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窑变之美及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2023-12-25 09:38:48王玮琦
陶瓷 2023年12期
关键词:窑变肌理陶瓷

王玮琦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 景德镇 333403)

1 窑变成因

窑变是陶瓷器在烧制过程中,泥胎表面釉料在窑内位置、火焰温度、釉料间相互作用和及时机把控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不可控自然变化。我国古书中也有对此现象的描述,《稗史汇编》中说:“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是之谓窑变。”非可控的“天工”因“天工”带来了创作的偶然性与不可复制的窑变瓷艺术。釉料和火温的不确定性,胎体表面自由流动交织融合的釉料,又在炉中火中辉映重叠,使最终的艺术效果色彩斑斓,质感奇异。不确定性是窑变最具魅力的部分,“钧不成对,窑变无双”也因此而来。中国古瓷的窑变可看做“非可控因素”的早期设计了。“窑变”器物虽源于偶然,工艺发展也离不开匠人们对内在规律的发现和背后成因的总结。雍正年间,督陶官唐英撰写了《陶城纪事碑》,便记载了“人巧”造成的釉色变化。“人巧”,相对于“天工”而言,强调人在当中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如配制釉料,管控火候,研究规律,提高窑变产品的稳定性。

明宣德时期景德镇窑开始烧制仿钧瓷,时至今日,窑变釉瓷在景德镇发展得相当成熟。大量艺术家的加入,丰富窑变釉瓷表现形式的同时,也为传统陶瓷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发展揭开新的篇章。在欣赏作品《泽国》时,观者仿佛置身一幅真实的山水画中,严维明刻画出环绕群山的恬静湖泊,传递出精神与物质、人与自然的融合,更是艺术家利用可控的构图技法以及不可控的窑变艺术效果,达成的天工与人巧的完美合作,是艺术与人文的结晶。

2 窑变之美及窑变艺术元素的提取

2.1 窑变效果的审美分析

比起普通釉瓷注重原本釉料呈现效果,窑变釉瓷更加在意釉面上奇幻诡谲的肌理和鬼斧神工的色彩。而笔者在对其进行审美分析时,自然也离不开这两个维度。

色彩效果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神奇的高温色釉变化是它绝妙之处。而作为色彩符号,也寄托了深刻的象征意义,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具有无限开阔的想象空间。窑变带来的色彩装饰,给人以直观强烈的心理感受与美的触动。所以在创作陶瓷艺术时,艺术家们将其视为具象化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瓷器不仅仅是一件普通的器物,更是一份感悟、思想和情感,让人为之沉醉。

窑变纹理是人类智慧,也是天然自在结合的礼物。根据肌理的形态,其线条状或点彩状的不同,自有其独具特色的分类方式。蚯蚓走泥纹便是线状的代表。这种特色纹路,通常为一条或多条纹路,形态如蜿蜒曲折的小蚯蚓,在釉面上留下的轨迹,其颜色和质地均异于周遭的釉色,如过泥地别具意境。而另一类点状窑变纹,则是源于在高温环境中,釉面内气泡经不断搅动,交织成一系列大小不同的漩涡,最终在突破釉面后破裂而形成,如鱼籽纹等具有十足的艺术感染力。

综上所述,窑变肌理纹路令釉面千姿百态、星罗棋布。它的窑变之美体现着丰厚的情感和价值,承载着它背后的工艺之美、艺术之美,传达着历史文化的重量和人类智慧的精髓,亦彰显着博大精深的传统陶瓷文化与中国古典美学。

2.2 窑变艺术元素的提取

窑变艺术元素的提取,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窑变肌理作为一种天然的装饰图案,光怪陆离,具有变幻莫测的美感和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充满着艺术的魅力,将它的形式之美从陶瓷中直接提取出来,加以传承拓展延用至艺术设计中,所谓取其形。

(2)通过对窑变艺术元素进行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创造进行二次设计,将原本盛开在陶瓷釉面的传统窑变肌理元素融合至现代审美,加以发展应用至艺术设计中来,所谓延其意。

(3)窑变艺术中,最重要的那莫过于华美绚丽之色幻化万千之纹,在东方美学的基调下,我们运用解构的方法放大其中的自然抽象之美,所谓传其神。

解析窑变艺术后,笔者以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为立脚点,利用计算机制图软件,重新创作绘制其绚丽的色彩和奇妙的肌理效果(见图1)。通过焕然一新的设计构思和天马行空的创作诠释,重现窑变之美,把通透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与未知神秘的浪漫,包括蕴含其中的抽象人文的意蕴,整合在人们眼前,窑变艺术的美丽仿佛被分解打碎,又被聚焦放大。

图1 笔者所作窑变艺术元素提取

对窑变艺术元素提取的过程本质上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我们的视角自始至终都在思考,如何呈现延续开拓它的美和价值,毕竟我们的设计,正如王澍在《造房子》所说,“除了基本的审美与功能之外,更需要传达一种文化的自信,分享一种重要的文化探索及价值”。

3 窑变艺术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与融合

窑变艺术具有浓郁的人文艺术气息,在这个充满压力和疲惫的时代,它成为了一种向内探索、释放自我的艺术实践方式和思路,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极为重要的心灵撤离和放松方式。

3.1 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窑变艺术效果的延用,与室内设计提升空间设计品味和美化空间视觉的设计目标不谋而合,且在当今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物质水平显著提高的大背景下,也更加符合人们的深层次追求。在室内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窑变艺术的运用来满足自我和品味的需求,并提升周边居住环境的整体情感氛围。

