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张 雯
美国高校将志愿服务与学校课程相融合,形成志愿服务课程,也称服务学习。它始于20世纪60年代,服务学习是志愿服务在美国大学教学课程中的具体应用,是将志愿服务与明确的学习目标、预备和反思融会形成有组织、有结构的一种体验式学习,也是一种反思性、互惠性学习。我国厦门大学、黑龙江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开设了志愿服务的相关课程。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志愿者服务课程是一门覆盖面广泛的隐性课程,它主要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活动及环境影响等全面的教育活动来进行的,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强调了知行结合,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并贯穿整个大学课程。
从2017 年10 月开始,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志愿者服务项目形成了以培训、组织、实施、评价为一体的常规性活动,有2900 余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在校生平均每人每年义务服务时长达到20 小时。本文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志愿者服务项目为例,从隐性课程角度探索开设高职院校志愿者服务课程的必要性和意义,以期更好地促进志愿者服务实践活动走向制度化、专业化和常态化。
高职院校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考量,还要把学生培养成有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服务于人民的需要,服务于党治国理政的需要,服务于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在高职院校开设志愿者服务课程是一门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课程,是以间接、内隐、非预期的方式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全学科、全角度、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在实践活动中成为为人民服务的践行者,将志愿者服务精神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目标相结合,真正实现全面育人。
“未来的国家和社会需要具备公共服务精神和能力的公民,而不是国家和社会的旁观者。”[2]志愿者服务课程内容通过实践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厚植集体主义精神、爱岗敬业精神、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学习如何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如何为人民服务,如何养成主动参与志愿服务者活动的习惯,如何在志愿者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等。志愿者服务课程符合隐性课程渗透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的成就感、奉献感、价值感会长期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也为学生毕业后走入社会主动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打下基础。
教育与社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志愿者服务课程是学校通过社会实践的途径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一个媒介,受社会需求制约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将学生培养成志愿者精神的传播者和践行者,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垫定了基础。课程化的品牌效应也将大大提升高校的社会地位,丰富高校的精神文化内涵,进一步促进高校自身的改革和发展[3]。设立高职院校志愿者服务课程和开展社会实践对增强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地位,也会影响高职院校的招生和就业口碑。
志愿服务课程是职业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隐性课程,学生是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能接触到不同的服务对象,感受到不同的社会文化,用所学的专业技能知识去服务社会。黄克孝认为高职的实践课程具有共性与特殊性的统一[4]。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将自身具有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迁移实践,更有利于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社会价值和就业方向,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体系,也激励学生在学校储备更有利于就业的职业技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满足职业需求。
高校志愿服务课程的教育目标是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向大学生传授志愿服务的相关知识,鼓励并创造条件支持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和行动能力,同时丰富大学生的生活阅历,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5]。志愿者服务课程是衔接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的一门实践课程,施瓦布的实践课程理论认为把教师和学生看作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他们与学科内容、环境一起构成课程的四大要素。因此,志愿者服务课程目标不仅要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还要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志愿者服务项目规定,每个月以班级为单位,根据学生的主观需求,在教师指导下自行组织,学生主动策划、参与并获得经验和体验的长期活动。志愿者服务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大量的志愿者活动,将理论知识内化为主体自身的内在素质,激发学生自身潜能,树立自我超越意识,养成志愿服务习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领导力,使其掌握有效的社会生存能力。通过宣传引导,鼓励学生按照个人意愿和兴趣,根据学校和社会的需求自主参加志愿服务项目,以自己的爱心和行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突出实践的主体地位。这些经验和体验是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思想认识和人生态度,突出隐性课程社会性和渗透性的特性。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志愿者服务项目分布在高职三年的六个学期中,并结合寒暑假的返家乡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贯穿整个高职生涯。学校团委在志愿者服务活动中统筹规划并引导学生参与各项活动,宣传和组织活动并调动一切力量为学生实践服务。
