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雄,周观明,陈希聪,肖可明,郑雅伟,余海波,刘少华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 510006;2.佛山市中医院,广东佛山 528000)
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spontaneous osteonecrosis of the knee,SONK)是老年膝关节疼痛的常见病因,其疼痛特点为突发关节疼痛,在1968 年首次被Ahlbäck所描述[1]。尽管其病因尚未明确,但文献认为与半月板损伤后软骨下骨高应力致软骨下骨折相关,近年来也称之为软骨下不全骨折,其发生发展会继发严重的骨关节炎已成为共识[2~4]。目前治疗方案众多,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减轻负重,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双磷酸盐类药及镇痛药等;手术治疗包括关节镜下清理、微骨折、髓心减压、自体骨软骨移植、胫骨高位截骨(high tibial osteotomy,HTO)、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UKA)或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等,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尚未达成共识[5]。诸多文献[6~9]报道,对于中晚期膝关节内侧间室自发性骨坏死行UKA 或TKA 能取到较好的临床疗效。随着近年来保膝手术的广泛开展及人们对保留天然关节的渴望,学者对SONK 进行了HTO 联合关节镜病灶清理、微骨折、自体骨软骨移植等治疗,并取到良好的临床疗效[10~13],但对UKA 与HTO 治疗SONK 的临床疗效比较鲜有报道。本文比较了UKA 与HTO 治疗SONK 的临床疗效,旨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纳入标准:(1)单侧股骨内髁或胫骨内髁SONK;(2)行UKA 或HTO 治疗;(3)年龄≤65 岁;(4)膝关节活动度≥90°,内翻<15°,屈曲挛缩<10°。
排除标准:(1)继发性骨坏死;(2)合并外侧间室及髌股关节炎(Kellgren-Lawrence, K-L)分级>II级;(3)严重内科疾病,难以耐受手术;(4)精神疾病,不配合治疗者。
回顾性分析2015 年1 月—2021 年10 月本科收治的所有SONK 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9 例符合上述标准,纳入本研究。根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2 例行UKA 治疗,17 例行HTO治疗。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两组在年龄、性别、BMI、病程、侧别、部位、Koshion 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
UKA 组:在髌骨内侧缘做长约8~10 cm 的纵行皮肤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及关节囊,探查关节并清理游离体,切除内侧半月板,行胫骨与股骨截骨,清理骨坏死区,安装试模,测量下肢力线,测试关节稳定性,安装Oxford 假体,骨水泥固定,再次测试假体稳定性,冲洗伤口,不留置引流管,逐层缝合。
HTO 组:在鹅足上缘、距关节线下2.5 cm 处向下做长约5 cm 纵行切口,C 形臂X 线机透视确定截骨线,截骨线通过胫骨结节下1/3、上胫腓联合下0.5 cm并与膝关节线成30°角。沿截骨线平行钻入2 枚克氏针,沿克氏针进行斜行截骨,直至距前侧胫骨结节及外侧皮质约1 cm 处,保留外侧合页,使用3.0 mm 克氏针由内向外对外侧合页钻孔分散对侧骨皮质应力,撑开器逐步撑开截骨间隙至两股骨髁最低点连线与腓骨中轴线成93°角。截骨间隙用羟基磷灰石垫块填充,然后π 形锁定钢板固定。冲洗切口,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
术后予预防感染、止痛、抗凝处理。术后当日行踝泵训练,术后第2 d 开始视情况扶双拐下地轻负重行走。
记录围术期资料,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下地行走时间、切口愈合、住院时间及早期并发症。采用完全负重活动时间、VAS 评分、WOMAC 评分、KSS 评分、膝伸屈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评价临床效果。行影像检查,记录股胫角(femorotibial angle, FTA)、Insall 指数、外侧间及髌股室K-L 情况。
应用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资料呈正态分布时,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不同时点采用配对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资料呈非正态分布时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等级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组内不同时点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神经血管损伤、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两组围手术期资料见表2。UKA 组手术时间及下地行走时间显著优于HTO 组(P<0.05),但前者的切口总长度显著大于后者(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切口愈合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比较
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8 个月,平均(24.7±10.0)个月。随访期均无再次手术情况。两组患者随访资料见表3。UKA 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HTO 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VAS 评分及WOMAC 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KSS 临床及功能评分显著增加(P<0.05),膝ROM 无显著变化(P>0.05);术前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点UKA 组的VAS 评分、WOMAC评分、KSS 临床及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HTO 组(P<0.05),但膝ROM 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随访资料(±s)与比较
