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振,王晓睿,赵龙梅,常银辉
(辽宁省地震局,辽宁 沈阳 110034)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正式测定:2023 年8月23 日18 时19 分47 秒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发生M4.6 地震(本文以后章节统称辽宁普兰店M4.6 地震),震中位置为东经122.2 度、北纬39.42度。
本次辽宁普兰店M4.6 地震,辽宁省强震动台网共获取了34 组加速度记录。这是辽宁省强震动台网建成以来,首次获取200 cm/s2以上加速度记录[1-2],使我省M4.5以上强震记录由原来的3次,增加到4次。研究加速度记录特征,对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1-3]。因此,本文针对普兰店M4.6地震,强震动台站获取的加速度记录的峰值、频谱、峰值衰减规律、V/H比值等进行了分析。
目前,辽宁省共有国家级强震动台站35个,主要采用珠海泰德企业有限公司生产的TDA-33M 型力平衡加速度计和北京港震机电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BBAS-2 型力平衡加速度计。数据采集器采用北京港震机电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GSMA-2400IP 型地震数据采集器,以及珠海泰德企业有限公司生产的TDE-324CI 型地震数据采集器(表1)。数据采集器为IP 方式通讯,采用实时数据接收和事件触发两种方式。
强震动仪器设置主要参数为:采样率土层台站为200 Hz,基岩台站为100 Hz,事前存储时间为20 s,事后存储时间为20 s。加速度计测量范围±2 g,动态范围大于等于130 dB以上。
表1 强震动台站使用的加速度计主要性能指标[4-6]
距离辽宁普兰店M4.6 地震震中距最近的台站为普兰店台,震中距11.7 km,最大峰值加速度为280.1 cm/s2。图1为普兰店台和炮台未校正加速度记录时程。
图1 加速度波形记录Fig.1 Acceleration waveform recording
本次地震共获取加速度记录34 组,其中强震动基岩台站获取12组36条加速度记录,土层场地台站获取22 组66 条加速度记录。从表2 可见,获取加速度记录的台站,震中距约从11~380 km 分布不等,峰值加速度随震中距增加而逐渐减小,最小约0.1 cm/s2,最大约280.1 cm/s2。
表2 强震动台站地震动参数表
续表
本文主要分析近场台站普兰店台频谱特征。普兰店台架设设备是珠海泰德公司生产的TDA-33M 加速度计和TDE-324CI 数据采集器,通讯方式为网络实时通讯,触发方式采用实时触发和事件触发两种方式,仪器架设采用地面仪器墩方式,具体地点是大连市普兰店区大谭镇双山村。该台站震中距为11.7 km,单分向最大加速度为EW 向280.09 cm/s2,NS 向265.42 cm/s2。台站为土层台,场地属于Ⅱ类场地。
台址所在地区,零星分布有前震旦系混合岩、城子坦组片麻岩、震旦系钓鱼台组砂岩、砾岩、南芬组页岩、粉砂岩以及寒武系下统灰岩、页岩。区内主要地震构造为北北东向金州断裂,沿断裂发生过多次5~6级地震。
文中加速度记录傅立叶谱和反应谱分析,采用如下方法[7]:(1)加速度记录零点校正和基线校正;(2)反应谱的阻尼系数ξ 取为5%;(3)加速度记录事件前、后保留的时间均为20 s;(4)反应谱的计算采用BAP方法。
通过计算,得到普兰店M4.6 地震普兰店台加速度傅氏谱和反应谱(图2)特征如下:(1)EW 向、NS 向的谱最大峰值在10 Hz 附近,UD向谱最大峰值在20 Hz 附近。(2)EW 向、NS向在30 Hz 附近,出现第二大谱峰值,之后迅速衰减。UD 向表现与NS 向、EW 向迥然不同,在20 Hz 附近出现最大峰值,之后在20~70 Hz 平稳波动,而70 Hz 以后才开始加速衰减。原因可能是:①推测此次地震震源产出的地震波高频成分比较发育;②普兰店台为土层台,场地属于Ⅱ类台,对高频成分有放大作用。因此,在不同频段出现多个谱峰值。而UD 向与EW 向、NS 向相比,20~70 Hz 高频成分相对平稳。(3)竖向与水平向谱峰值比值,分别为0.29 和0.31,竖向与水平向的谱峰值比小于二分之一。
图2 普兰店台站记录傅氏谱Fig.2 Fourier spectrum recorded at Pulandian Seismic Station
图3 普兰店台站记录加速度反应谱Fig.3 Recorded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um at Pulandian Seismic Station
从图4 可知,辽西和辽东地区台站较为稀少,本次4.6级地震震中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距离普兰店强震动台11.7 km,EW向、NS向、UD向峰值分别为280.1 cm/s2、265.4 cm/s2、82.8 cm/s2。
