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云,刘春平,唐彦东
(防灾科技学院,河北 三河 065201)
21世纪以来,地震活跃以及全球气候异常致使极端自然灾害频发,城市化高速发展致使孕灾环境复杂,这两大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日益严重,防灾减灾的难度也不断增大。根据联合国发布的《灾害造成的人类损失2000-2019》报告,2000—2019年全球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次数、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均远超1980—1999年。统计数据显示,近20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2.35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平均超过3600亿元[1]。如何有效应对灾害事件已成为国内外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1989年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国际行动纲领》指出“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2],这表明开展学校防灾减灾教育是实现科学防灾减灾的关键。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学校防灾减灾教育起步较晚。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我国才提出要将防灾减灾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3]。目前正在进行的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基于多年的防灾减灾教学实践经验,笔者提出了有效开展学校防灾减灾教育的建议和措施。
学校是系统性思想教育、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一直以来,关于思想文化、知识技能和体育艺术等很多内容被要求进入学校并受到重视的呼声不断。鉴于防灾减灾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它也应该成为学校教育体系的一部分。
(1)防灾减灾强大的教育功能
灾害是一个人本主义的概念,不论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只要人类存在,灾害就不会消失。防灾减灾教育是一种尊重生命的教育,也是国情教育、社会主义制度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它也是帮助学生认识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教育内容。
防灾减灾具有基础的国情教育功能。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我国超过70%的城市和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高风险灾害区域,58%的国土面积位于Ⅶ度以上的高烈度地震区域[4],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00亿元[5],因此,防灾减灾教育也是认识我国国情的基础教育。
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历史教育功能。中国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部与灾害抗争的历史,从大禹治水到都江堰分洪排沙,从气候变迁对古代战争和政权更迭的影响,再到新中国建立后的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的举国大救援……,中国人民一直与灾害共存,并与之抗争。灾难的严峻考验铸就了坚强不屈的民族品格,这种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基因中滋养并渗透。
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世界观教育功能。灾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窗口,而防灾减灾则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动力。灾害认知是构成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防灾减灾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下,人类顺应、疏导和改造自然的主动行为。因此,防灾减灾教育是形成和完善个体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教育活动。
(2)防灾减灾广泛的社会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指出[6],我国的32个省区市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70%以上的城市和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高风险灾害区。超过2/3的国土面积面临着洪涝灾害的威胁,区域性洪涝和干旱每年都会发生,东南沿海地区平均每年有大约7个台风登陆。与此同时,我国大陆地震占全球陆地破坏性地震的1/3,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频繁的国家。森林和草原火灾也时有发生。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新战略,强调“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7]。防灾减灾教育作为典型的非工程性的灾前预防措施,在避免和减轻灾害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保障学生安全以及维护家庭、社会和国家稳定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然而,尽管国家主流媒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每天平均约有5%的新闻涉及灾害,大灾、巨灾期间以及灾害多发季节,这一比例有时可以达到10%。但是,这些涉灾新闻中的防灾减灾信息尚未有效地传达给大多数观众。例如,大部分观众无法理解新闻媒体中展示的卫星云图;许多人不知道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后应当采取何种应对措施;很少有人意识或体验到灾害来临时,秒、分级的快速响应可能是生死攸关的分界点。
因此,为了让防灾减灾科普惠及广大群众,需要将其与学校课程内容相结合,与学校的安全教育相结合,防灾减灾教育必须进学校。
(1)防灾减灾教育进学校有一定的法制保障
