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设计与传播专业工作室教学新模式探究

2023-12-27 09:11林芹
上海视觉 2023年2期
关键词:时尚人才教学模式

林芹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 201620)

工作室教学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也是高等教育中艺术设计类专业较先探索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工作室教学人才培养模式能促进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再向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主张过渡,其教学优势是能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内驱动力;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钻研相关课题,达到学、做、思齐头并进,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一、工作室教学概述

(一)工作室教学的发展

工作室教学不是舶来品,中国有千年的师徒制,这其实也是现代工作室教学的雏形,我国手工技艺的传承遵循师徒制模式,师徒制教与学的针对性强,在实践中教、在实践中学的教学模式能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德国包豪斯学院教学模式推动了现代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发展。工作室这个概念来自于德国包豪斯学院的创办人沃尔特·格罗庇乌斯,他发现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严重脱节,导致课程内容的实质转化不尽如人意,一些相对复杂的实践环节也很难用传统课堂教学实现很好的理解与吸收。他提出以作坊式教学模式向学生呈现直观的可操作实践性展示课堂[1]。

从1919 年包豪斯设计学院作坊式教学开始,包豪斯教学模式在传承师徒制的基础上形成了作坊式的教学模式,奠定了现代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基础。1960 年中央美术学院开始试行画室制度,后改为工作室制,开启了中国当代工作室制教学的先河[2]。国内的美术专业院校在一定程度上受包豪斯作坊式教学模式的影响,中国当代工作室教学模式也最先在此类艺术院校中发展起来。

在中国知网输入关键词“工作室教学”,知识库中相关文献研究始于1980 年,截止到2023 年6 月,相关文献3000 余篇,从研究文献发表时间的数量分布来看,与此相关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近十五年间;从涉及的工作室教学研究相关学科看,多集中在高等教育中美术、书法、雕塑、摄影等艺术设计类专业;从研究的深度来看,与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体系相比,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多停留在个体应用经验总结的层级,尚缺少体系的、有广泛参考价值的理论和应用案例。

(二)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定义

工作室(Studio)一般是指由几个人或一个人建立的组织,是一处创意生产和工作的空间,形式多种多样,大部分具有公司的雏形;一般工作室是指为了同一个理想、愿望、利益等而共同努力的集体。学校则是指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企业则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基于本专业的教学实践,综合以上对当代工作室、企业、学校定义的比较,对“教学工作室”定义:以对接社会需求和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学实体(图1)。教学工作室对接社会与企业,工作室教学是在教学工作室中进行的一切实践教学活动,目的是培养一批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图1 学校、企业、教学工作室关系简图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对艺术设计类人才的需求,艺术人才数量的增长必定面对“质”的提升,质的提升不仅要求高校培养的艺术设计人才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并且能在应用中消化基础知识,服务于社会,灵活转化到实际的生产当中。工作室教学适应艺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及教学规律,是值得探讨与深入研究的一种新教学方法。

二、时尚设计与传播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一)时尚设计与传播专业人才培养分析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在国内高等院校中第一个成立时尚设计与传播专业方向,基于学校办学理念“立足国际,放眼全球,面向社会和行业需求,以错位竞争与差异化发展为理念”而设置的专业方向。本专业属于艺术设计学与文学传播学交叉的学科门类,设置在时尚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下。

本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立足于时尚大产业,紧跟国际时尚前沿,针对时尚产业高速发展的用人需求,培养具有时尚敏锐思维与多元化综合素养,具备时尚传播理论与时尚设计应用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跨界型、复合应用型人才。作为一个小众新兴的专业方向,国内外可参考的成熟人才培养模式并不多。时尚、科技与新媒体的快速变革,对时尚设计与传播专业人才培养与时俱进提出了高要求。时尚设计与传播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课程类目多,综合性强,有时尚视觉设计类课程,也有品牌营销传播、活动策划等类课程,在人才培养上广度足够,但深度缺乏,实际应用能力与市场的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这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难题,创新实践教育教学机制,深化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工作室教学新模式的探索立足于专业与实际需求,在实际项目中深化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在此教学过程中反思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足之处,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计划与课程教学内容。经过持续的实践探索,本专业方向逐渐形成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抓手,以专业工作室教学为人才培养方法,把“需,学,研,产”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所学知识技能与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相结合的育人新模式。

