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振霖 李 情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 400016)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座谈会上重申:“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1]坚持文化自信,从中华杰出的传统文化中提炼精华,使古代的智慧滋养今日,是传承并发展我国卓越传统文化的关键路径,也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打造具有中华特色的现代文明的核心。儒家与道家的哲学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珍宝。为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实施,再次探索儒、道经典,整合其深邃的思想加入高校思政课中,并从为人、为学、为道三个维度出发对高校思政课进行深入解析与重构,对于丰富教育内容、增强育人价值、优化教育体系均有深刻意义。
“为人”指的是如何做人、处理事务和与人及事互动。只有牢固树立“为人”的基本原则和准则,才能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这也为进一步为学和为道打下坚实基础。从高校思政课的角度看,这涉及应该培育什么样的人的核心议题。儒家哲学强调的“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2]30,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如何“为人”的明确指引。道家哲学力求“内圣外王”[3]532,即引领学生内心修炼品德,成为更好的自己,外在行为追求正义和自强不息,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君子”与“圣人”。高校应在此目标下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定不移、积极进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21世纪这个信息高速增长的时代,科技的快速进步、多种文化的交流与意识形态的互动使得学生面临巨大的信息冲击。因此,学生要具备从众多信息中挑选有价值的知识的能力,即加强“明辨”与“善思”双重素养。
其一要“明辨”。人格独立是明辨的前提,须保持“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4]18的态度,不偏不倚,在此基础上才能拥有自身的价值尺度,才能不轻易受外界干扰,从而做出最清晰准确的判断。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5]199独立的人格不应该受外界裹挟而趋同,应该秉持自己的初衷与使命。“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5]171当代学生良性独立人格的养成面临比以往更为严峻的挑战:上有教师与家长施加影响,中有基于地缘性、趣缘性构成的伙伴群体滋生同侪压力,外有互联网时代瞬息万变的社会舆论导向。凡此种种,有的是学生良性独立人格养成的助力,有的则是需要挣脱的桎梏;而高校思政课要做的便是培养学生摒弃负面影响、留下有利抓手的能力。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杜绝生硬刻板的指令,拒绝浮于表面的定义,要生动阐释蕴含在做与不做背后的道理,划分清楚好与坏、得与失的警戒线。“是亦彼也,彼亦是也”[3]23,应告诫学生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引导学生既能学会又能学懂还能举一反三,同时帮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育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维习惯,提升学生作为主体独立判断客体的能力,最终达到“明辨”的状态。
其二,要“善思”。这囊括思的范围、内容、方法、态度、目标。从思考的范围与内容而言,覆盖范围要广,包含内容要全。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5]257从态度与方法而言,要“慎思之”[4]95,要“见贤思齐”[5]47,要“吾日三省吾身”[5]3;就目标而言,思是为了避免“少而不学”“老而不教”“有而不施”[6]300。当代青年学生在物质生活方面拥有比以往更丰富的资源、更多样的选择,同时在精神生活领域也面临着更多诱惑。不善思的青年学子在面对光怪陆离的互联网、新颖奇特的网络游戏、“刺激”的娱乐场所以及不同的文化冲击时,很容易迷失自我,不自觉地偏离主干道,踏上学业失误、家庭关系失调甚至违法犯罪的歧路。因此,高校思政课要培养学生“善思”的能力,引导青年学生在适合的阶段做适合的事。
