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慧
摘 要:美声唱法是歌唱艺术中的一大重要体系,它要求演唱者具备浑厚高亢、明媚清新、柔美委婉等声音特点。美声唱法的技术要点非常多,包括呼吸控制、声带振动、共鸣等等。演唱者要想掌握这种唱法并呈现真正高水平的音乐作品,就需要进行专业的知识培训和实践训练。歌唱可以说是一门气息的艺术,特别是在美声唱法中气息的运用非常重要,然而一些演唱者只能通过感觉对呼吸有所理解,这就导致在演唱时会出现各种演唱误区。以咏叹调《星光灿烂》的演唱为例,分析美声唱法中气息的运用与调节,通过具体的音乐表现手法使人们对演唱中的气息产生正确认知。
关键词:美声;气息;演唱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呼吸是人人都会的,不需要刻意去做很多准备动作。呼吸是声乐演唱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其离不开气息的有效运用。气息是演唱的基础,是演唱不可忽视的动力源泉。如果在演歌时不重视气息的运用,只是一味地发出洪亮的声音,那么就会使演唱缺乏艺术生命力。因此,气息的运用直接关系到整体演唱效果。演唱离不开气息的支持,一切声音表现技巧都与呼吸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因为有气才有声,有声必有气。很多声乐前辈都非常重视演唱中的呼吸,并阐述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比如:民族传统声乐中就有“善歌者必先调其气”的说法,还有“闻花式吸气”等吸气方法。声乐演唱者普遍认为:歌唱不是用声音唱,而是用气的力量将声音送出去,喉咙是发声的通道,而不是用喉咙发声。对于气息在声乐演唱中的控制与运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正确的呼吸方法不止一种。由此可见,科学的气息运用与调节在演唱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演唱者要结合演唱实践,学会科学运用气息,避免进入演唱的误区,从而为声乐演唱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打下基础。
一、美声唱法中气息的运用与调节
(一)注重呼吸训练,建立美声基础
呼吸的有效运用,是美声歌唱的基础,只有掌握良好的呼吸方法,才可以有效地控制和运用气息,让演唱者展现优美悦耳的歌声。我国传统声乐论著中提出“气者,音之师也。气弱则音薄,气浊则音滞,气散则音竭”。这充分说明了古今演唱者都十分注重气息在演唱中的重要作用。针对美声唱法中的气息运用与调节,教师需要注重呼吸训练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美声基础。比如运用胸式呼吸法,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种极好的呼吸训练方法。还可以运用腹式呼吸法,依靠软肋扩张、小腹鼓起和收缩进行有效训练。此外还有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这一呼吸训练方法是近代中外声乐界公认并且普遍采用的科学、合乎生理机制规律的有效呼吸训练方法,它具有很多优点,比如控制气息的能力强,可以储存较多的气,有着明显的呼吸支点,可以使音域扩大,可以使高中低单个声区协调统一等。通过一系列的呼吸训练,可以让学生在练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训练方式与自身不足,促进自身美声基础的建立,为学生以后的美声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注重气息基础,有效控制呼吸
美声唱法对于呼吸的控制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对于呼吸的把控也有着自己的一套标准和准则,所以在训练学生的美声唱法时,首先需要注重帮助学生建立气息基础,重视腔体的融会贯通,帮助学生掌握控制呼吸的有效方法,充分提升学生的美声发声效果。例如一些学生在练习美声唱法时,过度在意声带部位与喉咙的振动,导致不能有效控制发声力度,让自己的声音一直处于一个紧绷状态,最终导致苍白单调的歌唱效果。基于此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气息基础,积极学习和探索呼吸把控方法,学习呼吸技巧,弥补自身不足,科学掌握流畅呼吸和清晰吐字的方法,进而让自己的美声演唱更加通透和生动。
(三)注重呼吸统一,稳定发音状态
