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台湾地区融入“一带一路”的路径选择

2023-12-26 02:12:20陈先才林兆龙
亚太经济 2023年6期
关键词:台商台湾地区大陆

陈先才 林兆龙

2023 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 周年。10 年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截至2023 年8 月底,中国已与152 个国家、32 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 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涵盖互联互通、贸易、投资、金融、社会、海洋、电子商务、科技、民生、人文等领域①。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中国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贸协定,中国海关与32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签署了AEO(经认证的经营者)互认安排。世界银行报告显示,共建“一带一路”使参与方贸易增加4.1%、吸引外资增加5%,使低收入国家GDP 增加3.4%②。10 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充分彰显了开放性、包容性、普惠性,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为世界经济发展探寻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为重塑更加公平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提供了中国方案。海峡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经济同属中华民族经济,两岸同胞理应携手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共享“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商机。10 年来,祖国大陆始终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以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为着力点,积极鼓励支持台商台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今后,大陆还将持续为台商台企参与“一带一路”共建搭建更多平台、提供更多便利。然而,受台湾方面政治因素干扰,广大台胞台企未能充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台湾地区经济也坐失借助“一带一路”参与区域经济整合的大好时机,未能从根本上摆脱经济低迷的困境。当前,无论从全球经济发展的大格局还是台湾地区自身经济发展规律出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台湾地区经济发展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台湾地区如果能够摆脱政治枷锁,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格局中,不仅可为台湾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也有助于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携手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

一、台湾地区融入“一带一路”是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逻辑

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理应相互关爱信赖,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共同享有发展成果③。2015 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朱立伦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时强调:“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历来是命运与共的。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两岸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④。”这一重要论述,为支持台胞台企参与和分享“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提供了根本遵循。“一带一路”建设为海峡两岸经济发展繁荣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两岸企业和同胞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联接,进而促进形成两岸利益共同体,增进同胞中华民族身份认同,推动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可见,台湾地区融入“一带一路”是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内在逻辑要求。

从历史看,两岸交流合作得天独厚,这种双向利益需求任何力量都压制不住。近40多年来,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愈发密切。在两岸贸易方面,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22 年两岸贸易额为3196.78 亿美元,其中大陆从台湾地区进口2380.92 亿美元,向台湾地区出口815.87 亿美元,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顺差高达1500 多亿美元⑤。在台商投资方面,大陆一直是台商对外投资的首选地,占台湾地区对外投资的比重最大。台湾地区投资审核部门统计显示(表1),2000—2022 年间,台湾地区对大陆的投资额累计高达1888.33亿美元,占其全部对外投资的54.42%。其中,2000—2010年间,台湾地区对大陆投资额逐年攀升,由2000年的26.07亿美元升至2010年的146.18亿美元;占比由2000年的33.93%上升至2010年的83.81%,远远超过对其他地区的投资。但随着“太阳花学运”的发酵和民进党在岛内的“抗中”操弄,2015年起台湾地区对大陆的投资呈现逐年下降的走势,由2015 年的109.65 亿美元下降至2019 年的41.73 亿美元,投资占比由2015 年的50.08%下降至2019 年的37.85%;且2016 年起各年对大陆的投资均低于其他地区。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台湾地区对外投资整体相对减少,由2018 年的227.93 亿美元下降至2019 年的110.24 亿美元、2020 年的177.12 亿美元、2021年的184.62亿美元、2022年的150.09亿美元,但对大陆投资的占比依然还保持在30%以上。由此可见,台商投资大陆虽经跌宕波折,但大陆始终是台湾地区对外投资的最重要目的地,台湾经济难以摆脱对大陆市场的深度依赖。

表1 2000—2022年台湾地区对外投资情况统计

从现实看,两岸是密不可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大陆在对台工作中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不断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持续优化涉台营商环境,助力台商台企融入新发展格局、参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大陆引导台商台企积极参与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广西、江西等地两岸产业合作区集聚发展,鼓励台商台企通过中欧班列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合作。2023年9月12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则为在闽台商台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政策机制保障。

