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平章
“超限”理念引领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阮平章
认为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主体创新动力不足、培养机制不够健全、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培养环境和育人生态有待优化等现实困境。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既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趋势,也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的有效路径。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以“超限”理念全面引领育人创新,围绕理念引领、路径优化、实践育人、优化生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及取得的成效,以为其他高校提供参考与借鉴。
“超限”理念;创新创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生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了一体化部署,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更加凸显。研究生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三个第一”战略最关键的“结合部”。研究生教育“研”字当头,在研究生教育中强化科学研究、培养创新能力是应有之义。面临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新形势、新挑战,需要在分析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的基础上,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提高研究生“三创”(创新、创业、创造)的意识和品质,以支撑我国实施“三个第一”战略。
当今世界正被以数字革命为基础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所席卷,创新人才对国家的战略支撑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能不能有效地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国家科技实力的最大方差解释变量,也成了国家竞争力(包括制度优势)比拼的重要着力点和指标[1]。研究生教育肩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尤其是“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了全国超过80%的博士生和近60%的硕士生培养任务。审视我国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未能培养出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现行研究生教育体系的一块“短板”,在科教融合上明显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1]。
研究生、导师作为研究生教育主体,承载着培养和主动成长为创新人才的使命。主体是否愿意主动付出和愿意付出多大努力直接影响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成效。目前我国研究生的创新意识较弱、创新素养不足、创新思维缺乏,表现为好奇心、探索欲低,完成创造性“知识输出”能力不足。2000年以来的国内数次大规模研究生培养质量调查均指出,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整体状况不容乐观[2]。这与研究生教育长期实行的“严进宽出”机制有关,培养过程中分流淘汰机制不健全,出口环节质量把控不够严格等因素,导致研究生创新意识薄弱、内生动力不足,技术、学术含量及加持明显不够。
如果说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方式是“整合”,侧重“知识输入”,那么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方式则是“主动探索”与“迁移运用”,侧重“知识输出”。研究生培养机制不够健全体现在三方面:①教育教学模式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课堂教学、轻实践动手,研究生习惯于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模式,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尚未形成。交叉学科研究、超越单一知识点和单一思维模式的“超限”育人理念未形成广泛共识与行动协同。②研究生实践育人平台供给是“短板”,“象牙塔”内封闭式的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3]。众所周知,新能力发展并非在“真空化”环境中实现,研究生需要不断获取课程、学术、科研、实践等资源,提升高阶思维、实践动手、价值创造等能力。③导师指导能力和水平、导生关系也是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导生关系“雇佣化”“工头制”等异化现象时有发生,专制型导师指导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研究生创新人格养成和创造潜能的发挥。
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日渐显露,创新能力不足被公认为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首要问题[4]。早在2009年,就有课题组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委托开展了三次大范围的研究生教育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整体状况不乐观,高水平创新型成果缺乏是创新能力不足的最主要表现[5]。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体现在科研实践参与度低、国际学术排名论文少、高水平学术成果质量低、原创性成果少等方面[6]。研究生在从事创新研究时呈现出“四个简单”,即简单移植、简单揭示表面现象、简单延伸和简单推理[7]。识别、批判和总结现有学术成果,并形成新思维、新成果、新理论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显性表征,高校在培养以偏才、怪才、鬼才、天才为标志的拔尖创新人才方面仍有待提升。
