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振兴战略下的山东民间工艺创新转化研究

2023-12-25 09:57卢晓梦
绥化学院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民间工艺产业化山东

卢晓梦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山东济南 250014)

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民间工艺在工艺技法、材料、造型、用途、色彩搭配和风格寓意等各方面的发展变化进行的相关研究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部分学者和业界就民间工艺的产品设计、非遗保护、发展与振兴、地域性与产业化发展、个案研究及产业民生和文化保护等方面取得了诸多积极的研究成果。本文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建设和振兴,将山东民间工艺与国家战略、现代化生产生活相融合,力求在体现民间工艺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意义的基础上,在确保工艺技法与文化精神传承的前提下,结合部分案例对山东民间工艺进行全新定位和创新转化,提升其文化价值与产业价值。

一、山东民间工艺发展现状

(一)民间工艺的文化延承。所谓的民间工艺既包括满足普通民众日常生产生活所需的产品,又包括制作产品过程中的材料选取、造型塑造、技术运用等综合工艺技法。种类繁多的传统的民间工艺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不仅包含着工艺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也饱含着创造者的技艺与精神的传承。民间工艺发展延续至今,俨然已被时代赋予了更加顽强的生命力,所拥有的文化属性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延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追求也在不断增加,民间工艺的文化属性也在持续不断地通过创新与发展传承,改善着人们的物质与生活追求。正如潍坊风筝、鲁绣、面塑、木版年画、草柳编、陶瓷等诸多类别的山东民间工艺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丰富着物质及精神生活,增添了生活的乐趣及文化的延承。

(二)乡村文化振兴与山东民间工艺。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重要目标之一,传统工艺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结合中华大地千百年来农民的乡村振兴梦想能够打造乡村地区具有独特性及差异性的社区体系和经济体系。因此,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环境下,振兴包括传统手工艺在内的各类民间工艺能够进一步促进生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传承传统文化、维持社会稳定、促进乡村经济产业化发展,充分体现社会价值。山东省结合党中央《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1]等一系列指导性意见,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实施意见》及《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民间工艺带动乡村振兴为理念,依托各地特色民间工艺产业化发展带动乡村文化产业。建立了《山东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涉及12大门类,并对目录中公示的部分特色民间工艺通过工作室、非遗传习所、文化下乡活动等方式进行保护与开发,推动其产业化发展。山东各级文化主管部门指导建设具有山东特色的齐鲁传统手工艺产品、齐鲁乡村文化品牌等,推动山东民间工艺文化、齐鲁民俗文化的发展,引领文化产业结构升级助力民间工艺的发展。山东省内各高校通过积极参与省政府及地方政府扶持的各项“乡村振兴服务行动计划”,推动产学研融合、校企合作等一体化教育发展模式,结合专家学者的相关科研助力山东民间工艺发展与创新转化,挖掘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具有民间工艺文化特色的文化符号。山东民间工艺的手工艺技法、工艺设计及制作水平、民间工艺品质量、工艺品用途及文化象征性、审美性和市场需求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提升,进一步带动乡村居民就业比例提升、居民收入增加、居民文化素质提升等,为乡村振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山东民间工艺的现状与发展路径主要体现在“以文化传承为根,以产业振兴为驱动,以研学体验为方式,以创新转化为理念”等四大方面。通过民间工艺形成的特色工艺品将抽象的乡村文化转化为物质形态展现在大众面前,让更多的人了解乡村文化,弘扬乡村文化的同时实现文化传承。以山东杨家埠木版年画为例,制作工艺主要包括“绘画、雕刻、印刷、装裱”,按照张贴部位主要分为“门神类、窗帘画类、条屏画类、炕头画类”等,其题材形式主要有祈福、辟邪、生产、山水、神话、珍禽瑞兽等。自明清时期传承至今年画产品极多,《鹿鹤同春》《榴开百子》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现了当时农民思想、信仰、审美等内容,其制作方法简便,工艺精湛,色彩鲜艳,内容丰富。近现代以来,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杨家埠木版年画形成了胶南年画等分支,并受到剪纸、工笔画等艺术形式以及新年画运动的影响,在新环境、新思想、新事物中不断创新和传承,助力乡村文化的振兴。

乡村文化振兴主要以产业振兴为驱动力,通过构建以乡村文化为核心的民间工艺产业化链条,使民间工艺的开发设计、生产加工、销售等领域实现整合,为乡村创造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依托乡村振兴战略,20年间,山东博兴湾头村由原来的传统手工编织专业村,打造为集实体店、网店、包装、物流、快递等一体的草柳编商务集团中心,2000多种草柳编产品远销国内外,年经济产值超5亿元,是山东较为成功的民间工艺产业化转型优秀案例之一。