美声唱法要求演唱者时刻保持口腔状态的统一性,以此来保证歌曲演唱的流畅性,那么针对美声唱法中呼吸的运用与调动,教师需要充分引导学生注重自身的呼吸状态,统一气息,将口腔中的咽部、喉部视为一个整体,有效形成管状发音通道,为演唱者稳定的发音状态奠定坚实基础。例如在美声唱法的呼吸调节中,演唱者可以将舌头抬高,以确保呼吸的顺畅,运用打哈欠的呼吸意识,保持气息的顺畅,让自己的腹部以及腰部肌肉同时扩张,从而实现气沉丹田,将自己的腔体充分打开,为美声唱法的练习和表演做好准备工作。
具体而言,呼吸控制主要包括三方面。首先,演唱者需要学会正确的吸气方式。在美声唱法中,吸气是从下腹部开始的。演唱者通过放松腹部,将气吸入肺部,同时保持肩膀的放松,以确保气流的畅通。正确的吸气方式可以让演唱者将气充分吸入肺部,保证演唱过程中持续稳定的声音输出。其次,演唱者需要掌握正确的呼气方式。在美声演唱中,呼气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演唱者需要通过缓慢而渐进式的呼气,保持声音的稳定和持续性。对于高难度的音乐曲目,演唱者需要通过训练掌握呼气的技巧,以确保在演唱时声音能够保持稳定,在演唱高音部分时,演唱者需要通過逐渐减慢气流的速度来控制声音的强度和延长音符的时间。最后,演唱者还需要注意呼吸与发音之间的协调。在美声唱法中,正确的发声来自正确的呼吸。演唱者一旦掌握了正确的吸气和呼气技巧,就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发音方面。通过正确发音技巧和呼吸节奏的相互配合,演唱者可以呈现出优美动听的声音效果。在演唱美声音乐作品时,演唱者需要注意呼气的控制,特别是在高潮部分和一些重音节上。演唱要以呼吸为基础,有效地运用呼吸节奏控制声音的强度和时长。这种准确而自然的呼吸控制能够为观众带来流畅的音乐表现,并且传达音乐作品的情感和内涵。
(四)注重气息与情感表达的结合
除了掌握演唱技巧,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还需要将情感融入歌曲,对歌曲进行深入分析,更好地将情感表达与演唱相结合,展现歌唱艺术的魅力。如果演唱者没有良好的情感表达基础,那么一首声乐作品所包含的基本情感就无法表现出来,缺乏情感的演唱是无法感染听众的,难以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情感表达也离不开气息的推动,气息的支持能够使演唱者将情感自然地在演唱中流露出来。演唱者在练习过程中要根据歌曲的实际进行气息与情感的结合,要想使声乐作品有更强的感染力,演唱者的真情实感和对气息的控制运用必不可少,将二者相结合展现出来的演唱效果才是最佳的艺术表现。
二、以咏叹调《星光灿烂》为例谈美声唱法中气息的运用
咏叹调《星光灿烂》是歌剧《托斯卡》第三幕里卡瓦拉多西去刑场之前,在牢房里给托斯卡写诀别信时唱的一段咏叹调。卡瓦拉多西因为掩护政治犯被判处死刑,狱卒通知他还有一小时就要执行了。卡瓦拉多西请求允许他写一封诀别信,转给心爱的人——托斯卡。这时候,他望着窗外的星空,想着心爱的托斯卡,思绪万千,唱起了这首咏叹调。
整首咏叹调从严格意义上讲其实是偏沉重的,整首作品并不是大音量的戏剧型作品,除了咏叹宣叙部分,谱面上基本是大连线,作品多处运用了连奏,所以强大的气息基础很重要,尤其是对于半声唱法的掌握,有的歌唱家甚至认为正常的演唱如果用30%的气息,那么半声就需要用60%的气息,可见气息的重要性。有些演唱者在进行室内乐演唱时,为了使演唱效果更明显,会用假声演唱,然而如果在剧院,这种演唱方式所呈现的音量会变小,缺少穿透力。由此可见,气息永远是声音的载体。强弱对比也需要用气息来调节,《星光灿烂》有大篇幅的抒情片段,情感变化很大,对气息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前面失去气息支持,仅用嗓子发音,就会使后面的演唱有气无力。这首作品把情感和气息表现得淋漓尽致,没有气息,就谈不上歌唱。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要注意不能为了追求高位置头声和音高而去“提”。
《星光灿烂》的前半部分是宣叙调,强调用平和的语气诉说。不同男高音的演唱方式不一样,演唱水平也不一样,然而每一个学习意大利歌剧的男高音,都是性情的,都是感性的。这首咏叹调中最难的地方在宣叙调部分,而宣叙调中最重要的就是情感诉说。如果唱得太满,到了后面咏叹调的部分就会力气不足,做不到张弛有度。此外,如果前面唱得气势恢宏,也不符合整首歌的情感表达。从汉译上理解,宣叙调部分是对星光的描写,对与托斯卡约会场景的美好想象。该部分描写符合卡瓦拉多西本身的画家身份,他并不是一个大将军,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大英雄,所以他会轻声诉说,加上死刑前明知分别的痛苦之情也隐含其中。
结合这些点,整个宣叙调部分都应该用美好的、甜美的口吻进行诉说,重要的不是展现高超的技巧,而是表达真实的情感,以情带声。演唱者在演唱该部分时要结合卡瓦拉多西率真勇敢的性格,只有这样才能对这段进行较好的诠释。