构建良好的培养环境和育人生态是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有力保障。反观现状,创新人才评价过度使用量化指标。《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颁布实施,一定程度上驱动创新人才评价的转向。但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功利主义趋向尚未扭转,评价固化、僵化依然存在,突出表现是“唯论文”倾向。发表论文固然是衡量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但不应作为唯一指标;鼓励其发现、解决问题并做出具有原创性或广泛应用价值的创新成果才是评价的核心要义。评价机制会影响研究生投入创新实践的动力和方向,如果评价尺度单一,无论培养过程多么丰富多元,其影响都是有限的。另外,助力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供给和资源保障不足。政策供给包括国家、省市、高校等各层面支持研究生创新的规章制度;资源保障包括资金、基地、平台等方面的支持和投入。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近年来蓬勃兴起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是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开拓型人才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一般是通过课程体系、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实践教学的开展,提升教育对象的创业意愿、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并将其内化成教育对象的基础性素质,最终培养出在适合条件下能够学以致用的创业人才的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以下简称“双创教育”)融入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既符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趋势,有助于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更是新时代我国研究生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众多有关21世纪技能的描述中,创造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都被列为最重要的技能,而且也广为接受。近20年技术和社会变迁,让创造、创新、创业活动更加活跃,具有创造力的工作人员更能适应未来不确定、变化的世界。从经济发展趋势看,随着第三产业逐渐成为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点,世界各国都将扩大和发展创意经济作为经济多样化战略和刺激经济增长与社会福祉的重要部分。拔尖创新人才是支撑科技创新、创意经济的重要人力保障。在充满了由智能机器、物联网、大数据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人人都需要有创新、创造、创业的能力,创新人才的成功需要在培养大量创新、创造、创业人才的基础上才能实现[8]。
历经20余年发展,我国双创教育在组织革新、课程建设、平台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并逐渐朝着制度化、系统化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9]。近年来,很多高校大力发展双创教育,将其作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引擎”,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双创教育融入研究生教育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仍存在认知误区和发展瓶颈。双创教育的融入将在理念、目标、方法、路径等多方面改变创新人才培养的面貌,为其注入发展新势能。
世界范围内有142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双创教育。我国在这一高等教育发展新赛道上并未落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从愿景驱动、政策保障、课程教学、国际研究、平台实践、社团体验、师资队伍、转化孵化、主体共生、网络重构、氛围营造等12个关键要素入手,构建双创赋能研究生教育的生态系统[10]。如清华大学提出未来科技领导者应具备学科基础、人文素养、领导力,并基于此提出“三位一体、三创融合、开放共享”的双创教育模式。相关高校的实践证明,双创教育是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的有效路径。
近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制定《综合改革试点行动方案》,坚持将“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第一原理,树立并运用“超限”理念引领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超限”理念是指超越局限、界限和极限,超越离散知识点、单一思维模式、单一思维体系,用“最大的原则性+最大的灵活性”培养拔尖人才、推动科研创新[11]。学校秉持“唯卓越方可立足、不超限无以卓越”的改革理念,全方位重塑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方法与路径,并将双创教育作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育人范式革新的新引擎,发挥其对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牵引和带动作用,探索双创卓越育人实践新范式,取得显著成效。
1.理念引领:涵育师大特色双创文化,夯实“超限”思维
