目结束时举办夏令营或体验开放日,让节目内容映射真实生活,给观众从生活走进节目场景的机会,可以体验做一次实习生,完成相应任务与挑战,也有机会得到节目中的嘉宾福利。如今已经有其他类型节目开始拓宽这项领域,如《明星大侦探》创立了线下沉浸式体验馆,借助节目独家剧本IP 的优势,让用户从看综艺过渡到玩综艺。另外,发展体验经济也可以成为前期节目推广方式之一,节目宣传的关键就是想方设法满足观众需要与期待,那么线下的体验环节可以更好凸显节目卖点,例如让观众在现实中得到不同的职业体验,扩大了节目的经营范围,甚至推动多元化产业发展。

(三)社群经济:实时交流的节目直播

社群经济旨在通过在社群中的沟通与互动,令社群成员间相互信任,然后通过互惠互利的方式,共同创造经济价值。在芒果TV 的App 中,观察节目时页面下方会出现“一起看”的选择,在聊天室中可以与同时间观看节目的用户一起边看边聊。未来,可以在聊天室区域引入嘉宾直播聊天,在特定的时间可以与节目嘉宾进行实时提问与沟通,不仅可以促使节目快速出圈,也增强观众收看的完整性与积极性。根据节目内容,观众还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分为不同的虚拟社群,发挥社群经济,平台或节目制作方相应为他们提供定制化的信息服务、线下求职机会、衍生物品等等,同时增加节目话题度,提高节目传播效果。

根据这个时代的标准,一档节目是否成功应该取决于观众从中获得了多少“经验”,而职场类节目的发展潜力不仅在于能否给应聘嘉宾求职机会,更在于能否给收看节目的用户提供求职机会和实在的职场经验。

结语

在传统广播电视时代,由于终端的不灵活性,观众更多在于感受媒介产品的娱乐功能,用来消遣生活。随着新时代的科技发展,用户实现了随时随地看节目,从被动观看变为主动搜索,人们渴望从节目中获得能帮助生活的信息,能助力自我价值实现的经验,以实用性为代表的职场类节目成为炙手可热的综艺类型。未来若结合物联网技术进行进一步生活化垂直发展,将有机会打破综艺屏障,让实用性节目与现实场景紧密结合。让一档求职节目拥有智能服务功能,还需广播电视行业不断利用新科技手段,和内容制作者良好的知识储备、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多元化的思维。

猜你喜欢
类节目综艺职场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网络自制综艺的崛起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孙红雷:我不是综艺咖,还是要好好演戏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