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王梦茹
(大连海事大学 公共管理与人文艺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海洋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员作为长期在海上生活的人群,重视海员的生存和发展是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重要一环[1]。海员面临的航海环境和作业条件,显然要比其他职业群体更特殊、更复杂。有研究表明,有效的干预在改善海员的心理症状、恢复情绪平稳、提高工作效能方面具有积极作用[2]。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专业理念,致力于通过链接资源来解决问题、促进发展,把助人当作社会互动系统,是在各种复杂的社会条件下协助受助者实现目标的过程;社会工作能有效助力心理咨询和思政教育,共同为案主提供专业支持。
海事社会工作,也称航海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个新兴领域,是以海员为核心研究对象,兼顾其他相关人群,提供船上和船下社会支持的非营利性质的专业、科学的助人活动。海事社会工作有其独特的学科视角,与心理咨询等侧重从个体层面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其研究视角更为广阔和全面,更加注重链接资源,在解决问题时更具整合性[3]。海事社会工作秉持“人在情境中”的理念,从海员所处的系统环境入手解决问题。海员所处的环境包括微观的家庭环境、中观的船上环境以及宏观的社会环境。微观层面,有研究发现,家庭与工作间严重的角色冲突[4]以及下船后在家庭系统中的社会化失调[5]145,都可能诱发问题情境。因此海事社会工作者除了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帮助海员解决情绪和人际交往问题外,还常用家庭结构治疗模式将家庭系统作为解决问题的核心要素,为海员的再社会化创设良好环境[5]145。中观层面,海员职业发展中的问题与船上社会环境关联紧密,协调船上关系有助于确保船上工作的有序开展,因此船上关系的协调也是海事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宏观层面,海事社会工作致力于政策倡导和社会宣传:一方面,通过向相关部门反馈海员的需求和问题,来为海员发展争取良好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创设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来提升海员职业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
相关研究表明,海事社会工作在帮助海员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新生代海员积极思想和行为以及提升能力上具有积极的成效[6]。循证实践干预模式的引入则为海事社会工作开展实务提供了科学指导和证据支撑,近期一项提升新生代海员职业认同感的研究为海事社会工作领域的循证实践干预模式提供了新的证据[7]59-60。综上,本研究通过对循证实践干预模式的梳理,讨论海事社会工作引入循证理念的科学性和学科价值,并试图结合循证实践干预模式构建一个有效干预策略的框架体系,以进一步规范和指导海事社会工作的实务活动,促进海事社会工作的科学化和专业化发展。
随着循证实践理念的引入,社会工作从传统的以权威为本的实践逐渐转向以证据为支撑的实践[8],海事社会工作也在循证理念的指导下开展了有效的干预活动[7]54-57,以更有效地解决海员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海事社会工作的科学价值体现在其专业的研究体系上,也就是本文所阐释的循证实践干预模式。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海事社会工作遵循科学的方法论。海事社会工作者依据循证实践干预模式开展实务,破除权威意见和经验在实务中的主导性,充分理解和解构案主需求,按照证据分级标准从上到下选取证据和决定研究方法,根据已有的证据结合案主需求设计方案,通过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前后测等方法提高研究过程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增强研究结果的说服力和有效性。其次,海事社会工作具有规范的操作步骤。依据循证实践干预模式的具体操作框架开展干预活动:第一,探究海员的问题和需求,对问题的起因、结果、解决方式等内容进行调研,完整的建构出对该问题的理解;第二,在已有的证据中分析各自的优劣,选取能解决海员问题的最优证据;第三,评估证据的有效性;第四,结合海员需求和最优证据及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制订干预方案,重视海员需求与干预方案之间的契合性;第五,对所开展的实务活动进行评估,运用前后测、基线测量以及随机对照组等方法,通过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两组结果进行前后对比,注重评估方法的科学性和客观性[9]5。可见,循证实践干预是海事社会工作的基础,循证理念对海事社会工作的影响在于使海事社会工作通用过程的每一步决策都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海事社会工作的学科价值更多体现在它的实践价值和教育价值。海事社会工作是循证实践的一个重要领域。海员在社会系统互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是海事社会工作发挥实践价值的研究客体。海事社会工作的实践价值具体体现在让海员参与干预方案的设计,使得干预方案能够充分体现海员的价值观和期望;使现有最佳证据能够被应用于实践,确保实务活动由理论驱动、有证据支撑,保证了服务方案与服务对象需求的契合性。海事社会工作教育研究是一个系统科学的工程。首先是促进循证实践的发展,推动建立完善的方法学体系,通过教育帮助教育者和学生真正掌握在实践过程中使用循证方法、在干预活动中进行循证干预的规范方式,提高海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循证实践能力;促进研究人员和社会工作机构之间的学习交流,以教育研究带动实践操作,并在海事社会工作的实践中不断丰富证据。其次,循证实践既是实践范式,也是教育范式。研究者进一步探索循证实践在海事社会工作人才教育中的应用实践,借助教育体系将循证理念植根于海事社会工作者的思想,培养他们掌握查找和使用证据的能力,推进海事社会工作者将循证的理念贯彻到实务工作中,更高效地服务于海洋强国建设,进而提升学科的社会认同感。循证社会工作重新审视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为本的问题,是推动社会工作在中国发展并获得社会认同的一个可能策略[10]。海事社会工作的发展对社会工作者和研究者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如何开展科学有效的干预提出了迫切需求。如何以社会工作研究者、教育者、实践者能够真正理解的形式,将开展海事社会工作干预的框架体系呈现出来,是目前海事社会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也尝试对此问题进行阐述。