学校顺应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需求,提出华东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师大”)卓越育人理念,即以“超限”理念全面引领育人创新,实施“卓越育人、卓越学术、通识教育”三大行动,以“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以“超越知识点的思维教育”为导向重构研究生双创教育体系。为实现研究生教育卓越育人,学校树立以创新创业“新引擎”推动研究生教育变革和以学生全面素质与能力达成为中心的理念,旨在培育师大双创文化,激发研究生实践创造动能,打造“创造校园”。提出这一理念不仅是面向少数参与双创竞赛或项目的研究生,而是要覆盖各类型、各层次的研究生群体,通过引入竞争意识、企业家精神、过程性评价等双创元素来引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超越和跃迁,鼓励研究生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突破自我极限,实现自我超越。学校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为抓手,实施“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创新试验项目”培育计划、“家国新体验——民族地区中小学课程开发与实施”等一系列双创公益实践,使研究生在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的过程中助力教育扶贫和乡村振兴,涵育“教育家情怀、企业家精神”的双创文化,传承师大双创基因。
2.路径优化:实施分类推进和课堂革新,激发“超限”活力
健全的思维是培养卓越人才的突破口,也是研究生走向卓越的基础。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这四种思维单元组成了创新人才的思维体系。其中,最后两种思维至关重要;而双创教育教学是培养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抓手。学校于2020年出台《研究生卓越育人工作方案(试行)》,强调创新创造意识和能力培养在研究生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将双创教育融入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以思维能力提升为目标,以分类推进、精准对接为指导,以超越课堂局限为特色的研究生双创教育内容体系。
(1)分类推进,精准对接。研究生教育的类型、层次、培养规格各异,面向不同群体的双创教育亦应有所侧重。对学术学位研究生侧重科技创新、科教融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侧重产教融合、模式创新;对博士生侧重专业知识前沿与科技成果转化,以师生共创为特色;对硕士生侧重商业模式与对接产业需求。
(2)校内课堂革新。近年来学校瞄准学科前沿和产业需求,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驱动,建设了一批专创融合进阶式研究生课程,包括理工类“人工智能:未来之路”“算法基础与前沿应用”“光电工程科创实践”“信息素养与数字化创新”等;文体创意类的“插画设计与创新创业”“时尚产品商业与创新设计研发”“企业管理与创新创业指导”等。同时,通过化整为零、洞察发现、重构场景、整合转型重构课程内容,革新教学方式,打造令人耳目一新的双创课堂,呈现以学生为主导、问题为导向、项目制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复合型师资4个特征。课程由传统知识讲授型向演示体验、探索训练、任务驱动和实践创造型发展,注重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与核心竞争力。通过课程内容的优化重组、教学模式的重塑,实现了传统“教师中心”主导下填鸭式、灌输式向“学生中心”的主体沉浸式、探究型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研究性地教,研究生挑战性地学、创新性地做,切实提高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建设兼具学科知识、创新理论、创业经验的复合型师资队伍,采取“双导师制”——具有学术背景的教师与行业实践背景的企业导师共同指导,联合开发教材、联合授课、联合教研等,为研究生提供专业化师资保障。
(3)突破校园界限,打造校外移动“大课堂”,构建“前端播种、中端培育、后端输出”赛训融合育人体系。学校广泛组织研究生参加以“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为标志的重大双创赛事和以“十大赛”为标志的中国研究生实践创新系列大赛,同时承办大型双创赛事,常态化举办“双创主题日—教育周—实践月—活动季”特色活动,为研究生参加双创“大课堂”学习提供“全天候”机会,创设追求卓越、敢闯会创“不降温”的校内外氛围场域。
3.实践育人:搭建多元平台载体,产出“超限”双创成果
实践平台不仅是推动科教融汇、产创融合的最佳育人载体,也是磨炼、检验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素养的真实场景。为了让双创教育更充分而有效地向不同类型、层次、专业的研究生扩展浸润,学校积极整合校内外课程、资金、场地、师资等资源要素,促进要素之间的充分流动与互动协同,探索双创教育与“四新”建设(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深度融合的特色双创育人模式,为产出“超限”双创成果搭建多元平台载体,改变了实践育人的形态。
(1)高水平科研专项育人。学校通过跨学科、综合性、挑战性、前沿性的重大科研专项,聚焦研究生多种能力要素的协同培养,包括现实选题(痛点与梦想)、文献调研(广泛与针对)、问题分析(深度与方向)、方案构想(创新与可行)、研究验证(理论与实践)、分析总结(表象与本质)、报告撰写(脉络与重点)、演讲答辩(沟通与智慧)等。以“超限制造”项目为例,该项目被列为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须强化突破的15项战略前沿技术之一,由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程亚教授领衔,整合了全校来自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等跨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团队,在材料、工艺、精度等领域持续研发,实现了微纳精密制造的个性化定制,研发并制造“芯片上工厂”“掌上工厂”,应用于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研发与生产等场景,斩获了“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最高奖。
