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绿色发展的态势与趋势
——电力视角下的污染防控成效评析

2023-12-27 02:25高远刘泉红魏孟举
天津经济 2023年11期
关键词:用电量京津冀用电

文/高远 刘泉红 魏孟举

京津冀地区是国家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区域,也是国家《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的绿色发展高地,区域空气质量的改善情况对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0 年以来,随着京津冀联防联控措施的不断深化和治理力度的不断强化,区域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比2013 年下降57.5%,天津市PM2.5年均浓度比2013 年下降50.0%,河北省PM2.5年均浓度比2013 年下降58.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60%,绿色发展成为经济转型的主旋律,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从能源电力的视角看,京津冀地区的环境治理已经从污染型开始向洁净型转变、 从粗放型开始向质量型转变,蓝天保卫战和治理攻坚战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果,只要乘势而上、持之以恒,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将成为区域发展的主要特质。

一、能源结构加快调整,压煤减排成效明显

近几年,京津冀地区抓住主要矛盾、找准防治痛点、对准关键环节,精心布局、精准施策、精确出击,从根本上着手、从急难处下手、从夹缝中伸手,蓝天保卫战首战告捷,成果丰硕。

(一)煤炭消费总量大幅削减

围绕调整能源结构,京津冀地区推出了工程减煤、提效节煤、 清洁代煤等一系列措施, 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地区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由4.70 亿吨标煤上升到4.81 亿吨标煤,年均增长1.22%,低于经济增速1.26 个百分点,煤炭占比降低4.24 个百分点。 一是全面实施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 近三年累计压减火电产能200 万千瓦以上, 火电占总装机比重降至52.36%。 二是持续加大可再生能源消纳力度,近三年区域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分别达到618.57、838.59、1093.23 亿千瓦时。 三是扎实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工作, 大力实施居民“煤改电”工程,京津冀地区共完成8500 多个村、250 多万户、7300 多个企事业单位电力供暖改造,新增供暖面积3亿多平方米,实现了北京周边重点区域“无煤化”,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电能消费比重持续提升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在电能替代、清洁取暖等政策因素叠加下, 电力消费快速增长, 地区全社会用电量达到6615.78 亿千瓦时, 年平均增长速度较能源消费量提高2.71 个百分点,电能消费比重持续提升,污染物排放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大气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三)清洁能源快速发展

太阳能、 风能等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新能源革命,正在稳步推进。 2022 年,京津冀地区清洁能源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7136.69 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44.4%。其中风电、 太阳能装机容量分别达到2965.5 万千瓦和4171.19 万千瓦,占比分别达到18.45%和25.95%。 从发电情况看,目前区域清洁能源发电总量达到1093.23 亿千瓦时,占地区发电总量的24.02%,年均增幅达到3.37%。 近三年累计减少燃煤607.2 万吨以上,减排效果明显。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工业治污纵深推进

电力供需是经济的晴雨表,更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从近三年电力供需变化中不难看出, 随着经济转型和科技进步,京津冀地区的产业治污已取得明显成效,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绿色发展呈现不可逆态势。

(一)三次产业消费呈现“两稳一降一提升”趋势

随着京津冀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继续转变,目前第一产业能源消费总量基本稳定在1.49%左右,第二产业能源消费总量基本稳定在65.83%左右,第三产业能源消费总量基本稳定在18.15%左右。 在地区单位产值能耗方面,连续三年下降2.8%,能源消费强度进一步降低。

(二)污染行业用电占比继续下降

2022 年以来,京津冀地区持续压减煤炭、钢铁、建材、石化、有色金属5 个重点污染行业产能,其用电占全社会比重降至36.74%,较2018 年下降1.94 个百分点;占工业用电比重降至33.15%,新旧动能转换效果明显,环境宽容量进一步提升。