二、山东民间工艺创新转化要素提取

本研究基于中国知网科研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对民间工艺领域中涉及创新转化的相关研究进行数据提取与分析,总结创新转化要素。首先以“民间工艺”为关键词,检索时间范围设置为2000 年1 月至2023 年1 月,通过检索获得知网总库共计1.57万篇相关研究文献,涉及主题包括“民间工艺美术、民间工艺、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美术、传承与发展、传统民间工艺、传统文化、传统手工艺”等。为了数据的准确性将检索关键词进行二次设定,精确设定“民间工艺创新”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获得学术期刊225篇、学位论文35篇、会议纪要8篇、新闻报纸文章18篇、学术辑刊2篇,共计386篇文献。涉及主题主要包括“民间工艺美术、创新设计、民间工艺、创新应用、创新研究、创新能力、文化传承”等。对主要主题分布进行数据统计和共现矩阵分析发现,“民间工艺”“创新设计”相关主题的研究文献较多,且“民间工艺”与“文化传承、设计创新、设计研究”等方向结合进行的研究占据样本比例较大,与本文的主题相符,因此本次检索数据可以作为山东民间工艺创新转化要素提取的基础数据。

通过设置“民间工艺创新”为关键词在知网平台检索得到的共计386篇文献进行词频分析,形成高频词汇库,并选取词频数25以上的关键词汇共计63个。邀请山东省内具有5年以上民间工艺、手工艺领域从业经验的30名相关人员对上述63个关键词进行二次分组,分组依据主要为词汇含义相同或相似、涉及主题或领域相同或相似等条件,最终形成12组。接下来在5名10年以上民间工艺从业经验人员及5名相关领域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职称的相关科研人员的帮助下,对12组关键词进行适当性评价,并根据每组内关键词的特征性及共性形成具有代表性的12组关键词,如表1所示。

表1 关键词统计表

将上述12 组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设为研究对象,结合李克特量表对其进行重要度分析。通过问卷星,以山东省内民间工艺相关领域从业人员、科研工作者、非遗传承人、民间工艺研究员、政府文化厅、省市博物馆等相关人员为调研对象,发放并最终回收问卷共计120 份,整理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16份,利用SPSS 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信度、效度分析,并在主成分分析中使用正交旋转法进行数据分析。因为在实际调研中,往往会出现所搜集的变量间存在较强相关关系的情况。如果直接利用数据进行分析,不仅会使模型变得很复杂,而且会带来多重共线性等问题。因此本研究结合主成分分析,将众多的初始变量整合成少数几个相互无关的主成分变量,而这些新的变量尽可能地包含了初始变量的全部信息,然后用这些新的变量来代替以前的变量进行分析,借助于一个正交变换,方差较大的几个新变量就能综合反应原多个变量所包含的主要信息,并且也包含了自身特殊的含义。在此基础上,结合新变量形成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多维综合研究,将12个关键词在软件中命名为Q1至Q12,通过SPSS软件获得12组主要关键词的数据描述统计如表2所示,根据平均值显示各因素的重要度评分整体差别不大。

表2 描述统计表

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如表3 所示,显示信度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768,样本具有较好信度;效度分析通过SPSS 软件进行因子分析,获得显著性和KMO 值,如表4 所示,显著性小于0.05,说明该问卷数据适用于做因子分析;样本KMO 值为0.666,则说明效度可接受。基于上述信度与效度数据,对样本进行正交旋转,如表5所示,共获得5组影响因子。

表3 信度表

表4 效度表

第一影响因子主要包括“Q9、Q6、Q7、Q8、Q3”,即“技艺、审美、市场、政策、材料”,第二影响因子主要包括“Q11、Q4”,即“产业、设计”,第三影响因子主要包括“Q12、Q10”,即“价值、地域”,第四影响因子主要包括“Q5、Q2”,即“功能、技术”,第五影响因子主要包括“Q1”,即“文化”。五大因子中,“文化”呈现出独立因子影响的数据,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文化各要素在民间工艺创新转化过程中的重要性。

三、山东民间工艺创新转化维度与模型的构建

首先,依据数据提取的五大影响因子中,“文化”因子主要包括了传统文化、社会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乡村文化等诸多要素。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要进行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文化振兴,就应该将具有乡村文化特征的民间工艺融合进来,通过民间工艺创新与转化的过程中,体现乡村文化特色,传播乡村文化之美。这也正与本研究基于“乡村文化战略”的视角不谋而合。因此,本研究将五大因子中的“文化”因子设定为与其他四大类因子均有关联性的综合因子。其次,将其他四大类影响因子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具体因子为“属性因子、生产因子、情感因子、技术因子”。如图1所示,阐述其各因子之间的关联性主要表现为“属性、生产、技术、情感”四因子为综合因子“文化”服务;属性、生产、技术三个影响因子主要为显性因子,可以理解为由民间工艺的技艺、审美、市场、政策、材料等因素结合生产、设计与功能、技术,形成价值与地域性表达。而其中每一个因素都可以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体现价值性与地域性,最终形成文化输出和文化表达。

