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谭云
株洲是一片红色热土,是中国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湘赣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属于中央苏区的范围。毛泽东多次来到株洲,在株洲围绕党的建设、人民军队建设、人民政权建设、土地革命、革命道路探索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伟大革命实践。这些重大革命实践,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因而株洲成为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实践地。在株洲,毛泽东主持连队首次建党,在湖口肃反挽狂澜,让三湾改编提出的“党指挥枪”原则落地生根,开始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株洲,毛泽东指示建立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为中国共产党建设人民政权进行了最初的尝试;在株洲,毛泽东主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最早的分田试点——中村插牌分田,对以土地革命为重要内容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行了成功探索;在株洲,毛泽东英明决策实施水口分兵和株洲转兵,成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重要转折点;在株洲酃县(今炎陵县),毛泽东、朱德第一次握手实现伟大会师,对建立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坚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推动革命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927年12月,毛泽东等在株洲茶陵湖口挫败陈皓一伙企图率部叛变投敌的阴谋,在人民军队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在人民军队内进行的第一次肃反,使尚处在襁褓之中的人民军队免受了一场劫难。毛泽东在这次肃反过程中行动迅速,果断决策,充分展现了他的智慧、胆识与领导艺术。
1927年12月的一天,阴冷的早晨,毛泽覃、赵英和赵发仲,忽然从乔林来到茅坪面见毛泽东。
毛泽东见他们来了,连忙给他们搬来凳子,喊他们三人坐下并问有什么事情。毛泽覃、赵英和赵发仲神情严肃,他们互相对视一眼之后,就再不说话了。毛泽东见状,顿觉蹊跷:“有什么话,就直说嘛!”
毛泽覃忍不住从凳子上起身走到毛泽东身边,把手掌卷成喇叭筒状,在毛泽东耳边悄声把他们要说的话全都说了出来。
毛泽东听后,不免对韩昌剑这个人顿生疑窦。是啊,他韩昌剑是副团长,本来要和团长陈皓一起带领部队前去攻打茶陵的。他怎么不去攻打茶陵却跑到湘南去了?跑到湘南去干什么?他怎么又从湘南回到了乔林?想到这里,毛泽东立即作出决定:突审韩昌剑。
韩昌剑在乔林接受审问时,交代了他去湘南的前后经过。原来,陈皓对工农革命军的前途感到悲观,不甘忍受革命队伍内的纪律约束,曾与韩昌剑等人密谋,并派韩昌剑带着一个排,前往湘南寻找国民党十三军军长方鼎英,代他向方鼎英表达他欲带领部队前去投靠之意。谁也没有料到,韩昌剑煞费苦心,却没找到方鼎英,于是又回到了宁冈乔林。韩昌剑在乔林的突然出现,顿使在此工作的毛泽覃、赵英、赵发仲产生了怀疑,警觉驱使他们在探悉了韩昌剑的些微底细之后,便迅速前来报告毛泽东。
经过查证核实,毛泽东怀着沉重的心情,痛下决心,下令将韩昌剑秘密处决。
毛泽东感到此事并未结束,茶陵事态严重。1927年12月25日,毛泽东带领毛泽覃、陈伯钧、黎猷教等人,从江西宁冈茅坪出发,徒步几十公里紧急前往湖南茶陵。
