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希文(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校 215006)
初中生尚未具备足够的英语阅读思维能力,把握语言传递过程情感信息方面能力欠佳。语法教学,倘若忽视语篇、语境应用,则很难获得预期教学成效。阅读教学,倘若对语法知识记忆过于看重,不考虑文章结构分析、语篇之间衔接、用词特点讲解等,同样无法取得预期教学成效。基于此,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进行梳理,明确语篇、语法的关联性,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对初中英语阅读所遵循的原则进行阐述,进而提炼语法讲授策略。
多数英语教师阅读课教学基本可以做到游刃有余,通常用两个课时进行教学,具体包括理解性活动、深度分析语篇文本并讲解语法点两部分。进行理解性活动时,需要对文章结构进行梳理,对语篇信息加以理解,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培养。而在进行深度分析时,教师将语言知识传授给学生后,学生通过口头形式或文本形式将所学内容对外输出。在上述过程中,英语教师通常会选择母语对全文进行翻译,在语篇中剥离出句型知识、短语知识、重点单词知识等的讲解,学生被要求背诵短语、词条,削弱了学生语言学习兴趣。造成这一现状,主要在于教师未能对语篇主题所具备的意义形成充分认识。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所学的语言知识依托于完美语境、运用情境可以内化。这对于学生来说,不仅可以增强文本分析能力、知识归纳能力,也有益于增强信息总结意识。总体来看,学生自身综合能力可以得到相应锻炼。
大部分英语教师日常教学比重主要分配至语法教学环节,问题较为突出。第一,传授的语法知识过量,增加学生学习压力,削弱学习积极性,学生课堂参与意愿不强。在讲解时,过度追求数量,对所有语言点进行讲解,学生需要记录密密麻麻的笔记,同时进行强化训练、真题训练、专题训练等活动。教师之所以要求学生进行上述训练,其目的在于获得高分成绩。这反映在教师认知中,学生成绩高低可以代表其教学效果优劣。学生将记好语法视作学好英语的途径与关键,由此需要面对过重的语法记忆负担。第二,学生思维呈现僵化状态,学生所选择的学习方法并不恰当。在传统教学理念中,教师被视作教学活动中心,教师通常选择演绎法实施教学行为。尽管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可以记住较多语法知识,但因没有积极运用思维,其所掌握的语法知识无法经由归纳、推断而内化。第三,语法教授未依托语境,学生无法掌握语法知识的使用方法,仅进行机械式的句型操练。英语教师更加看重规则讲解,学生在模仿、记忆中呈现机械化操作状态。虽然可以记住语言规则并取得较高成绩,但依然停留在哑巴式英语水平。上述问题梳理发现,倘若不深入探究教学内容的主题及意义,语句在语境中的正确表达效果则很难实现,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无法得到锻炼与培养。
语篇、语法二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语篇被视作表达意义的一种语言单位,是常用的一种语言运用形式,包括书面、口头两种类型。语篇所包含的要素较多,如意图、话语之间的衔接、人物之间的关系、语言知识等,其中“语境”“情境”可发挥重要作用。学生学习语言的目的是在生活中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倘若以语言来看待语篇,则语法便具备了意义。学生阅读语篇期间可以体验语境氛围,关注语言形式,感悟语言功能,这对老师、学生双方来说是探究语言魅力的过程。对语法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时,需要关注学生在输出语言期间的语言知识运用情况。在刻板印象中,语法包括了大量固定短语、单词、固定句式等要素。实际上,语言服务于人,承载着各种各样的融合、交流意义。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语言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追随人类进步脚步,与人类之间保持和谐共处。语法以语篇为载体,二者相互依赖,为学生语言运用提供机会。因此,教师应更加关注长句、精篇,不应仅关注单词本身,脱离语境、语篇的语言知识学习,难以夯实语言学习的基础核心。
在积句成篇、组词造句的过程中,语法被视作纽带、黏合剂。通过阅读,阅读者以积极、主动态度接受信息,而阅读质量、速度则会因阅读者所储备的语法知识而受到直接影响。学习者需要储备丰富、扎实的语法知识,才能够对语篇内容进行准确理解。基于此,语法教学中,应用阅读语篇十分必要。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讲解语法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语法知识,学生对语言知识进行多方面总结、归纳,领悟知识运用的途径与技巧。依托语境,从更深层角度对语法形式、文本内容二者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剖析,学生不仅学习语法知识,同时增强阅读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将语法知识讲授融入语篇阅读之中,教师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方面,语篇、语法二者之间需要保持相互关联的状态;另一方面,语篇、学生生活之间也应彼此关联。对于语法教学而言,语篇内容是关键性因素,因此,语法知识应结合语篇所提供的语境来讲解,并且需要提高语篇中语法知识的出现频次。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与其实际生活相贴近的语篇内容,不应局限于单独某个语篇,可在课程开始前帮助学生进行不同类型语篇的仿写、改写,进而与学生内心世界进一步贴近。
