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必新 丁 汉
(无为中学 安徽芜湖 238300)
古今中外有无数名人先贤的光荣事迹与崇高人格,激励并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追梦人为了伟大的事业与梦想,前仆后继,砥砺前行。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曾说过:“教育之道无他,唯爱与榜样而已。”说教的语言是苍白的,榜样的引领作用是强大的。班主任作为青年学生的教育者,对学生的示范与引领作用是巨大而深远的。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篇》)身教重于言传,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要用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用亲身范例去引导学生。做一个好榜样,要具备以下几点:
第一,具有独立的人格魅力。教育的目的是教人做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键内容是独立人格的培养。所谓独立人格,是指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品格,要求人们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权威,在真理的追求中具有独立判断能力,在政治的参与中具有独立自主精神。在市场化风气的影响下,班主任也容易被金钱利益、人情世故所左右,导致独立人格的逐渐丧失,这对自我的发展与学生的教育带来很大的危害。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多次下发通知,要求采取多种措施,集中重点整治教育行业存在的“课上不讲课下讲”“校外开设培训班并兼课”“收受家长礼金”“乱收费”等违规行为,目的是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促进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如果教师的这棵树倒了,云虚无了,灵魂坍塌了,又如何去教育好他人呢?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除了要有广博的知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这样才能培养出有独立人格的优秀学生。
第二,做好躬身垂范的示范引领。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部分要求,自己也要尽可能做到。如果要求别人守时,自己就不迟到;要求集体活动列队时保持肃静,班主任就不要和其他人窃窃私语;提倡开展读书活动,班主任先做好读书的榜样,给同学们推荐书目,共同分享心得体会;要求学生积极参加跑操活动,班主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与同学一同参与,既能做到实时监督,也可以潜移默化地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在一些“痛苦”的磨炼活动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有着不同的立场与参与感受。如果两者能同时参与“痛苦”的过程,体现同理心,被教育者会大大增强对教育者的认同感和支持度,并且在活动中能更好地理解和执行那些看似“痛苦”的磨炼,教育的过程由外在权威压迫转化为内在的主动式行为,教育效果不言而喻。
第三,教育中要以爱育人,平等待人。爱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班主任要用真心去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努力做到平等待人、一视同仁,不能按照家庭经济状况、社会背景、学习成绩等因素区别对待学生,要有教无类。2021年11月2日,山西原平市某小学某班级对学生家庭情况进行调查,把学生分为“领导子女”“企业老板子女”“权势垄断部门子女”“家长有犯罪前科的子女”等11类,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用“有色眼镜”去区别对待学生,不仅伤害了师生关系,违背了教育公平,更是对公民道德的极大破坏。
班主任要有宽阔包容的胸怀,以宽容之心包容学生,善待、了解和关心每一位学生,不歧视、偏袒、放弃任何一位学生,平等待人,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多样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这样才能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教好书,育好人,是教师最核心的本职工作。一位优秀的班主任,首先要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在专业上有足够的“底气”,能在学习过程中令学生“信服”。一位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广博的见识、幽默的语言、优雅的教态的班主任,在课堂上温文尔雅的谈吐,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的班主任,学生都愿意与之亲近,甚至会以有这样优秀的班主任而感到自豪。“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这种“信服”“尊敬”的师生关系能促使学生以更积极主动的状态去学习和效仿。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班主任首先要备好课,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更新教育理念。在新课标、新教材与新高考的过渡时期,教育者只有认真研究,才能把握好“三新”的方向;只有依据科学的教学理念,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人才;只有抓住学科课程标准,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班主任要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课堂模式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动力,建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高效和谐课堂。
其次,班主任要拓展教学视野,丰富教学手段,善于利用互联网。教师的视野关系到学生视野的高度,因此,教师要多学习,善于利用网络新媒体资源。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资源丰富,通过网络能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这对教师的成长提升和教学内容的丰富都大有裨益。除此之外,运用基于互联网的技术手段,还能够实现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如翻转课堂、多媒体课件、微课、电子书包等模式,可以充分彰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方式各异的活动,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时间去搜集材料,进行问题的探究与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最后,教学水平的提升,还需加强实战操练。教学是一项技能,技能是能够熟能生巧、取长补短、借鉴吸收的。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之余,要多参加教学比赛、实战练兵,提升水平与能力。笔者曾在安徽省新教材推广的第一年就参加了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新课程、新教材优质课比赛,从教学理念、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倒逼自己去学习,经过搜集相关素材、设计教学情境、创设学生活动、制作课件、撰写教案等环节,一轮一轮不断提升自己,对教学的理念和过程进行不断地反思、修改,迅速提高了教学能力与水平。
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和人生导师。教育者的视野决定着教育路径的走向,影响着学生未来的人生高度。班主任不仅要做好学生学业的导师,还要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可谓责任重大。
如何才能具有宽广高远的视野呢?首先宽容。面对学生犯错,班主任需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判断是非,以平和的心态分析处理问题,注意自身的言行规范,以尊重平等的态度平视学生、看待问题。其次,善于引领。班主任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文化的布道者,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拓宽自身视野、坚守精神家园的同时,还要做学生成长航路上的灯塔,指引其朝着正确的方向远航。然后,善于学习。社会在发展,时代在改变,教育者也要与时俱进。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来拓宽视野,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最后,善于反思。教育教学的过程往往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班主任从教育理念和行为处置等方面思考教育的规律和方法,不断总结得失,提高自身水平,丰富教学手段,拓宽教育管理的视野,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通过多方面的学习与思考,打破班主任个体的经验、工作经历、生活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窥见,打破由此形成的偏见、思维定势,进而不居功,不为物累、名累,以学生为本位,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成为一个毫无利己、高尚、纯粹的人。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所在,班主任不仅要做好“教书”的基本工作,更要履行社会与学校赋予的在“育人”方面的重要职责。“教好书”,就是要做好学业导师,需要班主任有相当的专业素养与一定的学科视野,不仅是知识层面的传授,还要与大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接轨,否则很难跟上时代对教育改革要求的步伐,满足不了新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育好人”,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需要具备较好的品行素养,能够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直接关系到未来学生的选科,影响学生的人生方向,在现今的教育改革过渡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在学生三观养成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对学生品行修养与意志力的提升,对其未来的成人、成才和成功有重要且深远的影响。
班主任不仅仅是一名传播知识、培养技能的“解惑者”“授业者”,还是一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传道者”。班主任在德、才、识三方面的榜样示范与引领作用对于学生成人、成才的影响深远,这在教育领域已是共识。可是要达到“身正”“才高”“界广”的要求是非常不易的,对于事务繁多的班主任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荀子曾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虽然“道阻且长”,但我们相信,行则将至,做则必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在教育岗位上的班主任,唯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卓越自己,引领他人,为伟大的教育事业奋斗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