从发展看,两岸同胞应携手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前景光明,国家好,民族好,两岸同胞才会好”⑥。这是大道至理,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共建“一带一路”走过10 年历程,已实现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的转变,未来中国将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开展务实合作,促进绿色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支持民间交往,建设廉洁之路和完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等重大举措,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这为台胞台企融入“一带一路”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商机。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大陆将继续鼓励和支持台资企业与大陆企业合作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建设,不断扩大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进台湾同胞的福祉,推动两岸同胞携手奔赴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二、台湾地区融入“一带一路”的现实意义

与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和加强两岸经济合作是大陆方面一贯的主张。祖国大陆始终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让台湾同胞首先分享大陆的发展机遇(单玉丽,2015)。当前国际经济秩序正进行深刻调整,两岸关系形势复杂严峻,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可以为台湾地区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增进台湾同胞对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的认知。

(一)台湾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将为台胞台企提供更加全面的发展机遇

受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岛内政治经济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台湾经济陷入长期低迷困境。首先,台湾地区经济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乏力、内部需求疲弱及经济“空洞化”加速等方面(邓利娟和朱兴婷,2018)。由于岛内经济持续低迷,投资信心不振,导致资金外流加剧,台湾企业在海外投资贸易的盈余资金大量滞留,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将为海外台商提供新出路新空间。其次,民进党当局经济政策成效不彰,其“新南向政策”所预期的台湾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以及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多元化目标均未实现。此外,民进党当局强行开放美国的“莱猪”和日本的“福食”进口,并没有换来加入CPTPPT和“印太经济框架”的“入场券”,而且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新趋势下,台湾地区经济仍处于边缘化局面。再次,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加入“一带一路”才是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唯一正道。从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看,蔡英文当局与东盟国家、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合作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台湾地区若不积极改善岛内产业链发展现状、推进两岸产业分工合作力度,其产业结构演进极有可能陷入停滞状态(唐永红和赵静燕,2023)。若能融入“一带一路”共建中,台湾地区可充分发挥优势,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整合,为有效缓解台湾地区经济发展困境提供现实路径。

(二)台湾地区融入“一带一路”有助于促进台胞台企扩大参与国际经济交流的机会

台湾企业搭乘大陆经济发展快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将大大提升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水平。台湾企业亟待通过深度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以提升品牌价值。台湾地区经济于20世纪80年代实现腾飞之后,岛内有限的发展空间越来越难以满足企业品牌不断做大做强的需求。台湾地区企业“走出去”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际经济交流是其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由于台湾方面的原因,台湾经济难以参与区域经济整合,而台湾当局“新南向政策”等未能真正满足台湾企业参与国际经济交流的需求。尤其在俄乌冲突的地缘政治外溢影响下,西方国家自身经济发展也遭受冲击,台湾地区企业参与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行为的实际效果不彰是不争的事实。台湾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是寻求自身发展空间的最佳选择。“数字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等新兴经济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并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弯道超车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台湾地区的电子科技、生态保护以及健康医疗等产业竞争力举世瞩目。因此,参与“一带一路”新兴经济发展建设是台湾企业参与国际经济交流的不二选择,而且这些优势产业必将大有作为。

