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速
京剧服装是以古代生活服装为基础,历经数代艺术家提炼、概括、美化、装饰而形成的一套类型化的服装体系,具有高度程式化特征。一般来说,京剧服饰的发展吸收了传统戏曲服饰的特征,逐步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直接服务于京剧表演艺术,并随着表演观念的演进加以革新。京剧服装以明朝日常生活服装为基础,结合宋、元、清三代的款式,进行归纳、提取、加工,在服装款式、颜色、图案、材料艺术等领域展现了京剧服装文化的艺术审美特点。京剧蟒袍是京剧服装的重要分支,其形制特点遵循京剧服装总体特征,亦展现出自身艺术魅力。戏装是京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唱念做打的舞蹈性表演,又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蟒袍是帝王将相穿戴的礼服,华美灿烂,庄严富丽,是京剧服装中最经典的一类。蟒袍是封建社会士官文化在戏曲舞台上的体现,其鲜明的符号特征对应着人物的社会品级,与京剧人物的装扮与表演密切关联。蟒袍的制作工艺和流程具备较高的技艺水平,集中体现出了传统戏装的审美高度。本文在梳理京剧蟒袍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剖析蟒袍制作工艺,从近代以来京剧服装发展视角分析了蟒袍审美形态的变革,总结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
京剧蟒袍是帝王将相在朝贺或宴会、办公场合等比较严肃场合环境下的穿戴。蟒袍的颜色、刺绣、图案等符号,与人物权力、地位直接关联。京剧蟒袍以明清时代官服为主,涵盖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服装特点,是中华民族服装的缩影。
京剧蟒袍的历史渊源很早,源头是汉族人民穿的服装。一些学者认为,汉族乃至包括汉族的祖先已经有自己独特的服装搭配风格,如果穿兽皮也是一种风格的话,那么汉族所使用的服饰更是悠久。到目前为止,史学资料中的所载虽未被证实,但有一部分学者仍然认同这种说法。而在已经被证实的历史里,京剧蟒袍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蟒袍也随着朝代更迭发生变化,不管是汉以前,还是汉以后,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服装设计风格,京剧蟒袍也不过其中一种,统称为京剧蟒袍的各个朝代的服饰,都曾在历史中大放光彩。
京剧蟒袍以明代服装为主,参考了宋元服装的样式。京剧蟒袍的发展受时代因素影响较大,京剧时兴在满族人统治的清朝,是在满族的排挤下再次流行了起来。其实从清朝时期,虽然在当朝皇帝的命令下,汉人需要剃发易服,但是京剧蟒袍依然是绝大多数汉人心中的主流服装,在这场满装与汉族蟒袍的较量中,以汉族文化元素为主的蟒袍无疑处在弱势,经过长期的斗争,也只是保留了部分汉族蟒袍元素,因此当时有了著名的“十从十不从”。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走进现代文明时代,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归优秀的传统文化,京剧蟒袍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欢。现在,我们在很多场合都可以看见穿京剧蟒袍元素的时尚男女,甚至有许许多多的人在结婚时选择京剧蟒袍婚服,从少见到普遍,再到日常,京剧蟒袍文化也从戏曲文化领域走向时装文化界,成为时尚的传统服装文化元素。京剧蟒袍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不断地涌现出各式各样的样式,当以明代为最,经济发展与民族大融合促进了服饰艺术的发展与进步。明代服饰款式众多,色彩斑斓,其制作工艺也比较精美。当时的纺织染绘刺绣等工艺在经济的推动和文化交流中达到高峰,因此也造就了服装样式和工艺的多样性。
