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平,叶 彤,赵 军,尹 达,杨如鑫,李昕怿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哈尔滨 150081)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耕地总面积为1 719万hm2,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3%[1],具有先天的农业土地规模经营优势,促进了现代化农机装备应用发展,多年来持续引进国外先进的农机装备,因此,黑龙江省中大型农业机械的综合应用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应用市场广阔。由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技术起步较早,国外先进农机装备的引进为黑龙江省技术研发团队创造了观摩、学习、消化、吸收的良好机会,与其他省相比具有先天优势,省内有常年坚持该领域研究的稳定团队和专业化的试验平台,但是,黑龙江省却没有一家具有国内竞争力的农机装备制造规模以上企业。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科研团队缺乏与企业深度融合、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人才管理促进机制。
科技部曾联合国家七部委共同制订《关于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意见》,其主要意图就是切实落实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企业行动。 这既是解决当前存在的技术“卡脖子”问题的需要, 也是解决产学研合作、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为确切生产力的重要举措[2]。
因此,探索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管理机制,促进黑龙江省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已迫在眉睫且意义重大。
通过对黑龙江省多家农机制造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也对省内人才积累比较丰富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人才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出黑龙江省在农业装备科技创新人才、产品开发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招不到或很难招到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厂址在地市级以下城镇的企业,存在当地无人可招,中心城市的人才不愿意去的现象。即便是省内的几个中心城市的农机制造类企业,想招到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才也很难。
中小规模农机类企业由于缺乏产品开发技术人员,企业的产品多是徘徊在低水平模仿和简单采购组装的低价低利润恶性竞争环境内。从根本上就没有机会和可能性发展到靠原始积累完成高质量发展的运行轨道上来。
人才、技术、资金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尤其以人才最关键,没有或者得不到专业的技术人才支持,就不可能成长为在行业内有很强竞争力的企业。
高校、院所科技创新人才技术积累虽然比较丰富,但院所、高校由于人才管理政策不灵活,使得科研人员常年习惯于沉浸在国投项目的申报、研究、验收的低效创新循环中,鲜有成果通过企业转化而真正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使科研人员无法真正高效体现其价值。
陈旧的体制、过分禁锢的管理方式,让一部分人才慢慢失去了创新热情,又让一部分有创业热情的人对走出去支持企业发展望而却步,慢慢没有了创新的源动力,与生产应用割离太久也就掌握不到准确的科技开发的目标,结果可能是长期闭门造车,所研究的成果脱离企业实际需要,致使科研投入产出效率低下。
以创新灵活的人才管理模式,激发院所、高校的农业装备研发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服务企业、服务一线的积极性,切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创新型人才委以的重任[3]。近几年,受新冠病毒和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和农机制造企业发展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冲击。国内企业在应对冲击中,切身感受到传统的依靠低成本、低价竞争方式难以持续,面对反倾销、技术抵制、知识产权摩擦等难以为继的新形势[4];省内农机制造企业表现出对农机装备创新技术的迫切需求和增加农机装备的原始研发能力的强烈渴望;迫切需要招纳农机研发科技人才进入企业并协助企业开展有市场竞争力的技术研发、 缩短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帮助企业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帮助企业逐步改善管理水平、构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高效率的有效模式和长期有效机制,最终实现通过提升自身的原始研发能力,研发出具有竞争力的农机装备,增强企业的创收能力,从而提升黑龙江省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动力。
以创新灵活的人才管理模式,激发科技人员切实深度融入并服务企业,以实际行动应对机遇和挑战。由政府主导、有适当的相应机制激励科技人员服务企业,为科技人员创造深入企业并与企业共求发展的机会[5]。这也是对黑龙江省农机装备技术创新研发人员的创新研发技术能力的真正考验。鼓励农机装备研发团队要脚踏实地的利用不可多得的机遇,切实的深入到企业,掌握一手信息,掌握企业的确切需求,确立真正的技术研发目标,研发出符合种植户想要的、农机制造企业经过详细市场调研确定的能与国际农机巨头同场竞技一较高下的产品,以切实可行的科技创新动作与农机制造企业构建长久的合作共赢机制,充分体现农机装备研发科技人员应尽的社会价值和自身存在价值,为加速农机制造企业发展成为科技发明创造的主要行动人、大力增强原始发明创造能力做贡献。
