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汉滨高级中学 黎 娟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以德育为核心目标,基于课程目标的教学安排、课程教学方式均需要落实于立德树人目标。古诗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形式,其语言优美精炼,情感表达丰富多元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国情怀和道德观。因此,古诗词兼备文化传承属性与育人教育属性,能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和道德法治核心素养培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本文从古诗词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蕴入手,分析了古诗词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内在逻辑,即二者耦合机制,并进一步探讨了古诗词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路径,为培育有道德、讲法治、有文化、有情怀的初中生提供指导参考。
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以人为本理念、人道主义关怀以及勤奋好学、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当代社会具有巨大的指导价值。这些深植于我国历史长河中的原则有助于塑造当代初中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历史以及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分析古诗词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要素,能够进一步帮助我们厘清古诗词融入道德法治教学的内在逻辑与必要性。
古诗词的创作者们是当时的知识和文化精英,他们对个人理想有着坚定追求,不是当代社会的旁观者,而是致力于构建社会的积极参与者。他们的人生目标与国家社会的命运交织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深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承诺并不局限于理论领域,而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旨在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做贡献。文人墨客们渴望通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来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做贡献。为此,他们毕生致力于或追求无止境的知识与哲理,或制定政策倡导社会改革,或身心合一享受自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遵从自己内心的理想和愿望,不求名利,只求自给自足、云淡风轻的人生。曹操则是通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中斗转星移、宇宙万物的宏大描述体现了他广纳四海的广阔胸襟、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及一统天下的远大志向。陈子昂虽然承受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悲伤孤寂,看似已经涕泗横流、倍感凄苦,但他其实并未因为没有知晓自己抱负和情怀的知己而悲观放弃,仍旧选择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在诗文的悲怆之中迸发出要有所为的向上正能量。
爱国主义观念是我国历史叙事的基石,能够向学生展示先辈基于社会责任感的民族气节与反抗压迫的精神。这一崇高理想在五千余年的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传承优秀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团结意识和命运共同体意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将杜甫在山河破碎、国家存亡危机之际的痛心疾首体现得淋漓尽致,但是为了实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蕴含着崇高人文主义关怀和对普通人深刻关切的理想,宁愿遭受“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苦难。杜甫的诗中蕴含着胸怀天下、悲天悯人的高尚道德情怀,让人在阅读时沉浸其中,受到人文与道德的浸润。“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范仲淹不畏边关苦寒,誓要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正是对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一以贯之。
理解与感悟这些诗词中蕴含的爱国之情与报国之心,以及先辈为民族延续、国家统一的牺牲和成就,能够激发学生为国家进步做贡献的决心,增强他们对国家兴亡的深切责任感。
中国文化中的人文关怀深深植根于我国儒家哲学思想,能够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生命的内在价值。这种以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为核心的精神培养了学生深刻的同理心和同情心。欣赏每个人的内在价值、珍重生命中每一种情感,能够提高学生尊重人与情感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包容的心态,形成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理解的优良人文意识。
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道出了朋友们要分别时的依依不舍、百转千回的惜别情思,不难看出惺惺相惜的友人即将分别且不知何时才能再见的淡淡愁殇。《十五从军征》将汉代战争不断背景之下,广大百姓同时面临兵役与苛税压迫的双重苦痛诉说得淋漓尽致,诗篇中深厚的情感以及对战争导致的灾难生活的无情揭批,反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人民群众的关怀与尊重、敬爱身边亲友的同时也记挂天下苍生的民本思想和人文情怀。
在当今以开放性和多样性为特征的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依存于信息技术发展的社交媒体平台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关键。这些平台以其覆盖面广、访问便捷等特点,成为无数思想和观点的传播渠道,对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巨大的影响。
中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通过在课堂教育中融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古诗词所蕴含的人文理念和哲学思想,对正确引导中学生分清主次,以开放包容但自信、坚定的心态面对这些纷繁思潮和观点至关重要。将古诗词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批判性地分析和有选择性地吸收数字空间与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多元思想和信息,从而进一步认识到根植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古诗词和当代家国情怀、勤劳友爱等民族品质的千年源流,加深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提高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中学生的培养是以“全面发展”为核心,超越了单纯的学科知识学习,注重学生智、德、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将古诗词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能够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及文化修养。