图1 各因子关联性模型图

基于上述模型图可知,四大影响因子均是服务于“文化”这一综合影响因子;且各因子的因素间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也存在着相互的关联性,在民间工艺的创新转化途径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着。因此,基于因子关联性模型图,分析并构建在“属性(Attribute)、生产(Produce)、技术(Technology)、情感(Feeling)”,本文分别将上述四个因子简写成:属性(A)、生产(P)、技术(T)、情感(F),针对山东民间工艺创新转化需要的维度空间进行构建,如图2所示,形成了创新转化维度模型。如模型所示,在山东民间工艺进行创新转化过程中,主要可以依据“AP、AT、FP、FT”四个维度进行。其中AP维度主要为属性与生产结合的创新转化、AT 维度主要为属性与技术结合的创新转化、FP维度主要为情感与生产结合的创新转化、FT维度主要为情感与技术维度结合的创新转化。

图2 创新转化维度模型图

依托上述四个维度进行山东民间工艺的创新转化主要可以获得三方面优势。首先,可以通过结合此民间工艺所属类别或特征,判断此民间工艺主要符合哪一个或者哪几个维度来进行创新转化。其次,在创新转化过程中按其所属维度制定创新转化方案,提升创新转化率。再次,判断一个民间工艺现存创新转化过程与成果在哪一个维度或哪几个维度内,是否有提升或者转变的空间和可能性,为其增加创新转化思路与途径提供参考。

四、乡村文化振兴战略下山东民间工艺创新转化策略

首先,文化策略主要是指不要如以往一般“为了宣传而宣传”,作为综合因子的文化充分说明了对于文化的宣传应该结合其他四大因子,如文化与属性结合可以依托政策扶持,通过材料、技艺之美进行文化表达;文化与生产结合,可以在产品设计、设计管理、产业化进程中突出文化特征;文化与情感结合可以结合地域特色;文化与技术结合可以利用科技手段、新媒介传播等数字手段进行文化表达和文化输出。

其次,属性策略主要是指可以在AP 和AT 维度下,将材料、技艺、市场、审美等要素与产业化、产品设计相结合;或者与功能、体验、数字化、新媒介传播等相结合。例如,将材料与产品设计相结合进行创新转化等,如将“草柳编”的“草柳”使用新型材料替代,是否能达到功能、审美等多方面的创新;又如将民间工艺的技艺与数字化、新媒介传播相结合或与体验相结合等创新转化;再如在数字内容平台与电商行业、文旅行业、产业等层面进行民间工艺技艺的展示和宣传的同时,结合文旅项目,让民众体验民间工艺技艺技法操作过程,也能够带动乡村发展,提升乡村文化建设,达到乡村文化振兴的目的。

生产策略则是指以民间工艺的产业化发展、产品设计为重心。例如,将生产因子中的产业化与属性因子进行结合创新尝试时,可以看做是在AP维度下进行的,但此时核心要素为P并不是A。换句话说,就是以产业化为核心竞争力,属性因子中的技艺、审美、材料等均为辅助因素,这与AP 维度下属性策略中以A 为核心竞争力进行创新转化的方向和理念是不同的。现阶段民间工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便是一味套用产业化发展成功案例,但并没有注意到不同民间工艺的不同属性是否适合所套用的发展模式,这在生产策略中的产品设计创新转化方面亦是如此。在生产策略中的产品设计创新要区别于属性策略中的产品设计创新。例如,将技艺、材料融入市场环境进而体现审美性是属性策略,而将产品设计与产业化结合去影响市场主导审美则属于生产策略范畴。另外,在生产策略中,必不可少的是要结合技术策略进行综合创新转化设计与研发。

技术策略则主要是指以机械化生产、数字化生产、媒体传播等方面为重心,结合生产策略进行产业化升级、产品设计创新等,但并不是一味只注重产业化生产,或只注重媒体宣传、信息传播等,而是要辅以属性与情感因子相结合,以提升乡村文化建设为目的。例如,并不是所有民间工艺都适合产业化发展,结合生产策略,将不适合产业化发展的或者不适合机械化生产、数字化生产的民间工艺筛选出来,并及时找到其他相匹配的发展维度是该策略的核心诉求。技术策略中的功能因素主要体现在产品的功能性、民间工艺生产制作过程中的功能性等方面,而产品的功能性和审美性在产品设计层面上往往又是对立和统一的。因此,通过技术策略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在产品功能性与审美性方面,如何在技术策略层面上结合其他因子提升产品功能性的同时满足大众审美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另外,与其他因子的结合例如材料如何实现功能创新、技艺如何在传统工艺技法基础上结合现代化手段进行功能、技术创新等方面也需要不断探索。

情感策略主要是包含民间工艺价值的体现与地域特色的展现。当下随着非遗保护与传统手工艺振兴计划的实施,山东民间工艺生存状态正在逐步改善,但仍然存在如地域特色缺失、产品产业结构单一、民间工艺过度商业化、专业型人才补充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恰恰说明了其FP维度与FT维度的创新转化不足,即情感与生产维度、情感与技术维度需要创新转化的深度二次拓展。因此,要体现民间工艺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就更要增加地域特色的构建,结合FP与FT维度的同时,将属性与情感因素也通过文化综合影响因子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山东民间工艺的全面创新转化。

猜你喜欢
民间工艺产业化山东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系统产业化之路
民间工艺保护的困境与对策建议
民间工艺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藤编家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