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珍 东阳市恒业钢带有限公司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在无形中为未来十年甚至是数十年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了全新的阶段,不仅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而且经济领域的革新也逐渐倾向于以创新为驱动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为了有效促进国内经济的稳步发展,就必须牢牢把握经济转型新方向,制定经济发展新策略,注入经济发展新力量。
经济新常态这一概念最初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 年考察河南时提及的。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看,经济新常态主要是指基于经济结构对称态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稳定增长。“新”是指新生成的、与以往不同的,“常态”则是指常规的状态,所以也可以将新常态理解为与以往不同的、能够保持稳定性的状态。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高,有关调查显示,自2013 年起至2021 年,我国国内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了6.6%,相对于同期世界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6%以及发展中经济体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7%而言,国内经济发展的态势极为迅猛。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以持续创新的方式紧随时代的发展步伐,力求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新常态下,总的来看,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高,而对比分析则能够看出这种发展正逐渐朝着积极、正面的方向调整,从最初的不均衡、不协调发展,到现在的高质、高效发展,新常态为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可喜的转变。
回望数十年前,因经济发展的起点较低,所以我国经济在发展的前期阶段过于重视促进经济增长速率的提升,而未能兼顾经济发展的品质,在意识到此种发展模式存在弊端之后,新常态下的国内经济发展应当调好发展速率与发展品质之间的关系,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出发,把握经济发展的内核,适当放缓经济增长速率,促进质量与效率的同步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新常态虽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机遇,但机遇往往与挑战相伴而生,除了要善于发现机遇背后潜藏的风险之外,还需要立足于阻碍经济增长的各类因素制定行之有效的发展策略,以便及早突破发展瓶颈,求得发展空间。
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国内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了重要的转型阶段,但与此同时,一系列新的挑战也接踵而来。纵观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的发展形势,不难看出,宏观经济不平衡已非近两年刚刚出现的新问题,而是由来已久。
其一,在1978—1998 年之间,宏观经济不均衡形势显著,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极为明显,总体经济发展形势呈现出了突出的短缺形态,不断增大的通货膨胀压力成为了阻碍经济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阶段中发生的数次通货膨胀现象都是由于供需差异过大导致的。首次通货膨胀发生在1984 年年末,在第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因大会上提出了全面开展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决定,导致广大民众误以为该决定会直接影响物价,从而大批量抢购物资,诱发通胀问题。第二次通货膨胀发生在1988 年下半年,同样是由于会议公布决策导致民众错误的认为物价会因此而大幅度上涨,一时间形成抢购风潮,且该次通货膨胀形势相对于1984 年而言更加严峻。第三次通过膨胀发生在1994 年,十四大会议胜利召开,经济发展形势正好,投资需求总量显增加,此次形成了最为严峻的一次通胀问题。在后续的较长一段时间中,国家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策略,力求抑制通货膨胀现象的持续滋生,控制经济发展形势。
其二,在1998—2010 年之间,宏观经济不均衡情况与上一阶段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需求量持续降低,而供给量则持续增加。究其原因,主要与亚洲金融危机以及世界金融危机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这一阶段,国内经济发展缺乏动力,虽然保持向上发展态势,但增速却明显减缓。尤其是在1998 年下半年,在国内需求本就明显欠缺的情况下,再次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且面对严峻的世界经济发展形势,我国充分彰显大国之力,在多个国家同时贬值本币的情况下,为对人民币进行贬值处理,虽然赢得了世界各国的赞许,但出口经济发展形势却不容乐观。自1999 年开始,我国经历了长达三年的通货紧缩阶段,许多国有企业不得不调整发展方向,导致下岗风潮兴起,许多从乡村步入城市的民众不得不归乡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寒冬中,我国政府积极发挥引导作用,暂时中断实时紧缩政策,开始采取扩大内需的方式进行宏观调控。直到2008年再次爆发世界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增长幅度再度降低,国家和政府只能再度采取刺激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策略,以便扭转不良经济发展形势。
其三,在2010 年10 月之后,国内经济面临着“两难”的发展困境。一方面,通货膨胀带来了极大的发展压力;另一方面,经济下行又带来了在的发展风险。2013—2021年,我国GDP 年均涨幅达到了6.6%,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出了30%,尽管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但国内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推进高质量发展遭遇瓶颈等问题。
之所以会导致上述经济发展挑战出现,是由于多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立足于长远发展的角度上来看,我国在正式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之后,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的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国内经济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不良影响,已经面临着相对复杂的发展形势,同时受到世界经济发展态势的潜在作用,经济失衡情况成为了短期内很难攻克的一大问题。深入分析导致经济发展挑战出现的原因,以下几方面因素都应当受到重点关注。
首先,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助力经济发展尽快回归正轨,但与此同时,也在无形当中影响到了流通需求。货币存量大幅度增加直接导致了物价变动,同时处在流通状态中的货币,也成为了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的诱因。从前为了应对经济发展危机而投放到流通过程中的货币成为了影响价格因素的一大隐患。换言之,2008 年年末,为了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回暖而采取的强刺激举措,虽然在短期内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却为后续诱发通货膨胀压力埋下了隐患。