(1)作为装饰艺术品,装饰艺术品往往直接体现着收藏者的审美趣味与鉴赏水平,它的置用也要与环境氛围相得益彰,起着重要的点缀和提升空间格调的作用。攫取窑变肌理图案转嫁到装饰画中,它流淌的色彩与纹理,营造着传统优雅的中式意境,亦形成一种抽象鲜明的现代之美。

(2)作为实用品,如用作墙纸或瓷砖的肌理。将绚丽的釉色进行衍生设计后,不仅提高了环境的艺术表现力,而且与生活用品高度融合为一体,也意味着将陶瓷文化带入家庭的日常生活,促使传统陶瓷工艺窑变艺术传播,达到了文化设计的初衷。

3.2 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纷繁多样的色彩与变幻万千的图案是构成服装美学的重要特质;窑变之美也主要通过色彩和肌理展现,记录了颜色釉在高温下流动的痕迹。从这方面来分析,两者的美学艺术具有互通性,这一点也为窑变美学延展至服装设计,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应用可能性。

服装,恰恰是能放大窑变灵动、抽象、艺术之美的绝佳载体。釉色的变化之美直观地呈现在富有质感的面料之上,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感官体验,既传达着设计背后设计师的视线和激情,又传递着东方美学的意境,自然空灵缥缈写意。

图2为新锐设计师Leaf xia的2019春夏“be my rose”系列和ss21、ss2023春夏系列作品,闪动的裙摆像呼吸在梦境盛开的花朵;丰富绮丽的配色如同窑变釉瓷斑斓万千的色彩,呈现出时尚与自然交织的意境审美内涵,余味无穷。

图2 Leaf xia的2019春夏“be my rose”系列和ss21、ss2023春夏系列作品

3.3 窑变肌理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窑变釉瓷因其附着在表面斑斓交织的色彩与绚烂多姿的纹理,呈现出纷彩神奇的艺术效果,充分展示了东方陶瓷艺术的魅力。对于艺术设计而言,这种民族的东方的视觉语言,直接转嫁到平面设计中来,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氛围。

传统窑变艺术元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融入现代视觉设计:首先是色彩和肌理运用,传统窑变艺术以其独特的色彩变化而著名,现代设计可以借鉴其色彩运用,将其运用到设计中,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纹理变化也是其特点之一,将其纹理运用到视觉设计中,创造出独特的质感效果。同时传统窑变艺术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符号,现代设计可以将其文化符号运用到设计中,创造出独特的文化氛围。

本次海报设计的目标是为窑变艺术打造一个精美而富有吸引力的视觉宣传(见图3、图4),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主视觉海报在提取窑变艺术元素的基础上,分别在单色的“窑”字与斑斓渐变的“变”字上做文章,分成两个部分,并选择了经典的陶瓷剪影图案,将灵动的变化瞬间在其中呈现,传达着“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概念。通透绚丽的色调、陶瓷剪纸图案、端正庄严的字体,相辅相成突出这一传统陶瓷艺术的独特价值,与在现代设计中的艺术表现,让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窑变,并提供了更多的理解和欣赏方式。总体来说,本次设计旨在展示窑变色彩的独特魅力,让更多的观众走进窑变世界,感受这种独特的艺术之美。窑变系列视觉设计是根植于景德镇陶瓷文化土壤之上的产物。现代化的设计延展,不仅能够宣传景德镇陶瓷文化,更能够引导年轻消费者感受传统陶瓷文化的魅力。

图3 笔者《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设计展示(一)

图4 笔者《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设计展示(二)

4 结语

如今的设计越来越走向风格化和小众,科技发展带来的机械复制——千篇一律的产品,已经满足不了人们日益丰富的消费需求,也支撑不了其背后扩张的精神文化需求。窑变所带来的独特艺术风格——无法复制、窑变无双的艺术效果与充满魅力、美轮美奂的表现形式,这与现代设计强调的个性化和独特性相符合,满足当代人多元化的审美。将窑变艺术转化到新的载体上,采用综合多样的设计语言,创造出符合现代设计潮流的全新艺术表达方式,已成为现代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此背景之下,对于以窑变艺术为代表的我国传统陶瓷装饰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传承和发展,作为设计师需要以共通的设计风格为基础,融合不同的材料和技术变革,探索多种创作手法,沿袭理解研究传统元素并进行传承与发扬,创造出全新的艺术表达方式。而这些以现代感和个性化为特征的作品,更加满足现代人们对于艺术的需求,也为传统文化与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将传统文化的花园引入更广阔开放的世界。

猜你喜欢
窑变肌理陶瓷
斑斓釉画的美丽窑变
金桥(2022年11期)2022-11-21 11:32:46
窑变刻瓷,工巧合一
走向世界(2022年18期)2022-05-17 23:03:14
特色窑变组壶
大众文艺(2021年11期)2021-06-24 03:16:12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少儿美术(2020年2期)2020-12-06 05:53:24
西门亚军作品精选
景德镇陶瓷(2020年3期)2020-09-11 06:42:36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感受肌理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学与玩(2018年5期)2019-01-21 02:13:04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现代装饰(2018年3期)2018-05-22 02:52:03
陶瓷艺术作品
景德镇陶瓷(2017年2期)2017-05-26 17: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