(二)工作室教学新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5 年底,本专业方向成立工作室“Fashion Design and communication Studio”(简称“FDC Studio”,中文名为“时尚超体”),目前经过近8 年工作室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性探索,教学工作室的组成与运作研究如下:

1.教学工作室组织结构

教学工作室组织结构按就业方向划分,岗位设置“部门化”,与课程对接“模块化”。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是与时尚相关的传播与设计行业,包括国内外时尚杂志、电视台时尚频道与时尚栏目、时尚类网站、品牌公众号自媒体等;其次可面向国内外服装、化妆品、珠宝等时尚品牌、奢侈品品牌,从事品牌策划、品牌管理、品牌视觉设计营销传播的相关工作。如时尚编辑,时尚造型师,时尚摄影制作,时尚平面设计,品牌策划营销等是本专业较为密集的就业工种。

工作室根据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划分和设置部门,现设有文案编辑部、时尚造型部、活动推广部、摄影制作部四大部门;每个部门对应到本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与专业模块课程一一对应,如图2 所示。

图2 FDC Studio 工作室组织结构图

(1)文案编辑部负责专业工作室公众号的运营,主要做时尚传播的内容输出和工作室活动的报道推文编辑,公众号推文包含时尚资讯、时尚文化、活动信息、品牌服务、优秀课程展示、就业招募信息及专业各类课程的线上课程展等内容的发布。文案部的人才培养主要采用小班制,进行推文的写作培训与排版培训,推文的编辑过程由高年级的学生“传帮带”低年级的学生,同时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中与文案部能力培养的对应有时尚评论、时尚新媒介设计、杂志设计等课程。

(2)时尚造型部负责时尚人物造型的服化设计及执行,主要为时尚品牌活动秀场、时尚大片拍摄、舞台剧造型提供妆造设计及制作服务。时尚造型部的人才培养同样采用小班制,根据实战项目,进行妆发的实操技法培训与选拔,与时尚造型部能力培养对应的专业课程有《时尚妆发设计》《时尚造型设计》《个人形象设计》等。

(3)活动推广部负责专业中各类活动的策划与品牌活动的策划与执行,以及活动的平面视觉的设计与创意,活动中的主视觉图案创作、海报设计等。与活动推广部对应的课程有时尚活动策划与推广、时尚流行传播预测、时尚杂志设计与策划、版式设计等。

(4)摄影制作部负责专业工作室项目活动摄影摄像、街拍、时尚造型拍摄与短视频的制作等。与摄影制作部对应的课程有时尚摄影制作、时尚短片制作等。

工作室各部门分工明确,部门的设置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和就业方向紧密结合,各部门各自发挥专长,部门之间可以相互配合完成整个项目的策划、执行与图文传播;工作室项目活动的专业能力培养与核心能力课程教学接轨,小班制教学把具体的项目有计划地融入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教学;同时工作室也为学校、企业、品牌提供文案推广、时尚造型、活动推广、平面设计、图像拍摄、视频制作剪辑等相关服务,形成了“学”与“用”之间一条完整的人才培养链。

在此实施环节,工作室的组成结构设计需要对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及专业就业方向做较好的梳理,与专业模块课程对应,以达到部门设置的科学化与可实操性。

2.教学工作室管理

教学工作室管理建立“类企业”制度,学习场景“职业化”。高校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最后一站,学生在进入社会工作之前具备一定的职业化素养非常必要。