(三)台湾地区融入“一带一路”有助于增进两岸命运共同体认知

当前形势下,推动台湾地区融入“一带一路”,两岸同胞携手参与“一带一路”共建事业,分享发展机遇,有利于进一步强化两岸命运共同体认知。大国博弈背景下,美国纠集盟友大打“台湾牌”,民进党当局试图“倚美谋独”,在台湾岛内和国际上持续玩弄所谓的“务实台独”把戏,不断破坏台海和平稳定,阻挠两岸民间交流,最终伤害的是两岸同胞尤其是台湾同胞的利益。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经济、文化、体育等民间活动不存在障碍。在经贸领域,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一样,以“台、彭、金、马”单独关税区的身份加入WTO 组织,其加入WTO 经济行为仍然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在体育领域,台湾地区依据“奥运模式”可以参加国际体育赛事;在世界卫生大会上,台湾地区在马英九执政时期甚至可以凭“中华台北”名称参与全球公共卫生事务。显然,台湾地区能否参与一些国际事务,关键在于台湾当局是否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台湾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两岸同胞交流交往的空间更为广阔,在实现利益融合的过程中持续累积互信、增进认同。

三、台湾地区融入“一带一路”面临的困境

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下,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通过平等协商的方式,自愿加入“一带一路”,推动全球经济秩序往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海峡两岸有相同的历史文化和语言文字,台湾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台湾同胞将第一次真正从全球角度、用健康心态理解自己的民族身份⑦。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是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夙愿。遗憾的是,民进党当局甘当美国遏华“棋子”,试图“倚美谋独”,不但排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还配合西方反华势力对“一带一路”大肆污名化。由于受到岛内政治生态扭曲、外部因素干扰等影响,台湾地区至今未能参与“一带一路”发展建设。

(一)民进党当局污名化“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台湾岛内“台独”势力是台湾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障碍。早在2015年,民进党就公开反对马英九当局以“中国台北”名义加入亚投行,最终导致台湾地区失去作为亚投行创始成员的资格。2016年以来,民进党当局持续推动“新南向政策”,试图从经贸合作、人才交流、资源共享与区域连接等方面着手,与东盟、南亚及澳新等国家和地区加强经济合作与联系,企图降低台湾地区对大陆的经济依存度。尽管蔡英文当局在推动“新南向政策”中曾提及两岸要“善意互动及合作”,但其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竞争与抗衡的意涵不言而喻。与此同时,民进党当局极力污名化“一带一路”建设。民进党当局利用西方媒体掌控国际舆论话语权的优势地位,配合西方国家大肆污名化“一带一路”建设,刻意把“一带一路”建设污名为“经济统战”行为。比如,把亚投行和“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描述成“低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的债务陷阱”,把“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经济发展模式故意误导为崛起的全球霸权等。

(二)外部因素干扰台湾地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外部因素对台湾地区融入“一带一路”的牵制和影响,主要反映在政治和经济两个纬度。在政治层面,西方媒体把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的“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建设污名化为“国强必霸”的逻辑,污蔑为中国崛起后企图在全球拓展政治版图而实施的地缘政治战略。民进党当局拒绝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本质上是唯美日等国家“马首是瞻”罢了,其一系列举措不过是靠出卖台湾地区社会的利益来换取自身的政治声望(童立群,2023)。在经贸层面,美国拜登政府延续自特朗普时期的“美国优先”战略,企图重组全球价值链实现对华“脱钩断链”,意在巩固科技与资本的反华阵营。在此背景下,美台在经贸勾连不断深化,这也导致台湾地区高科技等优势产业难以有效参与“数字丝绸之路”建设。

(三)台湾企业认识误区阻碍其主动融入“一带一路”

尽管台湾当局对加入“一带一路”持消极态度,台湾企业仍然可以通过大陆相关支持政策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但受岛内政治氛围影响,对“一带一路”建设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不利于有效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台湾地区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外部市场,外贸是台湾地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一带一路”建设能够为台湾民间资本提供全球范围内广阔的多元化市场增量,这是台湾地区目前有限的市场存量所无法比拟的。在两岸民间资本合作方面,台湾地区企业可以在转移岛内产业至“一带一路”国家的过程中和大陆产业协调一致、互补合作,整合供应链和价值链资源,在“一带一路”国家形成合力,避免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但台湾地区的一些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一带一路”建设的巨大红利,对“一带一路”市场的共建优势认识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台湾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意愿。