首先,高校思政课要引导学生从三个维度树立大局意识,培育全局观,领悟顾大局、懂全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从而做出最正确的抉择。第一,引导学生在思考时不囿于个人,不追逐个体的快乐,而要从个人走向他人,迈向集体,以集体利益权衡个人得失,“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生存。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7]14。第二,引导学生在思考时不限于当下。“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8]216高校思政课要培育学生的规划意识与目标意识,引领学生掌握当下努力与终身幸福的辩证关系,掌握人生的长久与当下的短暂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务实的求学目标与人生规划,达成获得感由低级向高级的蜕变,实现从简单的生理满足到自我价值实现的追寻。第三,引导学生在思考时不困于“存异”,不执着于标榜“新”或“洋”。物质生活水平的跃迁和技术的嬗变令文化生成与传播的速度得以几何级增长,在学生群体中衍生出“宅文化”“丧文化”等亚文化,也使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相左的西方文化与价值观在富有好奇心和一味“求异”的学生中大行其道。“智者察同,愚者察异。”高校思政课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求同存异的思想,看到中外优秀文化殊途同归的精华本质,同时扎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里做到古为今用、西学中用,而不是舍本逐末、一味推崇“异域风情”。
其次,要提倡学生注重谨慎思辨的三个向度。思不是没有边界、没有意义的空想,也不是漫无目的、纵容自我的放空,而是基于客观存在而引发的“慎思”。第一,对“思”切入的视角要谨慎,高校思政课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苦难可以是人穷其一生难以逾越的鸿沟,也可以是脚下眺望远方景色的踏板。“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8]330应当把坎坷作为登顶的垫脚石,在学习与生活中体会冲破障碍带来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思有所得,在前进的过程中“发愤忘食,乐以忘忧”[5]94,迎接苦难后的辉煌。第二,对“思”做出的选择要谨慎。人生轨迹与未来走向往往是在不断的选择中完成的,高校思政课要引导学生立足全局权衡利弊、盘算得失,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选择相对最优解,而不是贪图一时一地短暂的主观满足,须恪守“慎终如始,则无败事”[7]141的原则。第三,对“思”得出的结论要谨慎,尤其是评判他人的结论。现代实时交互技术在拉近个体距离的同时,也替“键盘侠”这一信息时代次生产物打开了方便之门,他们无理性地抨击人或事,助长人云亦云、道德绑架之风,这些都是未经思辨、缺乏换位思考的结果,与主流价值相悖。品头论足、罔顾事实、对生活不满的自我宣泄是这些结论的突出特征。高校思政课要引导学生逐步纠正先入为主的惯性思维,弱化个人情绪导向,尊重个体差异,充分审慎地思考,做到“敏于事而慎于言”[5]9,做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5]238,做到“知其白,守其黑”[7]59,让“谨慎”贯穿于个人思虑的始终,湍行于个体交际的评价之间。
最后是培育学生的双重看齐意识。其一,从“小我”的视角出发,向更为优秀的个体看齐,以成为更好的“我”为落脚点。为此,高校思政课要充分发挥好“人镜”的作用,一要引导学生常自省“思己过”,纵向对比自身的成长,循序渐进,以“见其过而内自讼”[5]66完成量变铸就质变;二要引导学生“思其贤”,通过横向对比,发现他人的闪光点与自身的不足,做到取长补短、去芜存菁,在通往更好的“我”的路上砥砺前行。其二,从“大我”的视角出发,向国家党政方针看齐,以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为基石,以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归宿。“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9]由此观之,欲成“大我”,高校思政课还要在“人镜”的基础上弘扬“史镜”,带领学生了解历史中气吞山河的丰功伟业为何在时间的涤荡下灰飞烟灭,明晰坚如磐石的帝王基业如何在历史的冲刷下土崩瓦解,深挖蕴藏在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中国家与民族灭亡的命门和前进的齿轮。“人镜”催生出更好的“小我”,“史镜”孕育出升华的“大我”,新时代学子要破除“小我”之茧迈向蝶变的“大我”,将个人成长嵌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大局中,做到胸中有大局,心底常反思,视线常看齐。
明辨善思孕育独立且清醒的人格,高尚品德涵养崇高且无畏的精神。关乎个人品德修行,儒家推崇“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8]286,“人之所助者,信也”[10]643;道家提倡“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7]105,“圣人欲不欲”[7]141,“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7]180,“人之道,为而不争”[7]180。2014年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11]儒道哲学中关于君子与圣人品德操守的要求与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要求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聆听儒道智慧对个人品德修养的规劝,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厘清古今脉络,通古今之变,有利于学生加深文化认同,加强品德认知,达到提高高校思政课教育效能的目的。