语言学习以运用、使用语言为目标,因此,语言教学过程应更加关注实用性。首先,语法知识应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日常,确保学生所学语言知识具备实用性;其次,语言在输入、输出方面应保持密切关联,这也是确保语言实用性的条件之一。为此,教师需要建立一定数量的“语言支架”来创设场景,以学生实际情况、需求为依据,完成对话型语篇内容的编写。语言输入涉及语法规则、文本内容,语言输出涉及书面、口头形式。课堂主题不同,与之相对应的语法内容也存在差异。因此,在选择内容时,应适当、合理、遵循循序渐进组织、开展输出性活动。教师需要对学生成绩、性格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为学生提高参与课堂积极性,可开展一带一、一帮一活动,搭配奖励机制,尽可能提高课堂参与程度。
课堂交流并不局限于学生回答问题,对话即便很简短,也属于交流的范畴。之所以在语法教学课堂呈现阅读语篇,在于促使课堂参与者进行交流,既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从内容角度看,交流旨在实现相互探讨,进而获得共同理解。从文化角度看,交流使参与者在心灵上达到互动,进而理解语言所蕴含的意义、语法知识。
语言学习以语篇为载体,语篇不仅包含语言知识,也包含文化知识,并且可以将文化内涵、思维方式传递给阅读者。教师应搭建“文化支架”,为学生创设蕴含文化背景的情境,吸引学生关注。与此同时,应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为学生创造主动探索机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鼓励学生主动提问,让学生新想法得到表达,带给学生新体验,使学生新灵感得以激发。课堂上,教师不再自说、自译,老师、学生双方彼此合作,课堂创新性、活力极大增强。
在语篇阅读中,若想将语法知识讲好,应在第二课时进行语法教学,在考虑语境的基础上合理选取语篇。这需要合理分析语篇,对语篇与语法知识教学匹配度进行判断。在讲授语法时,不应简单整合、粗暴堆叠,而应以“联系网”构建为途径,在文本信息、特定语境之间建立联系。在具体操作中,语言输出者需要对语法进行纯熟管控,以便对方能够获得由语法输出者建构起来的信息体系。进入第二课时后,切忌直奔“languagepoints”,而应以第一课时为基础进行拓展,依然需要在考虑学生认知水平、主题内容、图示知识的情况下创设语境。语法教学具有抽象性,教师应对学情进行充分分析,对学生发展规律加以把握,对学生生活经验加以熟悉。以“Whenis yourbirthday?”语法知识为例,学生需要掌握正确表达日期的语法知识,并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对话。为此,可为学生营造“birthdayparty”举办氛围,在课程准备环节,根据班内学生生日信息,引导学生在语言表达环节有话可说。拿到语篇后,学生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享受“生日晚会”氛围,并且能够从语篇所包含的语法信息中识别、感悟知识点。
新课标实施后,主题语境在教学中得到了更多关注。学生基于对语境主题的感知,对语法项目加以关注,并对语法知识的作用、意义加以理解,识别语法知识的功能、表达形式等。基于此,教师需要组织相关联结活动,建立起主题、语法项目之间的联系,同时在学生生活经验、已掌握知识之间相互联结。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活动设计时,应考虑主题下的教学目标,确保目标可以达成,由此进一步对主题的深刻意义进行探究,学生可以在理解语法内涵的情况下,了解语法规则。
比较级、最高级在形容词、副词部分被视作高频考点,主要体现在八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其中,第三部分语篇主要涉及对朋友个性特征、外表的描述以及对比朋友与自己的不同。围绕自己与朋友之间的异同进行讨论时,学生需要对比较级的用法有所掌握。从自身角度出发,对比自己与朋友之间的差别,归纳自己与朋友的相同之处,进而向“什么样朋友是好朋友”话题过渡。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评价观,能够在评价朋友时,得出正确观点,也会在教师鼓励之下与真正的“好朋友”结识。
本文创设了如下语境:
T:Readthepassageandunderlinethecomparativewordsandphrasesinthepassage.Work inagrouptodrawa mind-map.
