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川,安利利,张洺绮
(北京师范大学 a.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b.数学科学学院;c.艺术与传媒学院;d.环境学院,北京 100875)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提升学生思想品格,达到思政教育效果,从而实现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之目标。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部曾先后印发多部文件,旨在对各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便于高校有依据地开展相关工作。这一系列要求也是对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提出指引及具体建设标准。配齐建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完善选拔、培养、激励机制,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工作力量[1]。2018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各高校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以兼职教师为补充,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2]。2021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强调,“对新入职的辅导员、研究生导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全覆盖培训……为一线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创造更好保障”[3]。上述文件都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起到指引作用。
新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与高等教育中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发挥有密切关联,更关系到国家未来几十年的安全稳定大局。因此,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意义重大。
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发引起各高校的重视,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完善和优化,更被视为各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了“心理育人”是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将其列为高校“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应当充分发挥心理育人的功能[4]。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仍然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便是心理育人意识不够,重心理帮扶而轻思政教育。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同时具有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通过价值观的引导和实际工具的运用来帮助学生实现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然而在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工具理性僭越的现象。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来源及其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5]。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受到了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文哲学和社会伦理观念的较大影响,例如心理学与社会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等,根植于西方相关学科理论,从事心理工作的老师亦接受了西方心理咨询技术训练并运用于实践。我国有部分学者虽致力于本土化的研究,但由于长期以来西方心理学的影响对于中国本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阻碍,所以仍然存在着需要应对的挑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更好地结合中国的国情和文化特点。如西方心理咨询技术中常用的“价值中立”理论,在高校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中,该理论存在一定的使用误区。有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片面地认为“价值中立”是鼓励学生“成为自己”,还有部分学科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过于夸大了“心理学”的角色,并在教育中将心理咨询的范围扩展得过于广泛,甚至可能过度将心理咨询的概念和方法应用于整个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6]。
在心理课程教学方面,各高校普遍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培养计划,但是该课程的心理育人实际效果未能充分体现。部分高校相关课程严重忽视生命体验及生活实践,只是简单地将课程教学当作一般的心理专业知识搬运。而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许多师生将心理健康教育简单理解为解决心理疾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应局限于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少数特殊群体。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主要以传统的心理课程教育和咨询服务为主要内容,但这种方式已经无法跟上社会迅速变化的步伐,也无法完全满足学生在心理上成长和应对变化的需要,所以要探索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在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方面,专职心理教师普遍表现出“重心理专业学习、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倾向,对于参加各类与心理咨询理论和咨询技术培训都会表现出极大热情,而有关学生思想引领、价值观教育的相关培训或学术交流则没有太多兴趣。
总体来说,高校专职心理教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没有形成较为明确的“育人”意识,对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身份认识不足,在具体实践中重视心理专业而忽视教育属性,着重解决心理问题而忽略解决思想问题,未能较好地落实高校心理育人的目标。
高校学生所处的人生阶段使得该群体的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在面对群体与个体矛盾、大义与利益矛盾、成功与失败矛盾等一系列价值观命题时,若其对于价值观、信仰或人生目标感到不明确,或者出现了偏离常规的判断,或者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观念与现实、社会期望等之间不协调的问题时,很可能会导致个人情绪上的困扰,如焦虑、矛盾感、自责、内疚感和挫败感等。如果这些情感冲突在长时间内没有得到解决或调和,价值观冲突可能导致个人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产生自我否定的情绪,同时也可能感觉生活缺乏意义,从而导致抑郁、焦虑、人际关系问题等心理健康障碍。因此,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当以思想政治教育高度看待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的根源,着力强化价值导向,注重将心理问题和价值观问题结合起来看待,认识到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深入的思考和自我探索,帮助学生解决可能影响心理健康的内在价值观层面的问题。这种综合方法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和处理个人的情感和心理困扰,从根源上挖掘心理危机的潜在风险,做到预防和控制危机事件的发生。
心理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大框架下的重要支撑性工作。高校不仅要关注有可能引发校园危机事件的重点学生,更要关注大群体的心理状态。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从单一的心理学科框架解放出来,不再仅仅局限于心理咨询,而是将其纳入更大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从而实现更全面、系统的教育目标。这样的整合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心理健康,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密切联系起来。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强化主体自觉,将新时代新思想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心理学的科学必然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应然性相统一,将感情疏导与理论引导相统一,将思政理论学习与心理健康实践相统一,激发学生自信,强化政治自觉,帮助学生站位更高、看得更远。心理健康要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是教育部对心理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总要求[4]。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7]。党始终把心理疏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心理疏导无论是服务于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严守生命安全底线,还是作为高校学生大群体深度锻造心灵的手段,树立大学生正确人生观、幸福观、苦乐观、荣辱观,其最终目标都是通过深入探讨和解决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帮助学生培养更强的心理适应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同时更有效地抵御不良情绪和外界负面影响。
马克思在《世界历史理论》中提出,“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8]。这说明人的心理层面的内在解放与时代相统一,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构想的底层理论支撑之一。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基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群体心理健康的教育目标。因此,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充盈精神世界,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性目标的要求,也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水平[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指引我们前行的正确理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要把握时代机遇乘势而上,积极引航大学生心理健康。将解决学生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克服心理障碍以及指导未来成长三者相结合,将当前世界的变化作为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的机会。通过这种综合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追求目标,引导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对于学生成长非常重要,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0]”。实现心理育人的根本是在思想上提高认识,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价值引领。如果没有党委主导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心理健康教育将缺乏全面的规划和指导,可能仅仅关注促进身体健康、预防心理问题、适度治疗和后期康复,而忽视其深层的思想内涵。同时,如果不将思想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各学院、各年级之间可能会采取孤立的实施方式,缺乏整体性和一致性。党委主导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能够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在更广泛的教育框架中得到合适的融合和引导,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有针对性、综合性,同时也确保了思想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连贯性。
心理学理论需要与具体的社会背景、文化环境以及受众特点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尽管西方心理学理论有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只有那些能够在本土文化中生根发展,并且适应中国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也与中国独特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特征相契合的理论,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心理教育的实施。简单地引用外来的理论可能会忽视中国大学生的独特心理需求和文化背景,因此需要根据本土情况进行理论的定制和适应,以确保心理教育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生搬硬套西方心理理论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唯本土思想、对西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全盘否定显然也是不科学的。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蕴含了中国人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其心理健康观念、情绪情感体验、思维行为模式等都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为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精神支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适应等方面提供了文化哲理的有力支撑。我们要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推动理论本土化,坚守中国文化,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改造和创新性发展。例如,将儒家思想应对方式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个体困苦挫折的应对水平,化解学生的心理冲突和情绪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