1927年底,暂获喘息机会的国民党湖南当局派吴尚第八军俞业裕的加强团,会同醴陵、攸县、安仁等地的挨户团于12月下旬向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发起进攻。面对强敌的反扑,工农革命军第一营和特务连在县游击队、赤卫队的支援下,奋起反击。危急关头,工农革命军第三营赶来支援,战场局势稍有改观。原来,第三营在张子意的率领下,曾在遂川大汾遭肖家壁靖卫团袭击而与团部失去了联系。他们几经转战,准备返回宁冈,在途经酃县时得知第一营在茶陵遭敌进攻,于是快速赶来驰援,来得正是时候。
然而,工农革命军全团只有7个连,不论是兵力还是武器装备,均远远不及进攻之敌,实力悬殊。战至天黑,团部决定立即撤退。
工农革命军理应东撤,因为东撤可抄近路直接回到宁冈的大本营。可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茶陵城的东门渡口原来已经搭起了浮桥,可浮桥却早被团长陈皓下令拆除,东撤无桥。于是,工农革命军的干部、战士只得从陆路南撤。
其实,陈皓下令拆除浮桥,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祸心。面对干部、战士的斥问,陈皓反以部队“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为由,声称这是对部队意志的考验。陈皓强词夺理,善于狡辩,干部、战士此时尚未识破他的罪恶阴谋。
△ 毛泽东“湖口挽澜”旧址
然而,当部队撤到茶陵城以南的大墟镇湖口时,陈皓的阴谋开始露出破绽。部队至此,处在湖口这个十字路口,从湖口往东即到宁冈,往南即去酃县、桂东。部队到达这里即发生了一场大的争执。陈皓意欲向方鼎英靠拢,以“去湘南发展、扩大队伍再回井冈山”为借口,命令部队继续南撤。此举得到了团参谋长徐庶、一营营长黄子吉的附和。以宛希先为首的党政军干部(包括茶陵党政领导陈韶、谭震林等在内),则主张部队东向宁冈,回到毛泽东身边去。这样争论了好几个小时,两种意见相持不下。这时,陈皓心急如焚,于是狗急跳墙,拿出团长的架势,蛮横地说:“不管愿意不愿意,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革命’就得听指挥。现在我宣布:开拔酃县,违者‘斩’。”陈皓一伙继续南撤,是不得人心的。部分茶陵赤卫队队员,看不惯陈皓的痞样,一气之下跑到东西岭打游击去了。离开井冈山40多天的广大工农革命军指战员,此时很希望回到毛委员身边去。他们步履沉重,心事重重,纷纷议论:“为什么不回到毛委员身边去呢?”“三营刚从湘南来,那边有敌军的重兵把守,为什么这时要往南边去?”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慑于团长的命令,他们只好向南行进。所以,行进速度十分缓慢。
时值隆冬,寒风凛冽。毛泽东一行匆匆走来,他们翻山越岭,疾走田间,赶到茶陵坑口时天已全黑,于是决定当晚按预定计划在坑口宿营。
12月26日,毛泽东一行又从坑口向茶陵县城进发,生龙活虎的赤卫队员为他们站岗放哨。走到离县城只有十多公里的地方,忽然从远处传来激烈的枪炮声,毛泽东一行来到与县城只有一水之隔的中瑶村时,夜幕已经降临。赤卫队队长陈苟仔忽然一个立正给毛泽东敬礼道:“毛委员,赤卫队陈苟仔向您报告,县城的情况暂时不明,不宜进城。”
毛泽东点头,决定夜宿时任茶陵县委书记陈韶的家中。当晚,为了进一步掌握城里的情况,毛泽东又派赤卫队员去打探消息,同时还安排人员轮流值班。为防不测,毛泽东和陈伯钧也亲自值岗,从深夜至拂晓不曾入眠。赤卫队员3人一组地前往县城打探情报,他们一会儿去县城,一会儿汇报已经掌握的情报,来来去去,通宵未停。赤卫队队长陈苟仔向毛泽东报告,城东门的浮桥已被拆除,东门外没有发现敌人。毛泽东听罢心想,这就怪了,撤退返回宁冈,怎么不走东门,还把东门浮桥拆除,这是干什么?天刚拂晓,返回的赤卫队员来报告:我军已由茶陵城往南撤退,敌人尚未进城。听完,毛泽东随即决定立即向南追赶部队。他默默吸烟,神色一如寻常,但内心却思绪如潮:自秋收起义失败后,刚刚诞生的中国工农革命军历经千辛万苦,经三湾改编上了井冈山,占领了宁冈、打下了茶陵。