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雅茜
【摘要】《野草在歌唱》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莱辛用客观细腻的眼光审视社会,从她的书中可以看到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此书描写了在种族隔离的背景下,白人殖民社会的边缘人物玛丽、迪克、摩西的悲惨命运,揭示了他们的精神荒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危机。莱辛在书中大量使用反讽的艺术手法,反映了当时南非殖民地的真实情况。莱辛将自己对种族主义的不满埋藏在书中,以玛丽的经历折射出了种族主义的悲剧内核。
【关键词】《野草在歌唱》;反讽;种族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6-003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6.010
多丽丝·莱辛是英国著名女作家,被誉为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她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金色笔记》等。多丽丝·莱辛是一位极具人文情怀的作家,在她的书中可以看到她对不同社会现状的思考,以及对不同弱势群体的关怀。《野草在歌唱》一书是莱辛的处女作,一经出版就获得了极大的反响,五个月内重版七次。该书以20世纪中期的南非为背景,采用倒叙的写作手法,开篇描写了黑人摩西被捕的场景。随后,莱辛从女主人公白人女性玛丽的视角,讲述了种族隔离的大环境下,玛丽与白人丈夫迪克的婚后的不幸生活,迪克对玛丽长期的忽视使玛丽精神生活空虚。而摩西对她的关心,让玛丽对黑人佣人摩西产生了不该有的情愫,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野草在歌唱》也是莱辛本人童年生活的写照,她的父亲在一战后怀着种植玉米发家致富的梦想,举家迁至殖民地。然而现实并不是那么美好,梦想中的农场仍然是原始丛林,没有房屋农舍。她的父母无法适应那里的生活,从此一蹶不振,一家人耕种的土地一直没有好的收成,生活也一直拮据。在书中主角玛丽和迪克身上就可以看到她父母的影子。二战后,英国的殖民主义大厦摇摇欲坠,莱辛在小说中运用大量反讽手法,通过人物的形象塑造,情节发展等方面的对比与讽刺,反映了当时南非殖民地的真实状况,戳破了白人殖民地淘金的美梦。本文主要从小说人物切入,从言语和情景两方面,探索小说的反讽艺术。
一、玛丽的悲剧
莱辛在自传《影中行》中提到,玛丽的人物灵感来源于自己的一位白人女性朋友,这个女孩来自运动俱乐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城镇女孩,莱辛认为将城镇姑娘放在艰苦的农场环境里可能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于是便有了玛丽。玛丽童年生活不幸,长大后在城镇里工作,一直居住在女子俱乐部里面,洁身自好,不喜交际应酬。她的生活平凡单调,直到三十多岁嫁给迪克后,生活才有了改变。不同生活方式的前后对比,是莱辛精心安排的反讽。