激励农机创新研发科学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服务农机制造产业,利用确切高效的方法手段,创造优良的发展大环境,为农机装备科技创新成员脚踏实地的进入制造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加强人才政策指引,提升保障力度。激励农机创新科学技术人才深度融入到农机制造企业、帮助企业根据种植户的需求设计开发有竞争力的好产品,提升科技创新效率,大幅度提高政府研发投入产出效率,真正做到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探索科技创新高效新路径,并形成科研效率提升激励机制[6];保障服务于企业的创新人才的切身利益;政府的科技创新项目向这类人才倾斜,让科技创新人才无后顾之忧,给予持续有力的扶植和保障;督促监督提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孵化器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免费或低收费面向企业开放,帮扶促进企业发展;号召提倡农机开发类专家,针对农机制造企业进行多种多样的咨询、服务;激励和组织多方力量,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为企业和农机创新型人才牵线搭桥[7]。
改革现有陈旧保守欠灵活的机制,创造优良的发展氛围。勇于进取,突破旧的人才管理条例,制定更灵活宽松的人才管理机制,积极牵线搭桥,同农机制造企业搭建高效且深度融合的协同共赢运营方式,将全方位的创新型人才向有良好发展理念和运营模式的企业引流汇聚,构建长期有效的科学技术创新与实体经济密切融合的机制。加大力度对服务于企业的突出人才的优秀事迹进行宣扬、鼓励和重奖,促进深度融合到企业中的创新型人才进取心[8],带动创新型人才全员全力支撑企业高质量、高效、高速提升和发展。
加大人才规划协作力度,形成核聚变型的力量。各个层面的科学技术统筹管理系统,要大力协同,深度配合,更进一层确立任务目标,脚踏实地的推进实施方案,切实帮扶黑龙江省的农机制造企业尤其是缺乏人才、缺乏产品开发创新力的中小企业解决企业发展瓶颈,提升企业有竞争力的原创产品研发能力。 调动科研院所、院校的科技创新人员的创新潜力,为振兴黑龙江省农机制造业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大环境下,要树立“为黑龙江省农机制造业崛起而奋斗”“为振兴中华而尽职”的信念,真正深入融合到黑龙江省的各个农机制造企业,深入到农机装备制造业一线,形成农机技术装备科研工作者的共识。建议由省政府办公厅联合科技厅、农业农村厅、工信委等部门联合制订的“全面开展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机装备创新力量支撑企业优质、高效、高速发展行动计划”。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功能,充分征集省内农机制造企业根据从田间地头搜集来的科技创新源头目标,支撑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装备科技创新人才深度融合到企业中的方案,把农机装备科学技术开发研究室建到企业中,将农机试验室建在田间地头,要让科技创新人才真正深度融合到全新的技术创新体系中去;让科技成果直接以产品的形式诞生于企业之中,避免院所、高校的科研成果不能转化成生产力的恶性循环,真正提升企业创收能力,真正提升黑龙江省农机装备产业的规模,真正实现黑龙江省制造的农机装备有竞争力。构建新型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让长期沉淀在黑龙江省农机院所、院校的农业装备创新人才真正做到“人尽其才”,为企业研发的产品能真正做到“物尽其用”。政策的制定实行要大力向保障农机装备创新人才和企业权益倾斜。
为确保农机装备创新人才融入到企业生产实际,真正能起到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作用,相关政策制定和人才管理部门应广泛征求相关人才和企业的意见建议,以保障科技人才和企业的实际利益,制定实施有效的政策,对现有的人才管理模式和评价机制,构建能够长期激发农业装备创新人才支撑企业发展的有效机制[9]。高校、院所应切实保障服务于企业的科技创新团队利益,让走出去的创新人才无后顾之忧,有后援支撑,使这部分人才在所在单位的待遇不变,以服务企业产生的实际效益考核其贡献,并在职称晋升时给予优先权[10]。这样才能真正激励相关人才的积极性,让其有意愿、有信心走出去服务于企业[11]。
为保障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取得实效,省直有关部门和服务企业的科技人员派出单位应切实研究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措施,加快改革科研管理方式和评价机制,形成激励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作为支援前方科技人员的后方基地,原单位要为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广开绿灯”。应保证科技人员在服务企业期间,原单位将保留其职务(岗位)和工资福利,并根据服务企业的时间计算相应的教学、科研工作量;根据科技人员所作的贡献,支持其按照规定或约定参与分享创新收益。在科研立项方面要向服务于企业的科技人员倾斜,保证企业真实需求的项目优先立项权[12]。对服务企业的人才中有突出贡献的可以破格晋升职称。
通过实施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既让农机装备创新人才切实进驻到企业去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开发有市场的产品,同时又可以避免以前的科研立项与实际需求脱轨造成的科研效率低下,这将最大程度的消除成果转化环节,使科研创新发自农业生产的真实需求,发自企业创收增效的真实需求,使科技人员有效融入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绝大多数农业装备创新科技人员服务农机制造企业,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将对黑龙江省农机化产业发展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