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晶(南京财经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人的生命就是时间的组合,花时间教我的人和我花时间教过的人,我们的时间,我们的艺术生命,早已自然地融合到了一起。”①“岁月如歌”主题音乐会——顾雪珍和她的学生们,2008 年1 月7 日,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厅。——顾雪珍
顾雪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原表演委员会主任,南京艺术学院原声乐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顾雪珍1965 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留校任教至退休。2022 年5 月17 日不幸因病逝世。早年师从我国老一辈著名声乐教育家黄友葵、柯笳和、李宗璞。顾雪珍教授从教50多年以来,培养了大批优秀声乐人才,发表重要论文多篇。曾于1992年获文化部科技进步奖,1996 年获江苏省“优秀园丁奖”,1998 年获江苏省授予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学科带头人”称号,1999 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 年获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等。
笔者作为南艺音乐学院2000 级硕士研究生,是顾雪珍教授的首届声乐硕士之一,有幸受顾老师言传身教多年,亲眼看见老师在声乐教学领域的艰辛耕耘、探索过程。故不揣浅陋,以多年来在顾老师课上的耳闻目睹以及顾老师遗留下来的录音唱片和文献、访谈为据,撰写此文,对老师的声乐艺术理念、学术研究特色、教学风范进行总结和追思。
在新中国声乐发展史中,曾经有过两次重要的声乐美学观论争:唱法“土洋嗓子”之争和对“三种唱法划分依据”以及衍生的对“唱法科学性标准”的质疑论证。[1]前者始于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后者产生于世纪之交。这两次论争代表了音乐学界在中西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对如何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不同见解。顾雪珍教授的声乐艺术生涯恰好完整经历了这两次重要的声乐思想争鸣,她亲身体验、实践和见证了我国声乐艺术教育理念转型、发展、转变的过程。她的声乐艺术思想在客观的人文历史和学术环境中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的演唱风格与教学特色。
如果说在20 世纪早期“效法西学”背景下,以黄友葵先生(顾雪珍教授的业师)为代表的声乐界“四大名旦”走出国门,学习美声唱法“Belcanto”,引入西洋音乐文化,经历数十年时间终在“土洋之争”中夯实了我国近现代专业音乐教育体系的基础:以西方音乐的审美标准为主导、西方音乐的理论与技术实践为教学主体内容,那么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国人对于民族文化自信越发重视的今天,声乐界“四大名旦”的弟子们如何在声乐演唱与教学实践中找到符合我国民众审美习惯的美学理论支撑?如何在技术实践上遵循声乐学习的艺术规律和我国汉语语言的吐字行腔特色?如何走出符合新时代审美多元化要求的民族声乐表演与教学之路?顾雪珍是对此进行思考和实践探索的代表之一。她提出:“一个人如果缺乏自觉性,陷入盲目性,学的东西越多,背的‘包袱’也就越重。你的学问,就是你拒绝新事物的‘障碍’,特别是对不同的学术见解,更容易采取拒绝的态度。这样‘自我封闭’式的行为方式,正是‘封闭性’思维方式带来的后果;相反,有的人,越学越知道自己的局限性,善于有分析地取对立面之长,以补自己之短。真正的强,正是战胜自己——确切地说是战胜自己的弱点。向一切可能有助于我的方面学习,使自己的薄弱环节转化为强有力的环节,这种兼收并蓄的行为方式,正是‘开放性’思维方式带来的后果。”[2]