玛丽的城镇生活经历让她在迪克的铁皮房子里显得格格不入,玛丽第一次来到迪克的铁皮屋,玛丽精致的城市装束在贫穷的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巨大的反差感昭示着玛丽即将迎来的不幸。婚后玛丽放弃了城里体面轻松的工作和生活,起初她还感到新鲜,她尽到一个新婚妻子的本分,装饰房屋,照顾迪克。随着时间的推移,农场的生活有着诸多不顺让她感到烦心。在家里,玛丽不得不与黑人佣人打交道,她从小就被灌输黑人是下流的想法,因此对黑人的恐惧让她无法安心生活。迪克的多次投资失败也让他们的生活越来越拮据。生活的不顺和迪克的日渐冷淡,让她感到生活越加无趣。迪克生病时,她去农场监工,与黑人的接触中,她无法忍受黑人的懒散,扣除黑人的工资,甚至鞭打了摩西。玛丽对黑人的害怕转变成了不可被挑衅的权威,玛丽的变化前后反差巨大。玛丽在迪克生病时,发现了迪克经营农场的问题,她也尝试给迪克建议,两人计划种植烟草,却遇上了灾年。种植烟草赚钱的希望破灭后,玛丽的精神和身体都出现了问题,她决定用生孩子的方式来改变生活状况。迪克拒绝了她,玛丽的精神状况越来越糟糕。玛丽前后精神状况的对比使得反讽效果愈加强烈。
玛丽最终只能待在家里,迪克工作上的无能和性无能让玛丽逐渐走向深渊,没有人能理解玛丽的苦闷与压抑。直到她遇见了黑人雇工摩西,她在与摩西的相处中,摩西健硕的身体以及对她的照顾与关爱,让她对摩西生出了不为世人容忍的感情。摩西对玛丽的关爱燃起了玛丽内心对感情的渴望,然而种族隔离的藩篱无法轻易冲破,玛丽的内心欲望与殖民地白人的社会道德相悖,这使得玛丽非常痛苦。也由于这种痛苦,玛丽无法接受自己内心的欲望,她通过羞辱摩西,以此证明自己证明白人的高贵,也让摩西在玛丽的一次次相处中,对玛丽心生怨恨,为之后的悲剧埋下祸根。最终摩西在一个雷雨夜杀死了玛丽,结束了玛丽短暂的一生。
瑪丽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要远离黑人,白人是高贵的,黑人是低贱的,黑人甚至不配和白人的尸体待在一起,在畸形的世界观下,玛丽原有的人性的善良,让她在与摩西相处中,不断质疑自己的人生信条,她变得越发矛盾。摩西带给她的温情和人性的温暖动摇了她的内心,在她内心扎根的种族主义却让她无法正视自己的情感,强烈的自尊也让她的内心更加割裂。白人至上的种族优越感让她将自己的感情转变为愤怒,变成了对摩西一次又一次的折磨。摩西杀掉玛丽,不能只将其看作是救赎,也是他作为黑人的反抗,他的尊严一次又一次地被践踏,他反抗的同时拯救了在灵魂夹缝中挣扎的玛丽。
玛丽是白人殖民传统的体现者,玛丽出于自身对爱的渴望,对黑人摩西产生了感情。莱辛将小说深意埋藏在人类本身追求爱与和平的渴望与白人殖民观念的冲突之下。“作者将自己的态度或事实的真相暗含在似是而非的假象或含混陈述中,而读者则透过表象,领会其深在的含义,其情形有如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确实比耳提面命的直接宣白更有力量、更有意味。”(李建军,2001)玛丽的悲剧看似是一个人的出格导致的自身悲惨结局,实则是玛丽身边所有人一起推动。玛丽的悲惨命运暗讽着身边人的不作为和整个殖民社会的不公。
二、带来厄运的迪克
莱辛在小说中写到附近的农场主都称迪克为约拿,约拿就是带来不幸的人,迪克也是给玛丽带来不幸的人。迪克总是遇到不幸,坏运气围绕着他。莱辛用他人对迪克的玩笑,来凸显出迪克不幸。迪克是在殖民地经营农场的白人,他意志不坚,刚愎自用,对农场经营的诸多想法都无法实现。他对于农场经营没有正确的规划,种植计划也会半途而废,盲目的投资导致他的生活拮据。同时迪克总是遇到灾年,农场无法获得好的收益。他与玛丽居住的铁皮房子闷热难耐,破旧不堪,只能靠着举债度日。迪克无法勇敢承担责任,玛丽给他提出的建议他也不会采纳,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贫困的生活和迪克的不知悔改磨灭这玛丽的生活激情,他其实就是玛丽悲剧的幕后推手。
