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齐剑豪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和农耕文化紧密相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到冲击,部分杂技门类濒临灭绝,加强杂技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已刻不容缓。
河北省吴桥县经过普查调研和搜集,共挖掘整理了237 条杂技非遗项目线索,通过抢救扶持、保存复原、宣传推广等措施加强保护和传承。目前,吴桥成功申报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1 个(吴桥杂技)、省级杂技非遗项目9 个、市级杂技非遗项目29 个、县级杂技非遗项目36 个;国家级杂技非遗传承人2人、省级杂技非遗传承人18 人、市级杂技非遗传承人13 人、县级杂技非遗传承人81 人,初步构建起杂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此外,吴桥县设立了专项资金,支持杂技春晚的筹办、杂技节目创新编排等,圆满承办了第十七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吴桥分会场活动。吴桥杂技旅游也提升了吴桥杂技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大幅提高了“吴桥杂技”的知名度、美誉度。吴桥县还分别依托乡村杂技小院、民间杂技团排练厅等,挂牌成立了8 家杂技非遗传习所,由杂技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牵头,常态化地开展非遗传习活动。吴桥县被授予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河北省文化产业十强县”“河北省杂技文化生态保护区”等荣誉称号,被列为全国24 个文化产业基地县之一。
1.部分杂技非遗项目失去生存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地理、经济、人文等综合环境共同缔造的。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人们的消费方式和理念发生了变化,少数非遗项目失去了生存的环境,保护和传承活动难以为继,比如吊小辫、蛇钻七窍等杂技类非遗项目已经不适合今日大众的审美需求;还有的非遗项目难以找到制作道具的材料,比如杂技表演打花棍所需木材在原产地已消失,无法找到替代产品。
2.保护杂技非遗所需资金落实难度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将非遗保护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非遗传承是公益性行为,需要提供资金资助。一是对传承人的资金资助,包括传承人的生产、生活、传承所需要的资金;二是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资助,包括非遗项目挖掘整理、发展创新、普及演出等所需要的资金;三是营造传承环境所需要的资金。非遗文化生态的维持和发展特别重要,一些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的恢复与发展、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都需要资金帮扶。非遗资金投入不足,导致部分杂技非遗资源的抢救、保护、利用等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3.大众保护传承意识相对薄弱。现代人推崇城市文化、潮流文化,对传承杂技非遗的重要性、杂技非遗的历史价值、保护杂技非遗的紧迫性认识得不够深入。比如,有的人认为杂技非遗一定会消失,保护和传承没有意义;还有的人认为杂技非遗保护是文化部门和专家学者的事,与自己无关,没有保护杂技非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杂技非遗项目传承人接续工作存在困难。一是传承人社会地位有待提升。杂技非遗项目传承人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年轻人缺乏对杂技非遗的了解,认为从事这项工作收入有限,实现不了自我价值,不愿意从事杂技非遗行业。二是杂技传承人文化程度偏低。调查显示,吴桥现有的34 个杂技非遗项目中,传承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只有7 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绝大多数,这导致了杂技非遗资料的整理、研究及传承困难。三是传承人年龄普遍较大。目前,吴桥杂技非遗项目传承人中, 50岁以上的有92 人,50 岁以下的仅有32 人。随着传承人年龄增大,身体状况日渐下滑,记忆力逐渐衰退,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接续者,非遗项目就会出现“人亡艺绝”的现象。四是少数杂技传承人生存条件急需提高。与市场结合程度不高的杂技非遗项目带来的经济收入较少,传承人的生活负担较重,甚至有的传承人因为需要打工赚钱,放弃了对杂技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活动。
5.部分杂技非遗项目未能产生经济效益。当前,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受到现代化浪潮的冲击,加之挖掘、整理和研究不够,创新发展能力显得后劲不足。如在文化服务方面,一些表演性的杂技非遗项目还停留在原生态的展示阶段,缺乏适应现代审美需求的改良和改编。