四、台湾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路径

“一带一路”对于台湾地区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大陆将继续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为广大台商台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分享发展机遇搭建更多平台、提供更多便利。

(一)搭建平台助力台湾地区优势产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台湾地区在医疗健康、现代农业和数字经济等领域具有比较优势,借助“一带一路”的多样化平台,推动这些优势产业融入“一带一路”,不仅将丰富“一带一路”建设内涵,更将强化台湾经济与大陆经济的密切联系。然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国情不同、区域差异巨大,每个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需求明显不同。两岸企业要有效联动,根据国家的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要素差异,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有针对性开展对外贸易和投资,实现两岸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资源优势互补合作。一是医疗健康尤其是医学美容产业方面,两岸可组建商业运作联盟,共同开拓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中东的沙特、科威特等国的医美市场,从而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二是现代农业方面,目前境外农业合作园区已经成为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农业对外投资的重要平台,台湾地区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也有其技术上的某种优势,两岸可以在中亚的塔吉克斯坦等国开展现代农业领域的合作,台湾提供技术及其专业人员,大陆提供平台支持以及资金,通过强强合作的模式,助力台湾地区的现代农业分享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商机。三是数字经济领域,台商台企可以发挥其信息技术优势与大陆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龙头企业共同参与共建国家的“数字丝绸之路”和“丝路电商”建设,包括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转型、电子商务推广、信息通信技术投资、数字经济政策制定等内容。因此,借助“一带一路”节点上的多样化平台,台湾地区优势产业完全可以和大陆企业通过多元模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与此同时,要不断总结两岸企业联手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验和互利共赢模式,鼓励在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节点设立台资企业,借助中欧班列等重要的国际物流渠道,助力台商台企发展。如位于陕西咸阳的台企冠捷科技工厂自2018年4月至2023年9月底,通过中欧班列出货总量达5168货柜,总货值约7.16亿美元;重庆市通过拓展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等国际物流大通道,助力台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2022 年电子信息产业进出口值达4951.2 亿元人民币。未来,大陆将通过搭建更多的“一带一路”共建平台服务台商台企,引导台商台企积极参与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广西、江西等地两岸产业合作区集聚发展,鼓励台商台企通过中欧班列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发展贸易往来,支持台商台企到大陆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设立的合作园区发展⑧。

(二)支持台商台企参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和金融体系建设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横跨三大洲,贯通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东、独联体、西亚北非和中东欧等七大区域,且沿线绝大多数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的范畴,这些国家基础设施较落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资金缺口相当大。这是两岸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可以重点合作的方向。台湾地区在机电设备研发和生产上有比较优势,大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绝对优势,目前,两岸企业合作参与共建国家的燃煤电厂、联合循环电站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取得一定进展。未来,台商台企可以继续发挥自身的技术和设备优势,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重要机电设备。在金融体系建设方面,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已形成以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和上合组织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但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需求巨大,台湾资本当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这也是台商台企参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和金融体系建设的契机。台湾地区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两岸金融合作模式,依托在大陆的台资银行及金融机构参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也可以满足参与“一带一路”台商台企的金融服务需求。

另外,在推动台资银行或金融机构在大陆布局的过程中,台资企业可与大陆企业以战略联盟的形式,一起向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机构进行融资,优先支持台资银行或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节点城市落户开业。目前,台湾富邦华一银行就已在成都、西安等“一带一路”重要战略支点性城市开设分行。未来可吸引更多台资银行或金融机构将金融服务引进西部“开放门户”,在业务上辐射周边乃至“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为当地台商台企的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和投融资服务,助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