(三)工业企业节能降耗稳步推进

近几年京津冀地区持续加大工业减排力度, 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累计降低12.72%, 万元增加值能耗累计降低2.63%。 工业用电在全部用电量中的比重逐步下降,目前只占54.72%。随着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工业度电产值已提升至7.18 元/千瓦时, 能耗比持续下降,能效比持续提升,利用率持续提高。

三、区域治理多点突破,协同攻坚成效显著

京津冀地区在联控联防上,协调联动、密切配合、强势出击,按功能区实施分割包围,对关键行业和关键环节进行定点清除,污染治理不充分、不平衡、不完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治理的整体性和有效性明显提升。

(一)中部核心功能区非首都功能疏散效应初步显现

该区域(包括北京、天津、廊坊、保定地区)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占比偏低, 第三产业在区域产业结构中占有主导地位。 从电量数据看,一方面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趋势明显。 2018 年以来, 核心功能区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速3.08%,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第二产业用电占比目前为42.8%,近四年年均增速0.38%,低于京津冀地区平均水平1.51 个百分点,非首都功能疏散效应开始显现。高新技术产业呈现集聚发展态势,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年均增速5.08%,高于其他功能区。 另一方面主要污染行业用电量显著低于京津冀地区平均水平。 钢铁、建材、石化行业年均用电量分别占全社会年均用电量的3.7%、2%、7.15%, 低于京津冀地区年均水平10.36、1.47、0.26 个百分点, 钢铁行业去产能取得明显成效,建材和石化行业产能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

(二)东部沿海发展区在转变生产和消费方式上实现新突破

该区域(包括唐山、秦皇岛、沧州地区)转型发展取得较大进展,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消费模式发生了一定变化。 从电量数据看,一是钢铁行业增势明显,皮革、水泥制品等污染行业扩张得到基本遏制。 2018年以来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速达到4.54%,较京津冀地区平均增速高0.61 个百分点。其中,沧州市钢铁行业用电涨幅明显,2022 年钢铁占用电总量百分比已上升至7.39%,近四年年均增速为22.87%。 中小污染企业相对集中的皮革制品、水泥制品等行业用电增速逐步放缓,年均增速分别为-4.23%和-5.72%, 低于全社会用电增速8.76和10.26 个百分点。 二是传统产业实现平稳增长。 石化及装备制造业年均用电增速分别为6.32%和3.07%,高出京津冀平均水平1.66 和1.29 个百分点。 橡胶塑料、汽车制造、计算机设备等行业,成为用电增长的主力军。 三是政策引导作用持续显现。 交通运输、信息传输行业在三次产业用电中的比重不断提升, 近四年年均用电增速分别为1.97%、4.13%。 随着全域清洁采暖的实施,居民生活用电实现快速增长,2022 年增速达到16.73%。

(三)南部功能拓展区结构性治污有了实质性改善

该区域(包括石家庄、邢台、邯郸和衡水地区)把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作为主攻方向,在推进清洁取暖、散煤治理、重点行业去产能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从电量数据看,首先是产业结构调整趋势明显。 2018年以来,该区域用电增速平稳,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速3.8%,低于京津冀地区平均增速0.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调整力度最大,用电量年均增速仅为2.2%,在各区域中增速较低, 占全社会用电比重由65.09%降至61.18%,降幅达到3.9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年均增速达到4.68%,对全社会用电增长贡献率目前达到50.49%,成为拉动用电增长的主要力量。 其次是主要污染行业用电增速逐步放缓。 其中,钢铁行业2022年用电同比降低5.5%,低于京津冀水平0.3个百分点;年均用电增幅为4.11%,略高于京津冀平均水平。 石化行业2022年用电同比增长1.48%,低于京津冀水平1.1个百分点;年均用电增幅为1.83%,低于京津冀平均水平2.83个百分点。 充分反映区域内化肥产能压降成效显著,钢铁产能产量则保持相对平稳。