到了咏叹调部分,则需要高音强大的技术支持。咏叹调第一句“哦,甜蜜的吻和温暖的拥抱”,一些演唱者会把这句当作歌曲的高潮,唱得像是将赴战场的将军。演唱者在演唱时要结合整部歌剧的故事背景,这是一个画家将赴刑场,与心爱的女人诀别的场景,一定不能唱得过于豪迈。笔者认为最适合这段的演唱方法是弱唱,即用半声唱法进行演唱,用温柔的语气表达出对托斯卡的不舍。卡瓦拉多西的女朋友托斯卡是一个可爱且十分容易吃醋的形象,所以该段演唱应该是很亲和的,并且将思念和痛苦夹杂在演唱中。歌剧大师多明戈的演唱就表现出了温柔和痛苦的感情。一些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会把“baci(亲吻)”和后面的“o(哦)”完全连在一个音符里唱,这其实是错误的,正确的应该是“ci”这里直接达到升f,然后“o”直接带过,不能为了省气而进行改动。后半句的演唱应该轻声细语,万万不可过分戏剧化。“Le belle forme disciogliea dai veli(她露出美丽的身材和容貌)”整句在激动的情绪中进行一个渐强,再一点一点渐弱,然后进入整个咏叹调的最高潮,所有的情绪都要在这里开始一点一点地呈现给观众。一些男高音在这里会唱得过分满,从而力不从心。在演唱该部分内容时切忌过分情绪化,情绪当然很重要,但是万万不能为了表达情绪而影响唱法。而在“Svani per sempre il sogno mio d'amore(这爱情美梦将永远消逝)”这句才应该把自己的痛苦完全展现出来,对时间的感叹、对爱情的感叹,以及对即将赴死的绝望,在这一刻全部展现出来。而下一秒重复了“E muoio disperato(我在绝望中死去)”,这是一种对于无力回天的感叹,很多歌唱家在这部分加入了哭腔。紧接着发出了对生命的感叹“E non ho amato maitanto la vita,tanto la vita(我从未如此热爱自己的生命,如此热爱生命)”,这一句将全剧推向高潮,也表达出了卡瓦拉多西对生命的眷恋和渴望。结尾处这句“tanto la vita(如此热爱生命)”,吉利(Gigli)演唱的是一种无力的嘶喊。在歌剧演唱中,在框架不变的基础上做一些变动和二次创作并不是不可以的。
三、结语
呼吸是声乐演唱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演唱者的发声能力和声音质量。美声唱法侧重于正确控制呼吸,以便演唱者在呼吸方面做到准确和自然。通过结合实践分析,在美声唱法中合理运用呼吸可以更好地调节演唱者的气息,以确保良好的演唱效果。为了充分发挥气息的积极作用,演唱者在训练过程中要树立正确运用气息的意识,并合理地控制练习状态,调整好气息,保持美声演唱的音准与效果。此外,气息训练一定要每天都进行,不能松懈,气息就是歌唱中的发动机,是发声的基础。歌唱一旦失去了气息的支持,就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歌唱,当演唱者能正确运用气息之后,很多难题也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王婷.淺析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的柳儿角色:以咏叹调《你那颗冰冷的心啊》为例[J].青春岁月,2022(21):41-43.
[2]魏扬.普契尼歌剧咏叹调“冰凉的小手”中的音乐戏剧元素[J].歌剧,2022(10):86-91.
[3]刘嘉盈.“异国”作曲家普契尼真实主义歌剧的真实性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音乐学院,2022.
[4]梁升辉.普契尼歌剧咏叹调“旋律密码”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2.
[5]程楠.马斯内与普契尼的“曼侬”形象塑造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2.
[6]张小东.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融合探析[J].戏剧之家,2017(9):60.
[7]张锦锋.高师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相互借鉴与融合[J].大众文艺,2018(20):197.
[8]周洁.论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融合[J].北方音乐,2018(12):252.
[9]陈晓艳.雅俗共赏:论歌剧与音乐剧之比较[J].电影评介,2008(1):87-88.
[10]范峥.论呼吸在歌唱艺术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1(1):73-74.
作者单位:
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