小说中的另一位农场主查理与迪克的形成对照,“几乎每一种反讽都是在具有反对性质的两种对立因素的对照中形成的,因此可以说,没有对比,就没有反讽。”(李建军,2001)查理经营农场有道,生活富裕家庭美满,查理的存在也讽刺着迪克的无能。在农场中,迪克与周围的农场主不同,迪克和土人们混在一起,学说土话,与土人开粗俗的玩笑。土人在农场劳作时,他会给土人更多的休息时间也不会使用皮鞭鞭打土人,毕竟查理之流是坚信皮鞭的作用,查理甚至曾打死了一个土人。迪克与其他农场主相比,迪克更加热爱土地,对待土人也更好。他爱农场,农场已经成为他血肉的一部分。迪克是一个有良心的农场主,但他的良心让他无法赚到钱,殖民者这个身份并不适合迪克。有良心的人反而生活拮据,莱辛的特殊安排极具讽刺意味。在殖民地被边缘化的白人,逐渐与当地文化交融,迪克越来越被当地黑人同化,书中成功白人的特质在迪克身上都没有体现,反而在摩西身上有着迪克没有的美好特质。书中黑人与白人的特质颠覆了传统观念,莱辛的特意安排体现了平等的人权观念,没有种族应该是生来低贱的,种族主义违背人性,必然会被揭穿虚伪的面具,从而走向覆灭。
在与玛丽的婚姻中,迪克这个名字也讽刺了他的性无能,他与玛丽结婚后,带给玛丽的不是幸福的生活,他与玛丽的婚姻生活中,他并不会考虑玛丽的处境,迪克以经济拮据为由,拒绝与玛丽生育孩子。迪克对玛丽的情感需求和压抑视若无睹。同时他又在精神上给玛丽带来了压迫,玛丽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他就是给玛丽带来不幸的人。最终他的农场因为经营不善,被迫转卖给查理。迪克也因为玛丽之死而受到刺激,精神恍惚。迪克不仅是带来不幸的人,更是不幸本身,他的不幸来源于他自己的目光短浅,意志薄弱,他生活的悲剧的来源都能在他自己的身上找到原因。其实更深层的是殖民主义带来的悲剧,迪克遭受的不幸掩盖了殖民主义悲剧的事实。莱辛通过巧妙的安排,不仅讽刺了小说中的人,还透过小说讽刺了社会现实。
三、救赎者摩西
玛丽与摩西的交集中常常都与水有关,在作者描述的摩西与玛丽的场景中,总是有水的出现。摩西与玛丽初见是在农场里,玛丽代替迪克监工,摩西向玛丽要水,然而因为强烈的种族观念,玛丽认为摩西的行为是在挑衅,玛丽鞭打了摩西。在玛丽连续解雇了两个黑人佣人后,迪克在农场的黑人雇工里选中了摩西,摩西成为家中的佣人。摩西在玛丽家做佣人时,玛丽对他做的家务挑三拣四,因为很多小事刻薄的大骂摩西。摩西容忍玛丽的无理要求,却也会在无理取闹时,引导玛丽。
摩西洗澡被玛丽无意间撞见,摩西健硕的身形,让玛丽的内心发生了变化。摩西决定辞去时,玛丽精神崩溃,在摩西面前大哭,摩西递了一杯水给玛丽,并让她休息,摩西用一杯水浇灭了玛丽恐惧的情绪。玛丽对摩西的情感变化都以与水有关的情节为节点,摩西最终杀死玛丽也是在雨夜。后来,玛丽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摩西照顾玛丽,为玛丽梳洗穿衣服,神情就像溺愛妻子的丈夫。玛丽对摩西生出了莫名的情愫,但碍于种族的鸿沟,结局注定是悲剧。被托尼发现两人的行为后,玛丽赶走了摩西,摩西的自尊再次受到伤害。摩西的自尊屡次被玛丽刺伤,为了报复,摩西最终选择杀了玛丽,摩西杀死了玛丽的肉体,却救赎了她的精神,让她从精神的牢笼中被释放出来。
摩西杀死玛丽后满足了自己的报复心,却又觉得歉疚,怜悯。他靠在蚁冢等待被捕,在罗本古拉统治下的南非,法律条例严格,如果有人做了十恶不赦的事情,很可能会被钉在蚁冢上的一根木桩上处死,或是受到类似的极刑。摩西的行为坚持了黑人的一种临行不惧的传统。摩西勇于承担自己所犯的错误,警察来后,他选择了自首。莱辛将善良,智慧,受过教育,身材健硕等特点赋予摩西,这些特点颠覆了白人对黑人的刻板影响。莱辛通过对摩西的描写,表达出了人人平等的观念,种族主义迫害黑人,反之也伤害着白人。书中摩西的善良隐忍都在暗讽着白人的自私自大。摩西杀掉了白人女性,反抗了白人权威,是黑人中种族主义的反抗者,黑人的隐忍与反抗精神在他的身上得以体现。摩西身上的反讽性不仅讽刺了摩西命运的悲惨,也是对种族主义,白人至上的暗讽。
四、次要人物的反讽性