表3 两组患者随访资料(±s)与比较
指标完全负重活动时间(d)VAS 评分(分)时间点P 值<0.001 0.137<0.001 0.034<0.001术前术后1 个月术后3 个月末次随访P 值术前术后1 个月术后3 个月末次随访P 值术前术后1 个月术后3 个月末次随访P 值术前术后1 个月术后3 个月末次随访P 值术前术后1 个月术后3 个月末次随访P 值WOMAC 评分(分)0.609<0.001 0.004 0.005 KSS 临床评分(分)0.383<0.001 0.004<0.001 KSS 功能评分(分)0.400 0.028 0.016<0.001膝伸屈ROM(°)0.548 0.157 0.541 0.542 UKA 组(n=22)7.1±2.0 7.9±0.8 6.1±0.3 5.0±0.3 3.0±0.4<0.001 104.0±12.0 86.8±6.7 61.0±6.2 50.6±8.6<0.001 53.6±4.4 69.4±4.3 83.0±3.1 90.8±3.0<0.001 55.9±8.8 66.8±4.3 70.9±3.5 88.3±5.7<0.001 132.0±6.6 131.1±6.6 133.0±4.8 133.8±4.9 0.381 HTO 组(n=17)34.5±3.6 8.2±0.5 7.1±0.4 5.3±0.6 4.0±0.2<0.001 106.0±12.0 95.3±7.6 67.9±7.7 58.3±7.1<0.001 52.2±4.9 63.6±2.7 79.4±4.2 86.9±2.7<0.001 58.1±6.8 63.7±4.1 67.7±4.3 82.1±4.3<0.001 133.1±4.3 133.8±5.0 132.1±4.6 134.8±4.6 0.420
两组影像资料见表4。与术前相比,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UKA 组的FTA 角、Insall 指数、外侧室K-L、髌股室K-L 均无显著变化(P>0.05);但是,HTO 组FTA 角显著减小(P<0.05),Insall 指数无显著变化(P>0.05),外侧室及髌股室K-L 分级退变程度加重(P<0.05)。术前两组间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UKA 组的FTA 角显著优于HTO 组(P<0.05);术后即刻,两组外侧室及髌股室K-L 分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UKA 组外侧室及髌股室K-L 分级显著优于HTO 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Insall 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两组均未见内置物松动及断裂。UKA 组典型病例见图1,HTO 组典型病例见图2。
图1 患者,男,58 岁。1a: X 线片示左股骨内髁卵圆形透亮区,提示骨坏死;1b: 术中见左股骨内髁扁平塌陷,局部见坏死灶;1c, 1d: 术后1 年X 线片示假体位置良好,无松脱。
图2 患者,女,55 岁。2a: X 线片示右股骨内髁卵圆形透亮区,提示骨坏死;2b: MRI 示右侧股骨内髁骨坏死,Koshion 2期;2c, 2d: 术后2 年X 线片示下肢力线落在Fujisawa 点,截骨端愈合,内置物位置良好。
表4 两组患者影像资料比较
SONK 是膝关节疼痛的常见病因之一,其特点是膝关节突发疼痛,夜间痛甚,常累及股骨内髁[5]。目前认为SONK 与骨质疏松及半月板失去缓冲作用相关,因膝内侧间室应力增加而导致软骨下不全骨折,因此又称其为软骨下不全骨折[2,14~16]。SONK 保守治疗失败率高,Pareek[2]报道最终转为手术治疗的比例达到34%(76/223),其中转为关节置换术的比例达到30%(66/223),并认为导致SONK 转为手术治疗的风险因素有术前K-L 分级高、膝内翻、内侧半月板挤压、股骨内髁骨坏死及年龄≥65 岁。因此在早期阶段采取积极的保膝手术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而UKA 和HTO 是保膝手术中最常见的两种。
UKA 治疗SONK 是通过清理坏死病灶,置入人工关节假体,大部分保留了自身的韧带和骨组织,本体感觉良好。Chalmers 等[9]报道UKA 治疗SONK的10 年生存率为93%,但同时也发现伴有继发性骨坏死的患者生存率低,不建议继发性骨坏死的患者行UKA;Bruni 等[17]报道其10 年生存率为89%,翻修的原因为胫骨假体下沉和无菌性松动,没有因骨坏死进展或髌股关节炎而进行翻修的病例。马童等[18]比较了UKA 治疗SONK 与骨关节炎的疗效差异,发现两者疗效相当。随着手术技术、假体材料的进步和合适的适应证选择,文献报道UKA 治疗SONK 可获得可靠的临床效果和长期生存率[6,9,19]。
随着保膝理念的普及,近年HTO 的手术增长迅速,并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10,11]。与大多数内翻膝骨关节炎一样,SONK 患者通常合并膝内翻及内侧半月板损伤[20]。Fujisawa 等[21]的研究发现所有SONK患者均存在半月板撕裂,大多数半月板出现内侧挤压,内侧半月板挤压程度与SONK 病变面积呈正相关。刘新光等[22]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由此可见,HTO 治疗SONK 的原理与KOA 相同,均是通过改变下肢负重力线,从而减轻内侧间室的负重而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文献报道,SONK 下肢力线改变后,膝关节的生物学环境也得到改善,软骨得到再生[23]。
本研究结果发现,UKA 组手术时间少于HTO 组(P<0.05),这与HTO 术中需反复透视有关。UKA 组的术后下地时间、术后完全负重行走时间均显著早于HTO 组(P<0.05),笔者认为与UKA 组直接清除了病灶,负重面为假体相关,而HTO 虽然改变了下肢负重力线,内侧间室仍负担一定的负荷,同时截骨端也有影响。随时间推移,两组的VAS 评分及WOMAC 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不同时点UKA 组的VAS 评分、WOMAC 评分、KSS 临床及功能评分均优于HTO 组(P<0.05);说明UKA 与HTO治疗SONK 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UKA 组的效果优于HTO 组,这与最近的一项UKA 与HTO 治疗骨关节炎的荟萃分析结果相似[24],笔者认为这与HTO 组的病灶需较长时间修复有关,文献报道HTO联合微骨折或软骨移植效果良好,而本研究未对坏死病灶进行处理,也影响了HTO 组的疗效[11,12,25]。影像学末次随访,UKA 组的FTA 大于HTO 组(P<0.05),且UKA 组的外侧室及髌股室退变轻于HTO组(P<0.05),这可能与HTO 组的力线改变增加了外侧间室及髌股关节的负荷相关。
综上,UKA 与HTO 治疗SONK 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UKA 的早期临床效果优于H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