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三体人一样脱水,难不倒它们

2023-12-23 10:18窗敲雨药学硕士果壳网主笔
中学生天地(A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休眠状态芽孢抗性

文/窗敲雨(药学硕士,果壳网主笔)

在科幻巨著《三体》中,面对环境恶劣的乱纪元,三体人能够迅速脱水来延续生命,直到环境稳定的恒纪元到来,再泡水“复活”。

而在现实世界里,依靠“脱水”进入休眠状态来度过危急时刻的生物,其实有不少。不过,与外星智慧文明的代表三体人相比,现实中具备这种能力的生物相当不起眼,比如昆虫、线虫、细菌等家族中的某些成员。在众多脱水“高手”之中,水熊虫和细菌可能是我们身边最容易找到的两类脱水生物。

←水熊虫(图:视觉中国)

↓脱水中的水熊虫(图:视觉中国)

水熊虫休眠中,高温辐射都勿扰

水熊虫是对“缓步动物门”的俗称,它并不是单一的物种,而是一个庞大群体的统称。目前,人们已经发现了1000 多个水熊虫物种。

顾名思义,水熊虫的外形乍一看像只憨憨的熊,它的全身由头部与4 个相似的体节组成,每个体节上长着一对小脚,末端有爪子、吸盘或脚趾。水熊虫通常身长不足1 毫米,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它的真容。

水熊虫的分布非常广泛,从高山到大海,从赤道到两极,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它们很可能就住在你身边,安家在潮湿的苔藓上。

和三体人相似,当遇到干旱等不利于生存的情况时,水熊虫能够脱去身体里绝大部分水,进入代谢近乎停止的休眠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为“隐生”。在休眠状态下,水熊虫往往对外界的危险有极强的抗性。有实验发现,部分水熊虫休眠体能够撑过150 ℃的高温、- 272 ℃的低温、太空真空、高剂量辐射等极端环境而不会死亡。等环境危机解除后,水熊虫会从休眠中苏醒过来,恢复体内的水分和代谢。

这种休眠机制能帮助水熊虫沉睡很多年。科学家曾发现,一种生活在南极的水熊虫物种在冰箱里休眠了30 年之后依然能活过来。但人们现在还不清楚这种隐生的状态最长能持续多久。

当然,脱水休眠并不是万能的,水熊虫也远远称不上是“不死之身”。除去休眠时间,这些小动物的寿命其实很短,只有3—30 个月。它们只有处在休眠状态中才擅长应对恶劣环境,而且即使是在这种状态下也依然不耐受机械损伤——只要碾压就能轻易地把它们杀死。

亦正亦邪的细菌芽孢

部分细菌会形成芽孢来度过生存危机。芽孢与水熊虫的休眠体存在很多差异,但它们都具有高度脱水、代谢静止和擅长对抗危险环境的特点。变成芽孢之后,细菌会获得比在活跃状态时更强的抗性,甚至在经历酒精消毒、沸水煮之后都不会死掉。

一些能产生芽孢的细菌对人类有害。例如炭疽芽胞杆菌,它可以导致严重的感染,有时甚至会致命。为避免被这些细菌侵害,人类必须采取非常严格的灭菌手段,用高温高压将芽孢彻底杀死。

另一些细菌芽孢非但不会危害人类,还可能对人类有益。枯草杆菌就是这样一种“友好”的芽孢细菌,它可以用来发酵黄豆以制作纳豆,也可以做成益生菌制剂。将脱水休眠的芽孢形态细菌做成制剂,不仅比普通的活细菌更易保存,而且它们的抗性更强,不容易被人类的胃酸杀死,能够保证到达肠道,发挥调节肠道细菌的作用。

→枯草芽孢杆菌(图:视觉中国)

与脱水休眠的动物相比,细菌芽孢能够维持休眠的时间更是长得惊人。早在1995 年,就有研究者从距今4000 万年至2500 万年的琥珀中发现了仍然可以复苏的细菌芽孢。

人类掌握脱水技术也许不是梦

遇到危险能够脱水休眠,化险为夷之后满血复活,谁不想拥有这么实用厉害的技能呢?然而,在现实世界里,生物的“脱水”与“复苏”是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专门的保护与修复手段,并不像把葡萄晾成葡萄干那样简单。

水在生物体内起着维持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作用,如果只是把水去掉而不做其他干预,细胞结构就会被破坏,再也无法恢复。因此,能够脱水的生物通常要合成一些特殊的保护物质,以免细胞受到伤害。一种常见的保护物质是海藻糖,这种糖类可以替代水的作用,维持生物分子与细胞原有的结构。

此外,脱水生物在辐射防护、DNA 修复等方面有一些特殊手段,这些复杂的分子机制加在一起,才造就了休眠体强大的抗性。

人类不具备天生的脱水技能,不过科学家正在不断学习水熊虫等生物的脱水求生的技能,并将这些知识加以运用。比如,前面提到的海藻糖,现在已经被用作重要医疗生物制品的保护剂,防止药物和疫苗成分失活。

从这个角度来看,也许可以说人类已经掌握了一部分“脱水”技术。随着科学的进步,说不定有朝一日,像三体人一样脱水求生也能在人类身上实现。

猜你喜欢
休眠状态芽孢抗性
靶向治疗下乳腺癌干细胞发生发展动力学分析
水稻种子休眠调控与破除技术的发展
癌细胞从“休眠”到“苏醒”重大谜团获解
一个控制超强电离辐射抗性开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作用及其产品开发
侧孢短芽孢杆菌A60
甲基对硫磷抗性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基于分离树的能量有效数据转发机制*
30L发酵罐培养枯草芽孢杆菌产高密度芽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