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 琰
近几年,教育戏剧逐渐走进课堂,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科课程建设以及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2022 年4 月颁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正式将戏剧教学纳入课程体系,对“教育戏剧”提出具体学业要求。
教育戏剧,简称为DIE(Drama in Education),是一种将戏剧方法和元素融入教学或社会文化活动的教育方式,旨在通过戏剧实践帮助学习者达到教育目标和目的。这一概念起源于20 世纪初的西方国家,在我国也已经有数十年的发展历程。
与传统的戏剧教育(Educational Drama)不同,教育戏剧不是依托于舞台表演性的戏剧教育,而是强调将戏剧元素应用于教育,注重戏剧在教育中的实施过程,而不是重舞台表演和作品赏析。剧作家李婴宁老师认为,教育戏剧是把戏剧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通过共同创造的戏剧活动达成教学目标。王蔷教授等则认为教育戏剧是将戏剧运用于教学,通过戏剧的形式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也就是在教育中融合戏剧元素,用戏剧的方式或有剧场性质的活动进行的教育模式,重点在“教育”而非“戏剧”。
因此,教育戏剧的目标并非在于艺术性的戏剧展示,而是提供一种从“过程中学习”的教育体验。通过戏剧学习的经历,学生得以思考和体验角色、社会行为以及各种冲突的关联。在参与戏剧的过程中,他们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自我,并通过探索和讨论,培养正确的道德和价值观,学生在经历中探索自我与社会,促进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教育戏剧强调学生通过身体的参与,参加角色扮演、动作模仿等活动。这种身体参与不仅能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深度运用英语,提升语言实际应用能力,还能加深他们对情节、情感和角色的理解,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和理解,使学习更具沉浸感、深度和意义。
教育戏剧专家尼兰德斯(Jonathan Neelands)指出,戏剧及剧场的核心就是让我们借代入角色的过程,进行“自我他人”的想象。把自己想象成他人,尝试着在他人身上寻找自我,从而在自我身上发现他人。
学生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时,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理解并感受不同的情感和经历。同时,通过观察他人的表演和情感变化,分析角色的动机,学生能够培养对他人感受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这种经验不仅有助于发展社交技能和建立人际关系,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人,提高情感表达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
在教育戏剧中,至少需要两个或更多角色在情境中互动探索。这种“互动交往关系”蕴含着强大的创造力。每个学生都以某种角色身份思考,角色扮演不仅仅是模仿,更包含角色的创造。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思想和观点融合在角色塑造中,通过与其他角色的对话和互动,构建出自己的独特形象和角色。在合作互动中,学生不仅可以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能够倾听、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这种合作互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多元思维,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充实和丰富。
将教育戏剧融入教材中的经典故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故事的背景、情节和角色关系,还能引导他们深入探究故事背后的主题意义,进而塑造积极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以译林版《英语》六(上)寓言故事“愚公移山(Yu Gong Removed the Mountains)”教学为例。
Still Image(画面定格):学生在特定的瞬间“冻结” 成一幅静态画面,以此来展现故事中的某一情境、情感或角色之间的关系。它强调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姿势来传达角色的情感和故事情节。
具体应用: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或被分配“愚公移山”故事中的一个关键场景。如愚公决定挖山的场景、愚公与家人一同劳作的场景、村民们嘲笑愚公的场景等。学生们通过身体动作和表情再现场景,无需语言描述。每组轮流上台展示他们的静态画面,其余的同学尝试猜测这个画面展现的是故事的哪个片段。
Thought Tracking (思维追踪):学生在表演的某一瞬间“暂停”,并直接分享他们所扮演角色此时的内心想法,以此加强其他同学对角色内心世界的理解。
具体应用:当每组学生展示静止画面时,教师可以随机选择一名或两名学生,邀请他们分享此刻角色的内心独白。例如:
愚公决定挖山的场景
Yu Gong:I can’t let these two mountains keep blocking our way.I must do something.
Yu Gong: I have to move the two mountains away.
愚公与家人一同劳作的场景
Yu Gong’s family: We know it’s tough,but we believe we can do it.
Yu Gong: I have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One day,we can move the mountains away.
村民们嘲笑愚公的场景
Villager 1: Does he really think he can move these two mountains? What a fool.
Villager 2: Why is he doing such a foolish thing?
Villager 3: He’s dreaming if he thinks he can achieve this.
