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雨 付宝琦
为深入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和《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高等学校必须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随着课程教学的逐步推进,进一步聚焦职业院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深化课程建设,系统推进三教改革,提高课堂活力和教学实效,打造高质量课程和高水平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课堂革命”的作用,从而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并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课堂革命顾名思义就是对课堂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课堂革命围绕课程革命,学生地位革命,教师角色革命,课堂生态革命和立体评价革命五个维度进行革新。通过发挥课堂革命的作用,切实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实现让课程教学活起来,让学生自主学习动起来,让教师教法新起来,让学习效果显著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课程革命主要是进行课程重构,要着力建设模块化课程体系,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的重构。此外还要积极探索如何将教程转化为学程,即进一步的打造“学材”建设,通过为学生提供最合适的学习材料,突出学习者为中心,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创新性学习,拓展和创新学生的思维。
学生地位革命主要是将学生从知识被动接受者引导其成为主动学习知识者改变,凸显学习者为中心。要从传统的教为中心凸显出学为中心,突出学习者的地位,强调以学为主,将课堂由教的场所转变为学的场所。
教师角色革命主要是让教师从教学专家转变为学生的引导和指导专家,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来培根铸魂,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此外,教师要积极学习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由以“教”为本向以“学”为本转变,由以“师”为本向以“生”为本转变,由以“知识、能力”为核心向以“素质”为核心转变。
课堂生态革命要注重课堂文化,凸显价值引领,打造学习共同体,推进团队学习,从而形成互帮互学共进的课堂乐学氛围。此外,还要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上进行系统的设计,在课前发布导学任务,在课中融入引学、赏学、探学、评学、研学和解学等内容,在课后补充个性化的拓学内容。
立体评价革命体系的构建要立足于评价多元、多维和立体化。多元评价应坚持自主评价、组内评价、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多维评价要突出三维目标,重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立体化评价强调强化过程评价、改进结果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和推进综合评价。
基于高职院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出现的问题,在引入课堂革命理念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心入脑,实现其育人目标。
2023 年8 月28 日,中宣部会同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正式出版,新出版的教材全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思政课教师应根据新版教材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工作,进一步梳理教材内容,注重教学知识的逻辑起点和讲授知识的落脚点,将教学内容设置为三个大的层面,那就是讲清中国之路、中国之治和中国之理,具体来说就是讲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以及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问题,打通知识点之间的壁垒,完成知识点的传输。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考虑学源和学情,建立分层、分类的教学模式。找准学生兴趣点,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学为主,弄清学生想要的是什么,将想学和想讲充分结合。思政教师应充分调研学生对于专题知识的兴趣点后再开启教学,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方式,牢牢掌控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
思政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要不断地创新教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参与的兴趣。目前大部分的思政课均以中班教学为主,学生规模较大,教学效果难以保障。创新教学手段首先就应该是将翻转课堂和任务书式教学融入思政课堂中去,让学生带着问题学,将灌输与启发教学相统一,进一步打造八有课堂。
思政课教学不是空洞的道理说教,更不是单纯的理论宣讲,而是囊括了很多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思想武器。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就要注意重组教学资源,尤其是要建立一个具有鲜活素材的思政案例库,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并立志于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之中。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堂革命,需要建立多元立体评价,尤其是要重视过程考核和结果导向。对学生成绩的认定要建立量化的评价指标,既要考查学生课堂学习的现实表现情况,也要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情况,因此在评价体系设置上就应该包括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和组间互评,从而形成一个多元立体化的评价体系。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积极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改革实践,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新教法,运用课堂革命理念,探索教学改革新路,对教学实施整个环节进行设计,以此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在课程导入环节,课程采用了“课前分享”+“每节一问”的形式。“课前分享”即由同学自主完成课件制作和课堂展示,课前分享主题为每周要闻或历史上的今天,每周要闻分享一方面是向同学们展示国际和国内重要时政新闻,另一方面是教会学生以学生视角对时政新闻进行科学理性分析;历史上的今天则是引导广大学生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认同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着丰厚历史底蕴的民族。“每节一问”即每个专题的教学结束后,学习小组需要对本专题的知识点自主思考一个问题,并在下节课上课的时候由教师随机抽取小组代表来分享和提问,小组代表提问以后由其他小组来进行抢答,答对同学及所在小组的同学可以加平时课堂表现分,未答对则由出题小组的同学获得平时课堂表现分。
自主探学采用任务清单式教学模式,通过对专题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和重构形成任务清单,将任务清单在课前发放给各个学习小组,同学们根据任务清单依次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并找寻任务清单的解释内容或答案。此环节主要是教师需要对每个专题的内容进行完整性的梳理,把重点内容或需要同学们掌握的知识点采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模式来完成,任务清单即本门课程的重点知识。同学们在自主探学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学习主动性,提高自我能动性,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可以帮助同学们养成乐学善思的习惯。
合作研学即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对于知识进行组内研讨,对研讨后的小组意见进行归纳和概括从而形成本小组的学习成果。目前,随着信息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同学专注于自我,往往忽略了集体观念,采用合作研学,一方面可以在集体讨论环节中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又可以引导同学们取长补短,汲取集体的智慧。合作研学,需要同学们在集体中找准自我定位,明确每个人的工作分工,只有各司其职才能发挥出每位同学的真实能力。通过长时间的合作研学,让广大同学对自我有更加清醒地认知并且不断增强个人的自信心,从而提升自我学习效率。
展示赏学是体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维度,其主旨是让广大学生对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知所问、所学所获在公开的教学课堂上进行展示,从而实现学生身份的多重变化。学生既可以展示自我风采和自身素养,也可以扮演观众对其他同学展示的内容进行赏析。目前,在本门课程教学中采用的展示赏学内容是结合了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制定了任务清单,如师范类专业学生展示的内容是模拟真实教学场景完成该某个点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讲稿等内容,并选取一位同学完整地在课堂上讲授该知识点。
师生评学一方面是师生对小组展示内容进行综合性评价;另一方面是对本门课程结构化评价。小组同学在课上展示以后,需要师生采用不同视角进行评价,教师对同学展示的内容、讲授的重点,表达的形式等方面进行点评,要重在激励和肯定;而学生评价则应该是真实地表达出个人的感受和体会。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多维立体化评价体系的构建十分有必要,必须破解结果导向的误区,不能唯学生末考试卷上的分数来评判一个同学学习的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采用的是多维立体化的考核模式,课程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 模考成绩两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比50%,平时成绩涵盖了线上作业、线下作业、课堂表现和小组合作四个方面。
课后拓学旨在帮助同学们善于利用课余时间进一步补充和更新自我知识储备。高职院校学生课业负担相对较轻,受学源影响学生主动性和自我约束力不强,这就导致相当一部分同学将大部分的课余时间用于休闲和娱乐上。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承担起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思政教师应该要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尤其是时间观念,要引导其用好课余时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后拓学一方面由教师提供一些有用的拓展阅读素材,帮助同学拓宽知识的视野;另一方面是布置一定量的作业,作业要坚持与导学内容有机结合,避免因学习任务过重引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不满情绪。
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进行课堂革命式教改探索与实践,可以有效打破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短板与不足,可以有效打造出高品质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内容。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推动教学改革创新,积极构建课程建设大格局,要在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的基础上,更好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努力培育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