干预研究是基于证据采取行动、评估服务的研究方法,能够更客观地评估项目整体状况,且有着明确的流程,保证实务的专业化。循证的理念为开展干预提供了证据支撑,也使社会工作者能够基于证据对服务有效的干预项目进行传播。由此本研究以循证社会工作“证据为本”理念为指导,试图构建一个开展海事社会工作有效干预的框架体系,以进一步规范海事社会工作实务,促进海事社会工作研究的科学化,进一步凸显海事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提高社会工作的学科地位。
循证理念是帮助研究者将经验上升为证据的重要方法,这要求海事社会工作者要以证据为本,选取最佳证据开展干预,形成科学有效的干预项目,进行证据积累和传播。循证实践理念指导下的有效干预是循证理念与有效干预方法的紧密结合,因而有效干预策略的框架体系要遵循干预研究的程序和循证的理念,以保证干预的专业性和科学性。由此,本研究构建的有效干预策略的框架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有效干预策略框架体系
根据干预研究的程序和循证的理念,有效干预策略的框架体系主要对六部分的内容进行了规范:理论支持、文献回顾、研究设计、干预过程、干预训练的个案干预分析以及研究成果总结,以此来指导海事社会工作者开展实务。首先是理论支持和文献回顾。发展问题和项目理论是干预研究的第一步,理论支持和文献回顾这两部分能够帮助海事社会工作者明确如何对海员问题进行建构并发展出合适的项目理论。理论支持要求海事社会工作者考虑理论与海员问题的契合度,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以及问题的支持因素和影响因素进行明确,选择可改变的因素进行干预,同时对干预主体和干预水平进行界定。海事社会工作中的干预主体除了海员之外,还可能包括其家庭成员、同事等互动系统成员。此外还要根据服务对象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理论,通过文献回顾对所选理论支持下的干预方案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以及该干预方案对目标群体的研究进行全面了解,并选取最佳证据用于开展干预,并选择干预的策略,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服务对象的想法,保证案主需求与干预目的的契合。
在选取了合适的理论和策略后,就要进行研究设计。这一环节要求社会工作者应对三个部分的内容进行设计,主要包括:准备阶段、执行阶段和评估阶段。社会工作者应制定干预手册并建立实践原则,对干预各阶段的内容进行规范,包括每个阶段的目标、干预对象和可选择的活动。在设计干预内容时,应充分了解干预的背景信息,如海员的工作情境、家庭成员互动情况、船上人际关系以及可以开展干预的主体等,以保证干预活动实施有力。随机对照法以及构建干预的逻辑模型是常用的两种干预方法,因此在研究设计过程中,要对研究对象进行筛选,规定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例如对海员的年龄、职位、工种、受教育水平、家庭情况等因素进行筛查,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或是在干预之前构建干预的逻辑模型,确定项目目标、投入和活动来促进服务对象成长。
框架体系的第四部分对干预的过程进行了规范,干预过程基本为社工和服务对象一同制订计划,保证服务内容与服务对象的目的高度契合,之后按照干预手册的要求开展干预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干预内容进行调整,干预完成后要对服务效果开展评估并进行随访。在展示干预结果时要对干预组和对照组的人口统计学变量进行呈现,保证两组服务对象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并无明显差别,再通过呈现两组的前后测对比分析结果以及两组内部的差异分析结果,以量化的方式证明干预的有效性。对于干预有效性的讨论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干预项目的结果,还要对干预训练过程和干预训练的持续性进行讨论和反思,以不断丰富干预方案,以进行证据的积累。
小组工作等专业方法可以通过设置对照组或构建逻辑模型的方式来证明其有效性,因此框架体系对于海事社会工作如何开展个案工作的有效干预进行了明确。个案社会工作干预的开展基本与其他专业方法相同,预先要充分了解服务对象的基本信息,将干预分为三个阶段:问题辨识与建立关系、干预训练和结束助人关系与积极资源植入。社会工作者应按照通用社会工作六个过程开展工作,在最后的评估阶段,不能仅仅依靠满意度等主观评价方法,还要结合客观评估方法以保证评估的科学性和结果的有效性,减少主观性的影响。
最后一部分是研究成果的总结。对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反思是发展有效干预项目和形成证据的重要内容,海事社会工作者应对干预训练对服务对象问题改善的影响、对服务对象积极成长的影响进行反思,即对干预的有效性进行讨论,发现其中的问题以及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通过实践检验研究,以研究带动实践。此外还要反思海事社会工作者在干预训练中具有何种特色和优势,思考如何将海事社会工作的优势和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有效干预策略的框架体系对海事社会工作者如何在循证理念指导下开展有效干预作出了规定,按照该框架体系开展实务工作并对其进行不断完善,有助于提升海事社会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有效性,也能够推动社会工作领域循证实践的发展。
海事社会工作研究领域要发挥其作用,社会工作专业要提升其社会认同,干预体系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是必然要求。循证实践模式为社会工作从方法论到具体操作层面提供了完整的框架[9]5,但目前受到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的角色分离、证据积累与挖掘工作的不充分等因素的影响,还未生产出足够多的有效证据,因此海事社会工作的发展还要通过转变教育范式的方式来实现,在教育场域内教授循证实践的相关知识,培养海事社会工作领域的学生和一线社工对证据的查找、使用和评估等能力。
海事社会工作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循证理念指导下开展的有效干预是海事社会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有效干预策略的实施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彰显海事社会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通过不断完善和应用,发展出逐渐成熟的有效干预策略的框架体系并广泛应用于海事社会工作实务中,使海事社会工作真正成为一门实证科学,更高效地解决海员的职业发展问题、民生问题,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