本专业工作室建立“类企业”制度,按照企业的样式设计工作室名称、工作室LOGO、愿景、文化、人才评级及相关奖惩与晋升制度,并配备专门的运营办公场地,以团体的形式参与项目实践,建立一定归属感和规则意识,给学生营造一种准职场环境,学生在课堂是学生身份,在工作室项目中是职员的身份,为进入社会企业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工作室中引入了人才评价的管理措施。人才评价体系对于人才的培养、选拔、使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近几年国家围绕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行业、职业的人才评价体系,规划了一系列行业、职业的人才评价体系建设计划,行业出台了一系列行业人才评价标准,企业积极采用国家、行业人才评价体系进行人力资源建设,形成国家、行业、企业三位一体协同有序推进的人才评价体系建设的新局面。

行业人才评价体系中基于职种岗位水平分级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为高校各层级因材施教提供了知识、技能分层设计的新指引,为培养多层次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新指导方向和途径。

行业人才评价体系可以展现多层级的职业前景、职业要求、知识和技能,让人才评价体系发挥成长导向作用,激发大学生以就业为目标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让大学生可以因市场之需进行多层次、有意识的自主学习,从而更好地将职业规划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实现高质量就业。

表1 是工作室参考某行业人才分级表制定的工作室人才分级通用表,可根据不同部门及项目制定具体的要求,本专业工作室教学培养的目标是将学生平均水平培养到行业人才2-3 级水平,能基本对接社会需求,各部门的管理人员能达到3-4 级水平,能直接对接企业社会的需求。

表1 工作室人才评价分级表

在此实施环节,“类企业”工作室管理需要对企业运营与规章制度、行业人才评价体系有一定的了解与研究,这对管理工作室的专业教师是个不小的挑战。

3.工作室教学模式

工作室教学模式结合第一课堂,以第二课堂教学为主战地,理论讲解“情境化”,实践操作“项目化”。工作室教学模式是把理论与实践融合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模式,以真实项目或模拟项目为主体,以工作场景为依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内化理论讲解,外化技术操作。

理论课教学目前主要以传统课堂形式存在,适当增加了来源于工作室的项目案例讲解,并安排一定课时带学生进入企业或实际场地进行参观,将实际生产工作中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通过教师语言的描绘讲解,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操作课则以“项目制”进行实际项目或模拟项目实践教学,虽然在实际的项目教学中,能对接社会需求的学生往往只是一部分,但是在参与整个项目中,不同层级的学生共同探讨学习,可以相互成长进步;在实际的教学中,社会实践项目不存在时,采用模拟项目教学,模拟项目的质量是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这时可参考工作室已有的实践项目,这些成熟的项目为模拟项目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内容与模式要求,学生同样可以在此过程参与到完整的创作实践。项目在教学中从来不是目的,而是让学生获得实践经验的手段。

专业工作室要寻找符合自身专业定位和发展的公司企业,以项目的形式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促进企业资源与学校资源共享,增加工作室项目来源的保障,提供更多科学专业的指导和配合。如本专业工作室的时尚造型部,这个部门的实践相关活动和与之有关系专业课程有时尚造型设计、时尚妆发设计、个人形象设计等课程,理论讲解通过“情景”讲解法,对工作室以往案例进行详细讲解,每接到一个项目,一般组织全体成员对项目中涉及的技能做示范及集体培训;根据培训的情况挑选最终参与项目活动的人员,对具体工作进行分工。在这样的氛围中,工作室成员相互交流学习,相互协作,相互竞争,在具体实战中又能够进一步检验实践能力,项目结束后再组织全体成员进行工作分享与总结,学生在此过程中完整参与整个项目的过程,实践技能与社交能力得到拓展与提升。文案部则进行报道推文,活动策划部对整个活动流程及海报等进行策划与设计,摄影部进行活动项目的图像拍摄与短视频制作等。

在此实施环节,需要有稳定的、合适的项目来源,有满足工作室教学的基础设施与环境,学校政策及资金上的支持。

4.工作室成员构成与管理

工作室成员构成“多元化”,管理 “梯队化”。本工作室成员构成具有多元化的特点,FDC Studio 成员招募不仅针对本专业,也面对全校,乃至整个大学城,通过面试最终进入工作室的不同部门。目前工作室成员在本校已经有8 个专业方向的学生曾加入工作室,大学城也有多所高校的学生慕名加入,这样多元的团队构成,促使工作室充满了活力与新鲜感;其他专业与院校的学生虽然不在本专业学习,但是可以通过本专业的第二课堂培养兴趣、充分挖掘和发挥自己的特长,与本专业学生共同参与完成项目实践,资源共享,共同激发创意,共同协作,共同成长。