根据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学校有责任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此后,2006年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2007年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和2009年的《教育系统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三个专项预案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学校应定期开展针对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实践演练活动。随后,2014年的《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进一步提出了针对不同灾害的避险和疏散的具体流程。正如2011年《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所指出的,该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将防灾减灾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教育[8]。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防灾减灾教育的部分功能和内容在学校得以实施。
(2)灾害学基础知识已经实现“三进”
在小学科学和中学地理等课程中,已经包含了有关灾害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如灾害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原理以及灾害形成的机理等。一些高中还设置了选修课《自然灾害与防治》。同时,防灾减灾和抗灾救灾精神也已经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防灾减灾的内容已经部分地融入学校、课程和教材中。此外,学校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防灾讲座、应急疏散演练和减灾避灾技能训练等实践活动。这些举措使得学校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明显提高。然而,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防灾减灾教学的实效有待进一步提升。
结合多年防灾减灾教育经验和教学实践,笔者对学校的防灾减灾教育提出以下建议,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并在学生正确应对灾害方面取得实效。
(1)教育内容实现“四个递进”
其一是从灾害科学教育向防灾减灾教育递进。科学和地理等课程已经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灾害发生和演变的部分基本科学原理。建议在此基础上,归纳整理应急避险的知识、技能和防灾减灾技术(表1),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和能力结构制定阶梯式的教育方案,适当施以教学,这样可以实现从侧重理学的灾害学(理学)向以理工为主的综合防灾减灾教育递进。例如,如果能够在学校开展隔震演示实验,学生就能直观地感受到在有和无隔震设计情况下,建筑物在地震时的振动幅度的明显不同,这有助于扩大减隔震技术的应用规模,促进减隔震技术的发展,通过这样的发展,地震时因建筑物破坏导致的人员伤亡将大幅减少。
表1 不同自然灾害的应急避险知识与技能和防灾减灾技术Tab.1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emergency avoidance and technologie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for different kinds of natural disasters
其二是从单灾种向多灾种、灾害链教育递进。大灾巨灾影响范围大,研究素材多,既是教科书的主要案例,也是教师讲授的重要内容。然而,大灾巨灾的成灾机理十分复杂,通常是多灾种、多灾点、多频次的综合作用。例如,汶川地震引发了地震、地质(崩塌、滑坡、泥石流、砂土液化)、水文(洪水、山洪、内涝)等多种灾害的多次爆发,出现了上万个灾点,每个成灾点都有其特殊性,如果仅仅宽泛地讲授汶川地震灾害,其致灾原理和相关的丰富的灾害信息将流于概念化、简单化。因此,防灾减灾教育应贯彻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从单一灾种、单个灾害向多灾种、灾害链教育递进。
其三是从乡土灾害、身边灾害向国内国际的大灾巨灾教育递进。乡土灾害和身边灾害是让学生最直观感知、体验灾害并认识灾情的教育案例。中学地理课程是以地理分带为基础,阐述的地理现象的空间尺度较大,不利于学生认识周边环境的孕灾特点,也难以及时发现灾害隐患,导致学生站在滑坡体上或断层边上却毫无察觉。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防灾减灾教育应贯彻由近及远的原则,从身边环境和乡土灾害的体验和实践教育为起点,逐步递进到区域性、流域性的国内和国际的大灾巨灾的分析。
其四是从自然灾害向自然-人为复合灾害教育递进。随着工业和城市的发展,自然-人为复合灾害越来越常见。例如城市内涝和城市地质灾害往往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所导致。城市是高度依赖基础设施进行生产生活的区域,每个基础设施都是一个承灾体,致灾因子同时作用于人和基础设施,将会形成一个并联且复合的灾害链,最终对人类造成影响。例如,2021年7月20日河南省郑州市遭受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引发了严重的城市内涝。实际上,在7月19日晚21时59分,郑州市气象局已经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然而郑州市委市政府并未及时发布停工、停业、停课的紧急通知。对灾害风险的认识不足和应急处置不当,导致了地铁和隧道里等本不应该发生的人员伤亡事故[9]。“天灾”与“人祸”相互叠加,极大加剧了灾害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
(2)教学安排实现“三个转变”
其一是从通用培养方案向因地制宜、及时适时的防灾减灾教育转变。自然灾害发生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如水旱灾害主要发生在华南、华中和华北地区,地震灾害主要出现在西南、西北以及华北地区,沙尘暴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地区、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等[5]。此外,自然灾害也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或周期性特征,如夏季的台风,冬季的寒潮,以及雨季的山洪、内涝和地质灾害等。统计数据表明,每年5~9月是学生意外溺水死亡的高发期[10]。结合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该根据当地主要存在的灾害风险,灵活调整中小学整齐划一的教学计划,及时适时开展因地制宜的防灾减灾教育,这不仅是减轻灾害损失最有效的方法,还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其二是从重课堂讲授向重实践的教学转变。