在这样的开放性辩证思维影响下,顾老师在“土洋嗓子”之争中结合自身特点,选择了“有比较、有分析、有选择地学习西洋唱法,发扬民族风格,走民族化的道路”。[3]即选择性地学习美声唱法的发声技巧,夯实呼吸、共鸣等技术基础,再向传统戏曲、民歌学习,学习其中的行腔吐字技巧,以符合民众的审美习惯为歌唱的终极目标,唱出歌曲的情志与韵味。她曾代表中国艺术家到越南进行访问演出,个人独唱《公社的山啊,公社的水!》曾被江苏省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为“每周一歌”循环播放。此外,由她首唱的歌曲《莫愁湖情思》《秦淮月色美》《攻关》等作品,也因风格迥异的南北音乐特色又不失宽广丰满的音域、共鸣而受到群众的极大欢迎。
顾雪珍教授作为专业院校的一线声乐教师,除了拥有深厚的辩证唯物思想观之外,还在长期的实践、认识到再实践、再认识的教学相长过程中对人体发声器官的运行方式和运动规律积累了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在世纪之交的“唱法的科学性标准”争鸣中,她撰文《对声乐教学科学性的探索》,对声乐教学的“科学性”提出了自己的认知。这篇文章是国内声乐界在这次争鸣中探讨声乐教学“科学性”的首篇学术论文。她在文中指出:“所谓科学方法,包括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的技术方法,技术是受思维的制约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应该是科学的思维方法。”[2]因此,她认为“唱法的科学性”主要是基于思维方法上的科学性,声乐教学的科学性本质在于“按照声乐艺术的规律施教”,而不是指某个具体唱法是科学的,另一个唱法是不科学甚至落后的。她又指出:在艺术科学中,“新技术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传统必然被淘汰……它在发展之中存在着,却永远不会中断……我们不应该去抛弃它,也不应该去死守它。时代在前进,传统的变化是必然的而且是有益的。作为文化现象,无论脱离传统还是死守传统,最后同样走到脱离群众的结果”。[2]文章论述跳出了单纯就技术论技术的浅层,在声乐是一门表演艺术的学科属性上,结合时代变化中的大众审美需求来阐述声乐唱法“科学性”的实质体现,理论站位较高。顾雪珍这种超前的理论认知和基于教学经验的总结,在普遍注重感性体验的声乐教学岗位中,是极其珍贵的。
顾雪珍出生于江苏省盐阜革命老区,苏北丰富的传统民间音乐陶冶了她。延安文艺座谈会影响下的解放区新四军文艺宣传队号召音乐应当坚持“民族化、大众化、中国化”的理念,向民间音乐学习,继承传统、创新发展,为工农大众服务。这样的艺术理念奠定了顾老师后来在声乐专业学习审美取向上浓厚的民族声乐风格底色。在南京艺术学院就读期间,她先后师从柯笳和先生、李宗璞先生和黄友葵先生,以接受西欧的传统声乐训练为基础,并有意识地向民族声乐方面发展,同时向民歌、戏曲老师学习,练习和掌握了大量的民族民间音乐曲目及演唱风格。
顾雪珍的演唱主要采用以真声为主的混合声唱法,在发声、用气、共鸣等方面明显带有“美声”成分:横膈膜支撑的深呼吸、放低喉位的打开喉咙、充满头声的共鸣以及声区过渡的光滑无痕、柱状的声音形态等技术元素,具有典型的意大利美声唱法“Belcanto”技术特质。在歌唱的艺术表现中,顾雪珍注重从民族民间声乐传统中吸取营养,并使之与科学的发声方法相结合。她的演唱讲究对咬字行腔、节奏松紧的控制,重视对代表曲种、剧种的风格韵味的分析把握,擅长运用润腔的手法咬字正音,重视对观众的审美心理的研究、把握,运用传统的表演程式使“歌唱”与“表演”相结合,使得歌唱更具美感。例如,在演唱以河南梆子风格创作的歌曲《攻关》时,为了体现音乐风格的高亢爽朗,顾雪珍在咬字、吐字上运用戏曲喷口的“嘴皮子”功夫,但只在字词的子音部分使用 “喷口”,母音部分仍保持在咽壁形成,使声音在坚定有力的情绪上仍保持圆润通畅的声音质感。在行腔上,为了体现“一字多音”的梆子特色,采用了先发平直音凸显字头,再转细微波音予以声腔的展衍,体现音乐情绪的起伏,使之刚柔相济;在气息运用上,特别注意渐强、减弱的气息控制,使用深呼吸支持下有弹性的声音表现传统音乐的弹性张力,与伴奏乐队之间采用“紧拉慢唱”式的合作,彰显浓郁的河南梆子风味。歌曲《莫愁湖情思》的音域为c1—g2,涵盖了女高音在中低声区容易发声“空洞”、在换声点区容易真假声打架导致音色失控的技术难点。顾雪珍在这首歌曲的演唱中,采用高位置的头腔共鸣、低而稳定的气息支点,把真假声的混合比例调成轻盈柔美的江南特色,使歌唱在高中低各音区行走时既有真声的实在与力度,又有假声的位置与色彩,上下统一,没有转换痕迹。加上这首歌曲为七声清乐羽调式,古典清幽,柔和又略带哀婉,具有典型的江南音乐特色。顾雪珍在演唱的咬字行腔中运用了传统声乐的“润腔”手法,使歌词更为字正腔圆,音乐更有柔婉曲折的江南韵味。如:“翘首西望”中的“望”为去声字,如按原谱对应音符唱则发成平声字,听觉感受会有“汪”字之扰,故而她在演唱中增加了高于主音大二度的前倚音,结合语气语势的下沉,将这个字的字义表达得更为清晰。同样,对于歌曲中出现长时值持续的阳平字,如“情”“留”“愁”等,顾雪珍在演唱中则为各字分别加上低于主音大二度的前倚音,不仅有正音之效,还通过对重点字字头咬字的突出与强调,使歌中的情景交融,意境相互渗透,为塑造莫愁女的古典悲剧美起到了强化作用。