另外,本工作室在人才建设上形成了“梯队化”,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五个梯队层级:第一梯队是普通的工作室成员,第二梯队是小组组长,第三梯队是部门部长,第四梯队是专业教师团队,第五梯队是学校层面,如图3。其中第一二三梯队是学生梯队,他们既是工作室教学的对象,也是课程成果的产生者;第四梯队是专业教师,是工作室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专业教师团队非常重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下是工作室教学的具体项目实行安排,对上要总结工作室教学成果,争取资源与支持;第五梯队是学院及以上对工作室教学政策的支持与基础资金保障。

图3 工作室管理梯队构成图

工作室成员梯队建设是个长期过程,是工作室教学模式能良性循环的根本保证。工作室人才梯队为提升工作室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发掘优秀人才、激发人才的创造精神和工作室的良性循环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当工作室成员面临毕业、工作出现空缺时,保证有合适的人接替,形成工作室人才磁场,保障人才无断层,顺利完成交接工作。

工作室教学是人才培养手段,目的是能培养出有能力的学生,这样开放又严谨的梯队 “传、帮、带”的工作室管理模式,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的层次[3]。

在此实施环节,需要工作室管理者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合理的管理制度,接纳不同专业,甚至不同院校的学生;工作室教学最终要吸引一批志同道合的学生走到一起,在这样的结构里,不同专业的学生特长不一样,组合在一起,不同的思维进行碰撞,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眼界与人脉,学生用“脚”所做的选择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与内驱动力,达到教学成果的最大化。

当然,目前本专业教学工作室的梯队建设主要在学生梯队与专业教师梯队,学院及学校管理层面的一些政策保障与资金支持也是接下来本专业教学工作室建设的重要拓展。

5.工作室教学目标

工作室教学目标是人才培养“前沿化”,项目成果“社会化”。随着新媒体和数字科技的不断革新,时尚行业对时尚传播人才的技能要求也不断发生变化,通过工作室教学手段,能让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人才培养与时代发展同步。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时尚设计与传播专业方向根据我校“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精”的十六字办学方针建设发展专业特色。本专业在建立之初是“人无我有”,即全国第一个成立时尚设计与传播专业方向的高校,在经历几代传播人的耕耘与建设,经历了“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发展历程,随着学校建设的不断发展深化,专业也将迈入“人特我精”的路径探索阶段。

对于专业“人特我精”的发展路径探索不仅要紧跟时代与学科发展前沿,更重要的是要与高校所在地的相关产业紧密相关,紧跟上海时尚产业的发展情况,即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上海建设及“设计之都”“时尚之都”“品牌之都”发展。

结合上海时尚产业的特点,工作室的人才培养目标必然是“前沿化”,通过结合工作室教学,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双管齐下。在第一课堂,实际项目对接社会需求,模拟项目选题可紧扣当下学科研究热点来进行项目的设计,如可持续时尚、跨文化主题、后疫情时代、Z 世代、虚拟现实等等;在第二课堂,在组织工作室完成上海时尚企业社会服务项目时,结合第一课堂学科研究热点及商业实际需求,做出兼具艺术与实用的社会化成果。

工作室教学在第一课堂的项目模拟化,训练学生的艺术素养,第二课堂的项目社会化,训练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促进艺术思维与商业思维的转化。

FDC Studio——时尚超体工作室成立以来,“社会化”项目成果丰硕,总计有40余项,如上海时装周 Mode Shanghai 展和 LABELHOOD 连续5 年达成合作,为其中时尚品牌提供人才,参与到实际的时装秀及展览的幕后工作;又如中央广播电台主办的2021 中国时尚盛典“让世界看到中国美”,工作室时尚造型部负责盖娅传说等三个服装品牌的妆发造型设计与制作;同时工作室与劲霸男装达成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项目有旧衣改造项目、24 节气公众号推文、时尚街拍、T 恤图案设计等,其中合作的可持续性项目—旧衣改造在2019 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代表中国服装产业的环保项目在中国角走秀展示。

