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2023-12-27 05:10孙慧明杨卫军
创造 2023年11期
关键词:二十大现代化马克思主义

◆ 孙慧明 杨卫军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和运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在全面总结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精准把握历史方位基础上,科学谋划未来发展目标和战略部署,始终贯穿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问题导向和全面分析的矛盾分析法,在共性与个性、内因与外因、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统一中解决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突出问题,体现了对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运用;从实践第一的观点出发,坚持知行合一,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坚持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深刻理解和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新贡献,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一、坚持求真务实的辩证唯物论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新唯物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理论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掌握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看家本领,不断开创中国之治的新境界。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根本方法,既把“实事”弄清楚,又深入研究“是”的规律。要学习掌握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客观存在作为观察、研究、处理问题的出发点,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新胜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党的二十大报告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性特征,科学确定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深刻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总结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尤其是新时代十年的奋斗历程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党的二十大报告用“三个历史性胜利”概括总结三件大事对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以及世界的影响。

科学谋划未来目标和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两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党的二十大报告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现代化建设规律,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是贯彻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思想路线的体现。

二、坚持矛盾分析的唯物辩证法

正确对待矛盾,科学分析矛盾,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和解决矛盾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全面分析的唯物辩证法,体现了坚持矛盾的共性和个性、内因与外因、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方法论,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本质、重大原则和实践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系统创新。

坚持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矛盾的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精髓。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现代化道路不能定于一尊,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现成的答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其中“5 个特征”和“9 个方面本质要求”,是世界现代化发展规律普遍性与道路特殊性相统一的历史展开。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五大建设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5000 年的中华文明,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辩证统一在人类文明贡献上的充分反映。

坚持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内因是事物变化的内在根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百年历史经验中“十个坚持”之一就是“独立自主”。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自信自立,立足点必须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当然,坚持自信自立不是要盲目排外,而是要高水平的“引进来”和高水平的“走出去”有机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在独立自主基础上,吸收了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

科学把握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抓主要矛盾和以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治国理政的基本经验和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辩证法。如:在改革战略上,强调既要整体推进,又要重点突破;在环境保护上,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强调既要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等,都是唯物辩证法的生动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全局性根本性的变化”,善于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才能顺利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轮才能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注重运用科学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包括辩证思维,即注重运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思考问题,注重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战略思维,即从全局出发,用动态敏锐的眼光和全球视野进行统一的战略谋划;创新思维,即善于求新求异,不断适应事物新的发展趋势;底线思维,即对于可能出现的最差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准备好应对方案以争取最好结果;精准思维,即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做到落细落小落实,反对大而化之“眉毛胡子一把抓”;问题意识,即要求我们要敢于正视矛盾,主动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主动权,积极解决问题;钉钉子精神,即要求我们既要攻坚克难、精准落实,又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

三、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良性互动的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辩证发展过程,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无止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逻辑,坚持守正创新和问题导向,准确把握了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坚持知行合一,守正创新,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自于习近平同志基层工作的真实经历,植根于治国理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富实践。

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针对当代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战略思考、战略谋划和战略安排,绘制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闪烁着知行合一认识论的智慧光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进行理论创新,以全新的事业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的理论是认识的更高形式,是对实践的总结和升华,我们党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四、坚持历史主动的历史唯物论

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是评价人类历史的两大尺度,也是人类活动必须遵循的两大基本原则。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是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合一的典范,既顺应了时代潮流,致力于把握“三大规律”,也一直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大历史观和历史主动,体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运用和创造性发展。

把握历史大势。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呼唤大胸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在历史大势中认清规律,需要胸怀“两个大局”,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贯通中认识历史大势,这种大历史观、大时代观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思维,彰显了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运用和创新发展。

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个必然性”“两个决不会”没有过时,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这一论断表明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根本、强党强国的根本。拥有马克思主义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踏上新征程的重大历史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郑重宣示,契合时代需要,超越了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等差异,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邃思考,不仅指明了中国与世界的相处之道,也为人类进步事业和人类文明的未来提供了强大思想引领。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这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对唯物史观进行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正确认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社会基本矛盾是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要与时俱进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促进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环节相协调;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二十大现代化马克思主义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边疆治理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