看来陈皓此时拆桥,是要带人南去投靠国民党方鼎英的十三军,真要叛变革命了!这次从茅坪赶来,来得及时,如果晚来一步那就不行了啊!于是,毛泽东当机立断,改变行程,不再前往县城,决定明天早上直接赶往湖口。想到这里,毛泽东长长地嘘了一口气,中瑶村的赤卫队不简单,如果没有他们及时提供部队的行踪,岂不误了大事!当时这一紧急情况,负责护送并保卫毛泽东的陈伯钧在《毛委员率领我们上井冈山》一文中这样记述道:“我想着、想着,忽然又闪出一个念头:万一在我们住村附近发现敌情,怎么办呢?我们八九人,只有我和毛委员的警卫员各有一条驳壳枪,另一个同志有条马枪,统共只有三条枪呀!遇到敌人怎么招架,怎样才能保证毛委员的安全?我的心情顿时紧张起来。我看看正在值班的毛委员,他神色泰然,默默地吸着烟,似乎在思考问题、判断情况。”
27日拂晓,中瑶村赤卫队员和群众听说毛泽东一行已经改变行程,直接从中瑶前往湖口,他们将一条泊在河滩上的小船推入水中,毛泽东一行则登上小船摆渡至对岸,然后立刻前行追赶部队。途中,他们遇到了三个伤员。伤员见到毛泽东就似久别的孩子见到了母亲,急切地向毛泽东诉说着自己所知道的情况。毛泽东听到这些情况后,感到部队情况紧急,加快了步伐。一行人赶至湖口时已是下午,经打听,才知部队前不久已向酃县方向出发。
此时,工农革命军刚刚离开湖口南撤不到1公里,毛泽东立即委派陈伯钧、黎猷教策马前往追赶。两匹马一阵急奔,很快追上部队,陈伯钧骑在马背上,大声传达了毛泽东的命令:部队立即回撤,开回湖口宿营!命令迅速在部队中传递,“毛委员来了,毛委员来了”的消息,使战士们情绪高涨。陈皓、徐庶听到“毛委员来了”,大惊失色,刚想溜,宛希先、张子清已经把他们控制住。部队撤回湖口后,宛希先发现一营营长黄子吉等人不见了,便向毛泽东报告。毛泽东当即指示带一个排去把他们追回来,谁不回来立即处决。
部队在湖口宿营后,张子清首先向毛泽东汇报了陈皓等人的情况,并谈了对事情的看法。宛希先将黄子吉等人追回来后,向毛泽东详细地汇报了这几个人的情况。心情十分沉重和矛盾的毛泽东,对于事情的处理方法渐渐理出了头绪。
当天晚上,毛泽东在住处——湖口墟背王其生家,主持了连以上干部参加的紧急会议。会上,宛希先、张子清、何挺颖等人,揭露了陈皓一伙企图将部队拉向湘南叛变投敌的阴谋,陈皓一伙则百般狡辩:“我们不是叛变投敌。要知道,我们刚来井冈山,脚跟未立稳,为什么不能多跑几个地方,扩大我们的地盘?”徐庶跟着附和:“就是呀,革命嘛!到哪里都一样。”
毛泽东一听他们的狡辩,知道他们不会认错。看着他们阴阳怪气的样子,一下子就火了,指着陈皓等人大声喝道:“把他们捆起来。”特务连连长曾士峨和陈伯钧立即带人上前,将陈皓、徐庶、黄子吉捆了起来。陈皓叫道:“我是团长,凭什么捆我?”“就凭这个。”毛泽覃边说边将从韩昌剑身上收缴的陈皓给方鼎英的密信拿了出来。陈皓一见,知道事情败露,便低头不语。毛泽东说:“你好大的胆子,要把革命军往哪里带!”陈伯钧说:“还说这不是叛变投敌。”过了一会儿,陈皓对毛泽东说:“毛委员来了,把话说明也好。你这样干涉我们的指挥权,没办法干了,我向前委辞职。”徐庶也跟着说:“我也辞职。”毛泽东吸了口烟,脸色格外严峻。停了片刻,他说:“你们已经不是辞职不干的事了,我代表前委宣布,现在就解除你们的职务。”陈皓一改过去沉默寡言的习惯,竟然大笑了两声:“谢天谢地,毛委员恩准。我要是贪恋这个团长就是孬种。这里不革命,我去哪里不能革命?我马上就走!”徐庶也说:“谁想回井冈山谁就回吧,我再也不去与土匪为伍了。”毛泽东扫视了他们一眼,平静地说:“要走,没那么简单,你们必须听候工农革命军的审查。”随即命令将陈皓、徐庶、黄子吉一伙看押起来。然后,会议讨论了部队的行动方向。
28日早晨,太阳高高升起,湖口墟东头的稻田里人声鼎沸,旗帜飘扬,毛泽东要在这里召开工农革命军全体指战员会议。陈皓一伙企图叛变革命的罪行被公布,会议宣布了逮捕陈皓、徐庶、黄子吉的决定和由张子清代理团长的命令。
