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时荣芬
△ 建在龙山县茨岩塘姚家大屋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兵工厂旧址(曾祥辉 摄)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对湖南的红色资源给予高度评价,要求湖南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走好新时代长征路。龙山是革命老区,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扎实推进,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铭记党的光辉历史,从党的奋斗历程、历史经验、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中汲取奋进力量,牢记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努力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山赶考路上交出一份精彩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龙山是红色沃土,鲜血浸染的革命斗争、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永不褪色的红色印迹。全县牺牲登记在册烈士2400余人,现存红色旧址遗址17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1952年,龙山县被湖南省委、省政府定为首批(26个)老区县,1984年被列为重点老区县。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信仰力量,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龙山的历史,是敢于牺牲的革命史。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萧克、王震率红二、红六军团浴血奋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1935年5月,中共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省军区迁至茨岩塘,至此,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达到鼎盛。红二、红六军团在这里进行了招头寨、芭蕉坨、忠堡、板栗园等一系列著名的战斗,有力地策应、支持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和其他革命根据地斗争,对中国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斗争中,龙山人民始终同党和党领导的红军同呼吸共命运,1.65万人参加红军,2万余人参加红军游击队、赤卫队、群团组织和苏维埃工作。1935年底,红二、红六军团北上长征,龙山人民继续与敌人顽强斗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土豪劣绅的残酷镇压,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留下了永垂不朽的革命精神。
龙山的历史,是战天斗地的奋斗史。龙山县洛塔乡受地质地貌限制,到处都是石灰石岩层,田少地薄,“河水在地下流,百姓在地上愁”,人均稻田不足0.2亩,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民间流传着“有女莫嫁洛塔坡,洛塔坡上苦难多,白天蕨葛当饭吃,晚上睡的是草窝窝”的山歌。20世纪60年代初,为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洛塔人民不等不靠,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战天坑、堵阴河、打隧洞、开渠道,建成水利工程211处,新开梯田4600多亩,稻田面积新增4倍,粮食总产量增长5倍,由吃统销粮变成每年向国家交售公粮75万公斤以上,留下了“条条渠道盘山绕,层层梯田接蓝天”的盛景。在这场改天换地的战斗中,涌现出了无数英雄事迹,楠竹大队18位勇士在81米深的“天坑”底连续苦战450多天,垒起了巨大石坝,截断阴河,让地下水流出了地面;共产党员彭树南,在装拆雷管时被炸伤,流血不止,他咬着牙从腹部扯出铜片,简单地包扎后继续战斗在工地上。类似的艰苦奋斗的事迹不胜枚举,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龙山的历史,是攻坚克难的发展史。进入新时代,龙山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积极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解决了一系列长期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问题,干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事情。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从1978年到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0.89亿元增长到109.37亿元,增长了121.9倍;财政收入从1124万元增长到8.4亿元,增长了73.7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19元增加到2.81万元,增长了87.1倍,全县11.95万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27个贫困村全部退出,顺利实现贫困县摘帽,彻底改变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面貌,意气风发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党的历史经验作为正确判断形势、科学预见未来、把握历史主动的重要思想武器,更好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做优做强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和“农头工尾”文章,围绕“农产品加工转化主导型”考核定位,优化七大特色农业产业布局,深化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农业品牌建设。做好“五好园区”文章,集中精力兴园区、育企业、强配套,持续壮大生物医药、民族轻纺“一主一特”产业链,不断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发展长龙“飞地经济”。做好“旅游+”“+旅游”发展大文章,提质升级七大景区,做好旅游产品、业态、模式创新,不断丰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推介好土家探源、神奇山川、寻秦之旅、红色芳华四大精品旅游产品,持续打造好舍巴日、八面山帐篷音乐节等特色文旅品牌。
纵深推进改革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擦亮“跨省通办”“龙事浓情办”服务品牌,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力争打造“门槛低于周边、要素优于周边、服务高于周边”的“三化一流”营商环境新高地。高水平推进对外开放,立足湘鄂渝三省市交界区位优势,抢抓农业农村部定点帮扶、长沙市对口帮扶和新一轮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建设等机遇,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做好承接产业转移文章。全力以赴扩大内需,抓实驻点招商、产业链招商、湘商回归等工作,启动一批强基础、增功能、惠民生、利长远的重大项目,竣工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举办一批展销、促销活动。
统筹抓好城乡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和功能布局,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政策体系。发挥县城辐射带动作用,推进老城区、华塘新区、城东新区、高铁新区、太平山城市生态休闲区联动发展。促进城市资源要素有序向乡村流动,推进里耶、茨岩塘、洗洛、桂塘等旅游重镇、红色小镇、农业强镇、省际边界要镇建设,着力构建以县城区域为中心、里耶镇为副中心、多个重点乡镇协同发展的城镇化格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碳交易等工作,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民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的重要要求,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全面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统筹做好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各领域民生实事,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作为底线任务,持续做好动态监测,因户因人精准施策,扎实抓好产业就业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坚持以乡村振兴“六大行动”为抓手,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动对口帮扶工作,稳步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切实抓好美丽乡村示范村和重点帮扶村建设,探索推进以资源开发、产业带动、村企合作、乡村旅游、劳务服务为主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全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
全力改善民生福祉。坚持深化教育改革,不断调整优化城区教育布局,加快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县乡医疗机构基础能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加强乡村全科医生培养,逐步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加大创新创业和就业培训力度,落实好特殊群体稳岗就业措施,深化省内劳务协作和劳务输出对接机制,建立“校企合作”培训模式,开展“订单式”培训,规范乡村公益岗位管理,推动转移就业和就近就地就业。持续办好“五位”民生实事,关爱帮扶“五类”人员,深入开展“走找想促”活动,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 龙山县城全景(曾祥辉 摄)
全力维护安全稳定。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全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统筹抓好各领域安全生产,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的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大力推行“三三制”一站式解纷工作法,加强矛盾纠纷化解和社会治安防控,牢牢守住粮食、政府债务、金融、消防、道路交通、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安全底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龙山。
新时代新征程,龙山县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紧紧围绕省委“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大力实施“五个强县”战略,加快建设“五个龙山”,全力打造“湘鄂渝边区中心城市”,走出一条具有龙山特色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