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黄河流域:因地制宜,科学应对气候变化

2023-12-25 00:54邓得玲张睿婧邓黎
中华环境 2023年11期
关键词:青海省气候变化生态

文|邓得玲 张睿婧 邓黎

青海省黄河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东南部、黄河流域上游。流域内地势总体是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地貌复杂多样,以山地、丘陵和盆地为主。该区域内水资源、草地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煤炭资源及清洁能源丰富,耕地资源不均,湿地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点,林地资源多分布于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另外,该区域是青海省人口聚居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目前,青海省黄河流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形势复杂,既存在多种优势,如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丰富的生态资源、基础良好的清洁能源和巨大的碳汇能力;又存在多种劣势,如产业结构层次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冰冻圈气候敏感性强。需要抓住现有的机遇迎接挑战,克服气候灾害频发、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上升及产业低碳化转型速度慢等方面的威胁,科学推进区域气候变化应对工作。

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践

目前,青海省已出台并实施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地方方案和管理办法,积极开展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工作。在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方面,积极落实三江源生态保护和修复等重点生态保护工程,推动三江源国家公园和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示范,推进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快速发展,实施创新造林机制、激发绿化新动能等政策。此外,还启动了湟水流域规模化林场建设项目、祁连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及祁连山冰川冻土保护工作,并对自然保护区及重点地区矿业权投放及冬虫夏草采挖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严格执行国家取水许可、水资源有偿使用和节水用水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监测、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采取防治水污染的对策和措施,加强关键应用技术的开发,如开发空中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转化技术和优化配置机制,污水、雨洪资源化利用技术,灌溉节水、旱作农业节水与生物节水综合配套技术等,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在农业领域,积极推进农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调整,加强农业、牧业、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植树造林工程,坚持以草定畜、控制草原载畜量,扩大森林覆盖率,发展碳汇林业,遏制生态环境退化,增强农田、草原和森林的碳汇功能。在韧性城市建设中,青海省积极加强铁路、公路沿线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监测、预警,开展多年冻土区铁路、公路冻胀、融沉等防治工程技术研究;建立气候变化监测与评估系统,加强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监测,开展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生态环境和敏感行业的影响评估。

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青海省先后出台了一批清洁能源产业政策、发展规划,为清洁能源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和方向指引,以优化能源结构;相关部门还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具有青海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在增加森林碳汇方面,打造以西宁市为重点的“绿色发展样板城市”,退耕还林、天保、三北等林业重点工程全面推进,启动西堡生态森林公园和西宁国家环城生态公园(试点)建设,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流域及周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一批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取得新成效。在区域低碳发展方面,积极开展低碳试点城市建设,推进国家低碳试点园区工作,积极开展青海省碳排放峰值研究。在低碳基础能力建设方面,按照国家安排和部署,积极组织开展重点排放单位的碳排放数据的核算和核查等碳排放权交易相关基础工作。

青海省黄河流域应对气候变化的理念与路径探讨

本文依据气候条件、地形地势、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等空间分布差异,将青海省黄河流域分为4个区域,即河源区、黄河干流区、湟水支流区、大通河支流区,分区分级明晰应对变化思路。其中,河源区海拔相对较高,土地利用类型以高山草甸为主,多为中低覆盖草地,生态环境退化趋势尚未完全遏制,属重度气候变化敏感区和功能脆弱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以加强草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维护和提升水源涵养功能、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少旅游等人类活动干扰等为主。黄河干流区土地利用类型以高山草甸为主,多为中、高覆盖草地,区域植被覆盖情况表现最好,属轻度气候变化敏感区和功能脆弱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重点是提升水源涵养功能,增强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减少极端气候事件带来的洪涝、冰雪等自然灾害,以及降低极端气候事件对基础设施和相关行业的影响程度。湟水支流区海拔相对较低,多为中、低覆盖草地,且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人口分布相对密集,区域面临荒漠化和沙化趋势,属中度气候变化敏感区和功能脆弱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应以合理开发利用和配置水资源量、促进草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与畜牧业发展、提高森林质量和景观效益、降低干旱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等为主。大通河支流区土地类型以高山草甸为主,多为中、低覆盖草地,气候暖湿化趋势明显,属中度气候变化敏感区和功能脆弱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应以合理开发利用和配置水资源量、加强草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提高森林质量和森林效益、提升水源涵养功能、减少自然灾害风险等为主。

基于气候变化对青海省黄河流域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流域内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现状及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结合划定的分区及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思路,从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气候韧性城市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全力推进青海省黄河流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一是加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科学确定湿地生态需水量,加强生态需水量配置和管理,通过调水引流、生态调度等措施,保障重要河流湖泊的生态需水及重要流域枯水期的生态基流,特别是推进湟水支流区退减被挤占的河道内生态环境水量。根据青海省黄河流域水资源空间分布现状,合理调整优化产业用水结构,增强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匹配度。以节水农业新技术为先导,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设、高标准水平梯田、优化轮作制度等措施方法,建立旱作节水型农业示范基地,加强节水农业技术指导培训,在水资源相对稀缺的中部共生区建立试验区,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