从“爱人”到“爱国”。儒家的爱他人,道家的不积、弗争、以百姓心为心,完成了个体之间由利己向利他的转变,完成了由爱自己、爱家人向外推扩的第一阶段,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爱与扶持。爱国则是在此基础上范围更广、程度更深、认知更全面的深厚的爱,是推己及人的再度延展。爱国超脱于原有的个体联系,蜕变为个体与民族、个体与国家之间的爱,是扎根于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政治一统沃土中,受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之间深切认同的浇灌而生成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爱,其所激励的不再只是简单的“你我他”,而是有着相同政治身份,有着同样理想抱负,致力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奋斗终生的亿万中华儿女。
从“信”到“诚信”。原初的信没有束缚,没有要求,没有价值取向,守信不欺即为信。这种信由于评判标准的缺乏,使如约完成的是非好坏皆能称为信,因而诸多情境的信是“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信有特定的前提与要求,即诚。这是对“信”的必要补充。诚是一种保障,亦是一种尺度,要做到内诚于心、外信于行,而欲内诚于心,便要回归于忠。忠不仅是要忠于自己与家人,更要忠于民族,忠于党和国家。忠于自己与家人可以保障个人“信”的言行不负于“小家”,但如果滞留在这一层次,则可能贻误“大家”。高校思政课应培育学生在诚的框架内践行“信”,以践行的言行是否利于“大家”为价值尺度去衡量“信”的效度,达到“真信”。
从“礼”到“友善”。礼蕴含着尊敬,但礼是在古代社会等级制度上有三六九等之分、尊卑有别的敬,是基于特定身份的敬,是在等级制度金字塔内,自塔底逐级向上且单向流动的敬,是下位者与上位者之间有差别的敬,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敬。社会主义摒弃了等级制度金字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基于大家平等而独立的社会身份,从高下有别到人人平等,从金字塔结构到“大平原”构造,“平原”上的友善打破了古代社会等级壁垒,昭示着人与人之间消弭等级束缚,双向、多向反复流动的尊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睦向善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
“敬业”则是跳脱出时代局限,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要求。为实现伟大目标,需要克己奉公、恪尽职守、服务人与社会的新时代敬业精神。同时,义、智、“欲不欲”等优秀品质尽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中没有显性体现,但却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次的方方面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达成无不需要知耻而羞、爱憎分明,无不需要是非分明,也自然需要降低自身不合理的欲望。由此观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是借鉴了部分儒道思想精华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超越与升华的符合当代中国国情,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与发展的个人品行标准。
“变则通,通则久。”[10]649不同时代背景促使不同的社会现实迭出,也就有与时俱进的不同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学应既看到古今品德具体要求的不同,又看到其中一以贯之的相同本质,引导学生在了解“君子”与“圣人”道德情趣的同时,梳理个人品德要求的变化,结合社会实际思考变化产生的原因,从而深刻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准则对其的精练与超越,同时把功勋卓越的战斗英雄、丰功卓著的科学家、平凡至伟的劳动模范等具有时代印记的先锋人物引入课堂,引导学生从他们的事迹里汲取精神之钙并化为自身笃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准则的不竭动力,最终蜕变成为品德高尚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新人。
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都秉承“天人合一”的理念,但同源而有别,儒家哲学在“天人合一”中偏爱“人”。儒学在开创之始,就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较强的实践特性。就其产生过程而言,它是对儒生生存生活的道德感悟和提炼。[12]“‘人’是‘天人合一’的价值重心与根本,追根究底,‘天’还是需要为‘人’的需求与发展提供现实的保障与源泉。”[13]“人能弘道,非道弘人。”[5]243人越是保持自己的本心与本性,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那么天道将越发得到弘扬,从而在认清自己本心与本性的基础上建立符合天道的典章制度。因为人的本性就是天命所规定的,天所赋予人的就是本性,遵循本性行事与发展即践行天道,也即“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4]13。所以说将人性充分发挥好,天道即得到了弘扬;反之,如果在践行道的过程中忽略了人的重要性,在实行道的过程中远离了人,那便不是真正的道,亦即“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4]35。