小说中的次要人物起着推动故事发展,补充故事的作用。小说中的警长,查理夫妇,托尼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莱辛在这些次要人物身上也有不一样的安排。比如小说开篇摩西被捕时出现的警长对摩西评价道:尽管说土人的行为“可称道”有些不得体,但是现在的世风变化,今日的土人已比不得当年的忠厚,人心不古,那么推崇过去的传统还是可以接受的。警长的想法站在殖民者的角度,批评黑人不如以前忠厚,殖民过程先是荷兰殖民者,随后加上英国殖民者,这两个殖民强盗主要采取暴力的即军事的手段,通过频仍的武装袭击和不断的殖民战争,驱逐和杀戮非洲人,霸占他们的土地,劫掠他们的财产。这是丝毫不遵守法律成规的赤裸裸的暴力掠夺,是灭绝人口的剥夺。在这个过程中,充满着杀人越货的残暴行径和南非当地居民的说不尽的苦难。(宁骚,2001)在南非建立政权,实施种族隔离,白人通过暴力获得黑人的屈服,莱辛通过白人警长轻描淡写的评价暗讽了殖民者的虚伪与自私。查理作为殖民者,只关注自身的利益,却获得了财富与成功,在迪克生病时想要吞并迪克的农场,迪克与玛丽也是他鄙夷的穷苦白人,查理的自私讽刺着白人的社团精神。托尼来到殖民地也无法忍受南非的天气,托尼是仍然对殖民怀有信心的年轻人,他一到农场就见证了颠覆种族隔离政策的杀人案,殖民地并非他想象中美好。在文明日渐进步的20世纪,殖民主义的美梦终将瓦解,但仍然有人相信这场残忍的骗局,托尼就代表了这类人,托尼的经历讽刺着心怀殖民美梦的殖民者们。
五、结语
莱辛借助玛丽的故事表达了对种族主义的反讽。看似玛丽的出格导致了悲剧,实际上却是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导致了悲剧,莱辛从白人视角将故事娓娓道来,语言与情节大有深意,莱辛用白人话语暗讽种族主义的虚伪与自私。莱辛引用“失败与不适最能让人评判一个文明的弱点”,将批判深意隐藏在每一个人物的动作与话语中,莱辛用文字讽刺了殖民者,表达对殖民的批判和殖民地的关切。《野草在歌唱》通过白人的故事发出黑人的声音,促进了社会对种族主义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多丽丝·莱辛.影中行[M].翟鹏霄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
[2]多丽丝·莱辛.一蕾.野草在歌唱[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2.
[3]陶淑琴.多丽丝·莱辛的种族歧视思想——《野草在歌唱》的叙事裂缝解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05):101-108.
[4]曹星月,邓慧.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野草在歌唱》中人物的悲剧命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01):124.
[5]李正栓,孙燕.对莱辛《野草在歌唱》的原型阅读[J].当代外国文学,2009,30(04):12-18.
[6]宋金玲.从后殖民角度解读多丽丝·莱辛之《野草在歌唱》[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30(03):71-73.
[7]李建军.论小说中的反讽修辞[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05):106-111.
[8]夏琼.扭曲的人性,殖民的悲歌——评多丽丝·莱辛的《野草在歌唱》[J].当代外国文学,2001,(01):132-136.
[9]杨钧.试论小说中反讽的四种类型[J].学术交流,1994,(06):64-68.
[10]宁骚.论南非种族隔离制及其对黑人的殖民掠夺(上)[J].世界历史,1979,(06):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