在此实施环节,需要紧跟学科研究前沿,紧抓市场需求,企业与高校良性持续性互动,并寻求合适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关系,将工作室教学有效、有计划地融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

三、工作室教学的作用与思考

(一)工作室教学的作用

1.持续性专业能力养成

工作室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再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主张过渡,其教学优势是人才培养以内驱动力为目标,能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钻研相关课题,达到学、思、做齐头并进,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选择实践,形成自我驱动的成材机制,成为有扎实理论基础与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工作室培养机制有效地填补了传统课程结束后到学生就业之前的时间空白,填补人才从学校到企业的成长空间与时间,形成了持续性、不间断的专业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

时尚传播相关行业对人才能力需求有着综合性的特点,工作室教学能快速在项目的实践中培养人才的综合应用能力,并且通过工作室项目的持续性教学形式,有成才目标的指向性,充分缩短了学校教学和市场人才需要的距离,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使学生从中能找到自身发展及今后的就业方向,真正形成成才的内驱力。

2.深化教师“双师型”能力

应用型本科对教师提出双师型要求,双师包括“证书双师”和“能力双师”,要求教师不仅有教师证,而且需要有本专业行业证书,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养,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能力。

一个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出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也能起到促进的作用,工作室教学有大量的社会项目作为教学实践,教师要带领学生解决项目中的实际问题,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教相关知识技能给学生,又要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对接社会与企业,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可以进一步深化专业教师的“双师型”教学能力与内涵。

3.优化与完善专业建设

工作室教学以项目实践为核心,天然与市场紧密连接,依托工作室建立项目实例库,基于项目库提炼专业课技能培养要求和实训项目,并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完善和优化人才培养标准。

本专业顺应当代时尚传播的发展趋势,用专业工作室深化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及课程建设再上新台阶;同时响应上海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号召,打响上海“四大品牌”,支持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及“设计之都”“时尚之都”“品牌之都”发展,聚焦文化创意产业时尚传播媒介重大的变革,利用工作室教学强化高校应用型人才能力的培养,立体展示专业特色与优势,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室教学的思考

工作室开展小群体教学活动,在实践项目中解决实际问题,师生互动解答个体疑惑,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人才的个性化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作室教学是提升艺术设计人才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教学工作室的建设非一日之功,工作室教学方法需要结合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实际来进行探索优化。在此过程中不能忽视理论课程的重要性,如果缺少理论的支撑,设计的作品将会缺少内涵,其自身的上升空间也十分有限;其次,不可盲目照搬其他高校专业的工作室模式,教学工作室有工艺型工作室、设计型工作室、项目型工作室、创业型工作室和综合型工作室等多种类型,不同高校的学生就业环境与生源质量不同,培养目标也不同,可以参考、借鉴其他高校的实践研究成果,但切勿照搬照抄[4]。此外,教学工作室还需要学校政策、项目和资金上的支持,建立工作室教学的基础设施与环境,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稳定合适的项目来源渠道,与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将工作室教学融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优化师资结构,支持教学创新。

四、结语

本文力图在教学工作室的含义、应用定式与理论范式方面进行研究总结,结合时尚设计与传播专业的特点对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在工作室目标、工作室部门划分、工作室类企业管理、工作室人员招募和人才梯队建设、工作室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结合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教学工作室能建立一座高校通往社会的桥梁,工作室教学的新模式能有效促进学生持续性专业能力的养成,进一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综合能力,深化教师“双师型”的教学水平、与时俱进的优化专业建设,是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

高等艺术教育中应用型人才培养要立足社会需求与专业特色,创新实践教育教学机制,深化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突破现有方法,研发创新模式,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才能焕发强劲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时尚人才教学模式
人才云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环保很时尚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只为写作的慢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