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 任净萱
(清华大学,北京 100084)
大学英语作为大学外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2020)[1]。 在“互联网+”与实体教育虚实融合的育人空间中,学生的学习方式、知识内容来源均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课堂组织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养成。 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实现由注重课堂讲解向通过精心巧妙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转向是大学英语读写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应对以教师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阅读圈(Reading Circles)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导、注重生生合作的阅读教学模式应运而生(Daniels,2002)[2]。 阅读圈英语教学模式由美国学者Harvey Daniels 在其专著«文学圈:读书俱乐部与小组中的声音和选择»中正式提出。 多数情况下,阅读的内容是文学作品或故事体裁的作品,因此,阅读圈有时又被称为文学圈(literature circles)。
鉴于采用阅读圈教学模式在英语母语教学中,特别是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批判性阅读能力方面取得成功的先例(Beradowski,2013;沈红丹,2012)[3-4],国内外学界陆续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展开研究,将阅读圈教学模式应用到英语作为外语的语境中(杨艳,2021;周开林、郑燕飞、吴青,2021)[5-6],其中Seburn(2016)[7]提出了学术阅读圈(Academic Reading Circles)的概念,以更好地满足学术英语课程中的学生需求。 然而,文章作者在文献梳理过程中发现,除了阅读圈模式理论评价类的研究,应用类研究多集中在初、高中和本科英语专业的课堂中,对大学英语关注尚不足。 另外,阅读材料多聚焦文学作品,鲜有涉及其他文体(如:议论文、学术论文)的教学实践。 同时,实证研究匮乏,急需拓宽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基于此,文章旨在从学生视角探究大学英语读写课程中采用阅读圈教学模式的成效,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1.学生对大学英语读写课程中采用阅读圈教学模式的态度如何?
2.学生认为阅读圈教学模式有哪些益处?
3.学生认为阅读圈教学模式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文章在国内一所顶尖研究型大学进行,依托的课程为«英语阅读与写作»,该课程属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公共必修课(2 学分,32 学时),教学内容为英语议论文阅读和写作。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文章第一作者发现课程主要问题体现在学生课堂参与度低、课程获得感不足。 具体表现为学生过度依赖教师讲解,对文本信息的处理仍然停留在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层面,难以针对文本的意义和内涵进行批判性阅读并形成新知完成写作。 因此,文章第一作者在«英语阅读与写作»课程中尝试使用了阅读圈教学模式。
文章选择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受试,共有55 名学生参与了本研究,他们来自«英语阅读与写作»两个教学班。 受试来自不同年级,其中74.5%为大一学生,7.4%为大二学生,14.5%为大三学生,3.6%为大四学生。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还对自愿报名的六名(学生A~学生F)受试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以期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对新教学模式的反馈。
1.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一共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改编自Su et al.(2019)[8],从四个维度调查受试对阅读圈教学法的态度,分别是感知有用性、自我效能、情感、行为四个维度。 感知有用性调查受试在多大程度上认为阅读圈活动对英语学习是有帮助的(如:阅读圈活动帮助我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 自我效能调查受试在多大程度上有信心完成阅读圈的相关活动(如:我认为我可以理解阅读圈活动中阅读的文章)。 情感因素聚焦受试在这项合作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情感(如:阅读圈是一项有趣的英语学习活动)。 行为因素则涉及受试的实际参与程度(如:我积极帮助组员修改、编辑任务单)。 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形式,选项1~5 分别代表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 第二部分设置了一个问题,以收集调查对象参与后续访谈的意愿。 第三部分收集受试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院系和年级。 为了确保受试对问卷各题项理解的准确性,问卷语言为中文。
2.半结构化访谈
出于三角检验和深入分析的目的,文章还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质性研究方法,邀请受试参与后续深入访谈。 六名受试分别接受了单独访谈,每次访谈持续40 至60 分钟。 访谈的初始问题包括“与传统的英语学习方法相比,阅读圈教学模式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在五个角色中,你认为哪个角色最有收获? 为什么?”“你对小组合作的经历有什么感受?”“你认为阅读圈的哪些方面需要改进?”等,根据被访者的回答,会相应提出后续问题,使他们进一步阐述他们的观点。 访谈均采用被访者的母语(中文)进行,以确保他们能够准确交流。 为了信息准确,经访谈对象同意,访谈中采用笔记加录音的形式。 访谈后,研究者对访谈录音进行转写并编码整理后进行主题分析。
问卷分析通过计算四个维度和各个维度下面每个题项的均值来完成。 访谈数据的分析采用主题分析法。 首先,文章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分别对受访者的回答进行反复阅读,确定重复出现的主题。 然后,再对重复出现的主题进行多次比较归类,直至形成最终的分类。 最后,文章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对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可信度检查。