实践是沟通主体与客观世界的不二法门,也是个体将明辨善思的独立人格、高尚的品德外化的唯一方式,两者在实践中得到彰显,也在实践中获得提升。为充分发挥“天人合一”中人的作用,就需要突出个体的实践,高校思政课要培育学生成为勇于实践的人。个体实践可以从两个维度解读:
其一是个体实践的态度,“力行近乎仁”[4]195。高校思政课要培育学生“为”的意识。任何挫折与困难不会自行消散,理想信念与抱负也不会自动完成,只有敢于实践、勤于实践、竭力实践才能搭建通往个人理想彼岸的桥梁。通往彼岸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发展过程,个体的素质与修养为实践提供方法,指明方向,推进实践初期的缓慢前行;同时,实践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个体的理想与目标带有阶段性的显著特征,通往彼岸的实践本质上是磨砺个人素质与修养,实现个体自身超越与升华的过程。不同阶段的理想目标对应不同类型与程度的阻碍,需要个体不断打破思维定式,逐步增强自身能力与水平,如此往复递进,在不断的实践中以“更好的我”追逐“更崇高的理想”,实现从一个桥梁节点向下一个桥梁节点的奋进与发展。
其二是个体实践的方法,为达成以“更好的我”追逐“更崇高的理想”这一发展目标,高校思政课要引导学生“制天命而用之”[6]174,掌握客观规律,在“为”的基础上做到“善为”。个体实践不应是没有选择与判断的蛮干,“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7]138。实践是立足自身能力基础循序渐进的过程,高校思政课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实践要学会从小事做起,坦率接受个体之间能力的差异,不好高骛远;第二,实践要充分认知到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把时间与精力用在“刀刃”上,选对突破口,选对落脚点;第三,实践要做足充分的前期准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5]235。如此方能提高实践的效率以及目标达成的概率。至此,高校思政课方能培育学生的能力素质从“为”提升到“善为”,从解决小事过渡到落实大事,从解决部分提升到优化整体,最终在量的积累上完成质的蜕变,做到善作善成。
高校思政课“为人”三指向塑造学生个人品质的底色,这是铸就人生楼宇的根基,而“为学”三维度则赋予底色之外的补色,亦是平地起高楼需要的建材。倾注的建材数量越多、质量越高,则楼宇越发挺立坚固。高校思政课汲取儒道哲学智慧,引领学生“为学”,可以从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三个角度进行剖析。
学习需要清醒的自知态度。“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7]158自知之明向内表现为对自己能力的清晰认知,向外则体现为贯穿学习始末的诚实不欺。正因自知所以能保持头脑清醒,找准自己的定位,选择符合自身能力与水平的目标并向前不断踏实迈进;自知的学生坚持付出与收获等价的正当学习实践,不枉费心思走弯路,不以作弊等形式贪图自己不该得的成绩与荣誉,因而哪怕学生起点稍低,但以自知为基准也能够迈入不断向前的良性轨道。
学习需要“好学”与“乐学”的热爱态度。科学的学习态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对所学的兴趣与喜爱是其中十分关键的一环。[14]学生的精力是有阈值的。在掣肘框架下试图达成合理利用并科学分配精力,提高认知效能与学习效果的目标就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自我觉醒。“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79,“好学近乎知”[4]195,这两句话都强调学习应该以学为乐,要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发掘学习的乐趣,从而找到愉悦自身的窍门,以“好学”与“乐学”促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学习需要“朝闻道,夕可死矣”[5]44的觉悟深度。“闻道”即对真理的领会与把握。[15]“以生殉道”是古人“为学”的一种至高取舍,是为了求得真理愿意舍去一切乃至生命的极高情操。教师应引导学生重视、专注于眼前的学业,以学业为重并分清学生时代事情的先后主次。
内驱力对学习过程至关重要。学生缺乏内在驱动,很大程度上源于外部压力,如父母、教师的监督或与同学的竞争。这种外部推动的学习往往导致动力不持久、方法僵化、效果平平。尽管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学生能保持一定的学习状态,但到了大学,随着外部约束的减少,缺乏内驱力的学生就容易失去学习的动力。而强烈的内驱力可以促使学生自发、持续地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效果更好,持续时间更长,并且更易于形成积极的反馈。为了培养学生的内驱力,高校思政课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应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增强师生互动性,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不断更新和优化课程,使之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问题是开启学习的第一步,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会有学习的欲望和动力。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与学生建立共鸣,了解他们的兴趣点,将这些兴趣与思政课内容相结合。