毛泽东向大家作了激动人心的演讲。他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工农革命军的任务,大意是:当前军阀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别看湖南军阀这次来“管”我们,这种形势不可能维持太久,军阀混战的局面将会持续。军阀一混战,就没有精力来管我们了,而革命群众经过挫折,觉悟提高了,这些对于我们都有利。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有了这块根据地,我们屁股坐在罗霄山脉,两腿伸向江西、湖南,向西有茶陵、酃县,向东有遂川、万安、泰和,向南有桂东,向北有永新、莲花,周围几十个县,上千万人口,只要我们依靠和发动群众,扩大部队没有问题,不愁没有回旋的余地,革命大有前途。当然,要建立起革命根据地,要形成武装割据的局面,想不吃苦,贪图舒适安逸是不行的。目前,根据地建设刚刚开始,周围各县党的组织还未健全,豪绅地主、国民党军阀又制造白色恐怖,妄图消灭我们,我们不要被白色恐怖吓倒,要坚持不懈地与敌人作顽强的斗争。陈皓一伙投机革命,贪图享乐,又被白色恐怖吓倒,反对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终于来了个大暴露,想叛变投敌。现在,我们把他们抓起来了,事实证明,背叛革命,背叛人民群众的,是没有好结果的。
毛泽东的演讲令工农革命军和在场的群众激情澎湃。他还指出,我们是革命军队,是工农革命军,是为解放穷苦人民而打仗的。我们穷苦人民为什么没有饭吃?就是因为受了地主、资本家的压迫和剥削,要翻身就要起来革命。我们革谁的命?革地主、资本家的命。我们能不能胜利?我们是多数,只要团结一致,有正确的领导,就一定能够胜利。
他的话,讲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好多人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听着毛泽东的讲演,人们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毛泽东的话好似明灯,照亮了广大指战员和在场工农群众的心,他们感到革命大有奔头,无不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很多人就是从湖口跟随毛泽东上井冈山的。
正是被毛泽东的讲话所鼓舞,许多赤卫队员、纠察队员、游击队员和农民群众,当即纷纷要求加入工农革命军“跟随毛委员闹革命”。
这次报名参军的有数百人,茶陵县委、县政府与张子清、宛希先等团领导酌情选定了200人,报告毛泽东批准后,将这些人编入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二营,并任命尹吉希为营长,袁肇鸿为副营长。
会议结束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离开湖口,浩浩荡荡地向宁冈进发。毛泽东把部队带回宁冈砻市。
谭家述在其所写的回忆文章《回忆毛泽东同志早期在茶陵的革命活动》中高度评价道:“我工农革命军通过三湾改编以后,当时仅有两个营的兵力,极大部分都到了茶陵,如果不是毛泽东及时赶上部队,让叛徒的阴谋得逞了,那我们的革命还会要走一段弯路。所以我们说意义重大,就是在这支军队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被毛泽东挽救了。”毛泽东在湖口处理陈皓一伙叛变阴谋这一力挽狂澜的伟大革命实践活动,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不仅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留下了火种,而且有力地证明了:只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才能确保人民军队经受考验,并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新征程上,勤劳智慧的株洲人民也要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发愤图强、重振雄风,全面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和现代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