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校园欺凌,为成长保驾护航

2023-12-27 06:45童小涛
家长 2023年28期
关键词:校园家长同学

□童小涛

如今,校园欺凌呈现出低龄化、网络化的趋势,如何防治校园欺凌,是学校、家长与社会共同面临的课题。只有多方都承担起应有的义务与责任,各司其职、各出其力,才能将校园欺凌“连根拔除”,给学生一片蔚蓝的晴空。

前不久,微博上发起了一项“你是否遭遇过校园欺凌”的投票,共有1.3 万人参与,其中选择“有,亲身参与”的达41.1%,还有30.7%的人表示“没有,但有见过身边同学被欺凌”。这一调查结果触目惊心,也充分揭示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备受关注的社会话题——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在每一学段都有发生的可能,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危害,会给被欺凌者的身体、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造成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有的被欺凌者甚至表示自己人到中年回忆起年少时受到欺凌的画面依然会恐惧、发抖,还有不少被欺凌者需要借助心理咨询和康复等外界力量才能走出阴霾。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繁走入公众视野,让人悲痛的同时又无比愤怒,更让家长们人心惶惶。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需要对校园欺凌问题保持高度重视,对校园暴力“零容忍”,只有这样才能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做“正义”的学子不当旁观者更不做欺凌者

“校园欺凌”的背后是品德和法治教育的缺失。不少家长与教师依然秉持着“唯分数论”思维,事事向分看齐,忽略了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导致孩子受到校园欺凌时求助无门,在其他学生被霸凌时冷眼旁观,甚至成为校园欺凌中的施暴者。家长需要从多角度加强对孩子的思想教育,杜绝一切校园欺凌发生的可能。

四年级的雨晴是语文课代表,平时帮老师收作业时大公无私,不仅每天定时上交收齐的作业,而且会将不交作业的同学汇报给老师。有一次,雨晴最好的朋友没有完成作业,希望雨晴能帮她隐瞒,可雨晴依然记录了她的名字。从此之后,这位同学便记恨上了雨晴,拉拢其他学生带头孤立她,甚至给她起了侮辱性的外号——“老师的狗腿子”。一开始,雨晴只是受到了小范围的排挤,可是渐渐地,全班同学都开始排挤她,“讨厌雨晴”似乎成为了大家的共识:雨晴的作业本总是被扔在地上,体育课总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一些同学经常侮辱、嘲笑她、假装“不经意”地推挤她。雨晴很无助,没有一个同学愿意帮助她。

雨晴的经历并非个例。欺凌者的肆无忌惮、旁观者的冷漠,共同造成了被欺凌者的孤立无援。因此,作为家长的我们要让孩子全面认识和了解什么是校园欺凌。

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特别讨厌某一同学甚至出现了语言侮辱、身体伤害时,不能将其视为同学之间的“小打小闹”,初期的“小打小闹”可能有朝一日会成为难以挽回的暴力行为,家长要让孩子意识到“勿以恶小而为之”,给孩子建立法律意识,让孩子给被欺凌者道歉,尤其要让孩子认识到,同学间出现矛盾时,欺凌他人是一种恶劣且无效的解决办法。

除此之外,当他人遭受到校园欺凌时,如果孩子仅作为旁观者无动于衷,那么长此以往也会危害心理健康,变得冷漠、共情能力低下,甚至可能在耳濡目染下加入施暴者的行列。因此,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校园欺凌发生时,切莫煽风点火,成为欺凌者的帮凶。正确的处理方式是,要对被欺凌者表达同情与关心,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伸出援手,及时向老师、家长汇报。

总之,家长要让孩子意识到校园欺凌是严重且严肃的事,既没有“公报私仇”的“爽快”,又没有“从众跟风”的“酷炫”,和任何恶性行为一样,校园欺凌是令人唾弃与耻辱的事,会对他人的身心造成极大伤害,甚至触犯法律。

做“敏感”的家长教育孩子用正确的方式保护自己

很多被欺凌者都受到过来自欺凌者的长期侮辱与伤害,他们并不是没有求助,而是他们的求助没有被重视。当孩子鼓起勇气和父母说“爸爸妈妈,学校里有人欺负我”时,一些父母甚至会说:“他们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只欺负你?”孩子的满腔委屈说不出口,就只能默默忍受。因此,当孩子诉说自己受欺负时,家长一定要严肃认真地对待,详细询问孩子具体情况,联系班主任或找到欺凌者的家长解决问题,必要时甚至可以给孩子转校与转班。

在遭受校园欺凌的群体中,有一部分学生比较内向,不知该如何向家长求助。针对这种情况,家长需要保持高度的敏感,观察孩子是否存在反常,以判断孩子是否遭受了校园暴力:孩子突然不愿意上学甚至对上学很恐惧,孩子总是闷闷不乐、阴晴不定,孩子抱怨学校有同学针对他,孩子的身上出现了莫名的伤痕,孩子的情绪出现异常,甚至会失眠、做噩梦。当孩子符合以上多条情况时,家长要高度重视,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遭遇。

敏感的家长要做孩子的避风港,和孩子一起用正确的方式保护自己。首先,家长要让孩子意识到任何理由都不应该成为自己被欺凌的原因,无论是学习不好、家境不好、长相不好,还是性格内向,都不应该成为欺凌者的借口,孩子更不能因此就觉得自己应该被伤害。其次,家长要做孩子的保护伞,时刻为孩子撑腰,让欺凌者得到应有的惩罚。再次,想让学校或老师重视欺凌事件,要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欺凌事件,并为孩子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让孩子早日消除心灵创伤。最后,家长要加强对孩子进行法治教育,以提升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使其学会面对欺凌时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尤其要教育孩子在远离违法违纪的同时,拒绝做“沉默的羔羊”。

当孩子遭受校园欺凌时,家长要谨记:切莫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要对孩子的言行时刻保持敏感,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做公正的教师杜绝纵容“看不见的恶”

学生之间难免会发生矛盾,但并不是所有争端都是正常的。作为教师,应当高度重视班里学生受欺负的情况,切莫存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和稀泥心理。在一个班里,教师是学生的主心骨,当学生遭受校园欺凌而教师选择漠视时,在一些学生的眼中,教师给出了“默认”的态度,欺凌者的数量会增多,行为会加剧,被欺凌者的处境则会变得更加艰难。

作为教师,需要时刻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恶”都能被看见,并不是只有暴力行为造成的身体伤害才是校园欺凌,语言侮辱、排挤孤立、造谣攻击也是校园欺凌。一个和谐的班级不应该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校园欺凌,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力量,对欺凌者施以惩戒。当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后,学校与教师应当立刻开展相关工作,正确处置欺凌事件。

猜你喜欢
校园家长同学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