S1:I'm quieterandmoreseriousthanmost kids.That's whyIlikereadingbooksandstudy harderinclass.
S2:Mybestfriend Larryisquite different fromme.Heistallerandmoreoutgoingthan me.
S3:Larryismuchlesshard-working,though.Ialwaysgetbettergrades,soIshouldhelphimmore.
T:Let'smakeasummary.
上述语境创设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说出对比较级进行表达时所用的短语、单词,进而理解比较级的语法形式、意义。而后以小组合作形式组织学生对不同词的变化进行阐述。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对语法规则的归纳任务。
语言形式的练习在于提高准确度以及使用语言的能力,学生思维可以得到发展。在整个语言学习过程中,语言输出十分关键,在把握主题、理解语言项目的基础上,对语篇内容进行筛选,从而完成语境创设。学生深处语境之中,可以进行仿写、改写语篇内容等,在对比内容、编写对话以及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中,所学知识可以得到巩固。学生可以选择书面、口头等方式来输出语言。如果选择书面形式,则体现为由语法知识组成的语篇。如果选择口头形式,则体现为问答、讨论、对话等。教师布置作业时,要注意与主题相呼应,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主题意义并形成共鸣。隐藏在语篇文本中的隐性信息可以被进一步挖掘、利用,教师可选择思维导图形式输出语言。学生完成语篇阅读任务后,可为学生安排书面写作训练,针对学生薄弱之处有针对性予以加强。教师可引导学生针对语篇内容中的主人公情绪情感表达内心体验、感悟。以“米奇”故事学习为例,学生通过语篇阅读可以体会“小人物身上也有巨大能量”的深刻内涵,由此产生对学生生活态度的影响。学生受此影响,可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正确生活态度的意义与价值,进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质量需要得到教学评价体系的有效保障,因此,需要不断优化教学评价体系,为教学效率提供最大保障。然而,较多教师往往并不注重这一环节,评价体系不健全,学生难以形成阅读信心,学生思辨意识受到严重制约,而难以得到强化。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进行教学评价时,应以学生阅读信心、阅读效率为侧重点,同时考虑课外阅读深化情况,及时识别教学问题,为教学实效提供保障。
在“Know Yourself”案例中,教师需要在学生对话环节对学生表达技巧加以关注,帮助学生提升语感。可鼓励参与热情较高的学生,增强学生阅读信心。此外,在考虑学生自身特征的基础上,可组织学生进行莎士比亚名著演示活动,学生不断加深文本理解。教师需要对演示教学环节整体成效加以评价、分析,对学生语法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进而完成对自身教学不足的查漏补缺,形成教学体系优化策略。在不断完善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所处学习困境,基于学生实际问题与需求对原有教学方案进行优化,由此加快提升学生阅读素养水平。不仅如此,教学评价体系本身的督促功能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能够不断深化课外阅读习惯,学习信心随之持续增强,学习体验不断积累,从而提升英语综合素质。
综上,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建立起语法教学、文本二者的联络通道,不再被传统“满堂灌”模式所限制。学生通过阅读学习,一方面可以掌握更多语言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水平,从而增强英语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