三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觉悟。这是一个逐步的过程,需要问题意识和学习兴趣的共同培育。高校思政课应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解决问题收获学习的成果,从而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随着学习深入,学生会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体会到不断进步的动力,从而更加珍惜学习机会,提高学习觉悟。高校思政课不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使他们真正热爱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
学习态度孕育学习的内驱力,学习内容指引内驱力运转的方向。所谓有限,是指儒家在学习内容方面强调的“六经”“六艺”,道家在学习内容质量上强调的“绝学无忧”[7]39:以《诗》保持思想纯正,以《书》做到举措符合天意民心,以《礼》做到言谈举止文雅有节,以《乐》保持实践时的身心愉悦,以《易》令一言一行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以《春秋》参照历史人物与事件。同时,以礼乐塑德行,以射御强体魄,以书数提智慧[16];绝学无忧即绝所当绝,学所当学,绝弃的是俗学[17]。所谓无限,一方面指“六经”“六艺”有限内容背后蕴藏的思想纯正、文雅有节、德行、智慧、体魄等价值旨归是没有阈值的,需要对有限内容周而复始地深入挖掘,而探求的过程需要其他学习内容作为补充与参考,如此才能打破认知壁垒,不断接近“六经”“六艺”背后蕴含的无限价值与意义。另一方面则是指道家哲学强调学习内容数量的“为学日益”[7]103,这是摒弃俗学之后对各类优质学习内容的无限消解与吸纳,是无止境的终身学习。其实综合儒道哲学不难发现,“六经”“六艺”学习以及为学日益与绝学无忧的内核与当下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指向有共通性,新时代“五育并举”的育人新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是立足并汲取儒道哲学的学习内容、结合时代发展新背景从而实现的升华。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方式多样且便捷,内容形式丰富,数量庞大。因此,高校思政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若要鼓励学生广博地学习,既要拓展知识广度与深度,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要加强道德情操与审美情趣的培养,如学习礼乐;同时,更要鼓励学生投身劳动实践与体育活动,锻炼体魄,真正做到“五育并举”,成为新时代全面发展的学子。然而,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内容芜杂、质量不一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高校思政课应坚守社会主义育人导向,引导学生在广泛学习的同时能够区分与筛选信息,绝弃俗学,远离低俗内容,更要增强学生的羞耻心,培育荣辱观,让他们更加靠近与主流价值观一致的“声音”。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更能让他们成为主流文化与主流思想的传承者与接力者。
学习方法增强内驱力学习的效果。第一要善假于物。学习是一条坎坷摸索之路,清理终点前满布的障碍需要独立且清醒的人格,需要完备的品德,需要敢为的精神,而这些必要因素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生活中与周遭要素相互作用时不断积累孕育而成的。学生要善于在探求的过程中抓住向外界学习、借鉴的机会。其一要学会借鉴书本,做到埋头向书。儒家集大成者朱熹曾言:“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即学习《大学》构筑人生框架,读《论语》学会做人做事的根本,读《孟子》借鉴孟子对孔子之道的进一步发挥,读《中庸》领会“中道”。其二要学会借鉴他人,做到抬头向人。学生在求学途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也许他们的职业有体面与否之分、工资有高低之差、社会地位有云泥之别,但学习的要义在于获得有益的知识与感悟,需要学无先后、达者为师般求学探索的精神高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5]95不同的个体背后暗藏着不同的人生境遇与人生体会,那些看似不如自己的人也有独到之处,要时刻以学无先后、达者为师的精神警醒自己,以获得有益的知识与感悟为原则,在学习的路上不故步自封,不恃才傲物,做到摒弃世俗的眼光,不轻视任何人。其三要学会借鉴生活,回归生活。孔子的观点是实实在在地在日常生活中被感觉、被体验、被实践、被践履的。“孔子关注于如何安排个人的生活道路,而不是发现‘真理’。”[18]“习礼于树下,言志于农山,游于舞雩,叹于川上,使门弟子言志,独与曾点”[19],体现在生活中学习论道的美感。第二要学会内思。在学习探求过程中,由于客观事物存在诸如远与近、始与终、博与浅等差异与矛盾,主体受制于自身知识与经验的局限就易产生“弊塞”[20]。为了“解弊”,就需要“内思”,需要“兼陈万物而中县衡焉”[6]219,即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正确的思维方式,不偏执于事物的某一方面,对事物做广泛的比较、分析、综合,如实把握事物的关系,做到透过表象看到本质,在偶然中抓取必然,立足当下、构思未来。