如京剧蟒袍的基本形态,衣裳制即上衣下裳制,即将上衣与下衣彼此区分,上身穿衣,下身穿裳,且裳多为裙,后来的襦裙就是这种穿衣风格,流行于秦时期,不限男女老少,也没有等级地位的区别,可谓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可当作礼服来穿,也可当作老百姓务农时的劳作常服。再如京剧蟒袍的制作工艺,京剧蟒袍的制作在当时少不了纺织、染色、刺绣等制作工艺,京剧蟒袍的制作程序和工艺流程在古代是非常简单的,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的京剧蟒袍制作工艺特别复杂。从纺织、刺绣、上色等方面来讲,京剧蟒袍主要有几种制作工艺,是目前市场上京剧蟒袍最常见的制作工艺。现在印花基本上都是数码印花,但在古代,对这方面的技艺要求相当严苛,而且方式手法也比较多样,比如植物染料印花、洒金印花和凸纹印花等,工艺复杂且多种多样。
蟒袍运用的面料均属于大缎,价格相对较高,同时蟒袍一般都是“十”字平面结构,衣身的前后片之间未切断,因此在开料时,应当认真严谨,根据造型、大小等给出基本形状,为后续工序绘画奠定基础。因为戏衣必须利用刺绣进行装饰,开料只是划样而已,这是为了维持刺绣的正确位置,开料后的衣片即素片。在开料过程中,开料人员会将自己手下的线当作标准线,用熨斗熨出预留领口的位置,这是为了给印花的工作人员带来便利,然后将接袖和领子等在后续的面料中排版,提高面料科学运用的效率。
1.按开料的外形轮廓绘出纹样
蟒袍领圈绣云头、回纹图案,蟒领、玉带绣二龙戏珠等,衣身主要是绣蟒、龙纹、龙团等,在衣身的有关位置用八宝、暗八仙等纹样装饰。京剧服装中频繁采用的意象图案为龙与凤,龙通常使用在男性服装上,凤通常使用在女性服装上。龙与凤是我国历史上传承已久的图案,用于京剧服装内,代表的是高贵、华美。不仅如此,多次运用的图案还包括“寿”字,代表长寿。蝙蝠,由于“蝠”字与“福”同音,代表的是幸福。梅花代表的是不畏惧寒冷、志向高洁等。穿龙蟒者均属于社会上流人物,如皇帝、太后、王子等。而蟒袍上龙形包括三种:团龙、行龙与大龙,此类龙形有一些雅致,有一些威猛,有一些矫捷,各种龙形拥有各种代表性的价值,也使用在各种类型的角色上。
2.绘在描图纸上
以前,戏衣的绘画直接用水粉画于面料中,该工序即“画白料”,即“白描”,后演变为以木刻印版,为了改善生产效率,又发展到以描图纸制版印花,即在大小一样的硫酸纸中画出图案,利用多次修正,以铅笔绘制图案。但一件服装还是采用人工画完,而画好的衣片就是画片。如团龙蟒:团龙蟒是将龙画成圆形,绣于蟒袍中。一件蟒袍累计有10 个团龙,前身与后身分别为3个,袖子中分别有2个。京剧服装中团龙的数量已减少就说明官位在下降,通常统一使用10 个蟒,均匀地划分于全身,给人一种和谐的感觉。团龙与行龙以及大龙并不一致,代表人物沉稳的个性特点,通常用在文官与温和的武官上。再如行龙蟒:行龙与团龙截然不同,是团状,给人一种十分豪放的感觉,在图案方面,数量也从之前的10 个变成了6个;在造型方面,两条龙各自低头相对吐水或头往上一起戏珠,特别宏伟壮观。下部的海水形状则是立卧三江水等。重点使用在个性粗鲁、社会地位显赫、有权有势的人物身上。
3.戳花