(2)师生共创育人。新型导生关系不再是“大鱼前导、小鱼跟随”的带教指导方式,而是师生共创、协同互促的共同体。在双创实践活动中,研究生和导师的角色、身份被重新定义,研究生主体动力被点燃和激活,导师则成为学生主动探索的推动者和支持者。师生共创育人成效在理工科专业领域尤为显著,以生命科学学院刘明耀教授团队为例,他指导的博士生赵文祥、周文波等人分别创立了祥耀、宇耀、邦耀生物医药公司,通过高校、医院、创业企业的三者结合在基因编辑、CAR-T肿瘤免疫疗法领域生物医药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将其最新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解决了与人类健康相关的医学痛点问题,市场价值和社会声誉实现双赢。
(3)双创实验室协同育人。学校相继出台《华东师范大学产教融合工作总体方案》《华东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办法》,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建设,把市场最新需求、动态和变革转化为双创教育资源,促进人才链、创新链、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近年来,学校构建了学院‒学校‒政企“三级十类”双创实践平台,建设了以41个双创实验室为耦合点的产学研用平台,打通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以零经费向研究生发明人转让知识产权,科研成果转化率和创业成功率大幅提高。以体育与健康学院汪晓赞教授“KDL体育与健康课程实验室”为例,研究团队基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根据儿童青少年动作技能和运动技能的学习与发展规律及其身心发展特点,打破传统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了幼儿运动游戏课程。该实验室孵化的双创成果“KDL课程”跨出大学校门,走进全国多地的幼儿园和社区,广获好评,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4.优化生态:突出能力导向,探索“超限”考核评价
以“超限”理念优化研究生双创育人生态从五方面入手。
(1)破藩篱清障碍,实现校内跨部门协同育人新机制。学校大胆破除校内框框束缚,于2018年成立实体双创学院,倡导跨学科专业点、本硕博一体化贯通,超越院系、学科、知识的壁垒,融合多学科专业、多院系的研究生和教师,以实现跨学科、综合性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制。
(2)考核评价“超限”。双创教育融入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成效直接受评价制度“风向标”影响,考核评价决定了研究生双创教育各项改革能否真正落到实处。为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正向激励作用,学校加强双创教育效果评价环节的引导作用,突出能力导向,探索建立“超越知识点、以思维水平评价为核心”的开放性考察考核机制。评价的目的不是给学生贴标签、分层次,营造无意义的竞争环境,而是帮助学生发展高阶思维和综合能力,形成自我内驱力,成长为“全面而个性”的创新人才。为落实“超限”评价的宗旨,近年来学校出台了一系列“撬动”双创育人评价改革的规章制度,如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双创实践成果认定学分、高水平双创竞赛获奖可代替科研成果发表和毕业论文;修订教师成果认定和绩效考核办法;制定分类多维的研究生创新成果评价标准等。评价制度改革极大地激发了研究生的创新活力。
(3)环境生态“超限”。学校持续加大支持和投入力度,不断改善研究生双创实践基地的软硬件条件,建设“1+2+30”大学生孵化基地,面积达5560平方米,其中普陀校区“五创”融合实践基地占地面积达3000平方米。此外,学校还不断拓展校外双创基地,与普陀区政府、科技园共建环师大智能教育产业带,构建以服务社会、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
(4)资源配置“超限”。学校整合多方资源并优化配置,向研究生群体倾斜,大力支持原始创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益。依托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EFG基金)华东师范大学分基金会,学校资助了一批成长潜力好的研究生创业企业(项目),赵文祥、李一鸣等开办的受基金资助的企业荣膺EFG“雏鹰奖”。以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为牵引,为在校及毕业研究生提供双创能力培训与实践平台。学校还设立了“创智汇”基金、创业校友基金等多项基金,支持研究生孵化双创项目。
(5)技术赋能“超限”。学校通过新一代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赋能研究生双创素养和能力的科学评测工作,与万学集团、投智圈等联合开发集“学、练、测、创”于一体的双创教育智能体系,为课程建设、实践训练、项目指导、行业对接等提供智能化支持。
华东师范大学通过“超限”理念引领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既起到了以双创教育驱动研究生教育变革的效果,也充分调动了研究生、导师参与创新、创造、创业的热情,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拓宽了新思路,创设了新路径,注入了新动能。
1.研究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增强,高层次科创型人才不断涌现
学校注重对研究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全方位培养,做到了面上覆盖和点上突破。研究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高层次科创型人才不断涌现,尤其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人民生命健康的科技创新主战场,如生物医药、超限制造、精密光谱科技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高精尖缺”拔尖创新人才。博士生赵文祥、周文波专注于AI引领的创新小分子药物研发领域;李晓龙获国家科技部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全国优秀奖;张小龙打破了西方国家原位电镜技术垄断,产品出口欧美日等国;蒋其麟突破了我国商用大飞机涡轮叶片激光试制、气膜孔加工一体机制备的技术壁垒。
2.研究生科创竞赛成绩斐然,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