(四)北部生态涵养区绿色服务业飞速发展

该区域(包括张家口、承德地区)以生态涵养为发展重点,主要目标是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从电量数据看, 有两点变化十分可喜: 其一用电结构快速调整。 2018 年以来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速达到6.42%,钢铁、石化行业用电量占比分别由2018 年的30.85%、1.68%降至2022 年的23.04%、0.68%。 第三产业在住宿餐饮、批发零售以及交通运输等服务业转型升级带动下, 年均用电增速达到17.13%,增长幅度显著提升。其二服务业用电呈现新亮点。 张家口地区依托新能源与气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数据产业和信息产业,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近四年用电平均增速为85.64%, 实现了数据中心高速绿色发展。 在冬奥经济、旅游经济强势带动下,区域住宿餐饮、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相关行业年均用电增速均超过6%,铁路运输、电动汽车充换电等成为电力增长新热点。

四、需要关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京津冀地区开展污染治理, 整个区域的内涵和外延正在逐步演变为绿色基调, 有望在全国率先取得蓝天保卫战的重大胜利。 但在进一步扩大战果时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障碍性因素,需要及时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

经过对电力情况的深入研究分析,有三个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是区域能源结构“偏煤”,清洁能源利用效率仍低于火电。 京津冀地区目前火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52.36%,发电量占总量的比重为74.95%,火电设备利用率仍高于清洁能源。 在充分发挥好火电基础性保障作用的同时,快速发展清洁型新能源是区域能源发展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是区域产业结构“偏重”,新旧动能提速转换相对滞后。 京津冀地区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比重仍高达50%以上, 高污行业中钢铁和石化行业近四年用电量平均增速分别为3.52%和4.66%,高于工业用电增速1.4和2.54个百分点。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近四年用电增长2.21%,仅高于工业用电增幅0.09个百分点,这充分表明,新旧动能的转换速率仍然偏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力度仍需加强。 三是区域运输结构“偏公路”,机场港口电能替代利用偏低。 京津冀地区新能源汽车发展缓慢,占有率偏低,大宗物资运输主要依靠重柴货车, 污染排放一直居高不下。此外, 机场廊桥供电和港口岸电等项目建设进展缓慢,电能替代不充分、不完善、不系统现象亟待解决。

(二)对策与建议

针对以上情况,综合考虑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发展趋势以及资源禀赋,建议:一是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区域煤炭消费率先实现“碳达峰”。 建议全面加强京津冀地区新能源建设,优先给予政策支持、指标支持、产业支持,使该区域成为绿色发展先行区;进一步推进技术创新,全方位构筑新能源体系, 打造风光储输联合发电技术应用平台,使该区域成为创新发展示范区;切实消减煤电落后产能,清退落后机组,积极推进火电清洁化、现代化转型,使该区域成为清洁能源试验区; 尽快完善京津冀一致化行动方案、一体化行为准则,组建联合体、打好组合拳、开展攻坚战,将全域“双减”水平提升到新高度,使该区域成为协同发展样板区。二是推动工业领域降碳增效,健全绿色低碳生产体系。 建议进一步优化和重构产业结构,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控“两高”行业,以科技为引领、创新为方向、数字为动能,实现低碳化、无碳化高质量发展。 积极构建智慧用能、科学用能新格局,努力提高节能管理能力和关键生产环节能效比率。 三是优化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全面推行绿色货运。 建议积极推进绿色交通建设,完善充电、加气桩站布局和集疏运保障体系,扩大电力、氢能等新能源车辆规模。 制定油气运输车辆退出时间表,有计划、有步骤地清退污染车辆。 同时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对新能源车辆给予适当补贴和奖励,鼓励运输企业和车辆转型发展、低碳运行。

猜你喜欢
用电量京津冀用电
用电安全
02 国家能源局:1~7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4%
01 国家能源局: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5%
用煤用电用气保障工作的通知
安全用电知识多
用电安全要注意
1~10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65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2014年全社会用电量
京津冀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