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娜
新学期是崭新的开始,不少班级都换了新老师,这对所有孩子而言都是需要面对的挑战。近日,一位初二的学生家长找到我,说孩子和原先的英语老师有很深的感情,换老师这件事让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甚至对新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我发现孩子年龄越小,对换老师这件事的接受能力越差、接受过程也越长,这种负面情绪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与成长,甚至让孩子的心中笼罩阴霾。不但孩子情绪低落,很多家长也会因为这些事情产生焦虑,担心自己的孩子不能适应新老师的教学风格,甚至对新老师的教学水平存在怀疑。实际上,教师的更换与职务的变动是学校领导经过周密的考虑后作出的决定,目的是为了推动班级整体更好地发展。因此,家长首先要明确:在孩子的学习生涯中,老师的更换只是一件寻常小事,如何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让孩子跟上新老师的教学步调才是大事。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班主任,笔者围绕“新学期新教师”这个话题,为各位家长朋友们出出主意,希望家校携手,共同帮助孩子应对校园生活中的“小变化”。
在换老师这件事上,家长的担忧与孩子的失落完全可以理解,毕竟孩子与原来的授课老师好不容易建立起的默契与感情突然间就没有了,适应新老师的教育教学风格并与其培养感情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无论家长还是孩子,都需要清醒地意识到,更换老师是校园生活中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们无法保证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接触的每一位老师都能够“称心如意”,就像我们无法保证孩子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只会遇见喜欢的人一样。孩子的一生会遇见各种各样的人,这些人会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如果孩子只愿意接纳自己喜欢的人,对身边人际关系的变动时刻保持着消极与抵触的态度,那么未来的人生之路便会增添许多困扰与忧思。未来之所以称之为未来,是指将来的一切都不可知,正因为不可知,才有更多的机会与奇遇。新学期换老师事情虽小,但考验的是孩子的适应能力,让其学会正确看待身边人、事、物的变化是每一位家长都该给孩子上的“开学第一课”。
当孩子曾经熟悉、信任、喜爱的老师被更换后,孩子的情绪可能会出现持续性的低落,并且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面对这一情况,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的家长会和孩子一起埋怨学校更换老师的决定,甚至对新老师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质疑与排斥。当孩子接收到来自家长的这种态度后,不但会滋长焦虑情绪,甚至还会将“拒绝变化”视为一种理所应当的心态。这不利于孩子在新学期快马加鞭地学习,更不利于孩子心态的成熟与发展。因此,家长的态度应当是淡然处之,不仅自己要淡然,而且要让孩子淡然。当孩子告诉家长换老师的消息时,家长的态度一定要平淡,让孩子明白这不是“天塌下来”的大事。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更快地度过适应期。
除此之外,当孩子对新老师存在抵触情绪或对原先的老师过度怀念时,可能会向家长诉说新老师的种种“不是”,这时家长不要急于相信和肯定,而是要引导孩子发现新老师的优点,引导孩子接纳新老师,做好师生之间的“润滑油”,为师生的和谐相处添砖增瓦。
当孩子和自己喜欢的老师长期相处后,自然会同老师建立起十分亲密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对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而言,是弥足珍贵的,一旦失去,难免会对心灵产生冲击与负面影响。作为家长,虽然需要对换老师这件事情保持淡然处之的态度,但是也不能否定甚至批评孩子的消极情绪。当孩子因为换新老师这件事失落难过时,有的家长会说:“不就是换个老师吗?你至于这样哭天喊地吗?”或者“原先的任课老师教你也没见你有多大的学习劲头,这会儿惺惺作态有必要吗?”这种挖苦与讽刺,实际上是对孩子情感的嘲讽与否定,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表现出较为严重的抵触与失落情绪时,家长需要理解并肯定孩子对原来老师的依恋之情,并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帮助孩子弥补落差感。
首先,家长需要明白,孩子依恋原先的任课教师,是否是因为原来的老师能满足他的情感需求,并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对他进行情感弥补。例如:小山在小学时是班里的“小透明”,直到升入初中后,英语老师发现他朗读英文时声音洪亮、读音标准,于是经常让他在课堂上领读,慢慢地,小山不再内向自卑,这种备受重视的感受让他自信满满。但是随着英语老师的调离,小山担心被重视、被理解的感受“一去不复返”,自己会再度变成无人在意的“小透明”,因此在得知换老师的消息后,他的心情一落千丈。面对这种情况,小山的父母可以在生活中鼓励小山,尤其要表扬他的英语诵读能力,让小山获得释放感与安全感。不仅如此,家长还可以及时与新老师沟通,让新老师明白孩子当前的情绪困境,携手老师缓解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焦虑情绪。
其次,家长要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无论是对新老师还是原来的老师,孩子都要学会从多方面看待问题。毛毛很喜欢朝夕相伴了两年的英语老师,可是升入初三后,原先的数学老师因为怀孕待产无法继续教课,毛毛情绪低落,总是满脸愁容。这时,家长要引导孩子换个角度看问题。从毛毛的角度来看,与原先的数学老师分别,是一件悲伤的“坏事”。但是对老师而言,她将要成为母亲,发生了身份上的转换,身体的情况让她无法在新学年继续带班,这种改变对数学老师而言并不是一件坏事。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无论是面对自己喜欢的老师还是其他人,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情感需求,还应该考虑他人的具体情况,只有真心为自己所喜欢的人着想才是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再如:三年级的小于很讨厌新来的语文老师,因为原先的语文老师不喜欢提问,但是新老师却总是在课上问个不停,让他很紧张,所以他很怀念原先的语文老师。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让小于换个角度看问题:“你总说上语文课犯困,这下子新老师经常提问是不是就不犯困了?”这种换位思考能够帮助孩子看到新老师教学风格的优势,从而帮孩子缩短适应期。
新学期新气象,在很多方面带来了新变化。作为家长,我们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这个变化带来的影响,让孩子接受生活与成长中的“出其不意”,只有这样,面对人生中的“变幻莫测”,才能够“泰然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