(三)持续完善台商台企参与“一带一路”的制度机制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⑨。共建“一带一路”是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因此,机制化是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题中之义和必然选择⑩。台湾地区在马英九执政的8 年里,两岸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达成23 份协议,其中包括10 份经济协议,推动两岸经济合作迈上了机制化轨道,两岸同胞尤其是台湾同胞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但是,近年这一重大成果遭到民进党当局的干扰破坏。大陆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出台《意见》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区,为在闽台商台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机制保障。其中,建设两岸标准共通服务平台,鼓励两岸产学研企共同制定行业共通标准,探索建立台企资质评估及认证体系等内容,备受广大台胞台商关注。

进一步完善台商台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制度机制,是支持台商台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大陆方面将带动台商台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不同层次的共建对接进程,拓宽两岸建设合作的领域和渠道。支持台商台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出版合作体、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商事仲裁机构等小多边功能性合作机制。这种台商台企参与制度领域的“软联通”机制将反哺台商台企与大陆之间产业合作的灵活性与韧性,使两岸融合发展不断提速、拓展、增质。发挥台湾地区在大陆的银行及金融机构的积极性,为台商台企的融资问题提供多元化的解决方案。任何投资与创业都具有风险。这就需要建立起互利共赢、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融资机制。对于台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而言,强化安全保障机制的建设至关重要。因此,推动台商台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还需建立多元、灵活而高效的机制,强化“一带一路”建设中贸易、融资领域的风险预测与预警机制,细化投资保险制度,保障台商台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成果,夯实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

注释:

①参见:“我国已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N/OL].北京:中国政府网,2023-08-24[2023-10-15].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308/content_6899977.htm。

②参见:“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成就与展望”[N/OL].北京:人民网,2023-06-27[2023-10-15].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3/0627/c40531-40021843.html。

③参见:“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OL].北京:中国政府网,2012-11-17[2023-10-15].https://www.gov.cn/ldhd/2012-11/17/content_2268826_7.htm。

④参见:“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N/OL].北京:中国政府网,2015-05-04[2023-10-15].https://www.gov.cn/xinwen/2015-05/04/content_2856616.htm。

⑤参见:“民进党当局鼓噪与大陆‘脱钩断链’遭反噬(日月谈)”[N/OL].北京:人民网,2023-06-06[2023-10-15].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3-06/06/content_25993032.htm。

⑥参见:“习近平致第十五届海峡论坛的贺信”[N/OL].北京:中国政府网,2023-06-17[2023-10-15].https://www.ccps.gov.cn/xtt/202306/t20230617_158339.shtml。

⑦参见:“‘一带一路’带台湾上路”[N/OL].北京:环球网,2015-03-27[2023-10-15].https://m.huanqiu.com/article/9CaKrnJJif8。

⑧参见:“国台办:积极鼓励支持台商台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N/OL].北京:中国政府网,2023-10-25[2023-10-25].http://www.gwytb.gov.cn/xwdt/xwfb/wyly/202310/t20231025_12576966.htm。

⑨参见:“习近平:“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另起炉灶 推倒重来”[N/OL].北京:新华网,2023-05-14[2023-11-05].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7-05/14/c_129604254.htm。

⑩参见:“机制化建设助力‘一带一路’行稳致远”[N/OL].北京:光明网,2023-11-01[2023-11-05].https://news.gmw.cn/2023-11/01/content_36934221.htm。

猜你喜欢
台商台湾地区大陆
豫剧在台湾地区的生存与现代化追求
戏曲研究(2022年3期)2022-05-10 08:09:00
台商马景鹏的“老家”情怀
华人时刊(2021年21期)2021-03-09 05:31:26
在溧台商讲述创业故事——溧水,一片值得台商扎根发展的土地
华人时刊(2021年23期)2021-03-08 09:26:56
台商吕孟哲的剑胆琴心
海峡姐妹(2020年9期)2021-01-04 01:35:34
我国台湾地区社会工作参与家事审判机制及其启示
法大研究生(2019年2期)2019-11-16 00:39:50
IQ大陆
北方大陆向
冰之大陆
论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适格原告——以法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规定为参照
那些感動的聲音……
台商(2014年2期)2014-05-15 15:5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