初期的戳花是工匠用绣花针根据图案的轮廓进行操作的,我国戏曲剧装厂的刺样机是定做的,机身是铜材料,针头是针灸用的细针,能取代。在工作时,针头依照上下方向进行操作,通常孔距为0.15 厘米前后,即每一寸有约[19,20]针。在刺绣样机工作过程中,机器中间的马达将振动,要求生产人员以相应的力度掌控器械,规避在刺样时机器滑动使线条不完美。绿蟒在京剧表演中大部分都是用于勇猛的高官武将,如勾红脸的关羽等。红脸谱和绿蟒在颜色方面有着显著的比较,另外也展现了人物的有勇有谋。馆藏的这件双龙戏珠绿蟒全身有6条行龙,前后身分别为两条对应的龙戏珠图,两肩袖各自也有这种行龙一条。与平金绣绿蟒有着较大出入的是,博物馆内的绿蟒属于渐变色的圈银绒绣双龙戏珠图案。鲜艳的橙红色刺绣与翠绿服色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同时采用了有金属特色的亮银线绘制形状,这是为了使整体颜色更为协调,也使服饰更美观。蓝蟒是上下对应的双龙戏珠图案,和绿蟒存在的差异为戏珠的龙形是两只身躯完全铺开的,环珠闪耀,更有朝气的行龙,即戏珠行龙蟒。绿蟒中的龙则是龙尾往上,龙头在下,但脸往上看去,给人一种翻身飞跃的感觉。而蓝蟒中的一龙在空中低头往下舞动身体,一龙翻身回头观看,后者更显壮观。蓝色在我国古代的颜色观中代表的是温柔、自由、无拘无束,而刺绣中的灰色给人一种相对阴沉的感觉。而蓝蟒用三灰褪色的圈金绣来修饰,与舞台表演者的装扮、注重原汁原味的艺术特色十分匹配。
4.印料
刷样前先整理好面料,确定经纬纱的方向,然后将图案放在最佳的区域,一手压纸样处,对角线位置用镇纸按下,然后用刷子沾火油后再沾颜料,以压住的位置为立足点,往一个方向频繁地刷纸样,完成后,手还是压住纸样,拿开纸样检测有无全面刷粉,如果不全面,需再次按以上环节进行处理。如江东的负责人孙权在京剧《甘露寺》中的服饰为紫色行龙蟒,代表的是一代英雄的气势。大龙蟒这种龙形对行龙来说更无拘无束、更豪放,在纹样方面,龙的数量变成了1个;在款式上,也比行龙更大、更夸张。一般大龙蟒包括两类:一种是吐水大龙,龙头往下看,口中冒出海水,龙尾往上翘,放在自己的左肩,有一种至高无上的感觉。三国时期的曹操,尽管是汉室的丞相,却用皇帝来威胁文武百官,还想成为帝王。为了表达曹操计划篡权的那份狼子野心,在京剧《群英会》中,表演者穿着红色吐水大龙蟒,不甘于臣子的企图可见一斑,为曹操的形象塑造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另一种为戏珠大龙,龙的形状与吐水大龙没有较大的区别,仅仅是将吐水变成戏珠。《群英会》中的张飞就是穿着黑色戏珠大龙蟒。
1.配色
评估戏衣刺绣的好坏,第一是应当明确色彩的安排,第二是绣艺,所以,配线为戏衣绣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步骤。在戏衣的制作活动中,有专职人员处理,应当按照服装的人物、身份与戏曲所在地区的差异等不同来调整线色。一般蟒袍的配色线在行话中叫作“全三色”,“全三色”并非为三原色,是一种颜色深、中、浅都有的色阶;通常蟒服的配色有三蓝、三灰、三绿,因为当代染色工艺的持续优化与改善,色阶能超过5个,同时有针对性地添加金线与银线来映衬。
2.针法
刺绣是我国戏剧服饰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对戏衣的艺术欣赏和收藏意义有着巨大的影响。印花操作与蟒袍的刺绣总体来说都是采用人工制作,毛发、腿筋、脚爪、眼脚等位置均以不同颜色的丝线进行刺绣,这是为了更好地展现图案。盘金绣采用的订金线有两类:一类为真丝(以原丝染成红色),这是为了订真金线;龙的头部与背部采用平金盘绣(即平金),鳞片采用金线叠绣(即叠麟),毛发和尾巴以一根金线与一根彩线共同刺绣的方式,就是金夹线,眼睛与眉毛位置采用丝线戗针平绣技术。