对问卷数据,首先计算了感知有用性、自我效能、情感、行为四个维度的均值。 结果显示,在反应受试对阅读圈活动整体态度的四个维度中,“感知有用性”得分最高(4.35),其次是“情感”(4.2045)、“自我效能”(4.1964)和“行为”(4.076)。 所有四个维度的均值都超过了4 分(同意),表明学生对阅读圈的整体态度是积极的。
另外,又分别统计了各个维度下面每个题项(共18 个题项)的均值。 从各维度单项均值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感知有用性”和“情感”两个维度中的所有题项得分都超过了4 分。 而在“自我效能”维度中,“在阅读圈中,我能给同伴提供建设性的反馈”这一题项以及“行为”维度中的“我积极帮助组员修改和编辑他们在阅读圈中负责的内容”和“我经常指出组员的错误”这两个题项的得分均低于4分。 这显示出阅读圈活动中的同伴反馈还有改进空间,而且小组成员之间互助修改及指出错误的实际参与度较低。
1.新颖性
与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不同,在阅读圈中,课堂的主导角色变成了学生,教师只起到辅助的作用,这给学生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课堂体验,比如学生C 反馈:“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比较活泼、有趣,它没有传统模式下那种死板的感觉,我们更感兴趣,参与起来会更加主动积极。”学生D 表示:“更能调动学习者自身的主动性,因为它不是教师的单向传授,而是需要你自己去根据你分配到的角色主动去看文本,努力去理解它。”
2.有用性
访谈结果显示,阅读圈在多个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在“有用性”这个主题下,主题分析进一步揭示了三个子主题,“有用性”分别体现在语言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小组合作三个层面。
语言能力的提高被受访者多次提及,具体体现在词汇、语篇理解和口语三个层面。 首先,阅读圈模式在提高学生的词汇方面非常有帮助,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词汇量,还可以使学生能够理解单词使用的具体语境和常用搭配,比如学生A 提到:“我通常会通读文章,将我不熟悉的词标出来。 然后查字典,将这些词的意思带回文章中进行阅读。”学生C也有类似的反馈:“在圈读完之后,我会查一下词典上的意思,然后做一些筛选,一般会剩下两种类型的新词。 一种是对整篇文章或句子的理解很重要的词,另一种是用法和意义丰富的词。”第二,访谈也显示,阅读圈模式对学生提高理解文章的能力非常有帮助,受访者多次提到:“我想要完成我的工作,首先我就必须要把这个文章好好读完才能完成相应的任务,实际上督促了我去更认真地理解和阅读(学生F)。”最后,由于在阅读圈模式下小组内成员们一起阅读交流,很多受访者提及了阅读圈对自己口语能力的提升作用。 比如学生A 表示:“在日常学习中没有太多练习口语的机会,以前在中学阶段我对口语表达也没有那么关注。 阅读圈给了我一个练习口语的机会,表达我的观点。”
阅读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很多受访者在访谈过程中提到这一活动也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A 结合自身经验,分享了她关于阅读圈有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观点:“我觉得一篇文章可能只是代表一个人或者是一类人的看法。 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并不是说要全盘接受作者所有的观点。 Connector 这个角色让我有机会就某一主题拓展阅读,多方查找观点。 当然,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在吸纳其中一些观点的同时,大胆提出自己的一些不同观点。”
阅读圈的一个特点是小组合作阅读。 总体来看,大多数学生认为小组合作的体验是积极的:“整个小组都有很好的体验。”(学生A)“作为一个小组,大多数学生可以从分工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并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学会合作。 这也是阅读圈的一个重要优势: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与同一组学生交流,遇到问题也可以相互沟通。”“在课堂上,我们在小组讨论中非常活跃,因为总会有新的观点出现。”(学生B)
3.存在的问题
受访者在访谈过程中也提到了一些阅读圈活动现存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缺少外部约束管理及不同角色任务量差别较大两个方面。
由于阅读圈活动以学生为主导,旨在调动学生内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批判性阅读能力,活动中较少涉及考核类内容从外部对学生学习进行约束管理。 学生C 和学生E 都表示希望增加对单词的强制性要求:“高中学英语主要靠老师讲授,他会让我们去刻意背诵一些单词短语。 虽然说这好像是一种死记硬背,但是那些背过的东西确实会留在你的脑海里。 记忆是手段,应用是结果,我感觉这种模式会不会更好一点。”“我觉得想要提升使用生词的能力更多还要靠上课,那种比较传统的讲授帮助更大。 特别是配上考试之后能让我掌握生词,因为毕竟这还是一个半强制性的东西。”学生F 提出了他希望在阅读圈中增加强制性课后作业的观点:“如果要说不足的地方,我个人认为,在课后的那种落在笔头上那种任务可以再适当增加一些。 课上学了很多东西,课下如果不强化练习,我感觉好像很容易就忘了。”
另外,受访者提到阅读圈活动中五个角色的任务量差别较大。 学生E 结合自己的体验,对比了角色之间的差异:“似乎只有总结者需要阅读全文以非常好地帮助我理解文本。 其他几个角色实际上不把全文看下来,也可以完成相应的任务,可能每个角色之间差别比较大。”学生A 和学生D 也都有相似的反馈,他们认为作为单词大师或文段分析者要比其他角色更容易,工作量较少。
阅读圈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与合作探究,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 文章从学生视角探究了大学英语读写课程中采用阅读圈教学模式的成效。 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阅读圈模式的整体态度是积极的。 他们认为阅读圈活动对英语学习有帮助,有信心完成阅读圈的相关活动,在合作学习活动中的情感是积极的,而且可以实际参与到阅读圈活动中。 学生对阅读圈模式的新颖性及其可以有效提升语言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小组合作方面都给予了肯定。 同时,从学生的反馈中可以关注到阅读圈模式本土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聚焦如何更加合理地平衡不同角色的任务量,将提升学生内在自主学习动力与外部约束管理相结合,在同伴反馈过程中给予更有针对性的指导等,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程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