其次,在新常态下,经济成本持续上升为形成巨大的成本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步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要素成本明显上升,此时如果出现了效率增速减缓的情况,成本推动的通胀压力则会变为实际的通货膨胀。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内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在于效率提升的速率无法满足促进经济规模扩张的需求。国内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面临着因需求滞后而导致的拉上压力,同时也受到成本推动压力的局限。立足于现实,无论是国家还是政府在干预治理成本推进通货膨胀方面都不具备显著优势。治理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需要通过企业不断的创新发展和持续促进发展效率提升来达到优化管理、降低成本、消耗成本的目的,而政府方面在这一过程中则需要不断优化服务体系,及时转变发展职能,适当提高发展效率,从而有效降低企业在经营与发展过程中承担的税负压力,降低企业的发展成本,使企业有机会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而达到上述目标的前提条件在于持续深化改革,以长期的引导达到预期的目的。
最后,受到国际收支失衡带来的不良影响,导致通货膨胀的压力持续增加。长期以来,导致我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的主要原因遍与收大于支有关。我国在对外贸易发展方面已经赢得了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国际收支失衡形成的顺差规模较大。想要合理控制通货膨胀带来的压力,就必须从把控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着手,将收支失衡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在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影响之后,我国从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两个方面着手助推新经济发展。其中,财政政策主要发挥正面积极的引导作用,而货币政策仍然保持着稳中求进的态势,两种政策如同一静一动,清晰明确地体现出我国在选择退出应对经济危机的拓展性政策之后所表现出的经济发展趋向。面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发展形势,经济发展政策也需要有针对性地做出调整。步入新世纪以来,国内经济迅猛发展,这无疑得益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推进的支持,宏观经济不均衡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尽管如此,现阶段我国采用的宏观政策仍然无法达到全面性拓展的需求,财政政策也将长期保持相对紧绷的状态,久而久之,通货膨胀问题也将持续发酵。正是因为如此,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互助互补才有机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和政府需要协调两种政策之间的收放状态,以达到调节失衡问题的目的,将宏观经济的风险和波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值得一提的是,两种政策同时推行并非有利无弊,非同种政策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所冲突,以矛盾的视角看待两种政策,做到张弛有度,才能够将冲突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行最大化的控制。
就当前阶段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采用张弛有度的宏观政策,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对量失衡问题的调控作用,但这种调控方式无法发挥长久的作用,只能在短期内或是在某一方面解决失衡问题。一般来说,之所以会出现总量失衡的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整体结构呈现出了失衡的态势。而经济之所以会出现下行风险,这往往是由于增长动力有所不足而导致的。如果相关行业领域的内部结构始终保持固化的状态,其创新力和发展力无法达到与时俱进的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无法提高的产能将与急需发展的产业之间产生矛盾,最终导致资金无法得到有效增长,从而出现严峻投资问题。
国内的通货膨胀情况之所以长期面临较大压力,普遍是受到国民经济成本结构歪曲情况带来的不良影响所导致的。这一问题不仅局限在国内,国际发展形势同样不容乐观,当货币供应与扩张之间出现了明显矛盾,收支结构失衡将成为必然。而想要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就必须突破结构失衡的窘境,灵活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加强对于需求的把控力。而需要进行合理把控的内容多种多样,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落实宏观经济政策满足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的调节需求,适当采取扩张性的方式达到刺激需求的目的。
另外,供给与需求虽然处在两个对立面,但同时也存在着协调统一的关系。在对两者进行分别管理的同时,应当充分考虑到扩张需求对供给结构带来的影响,在合理的范围内刺激需求,使现有供给能够在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内得到利用。与此同时,还应注重构建优质空间,结合需求调节供给总量,积极促进结构转变,形成有效需求。
经济领域的发展需要以创新为原动力,以创新为发展方向能够满足宏观调控的需求。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将创新大致分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种形式。对比来说,制度创新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二十大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不断完善,国新发展理念路线日益清晰,为使国内经济发展朝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转型,必须大力促进制度的创新。如果长期保持着落后的制度体系,经济深化体制改革也将受到严重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法得到优化,现有资源的利用率也无法得到显著提升。除此之外,制度的创新与优化,在未达到相应标准的前提之下,社会发展也将面临重重问题。政府应有的职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社会公众民主权利的实施也将有所局限,应当发挥效用的权利无法体现价值,而相关权利则可能会产生预期以外的作用。正因如此,制度创新才显得极为紧迫。在进行制度创新时,需要结合二十大有关经济发展的各项要求,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在逐年提高,我国也正式步入了经济新常态。面对经济新常态带来的一系列经济领域发展变化,想要尽早达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应当在明确阻碍经济发展因素的前提之下,推行新政策,选定新方式,制定新制度,形成能够切实满足国内经济现代化发展需求的总体规划,合理控制质量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方向,加强需求侧管理,促进消费构的优化升级,助力供给端以及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带动需求端消费主导经济的转型,积极促进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改善现有的营商发展环境,巩固我国作为贸易大国在国际市场中所处的位置,从而更好地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重重考验,切实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