1.别浆
蟒在缝合(行业内叫作成合)前应当对蟒袍的裁片(不含玉带)给予整形处置,即箆桨技术,应当将绣片反向铺到案板中,喷水让绣线位置舒展,然后用那个钢针稳定附近位置,修复其绣花前的面料经纬方向。绣花位置需采用薄糨糊(即刮浆)刮一次,然后使其在室温下晾干,在“别浆”处理好后,以熨斗熨平,将钢针拿下,接下来就能按照要求的大小给予裁剪缝合。
2.劈剪
劈剪是在开料的同时剪出想要的大小,在该操作中,应当绘制前后片的中心线与两侧肩线,接着明确大小与款式,以便裁剪。绘制线时不可采用尺子,而应当以缝线袋弹出精准的直线条。由于丝质面料并不粗糙,线有可能画不直,会使大小存在一定的误差。里料和面料是共同劈剪的,叠放时,两层面料均应平放、干净。京剧是在清代中后期兴起的,该阶段,服装的生产技术得到了充分的改善,而京剧服装的精美就反映在刺绣技术上,体现了精美、矜持的特点,如平金平银绣、盘金绣等。平金平银绣,是指在装饰绣服装纹样时以金线与银线共同盘之,使京剧服装在灯光下更为迷人;盘金绣是条纹绣,生产方式相较于平金绣更简洁,重点使用在苏绣上。多次和打籽针共同运用,其装饰效果十分优秀。绒绣,即“绒线绣”,是指在某种固定的网眼麻布内以彩色绒线绣制图形的一种刺绣技术。因为绒绣以羊毛当作原料,给人的三维体验优秀,光泽好,所以给人一种柔软、颜色较多的感受。
传统服装的面料幅宽基本上都不宽,为了能减少面料的用量,在裁剪蟒袍时,一些多余的边角料可以用于下摆位置。如在相关的演出中,戏衣的长度都不短,为了尽量地美观,可以更好地利用面料进行裁剪,将衣身的最宽位置当作借鉴,随之拉长到衣袖中,再从多余的面料中进行接袖操作,在衣袖中给予接袖开发,尽可能地维护衣身位置面料的全面性。此类做法反映的是古人的崇物节俭,即尽可能地维持衣料原来的形态,并尽量高效运用好面料。
蟒袍是装饰效果相对不错的服装,其长袍宽袖的服装风格特别庄重,美丽的装饰纹样富于代表性。在用色方面,包括“上五色”(正色)与“下五色”(副色)的标准安排,同时在颜色中给予了图案颜色的配伍,形成了冷暖比较、明度比较,反映的是我国的劳动人民对颜色与绘画美学知识的认识,传承了我国历代服饰注重内涵的审美态度,反映了我国传统服饰一以贯之的审美特点。
将戏曲服饰生产工艺作为典型的传统手工艺,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优秀代表,一件蟒袍的完成,是多位手工工人努力付出的结果。制版对大小给出了严苛的要求,在刺绣上,各种图案的独特针法,蟒袍制作中“插摆”和“盘领”的技术更是展示了工匠们独具匠心的制造工艺。
京剧艺术兼容并蓄,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与中医、书法和武术齐名,也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因其全面的行当、精致的表演与壮观的气势,成为近代中国戏曲中的代表。因为时代审美在持续改变,京剧服饰的制作在考虑受众审美的同时,也彰显了戏曲服饰自己的相关特点,将有更大的发展前景。一件蟒袍的生产涵盖了纹样开发、刺绣等各种传统技术,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文化意义与实用意义。本文对蟒袍的制作结构、生产流程予以汇总,进一步分析了蟒袍的生产技术,同时从此类技术中探究出了蟒袍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而为蟒袍文物的修复和光大给出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