画面定格要求学生将抽象的文本转化为生动、可视化的故事情境,从而加深他们对故事核心要义的理解。通过思维追踪,学生被引导探究角色的心灵深处,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角色的情感与动机。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仅仅是故事的旁观者,也是其参与者,这有助于他们更为深入地领悟和体验故事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
教育戏剧的应用,给文化的传承赋予了生命。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感知和体验各种文化元素。以译林版《英语》 五(下)Chinese festivals “年”的起源故事教学为例。
Teacher-in-Role(教师入戏):教师扮演特定的角色,参与到戏剧活动中,与学生一同探索戏剧中的情境、问题和角色关系。
具体应用:教师先引导学生了解The legend of Nian 的故事,然后教师戴上头饰,扮演“年”怪,邀请学生扮演村民参与到情境中,教师随机走近学生,进行互动表演。
T: Hello,I’m Nian.I’m a beast.Oh,I’m hungry.Ah,I’m going to find some food.
S: Run! Run! Nian is coming.
T: Stop! I’m going to eat you.
S: Ah,ah...
Hot-seating(坐针毡):一个或多个参与者坐在hot seat 上,以某个角色的身份回答其他参与者或观众的提问。
具体应用:教师扮演“年”怪,坐在“热座”上。学生轮流提问,了解关于“年”怪角色的背景信息。
S1: Where do you come from?
S2: Where do you live?
S3: What do you like to eat?
S4: Why do you come to this village every year?
S5: What are you most afraid of and why?
S6:Why is the Spring Festival so special to you?
...
Role Play(角色扮演):参与者扮演特定的角色,在特定的情境中,模拟和表现角色在不同情况下的行为、言语和情感。
具体应用:学生扮演村民,尝试与“年”怪做斗争,用红色物品、火(如手电筒或红色纸片等)和锣鼓声(或其他噪音)来吓跑它。
People: We have red.So go away.Nian:Oh,no.
People: We have fire.So go away.Nian:Oh,no.
People: We make noise.So go away.Nian:Oh,no.
以教育戏剧的方式将传统文化故事融入课堂,既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也加强了情感共鸣。这种方法不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故事的价值和内涵,也通过情境体验,让学生深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融入教育戏剧的元素为学生提供了真正的沉浸式体验。这不仅让学生多感官多角度地 “看”“读”和“体验”绘本,还帮助他们在习得语言知识的同时,获得更深层次的体会和感悟。以《黑布林英语阅读》启思号系列B 级绘本“A Test for Jess”教学为例。故事讲述了两位爱好迥异的好友Ben 和Jess,在一次科学考试中由于Ben “协助” Jess 作弊被老师发现,他们的友谊随之破裂。但最后,Jess 承认错误,两人在父母引导下重归于好。
Conscience Alley (良心巷) :学生两两面对面站成两行,代表不同的观点。主角走在中间,每当走过一对学生,他们就为主角提供一些建议或意见,尝试说服主角做出判断和选择。
具体应用:先引导学生思考“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Ben during the science test?”,然后让学生面对面排成两队,一队给出支持考试时帮助Jess 的理由,另一队给出反对的理由。一名学生扮演Ben,在两队学生中间走过,每对学生都给“Ben”提供他们的建议。
支持帮助Jess 的理由:
Ss: You are Jess’s friend./Friends should help each other./It’s a good thing to help each other./ You should support Jess when she needs help./ It shows friendship./ If Jess does well,the whole class can do better together./...
不支持帮助Jess 的理由:
Ss: Tests should be fair for everyone./ Jess should try to learn by herself./ Learning from challenges is important./ Jess should solve problems on her own./ You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Jess’s learning,she should do her own work./ Everyone should do his own work...
通过“良心巷”活动,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探讨友谊与诚信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同观点的合理性,并从中获得对友情深层次的认识。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他们正确的判断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总之,教育戏剧为小学英语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对课内外的教学素材戏剧化的应用,学生在参与角色扮演和情境体验的过程中,核心素养和合作互动能力得到发展。然而,教育戏剧“范式”的使用需要根据教学情况和学生特点进行合理调配。如果盲目生搬硬套,可能无法达到启发学生创造力的预期效果,反而可能导致课堂秩序混乱、学习效率下降等问题的产生。因此,在教育戏剧的应用中,需要充分考虑课堂和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合适的范式,以确保英语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