辽宁普兰店M4.6 地震共获取34 组,共计102 条三分向加速度记录,本文对所有台站NS向、EW 向、UD 向进行了衰减曲线绘制,为统一场地类型,因此剔除了基岩台站记录,另外,剔除了加速度峰值出现异常的析木台记录。如图5所示,图中短点划线表示UD 向峰值衰减曲线,长短划线表示EW 向衰减曲线,实线表示NS 向衰减规律曲线,拟合坐标采用对数坐标。其方程是LN()PGA=LN(a)+b(Δ),其中PGA为UD 向、EW 向、NS 向 加速度峰值,a、b 是方程的回归系数,△代表台站与震中距离,R2是趋势线拟合的指标,它的拟合程度越高,越接近于1(表3)。从实际拟合结果看,水平向衰减曲线接近,UD向衰减曲线值偏小。R2值在0.907~0.953 之间,置信水平较好,表明UD向、EW 向、NS 向加速度峰值拟合曲线有较高的可信度。
图4 台站与震中位置图Fig.4 Location of the station and the epicenter
图5 普兰店M4.6地震衰减规律曲线Fig.5 Attenuation curve of Pulandian M4.6 earthquake
表3 拟合方程参数
辽宁普兰店M4.6 地震,PGA 衰减规律表现出如下特征:(1)震中距20 km 以内,PGA 峰值最大,达到280 cm/s2之多,而距震中48 km的炮台台,PGA值迅速衰减到27 cm/s2,是普兰店台最大峰值的1/10不到。(2)震中距50~130 km缓慢衰减,最大峰值在7 cm/s2~25 cm/s2之间波动。(3)震中距130 km 以上则呈现迅速衰减状态,峰值加速度变化范围在10 cm/s2~5 cm/s2之间变化。(4)震中距200 km 之后,峰值由8 cm/s2~0.09 cm/s2之间呈缓慢波动式下降。(5)震中距相近条件下,土层类型台站峰值与基岩类型台站峰值相比较,土层类型台站峰值是基岩类型台站峰值的2 倍左右。由此可见,土层对地震动放大作用明显。(6)析木台的峰值不符合衰减规律。其震中距为164 km,水平向峰值达到29.6 cm/s2,竖向峰值达到82.8 cm/s2。然而,与震中距相近的偏岭台和海城台相比之下,析木台的水平向峰值相差20 cm/s2以上,竖向峰值相差也在9 cm/s2,这与衰减规律不符,需要进一步现场勘查分析。
针对辽宁普兰店M4.6 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局仪器烈度计算规程[9],进行了如下处理:
(1)零线校正:采用原始记录减去事件前20秒的记录平均值方法,得到未校正加速度记录。
(2)频响校正:根据中国地震局强震动加速度记录校正相关规定,加速度进行0.1~10 Hz带通滤波处理,得到校正加速度记录。
表4 列出了125 km 以内的台站,未校正的加速度记录和校正后的加速度记录,二者对比,未校正记录和校正记录峰值存在明显差异,加速度记录经校正后,峰值较原始记录峰值平均减少了5%~93%左右。由此可见,带通滤波不仅消除了高频成份,而且对加速度峰值影响显著。
表4 加速度记录校正前、后值对比
本文根据辽宁普兰店M4.6 地震,计算了基岩台站和土层台站,垂直向峰值V与水平向峰值H随震中距V/H比值变化情况。如图6 所示,场地类型V/H比值随震中距的变化特点如下:(1)距离200 km 之内,相同震中距条件下,基岩台站V/H比值平均值只是略大于土层台站V/H比值,而200 km 之外,基岩台站V/H比值明显大于土层台站V/H比值。(2)水平向V/H比值,随震中距的增加在0.1~0.7 范围波动;基岩台站V/H比值,随震中距增加在0.5~1.4 范围波动。由此可见,相同震中距条件下,基岩台站V/H比值普遍大于土层台站V/H比值,震中距200~300 km之间,这一现象明显。
图6 不同场地上V/H随距离的变化Fig.6 Relationship between V/H and distance on differentsites
本文针对辽宁普兰店M4.6 地震加速度记录特征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
(1)普兰店台的水平向峰值为280.1 cm/s2,是难得的近场强震记录,彰显了我省强震动台网建设成效。
(2)加速度傅氏谱和反应谱水平向与竖向主要特征有所不同:水平向谱最大峰值在10 Hz附近,UD 向谱最大峰值在20 Hz 附近;水平向分别在10 Hz 和30 Hz 出现最大峰值和次大峰值,竖向在20 Hz出现最大峰值后,在20~70 Hz峰值变化平稳。
(3)PGA 基本符合衰减规律,从拟合方程指标R2看,水平向和竖向峰值拟合曲线置信度较高。
(4)未校正加速度记录与校正后的加速度记录相比,峰值减少5%~93%,可见滤波对于高频成份有很大的抑制作用,对峰值影响显著。
(5)竖向峰值V与水平向峰值H随震中距的V/H比值特点是,在相同震中距条件下,基岩台站V/H比值普遍大于土层台站V/H比值,随着距离的增加,这一趋势愈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