学校通过强化创新实践和双创竞赛引领,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类科创/双创重要赛事,成绩斐然。在以“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三大赛为标志的重大双创赛事中,赛事成绩实现了从跟跑到引领的跨越。近5届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8金8银21铜的优异成绩,位列全国前列、师范大学第一名;近三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获6金10银8铜,位列全国第九名、上海市第一名。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2018—2022年)中,数模竞赛、公管案例大赛等获奖总数位列全国第一名,在第一届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金奖1项(全国唯一)。
3.高水平科研成果突出,多元化创新成果丰硕
研究生推动技术创新和创业是更好地展现学术研究价值的理解、认识和行动,更好地履行知识生产与转化应用的时代使命[12]。近年来,研究生高水平科研成果比较突出。据统计,2022年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CSSCI来源期刊、SCIE等论文2049篇,其中理工类博士生发表Nature/Science子系列期刊论文12篇,二区及以上(中科院大类分区)期刊论文827篇;发表SSCI与A&HCI期刊论文158篇。同时,研究生多元化创新成果也十分丰硕,专著、政府咨询报告和装备制造等成果不断涌现,研究生排名前两名的授权发明专利增长迅速,2022年达到293项,增长率约168%,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了近10倍。
4.双创教育融入研究生教育卓越育人的新范式得到广泛认可
随着学校不断优化研究生双创教育卓越育人的环境,促进研究生指导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研究生教学水平显著提升。一大批导师获得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精品课程等教学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通过构建多方协同的双创教育共同体,学校斩获2022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2022年高等教育(研究生)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11项,创历史最好成绩。将双创教育融入研究生教育卓越育人的新范式得到研究生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与充分肯定。
面向未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高校双创教育育人生态,既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研究生教育内涵式科学发展的有效路径。尽管目前不少高校已经在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仍有必要在以下方面持续构想双创教育发展的未来走向,为创新人才培养赋能增效。首先,通过因校制宜丰富专创融合课程群、整合校内外多样化支持要素、培养专业化双创教师队伍等推动研究生教育全过程“专创融合”的深度普及;其次,通过联合各方形成双创教育合力、打造生生可创的平台式组织、构筑“共生‒互生‒再生”双创教育共同体等来营造“共创氛围”的生态环境;最后,通过激发研究生创新潜能与自我效能感、打破双创教育认知屏障、广普式与精准式双创教育模式有机结合等举措来助力研究生个体“创新自我”的持续生长。
[1] 柯政, 李恬.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点与方向[J]. 全球教育展望, 2023(4): 3-12.
[2] 刘贤伟.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须理顺内外因关系[N]. 中国科学报, 2022-06-14.
[3] 王洪才. 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机制及其治理[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5): 5-12.
[4] 荣利颖, 邓峰.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证分析——基于2017年全国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J]. 教育研究, 2018(9): 95-102.
[5] 袁本涛, 延建林. 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次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的结果[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9, 7(2): 12-20.
[6] 吴宏翔, 熊庆年, 顾云深. 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表现[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5(9): 32-36.
[7] 颜建勇, 陈寿灿. 培养和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路径选择[J]. 理论月刊, 2007(7): 100-102.
[8] 赵勇. 国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与新趋势[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5): 1-12.
[9] 徐小洲, 梅伟惠, 傅梅烂. “三创”育人生态系统构建的核心问题与模型初探[J]. 教育发展研究, 2021(21): 34-39.
[10] 李厚锐, 于晓宇.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协同发展策略研究: 组织变革的视角[J]. 教育发展研究, 2023(7): 78-84.
[11] 钱旭红. 以“超限”理念回应时代之需[N]. 光明日报, 2023-07-25.
[12] 张立迁, 郭峰. 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 中国研究生, 2020(3): 74-80.
10.16750/j.adge.2023.11.002
阮平章,华东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副研究员,上海 200062。
(责任编辑 周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