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永栋
大巴车一路疾驶于茫茫戈壁滩,西出嘉峪关,便进入古称西域的新疆地区。提起新疆,教人浮想联翩的是高原湖泊、雪山草原、胡杨林那些美好的西域风光,是丝绸古道、龟兹歌舞、古尔邦节那些神秘诱人的人文景观,当然还有哈密瓜、和田玉枣和库尔勒香梨等那些被纳入地理标志保护的当地特色瓜果。
伴随《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的节奏,大巴车驶出火焰山,进入葡萄沟景区。一眼望去,几十个品种的葡萄分布在沟谷内各个农家小院,不同的色泽、不同的形状,层层叠叠交错悬挂于棚架之下,形成一道壮丽的绿色长廊。源于天山的布依鲁克河水穿谷而过,这里空气湿润,凉爽宜人,与炽热的火焰山形成鲜明反差。下车走进当地人家,主人捧出葡萄热情招待,这一串串颗粒饱满、晶莹剔透的“珍珠绿”“香妃红”,令人垂涎欲滴。据介绍,这里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十分适宜葡萄生长,故葡萄果实肉厚、味甜、品质佳。过往游客于大快朵颐之余,皆交口称赞,真不愧为西域之名片。
又是一番长途奔波,我们终于见到了国内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此刻的博斯腾湖在夕阳余晖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静谧悠远。蓝蓝的湖水荡漾,从清澈的湖面,可以看见湖底的鱼儿在摇曳的水草之间穿梭般游来游去。湖中长满青青芦苇,一阵风过,芦苇随风飘荡,犹如绿色波浪。偶尔可见一两只野鸭在芦苇丛旁觅食嬉戏。鹭鸶、灰雁等许多不知名的水鸟在上空盘旋,忽而一只水燕轻盈地从水面划过又飞上天空。不远处一艘空荡的小船在湖面上独自悠闲地晃荡,船的主人此刻却不见了踪影。眺望远方,连绵起伏的霍拉山,千百年来一直作为背景,衬托着博斯腾湖。此时已是云蒸霞蔚,夕阳在那灰褐色的山体上洒下一片神秘的光辉。静静的博斯腾湖周围,一切显得那么生机盎然,一切又显得那么的空灵寂静。世间万物生生息息,如湖中倒影,唯山脉湖泊久远,唯日月星辰永恒。一时间置身于湖光山色中,清风拂面,心底澄明,阻隔了喧嚣纷扰的尘事,凡心俗念如洗如净。
翌日清晨,驱车赶往丝绸之路上的克孜尔千佛洞。此处洞窟较之敦煌莫高窟规模小了许多,其雕塑绘画也无非一些佛传、因缘的故事,宣扬舍生取义、普渡众生的菩萨心肠和善恶相报、因因相袭的轮回思想。而在千佛洞圆形广场上,醒目地矗立着一座智者高僧的青铜塑像,但见大师坐于莲花,斜披袈裟,身材修长,清骨嶙峋,双眼微闭,姿态优雅而虔诚,庄严而肃穆,于悠悠云天之下,冥想着深奥无穷的佛法问题,他就是与唐玄奘齐名的东晋著名佛学翻译家鸠摩罗什。大师博学多才,一生致力于将梵文佛经翻译成龟兹文和汉文,曾系统地介绍和弘扬大乘性空缘起之学。其成就随商旅往来而得以广泛播散,造就了丝路上多姿多彩的佛教文化,给后人留下巨大的精神财富。
匆匆归途中,又见胡杨林。在这戈壁荒原深处,当所有生命都退却了,唯胡杨树挺立于飞沙走石中,以生千年而不死、死千年而不倒、倒千年而不朽之风骨,坚守在这片苍凉的土地上。念及不禁频回首,致敬这沙漠之绿洲、西域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