二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修复。河源区和黄河干流区以草原生态保护为中心,严格实施以草定畜,实行减畜禁牧和阶段性禁牧封育;北部涵养区以草地建设为中心,大力加强草原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饲草料生产基地建设、防风固沙林建设以及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湟水支流区以退牧还草为主线,充分利用光热水有利条件,大力发展饲草料生产和舍饲圈养,实行农牧结合,推进畜牧业生产和经营集约化和现代化。河源区和黄河干流区海拔高,林业发展困难,要加大三江源国家公园保护力度,提高林地保有量;大通河支流区则要全面加强森林、水土资源、野生动物保护力度;湟水支流区人为活动密集,要以保护林地资源为发展目标,加强土地资源整理力度和水土流失治理,严格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严厉打击毁林开垦、非法占用林地等行为,提升森林质量效益和景观效益。另外,加强全流域湿地保护,实施分级分类精细化管理,合理设立湿地相关资源利用的强度和时限。强化河源区和黄河干流区荒漠化治理,因地制宜选择治沙技术和模式,设置沙障、人工造林封山(沙)育林相结合,人工造林以沙生植物和乡土灌木树种为主,推进工程治沙。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提升河源区、黄河干流区、大通河支流区珍稀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水平,加强虫草等生物资源保护与管理。

三是深化气候韧性城市建设。建立完善多中心、多主体参与的韧性城市运行机制,强化气候风险防范与预案管理,探索开展多元化灾害风险分担,加强宣传引导及公众参与,提升各种治理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灾害的能力。健全城市灾害预防体系和安全运行保障体系,提高综合防灾和城市设施安全标准。加强气象、地质、生物入侵等领域的气候灾害风险评估,建立供水水源、洪涝、能源、交通等安全隐患防控体系。坚持防洪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相结合,统筹用地竖向、排水管网、城市河道、调蓄水面等排水防涝设施,构建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系统排水防涝体系。因地制宜推动韧性城市示范和试点建设,对高风险地区如西宁市进行重点干预,将应急响应和灾后重建纳入考量城市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不断提升城市生命线系统、能源设施、交通设施等重点基础设施的韧性,增强城市应对系统性风险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能力。

四是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进能源资源、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加快推进湟水支流区产业结构调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循环经济理念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制造业绿色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在黄河干流区、大通河支流区,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为牵引,加快培育生态产业,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严格落实能耗双控考核,加强能源资源节约,持续改善全社会用能结构,加快可再生能源生产和高效利用,着力推进清洁能源消纳。全力推动城镇低碳发展,深化建筑节能建设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合理配置城市交通资源,拓展城区公交路线,推动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和慢行系统。全面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多层次开展低碳生活主题宣传活动和低碳示范活动,引导培育低碳消费行为,积极宣传推广低碳生活理念,在全社会树立绿色低碳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青海省黄河流域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对策建议

一是建立气候变化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积极参与青藏高原地表多圈层作用观测网络建设,加快完善流域气候生态环境观测站点建设,大力应用空基、天基和地基等精细化监测技术,以及多种监测手段的协同观测技术,积极发展生态气象数值预报模式与灾变预警系统,搭建多部门一体化综合观测网络平台及其多源观测信息共享系统,全面提高气候变化监测能力。建立气候变化综合影响评估模型和方法,加强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方法和技术研究。优化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布局,建成全域覆盖、全程贯通、韧性抗毁的自然灾害风险感知网络,提高气候变化风险感知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二是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体系。以实现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性突破为目标,加强现有雪灾、暴雨、雷电、干旱等野外科学试验基地能力建设,增加对流域关键区、敏感区和典型区气候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着力提升外场观测试验科学水平。积极搭建第二次青藏科考的成果转化平台,推进气候变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气候变化数据、资源信息的汇交和共享机制,加强试验基地、科学数据等气候变化科技资源的完整、规范、共享管理。

三是建立灾害风险管理预案体系。加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建立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诱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统一规划和分级分类管理,推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分类型、分区域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省级数据库,编制和适时修订省、市、县三级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精细化风险区划。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及灾害综合风险监测预警和评估制度,强化灾害综合风险形势会商研判,提升多灾种、灾害链风险综合监测评估预警能力。

四是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基础能力。研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地方法规标准,鼓励探索开展市(州)立法。建立适应气候各级管理体制,规范和加强地方各级政府的机构建设。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创新市场化运作模式,积极参与农业、交通、建筑、海绵城市等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投资。支持高等院校设置气象气候、防灾减灾、应急管理等应对气候变化相关专业,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积极融入和服务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深化气候变化科学数据共享与技术交流合作。强化与毗邻区域合作,加强气候风险和自然灾害联防联控。

猜你喜欢
青海省气候变化生态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展现开行使命担当——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
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节能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协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犁匆圈独砰审和勤加祛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届青海省质量奖的授奖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