根据前文所述,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有着深刻多样的主题,情感表达细腻,为了解古代的道德、法律和社会规范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学习和接触这些文本,学生可以从古今的变化源流当中感受支撑现代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原则与古代专政社会的区别,促使学生成为负责任的新时代公民。
此外,将古诗词融入课程教学还能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一方面,富有哲理意味的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等诗词,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分析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复杂问题并拓展思考的层次和边界;另一方面,不同的古诗词体现了不同的情感主题和价值理念,学生能够在不同主题的对比和映照下加深对古诗词内容和意义与道德与法治课程所传达的价值观念的理解。因此,将古诗词融入课程教学中,不仅能促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欣赏和保护,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发展的人。
古诗词作为文学作品,其艺术性能够很好地中和道德与法治部分专业话语抽象枯燥的情况,更好地契合中学生的理解情况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宪法》是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堡垒,它不仅仅是一份法律规定文件,更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体现了社会结构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因此,依宪治国是我国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突出了法律和秩序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公正方面的首要地位。
此外,宪法还强调了国家安全的总体概念,强调必须保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公民福祉。然而,对于正处于成长期的学生来说,这些概念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可能会降低学习体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宪法的复杂性和国家安全的宏大主题可能会显得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无关,导致他们缺乏兴趣和动力。因此,探究能使这些概念性知识更贴近学生生活、能更吸引学生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古诗词能够成为抽象概念具象化的理想媒介,能通过诗歌的隐喻性语言和令人回味的意象,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领会所学内容。
例如,在讲授“依宪治国”概念时,教师可以引用“法者,治之端也”“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诗句,带领学生探讨法律与国家兴亡之间的关系,使其更加具体地理解宪法的作用。古诗词为道德与法治教学注入了文化内涵,也让学生在个人情感层面上与学科内容产生共鸣,从而加深对学科内容的理解和领悟。此外,将诗歌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融合了不同的学科领域,增强了道德与法治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将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学习与文化传承和文学鉴赏充分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了享受全面教育的体验,满足了学生在五育、情感和文化方面的综合发展。
当代中学生的思维活跃且多样,充满好奇心,兴趣广泛。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目标并非仅为了解知识与信息,更要通过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促进个人成长。将古诗词融入课堂导入环节是经典的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家的意味”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李世民“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过旧宅二首》)让学生感受其中的豪迈之情,让学生理解家庭环境对个人成长的作用;引用纳兰容若的“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长相思·山一程》),让学生感受风雪交加的塞外与温和宁静的故乡之间的对比,体会为何很多文人墨客在处于怀才不遇或身怀病痛的逆境中时总会第一时间泛起思乡之情。引入古诗词的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的思维,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古代诗歌以其深刻的主题和令人回味的表达方式,为学科探究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诗歌作品浓缩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反映了人们对人性的洞察、对社会动态的理解以及对和谐社会的憧憬。这些诗歌所传达的价值观和原则,如荣誉、诚信、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在今天仍能产生共鸣,为当代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基础。将古诗词融入课程教学还能提高实际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诗词,设置道德与法治学习反馈练习,让学生以一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学习方法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应用知识的能力。这样一来,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扎实掌握,还能加强知识的迁移,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道德与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课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师需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融入道德与法治中来。”再次凸显和确认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德育的关键阵地作用。道德素养因具有相对抽象性、非恒常稳定性、难以量化评估的特点而容易发生德育“悬浮”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我国五千年来蕴含的家国情怀、人生哲理等丰富文化要素的优秀文艺作品载体而呈现,古诗词又是其中简明易懂、情感丰富、德育意蕴深厚的重要部分。将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诗词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能够将相对抽象的“德”具象化为学生具体的情感感受,通过情感冲击引发价值思考,既能有效解决德育“悬浮”问题,又能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和语文学科知识的跨学科交融,双向提高教学效果。我们要积极探索将古诗词融入学科教学的路径,让古诗词在跨学科融合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