1.完善保护机制,建设专业队伍,夯实基础增“实力”。一是设立独立的杂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根据杂技非遗项目的数量和规模确定人员编制、职能和任务。由于杂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非常高,必须组建一支既懂理论知识又熟悉实际操作的人才队伍,除了对现有工作人员加强培训以外,还可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或返聘离退休人员等方式来解决。二是深入开展杂技非遗资源全面普查,建立吴桥县杂技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集,制订保护措施,实行动态管理。三是实施杂技非遗纪录工程,以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形式,纪录拍摄传承人掌握的杂技非遗知识和精湛技艺,对杂技非遗项目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形成杂技非遗档案和数据库,特别是对一些失去生存环境、濒临灭绝的杂技非遗项目,更要及时地保留下文字影像资料。四是建立杂技非遗博物馆和传习场所等文化设施,增设杂技类非遗项目博物馆或展览馆,帮助其更好地传承、传播。鼓励每个杂技非遗项目都设立传习所,力争都有传习、展示设施,为扩大传承人群创造条件。
2.拓宽渠道,做好保障,多方支持成“合力”。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体现文化多样性、急需抢救性扶持的重点杂技非遗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予以补贴。二是鼓励相关文化企业设置杂技非遗专项保护基金,增加保护经费,加大对杂技非遗项目的投资开发。三是吸收各类公益性组织的资金,让杂技非遗项目得到更多扶持,让项目传承获得更多支持。四是鼓励杂技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解放思想,勇于开拓,自筹资金或争取贷款,把杂技非遗项目做成产业,实现活态性传承。
3.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保护意识,全民参与挖“潜力”。一是利用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拓展杂技非遗宣传的覆盖面,宣传杂技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意义。二是邀请杂技非遗传承人举办讲座,让杂技非遗走进社区、机关和学校,让社会各界充分了解杂技非遗,增强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三是加强对杂技非遗项目的理论研究,吸纳研究机构、专业人才参与编写、出版杂技非遗著作,创作相关题材文艺作品,拍摄音像、影视作品,深化文化内涵,提升文化资源价值。
4.改善传承环境,普及杂技非遗教育,为培养后援添“活力”。传承人对杂技非遗项目的热爱和投入,是杂技非遗能够存在和延续的根本。一是健全杂技非遗传承奖惩机制。对杂技非遗的传承保护及传承人的贡献程度等定期开展评估,对积极参与杂技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的传承人给予支持和奖励。三是将杂技非遗保护传承和学校教育结合,积极推进杂技非遗进校园活动,将杂技非遗项目纳入教育课程,培养青少年对杂技非遗传承的兴趣。
5.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科研创新,催生产业新“动力”。杂技非遗蕴含着重要的文化和经济价值,要遵循文化发展和市场经济规律,加强对杂技非遗保护性的研究开发,努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合理规划杂技非遗产业化发展布局,实现聚集化发展。要结合吴桥杂技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争创、大运河文化展馆区和杂技非遗传习园等项目建设,对杂技非遗项目的资源要素进行集聚和整合,构建产业发展基地。二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合理保护开发杂技非遗项目。杂技非遗保护和研究机构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赋予非遗项目新的生命力,既要保留传统的传承形式,又要以科技创新文化展现非遗魅力,开拓文化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例如以影视制作、动漫设计、软件开发等形式,对杂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实现最大的经济价值。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打造电子商务平台。杂技非遗项目产业化需要建立文化企业,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部门要为杂技非遗企业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对杂技非遗品牌给予重点扶持,对非遗传承机构和个人给予适当激励;对非遗项目注册商标和申请专利予以协助,保护非遗产品知识产权;打造电子商务平台,销售杂技非遗传承人作品,使其走入千家万户。四是促进杂技非遗项目保护和文化旅游产业融合,让杂技非遗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动力。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发展全域旅游将为杂技非遗项目的保护、利用带来新机遇,要努力探索杂技非遗与文旅融合的各种实践,让杂技非遗项目成为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