1、做好新生入学志愿服务启发工作。从新生入学开始,招募报到早的新生为志愿者,新生志愿者活动有利于他们熟悉和融入校园,也锻炼了他们的交际能力。新生入学教育以后,每位学生在“志愿郑州”注册成为志愿者,常态化参与志愿者活动。寒暑假参加返家乡和“三下乡”活动可以使学生参与全方位、全时间段覆盖的校内外志愿者活动。
2、做好志愿者活动前的培训工作。志愿者的培训工作能促进志愿活动系统化,使每个志愿者在活动前期做好充足准备,进行合理规划,减少过于单一的志愿服务活动,将分散的简单活动做成系列的完整活动。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的德育教育,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内形成浓厚的互帮互助、热情奉献的服务氛围,增强志愿者的责任感和认同感,也增强志愿服务的知识性和价值性。在返家乡和“三下乡”的志愿活动培训中,重点开展志愿者精神、志愿服务理念的宣传普及,传授志愿服务文明礼仪和文明常识等,帮助志愿者提高思想认识和基本技能。
3、侧重校园志愿服务宣传工作。志愿服务课程属于隐性课程,校园内或学生经常接触到的网络平台可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志愿者服务活动不仅需要扩大宣传来招募活动参与者,也能间接地、无形地强化学生对于志愿者服务精神的认同感,从而影响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行为习惯,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其中。
4、志愿者服务常态化实施方式。旅管学院每个月常规的志愿者活动由各班团支书主导策划,经过团小组讨论可行性后,由团支书依托PU 口袋校园APP 向团总支申请本月的活动计划,包括时间、地点和活动内容。旅管学院团总支审核活动的详情后分配个人的实践积分和活动积分。活动由团总支审核通过后,团支书按照计划组织本班全体学生参与到志愿活动中去,在活动结束后拍集体照和活动过程照片,团支书将活动总结和活动照片上传到智慧团建团支部活动内容里。
寒假期间返家乡活动是由学生自行向家乡社区报到,参与到家乡的社区服务工作中去。2022 年寒假期间,旅管学院一共有368 名学生参与了志愿者服务,总时长达到42547小时。在志愿者中有21 名同学被当地媒体报道,学校收到了78名学生的志愿者服务表扬信。
“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是由学生自主策划,在老师指导下确定活动方案,公开招募志愿者组队参与。2018 年6月,旅管学院建立了品牌化志愿者活动团队——“荣誉赤卉”实践团队,团队成立五年以来,每年的活动主题清晰明确,主要涉及到国情观察和乡村振兴两个大的方面。2018年团队深入南阳市内乡县,就全民脱贫、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等进行深入调研,并进行志愿者活动。2019 年到石狮市就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和古村落保护等进行深入调研并撰写实践报告。2020 年、2021 年2022 年先后到内乡县瓦亭镇、巩义市新中镇、临颍县王岗镇进行以“我为乡村做贡献”为主题的实践活动。2022 年暑假组建了63 支团队,有339名学生参加了活动,并在中青校园网发表文字类、图片类、视频类文章40篇。
1、构建志愿服务的评价制度。志愿者和志愿服务活动的评价不仅是学生德育成果的真实体现,还是志愿活动持续的“保鲜剂”,通过志愿者服务评价制度对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优劣和组织发展管理进行客观、公正、准确的评价。旅游管理学院把每个月志愿者活动的完成情况作为班级考核的重要指标。每月月初,学生会组织部会对各班完成志愿者活动的情况进行审查和汇总,并按照《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班级量化管理实施办法》进行班级分数量化考核,最后汇总到旅管学院团总支进行审核和公示。
志愿者活动不仅跟集体荣誉息息相关,也是每个团员年终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学生也会通过PU 口袋校园来记录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时长、总结等,活动完结后获得个人的实践积分和活动积分,学年结束后,个人活动成绩占30%,用于评选奖学金和各种荣誉称号。这种多层次评价制度促进了志愿者活动的参与度和持续性。
2、建立专门的志愿者管理机构。基于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次数多、时效不固定、人员不固定、志愿服务内容不固定的情况,建立专门的志愿者管理机构非常有必要。旅游管理学院学生会成立了学习部,专门检查志愿者活动开展的真实性和实效性,每个月月末学习部会对各个团支部的志愿者工作情况进行评分,并根据志愿者活动的开展情况来记录班级量化分。
旅管学院的志愿者服务项目侧重于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缺乏课程理论的深入研究,实践过程缺乏理论的指导,没有系统的实践活动反思和总结,学生实践获得的知识没有得到升华,也没有从实践活动中发现课程内在规律,不利于课程开发和教学。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会使实践流于形式,导致志愿者服务的教育底蕴匮乏,打击学生积极性,影响志愿者活动的持续性。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志愿者服务课程的重视,加大对课程理论研发的扶持力度,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课程化建设,加强本校志愿者文化理论的建立。
旅游管理学院志愿者日常服务活动主要集中在校园内或学校周边,想要参与志愿者服务的学生众多,但却缺乏志愿服务资源,出现供需不平衡的现象。因缺乏志愿者服务资源,导致实践内容单一,实践内容与本专业相差较远,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学校应加强跟政府、社区和企业的联系,整合校内外志愿服务资源,建立一个志愿资源网络平台,便捷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实践活动从制定计划、招募人员、活动实施到活动总结评价,大多数是学生全程参与的,教师的指导性较弱,专业化服务不够,实践过程指导不足,实践过程评价也不科学。高职院校需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讲授志愿服务课程,根据社会需求和职业教育需求,深入社会并参与到学生志愿课程实践中去,用专业技能知识指导学生实践,注重实践活动反省,从实践中发现规律并反过来指导实践,突出教师和学生在实践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促进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更专业地为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