实践教学是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的薄弱环节。防灾减灾是人类与灾害抗争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经验、教训和取得的成效都源于实践,实践是防灾减灾教育的第一属性。因此,实践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乡土灾害的复盘资料作为教学素材,解决防灾减灾现场教学的一些时空限制。一方面,让未成年学生掌握一定的应急避险知识非常重要,比如遇到火灾时应当如何应对,地震来临时是躲还是跑以及如何安全跑等。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身边的防灾减灾工程作为实践教学素材,例如,公路两侧的挡土墙、尼龙网和植物纤维毯用于固坡,河道两侧的防洪堤等,这些工程在灾害防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防灾工程也有其局限性。例如,防洪堤无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而铺设大口径排水管则能够迅速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但可能导致涝旱急转。因此,充分利用城市地下天然蓄水空间,如设置道路收水槽、增加道路透水面积以及建设地下蓄水空间等,是解决城市旱涝问题最有效、最持久的方法。
其三是将碎片化的知识技能尽可能转变为规则与习惯。在生产生活中,许多灾难可以依靠规则化解。简单的规则,如“反手开车门”,开门时将视线自然转向车外侧后方,可以大大减少车门与摩托车、自行车相撞等事故的发生;在疫情期间,提倡“使用公筷与公勺”、“戴口罩”以及“保持人与人之间间距”等措施,可有效降低病菌传染的风险。学校每天放学都按照应急避险方案进行疏散,所形成的习惯远强于每年只进行几次的应急演练。更为复杂的防灾避险规则,例如“农村建房搞牢固、完整圈梁构造柱;装修不破承重墙、装饰要轻固牢梁;易倒家具需定固、高处不放重器物;地震能跑尽快跑、跑不出去蹲墙角”等,将这些散布于各类防灾减灾活动中总结提炼的经验教训,转化为朗朗上口的规则,约束和规范生产生活行为,将更易为学生所接受。这不需要大量的投入,也不需要高昂的代价,一个简单的规则或制度便可轻易地化解灾难。
学校防灾减灾教育也面临着诸多困境,通过如下三方面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或解决主要的困难。
(1)通过培训和学历课程教育缓解防灾减灾教育师资匮乏的困境
当前学校,尤其中小学,面临着严重的防灾减灾师资不足问题,缺乏具备防灾减灾理论和实践训练经验的教师是一种普遍现象。建议通过培训来提高现有师资的防灾减灾教学水平。例如,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中开设防灾减灾类师资培训课程;在师范类地理教育专业增设防灾减灾类课程,让未来的教师系统学习防灾减灾知识与技能;在地理类教师资格考试中增加防灾减灾类知识考核内容,或者设立专门的安全(防灾减灾)教师资格考核,以确保教学质量。
(2)校内外共同努力缓解学校防灾减灾实训设施紧缺的困境
一是加强对校内安全教育设施的投入,因地制宜建设防灾减灾实训场地。例如,建设校内的小型灾害模拟实训场,模拟从灾害发生到学生应急避难的整个过程。二是充分利用校外的教育资源来开展学校的防灾减灾教育。可以参观灾害纪念馆(如5·12汶川地震纪念馆、中国台风博物馆、中国山地灾害博物馆等)、综合灾害科普馆(如防灾减灾科普体验馆、防灾减灾教育基地、社区综合防灾减灾科普馆等),以及参与防灾减灾主题的宣传活动(如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消防救援等)。需要注重校外实践与校内讲授内容的结合,而不仅仅是旅游式的走马观花,以确保教学活动的系统性和实用性。三是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防灾减灾实践教学。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成本低且可重复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部分替代实体实验,同时对于受疫情或其他因素影响无法开展现场实践教学的学校来说,虚拟仿真技术能够提供重要帮助。例如,北川地震灾害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振动台实验原理仿真模拟等,能够在短时间内呈现完整的实践教学过程。学生可以通过虚拟仿真系统体验实践过程,并通过线上考核来检验学习效果。对于已经开展现场实践教学的学校,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回顾、总结和强化实践教学内容,有效提升防灾减灾实践教学的效果。
(3)组织整理涉灾教育资源,建设学校防灾减灾教育网
目前,涉灾教育资源众多,包括面向不同学习阶段的防灾减灾课程及相关教材、各类防灾减灾科普书籍、实时灾害案例的新闻报道,以及基于灾害实例的影视和戏剧表演作品等。这些资源不仅存在于传统的线下平台,而且越来越多地以线上方式广泛传播,例如,在线课程(如学堂在线《自然灾害概论》、中国大学MOOC《灾害应急与救援》等)、科普网站(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国家应急管理宣教网等)、微信公众号(如地震三点通、城市减灾等)等。然而,这些资源的质量良莠不齐,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受众的防灾减灾应对能力。为了提供科学、系统、可靠的教育资源,教育部门应组织省市各级层面的教研机构,对线上线下的涉灾教育资源进行归纳整理,通过补充和完善并分级分类的方式,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的学校防灾减灾教育网,为广大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支持。这样的教育网能够汇集各类优质资源,确保其科学性和可靠性,为师生提供一个值得信赖的平台。
极端自然灾害日益广发频发,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愈发突出,防灾减灾难度愈加增大。开展学校防灾减灾教育是实现全民科学防灾减灾的关键。目前,学校防灾减灾教育已经在我国各地学校不同程度上开展,为了有效提升防灾减灾教学实效,基于多年的防灾减灾教学实践,主要提出以下建议:一方面,教育内容要实现“四个递进”,包括从灾害科学教育向防灾减灾教育递进,从单灾种向多灾种和灾害链教育递进,从乡土灾害和身边灾害向国内国际大灾和巨灾教育递进,从自然灾害向自然-人为复合灾害教育递进;另一方面,教学安排要实现“三个转变”,包括从通用培养方案向因地制宜和及时适时的防灾减灾教育转变,从重课堂讲授向重实践的教学转变,将碎片化的知识技能尽可能转变为规则与习惯。最后,针对学校防灾减灾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提出通过培训和学历课程教育缓解防灾减灾教育师资匮乏,校内外共同努力缓解学校防灾减灾实训设施紧缺,组织整理涉灾教育资源建设学校防灾减灾教育网等。总之,只有将防灾减灾更深入地融入学校教育,才能提升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他们的防灾减灾能力,进而真正筑牢防灾减灾的人民防线,实现有效防御和减轻灾害损失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