因此,高校思政课要在学习方法上对学生有所指导。其一,引导学生立足优秀古籍中的人生哲理,结合当下优秀古籍中更迭的时代背景与现实困惑,做到古今融会贯通,以“旧瓶装新酒”的智慧解决眼前学习与生活中的难题。其二,要引导学生既能向上与比自己优秀的人看齐,又能向中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学习,还能向下发现不如自己的人身上的闪光点并借鉴学习。眼睛朝下看,才能知道落脚在何处;眼睛朝前看,才能看清路在何方;眼睛向上看,才能知道自己仍在低位。其三,要引领学生融入生活,回归生活。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中处处孕育着学问与智慧。高校思政课既要鼓励学生了解生活,以生活中的材料来论证、理解知识,更要引领学生善于提炼,勇于创造生活[21],从而在生活中发现、分析、解决、深化问题,达到生活即教育但教育超脱于生活的旨归。
从“为人”的修养走向“为学”的探求,只有当“为人”得当,我们的“为学”才能对社会的稳定、和谐及持续的发展与进步产生积极影响。进一步说,我们可以在“为学”的过程中加深对“为人”的理解,使“为人”的基础在“为学”的实践中得到更深入的刻画。随着“为人”和“为学”的深度交融和相互提升,个人才能逐渐步入“为道”的领域。所谓的“为道”,既是对“道”的深层次的认知领悟,又是在行动中对“道”的真正实践与体现。
“孔子主张学习就其本质属性而言应是一种‘为己之学’,学习的出发点与归宿都应建构在具有充分的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己’或自我之上。”[22]儒家之道本质的是个人成长之道,是“为己”之道,“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6]4,是以成为更好的“我”为依托,践行理念实施抱负的要求。“平天下”发轫于“修身”,为己之道是个人成长的必要前提,为人与为学实则也都是为己之道的阐释。
道家哲学的选择则是相悖的基调,道家讲究去“己”留道,以天道为重。道家力求从现实生活中理解和领悟“道”的内涵,找寻“道”存在的价值与意义。[12]道家认为,人类生活的幸福都源自天,而所有麻烦与苦恼都源自人本身。我们生命实践中出现的障碍,我们生活中出现的困顿与危机都被归因于人本身的妄为与造作,因而老子才强调 “无为”。无为并不是不做事不成事,而是反对纯粹的人为,“人为”即“伪”。如果为道的初衷源自个人的因素,单纯从自身愿望出发,从个人的思想、实际、技巧出发,那么就会走向“伪”的深渊。要摒弃“伪”就要实行“损”,即“为道日损”[7]103,“损”即减少来自个人的因素,要贴合天道,要“损之又损”达到“无为”,即毫无个人本身的因素而完全顺应天道,最终以“无为”践行“无不为”。通俗而言,道家的宗旨要义是希望个体没有目标,因为一旦有了个人的目标,即掺杂了个人自身的因素,步入“伪”的困境。实际上也就是希望个体实现“全生避害”的可能,即穷极一切手段活着,活着即为王道。因为在道家哲学中,“生”本身就是一种丰盈的幸福。“生”来自于天,要妥善保全,“全生”即保持来自天的、全部的、本来的、丰富的幸福,而非简单的苟活。为何“全生”需要刻意保持,因为有害生者,即人为。认知水平的提高、技术的革新推进了文明前进的齿轮,使我们步入更高效的生产生活,更方便地支配自然界,但这些推动文明前进的东西亦是破坏文明的东西。时至今日,生态文明的创伤、贫富差距的拉开、部分地区的动荡与战乱、伦理道德的褪色都是在所谓的文明前进过程中展露在大众视野的缺憾,而这些都源于个人因素的滥觞。此时为己之学便略显乏力,因为儒家的为己之道存在固有的症结,即“个”与“群”的矛盾。在某种程度上,传统的儒家道德既是“群体主义”,又带有某些“个人主义”的色彩,而这种“个与群”的内在冲突在当代中国愈发彰显,这与儒家“一己之心安”的伦理判断有着紧密的联系。[23]同时,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当下美元体系的衰微也暗藏着“个与群”矛盾的激化,这种冲突伴随文明前进的步伐已经不再囿于代际之内,不再限于一国之地,不再只是人类之间,而是向着代际,向着全人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继续蚕食。
新时代破解“个”与“群”矛盾的法门在习近平总书记对道家“去己留道”的继承与发扬之中——“我将无我,不负人民”[24]。“我将无我”的境界并非字面意义的落脚于“无”、执着于空,而是将为己之道、人为的我置空,从而生成崭新的,为中华民族复兴、为全人类事业终身奋斗的我,是以无为践行无不为的我,是超脱于个人本位到达人民本位、人类本位的我,这种为道境界体现在新时代我国大国价值观的各方面。
其一,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道。“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25]人类命运共同体以相同的命运,相似的未来愿景侧重解决的是人类内部的矛盾与纷争,借此打破传统西方中心论视域下“西方—非西方”个与群相对立的划分范式,从“中心—边缘”“先进—落后”“文明—野蛮”“民主—专制”的主客二分思维转向主体间性思维,世界各国人民都是“我们”的一分子,与“我们”相对立的也不再是“他们”,而是“我们”的一部分,实现思维方式的跃迁[26],从而规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此消彼长、生死博弈的终极逻辑,以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本质的共同向往促成各国成见的消除,同时提倡在推进本国现代化进程中尊重他国合理诉求,以发达带动欠发达,以先进带动相对落后,携手缔造包容互惠的全新格局,演化出共商、共建、共享、平等协作的国际合力。
其二,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之道。面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荒漠化的加速以及极端气象事件的增多,这些现象的背后实际上是“个与群”的深层次矛盾所导致的,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已经从原先的人与人的斗争演变为人与自然的对抗。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自然的赋予和支撑,但这种支持并不意味着可以对自然资源进行无限、盲目和不加节制的索取。我们必须明白,自然有其固有的生态规律,人类的行为不应违背这些规律。为了消解这种矛盾,我们必须认识到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时所提的“自然是生命之母”的理解[27],并深知对自然的伤害在根本上就是对人类未来的威胁。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相当于对自己未来的透支。因此,“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是与自然的和谐,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方针。在追求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坚守与自然的本质联系,既要合理利用资源,又要确保使用得当、行动有序。
其三,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之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背后实际上是各国在防范、治理重大疾病风险时产生的“个与群”的矛盾,是“精英政治”漠视底层民众生命,弃人民于不顾与“以人民为中心”式“动态清零”的矛盾。部分国家把疫情作为政治资本、政治玩物用来区别对待中国民众,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武汉病毒”来污名化、丑化中国形象,这生动地体现出“个与群”的尖锐矛盾。为化解人类与疾病之间“个与群”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3月与法国总统马克龙的通话中首次提出“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倡议[28],这是中国和其他国家对当前疫情防治和世界公共卫生治理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新要求的现实回应,具有改变世界的实践导向,对于应对疫情和保障人类生命健康安全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性,旨在强调面对重大疾病风险时各国应理念一致、步调协同,这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权、全球团结协作共克时艰的现实需要。
其四,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之道。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正在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概念之上构建,并不断注入新的价值导向。这一新形态本质上是对人类存在的提炼和升华:它超越了种族、民族和国家间的界限,将我们带回到共同的人性本质;它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剔除了过度的人类欲望,重新找回了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它在面对重大疾病威胁时摒弃了政治意识形态的偏见,重回以生命和健康为核心的出发点。正如物质可以形成各种属性和特性,但其共同之处归结为世界的基本构成,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同样在去除各种差异和界限后呈现出其“为道”的核心本质。
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历史中相辅相成。儒家鼓励主动创造、努力为自己开辟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而道家主张“去己留道”,提倡顺应自然,帮助我们高效地处理“个与群”的矛盾。高校思政课既是国家“为道”理念的传播工具,也是与青年学生个人成长紧密相连的桥梁。首先,它需要借助儒家思想,指导学生自我成长和进行学术探索,即前述的“为人”与“为学”。其次,它应当融入道家的“去己留道”,帮助学生拓宽视野,理解国际和国内的大局,明确自己和国家的定位。思政课不仅要传达国家的指导思想,更要确保这些思想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应当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引导他们从个人出发,逐步扩大到集体、民族和国家,真正做到为大局着想。同时,高校思政课也应以“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念教育学生,培养他们的洞察力,使其能够看穿表面矛盾,理解背后的深层次含义。新时代的每一名学生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这是一个时代赋予他们的难得机会,也意味着他们肩负重担。为了完成这一历史使命,他们需要深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秉持这一文化精神去面对现实挑战,最终通过“无我”的智慧找到人生的意义。这不仅是每个人成长的方向,还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方向,更是全人类进入新纪元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