由上可见,顾雪珍可以娴熟驾驭我国南北方不同地域风格的音乐作品。相比较于老一辈民族声乐歌唱家多擅长表达单一的地区性、民间性音乐风格而言,她演唱的曲目更为丰富、风格更为多样,也更能适应听众不断发展的审美要求和趣味。这种歌唱风格体现了顾雪珍对“土洋唱法”如何结合、如何辩证地“为我所用”的思考与实践求索,在她50 多年来的歌唱艺术生涯中受到广大观众与学生的认可,时间证明了这种探索是成功的、适合新时代群众的审美需求。
顾雪珍教授一生辛勤耕耘声乐教学园地,曾任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声乐系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获得多项个人荣誉。她培养的学生遍布各地,多次获国家级和省级重大声乐比赛奖项,如范秋华、殷桂兰、袁晓红、汪敏、于青、“雪人组合”、张其萍、方晶晶等人。顾雪珍的教学成果如此丰硕,源于她多年来对声乐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对学生的关切爱护,对声乐教学法的深入研究,对歌唱技能方法的兼采众长与舞台表演有机统一的重视以及对于大众歌唱审美需求的个性化与多元化辩证关系的宏观把握。
1、注重对学生进行“完整的人”的培养教育。
强调培养学生的前提在于将素质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价值观、世界观,启发学生热爱歌唱、勇于抗挫、锲而不舍地执着于歌唱事业。“雪人组合”就是这一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她们自就读南艺附中起就跟随顾雪珍学习声乐,稳打稳扎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后被保送至南艺本科继续深造。该组合的成员现已成长为国内大型歌舞剧院以及高等艺术院校的骨干人才。她们演唱的四重唱《蓝色多瑙河》在第九届“步步高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荣获专业组美声唱法铜奖,并在团体赛和个人单项决赛的综合素质考核中两次获得全国最高分(0.98 分和满分1 分),扭转了社会上关于“声乐工作者只会唱歌,理论文化素养不高”的偏见,给全国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为南京艺术学院的综合教学水准打开知名度。此外,顾雪珍还曾经率先在高校中开办“明星大专班”,吸收一批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但不是科班出身的歌手进入高校,使他们得到系统的声乐训练和诸如音乐美学、文学、音乐史论等10 多门文化素养课程的全面滋养,以提高自己的歌唱水平和艺术文化素养。此举得到了较好的社会影响,也为专业艺术院校办学方向的多元化提供了新的参考范例。
2、教学理念开放,以声乐演唱民族化为方向,打破唱法界限,对多种唱法相互借鉴,兼收并蓄,因材施教。
在歌唱的发声技艺层面,她偏重于以美声唱法的深呼吸、稳定的横膈膜支持与声区转换的通畅训练学生;在音乐风格的雕琢层面,她鼓励学生唱好中国人自己的歌曲。根据曲目的风格和演唱者的不同气质,对学生在音色造型上的设计、共鸣的使用、表现的手段等方面进行灵活变化运用。对于民族民间风格浓郁的作品,她侧重用“以字行腔”“润腔”及地方特色的“腔音”等的传统声乐技法训练学生,要求学生做到口腔、形体、喉头三位一体的自然式歌唱。在舞台表演层面,主张借鉴通俗唱法自然、亲和的表现风格,注重在演唱时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表演的自然美感,反对脱离观众基础的孤芳自赏式表演。
3、授课方式多元化,强调声乐教学的感性自然、生动易懂。
采用师生“一对多”的集体课与“一对一”个别课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声乐教学,前者为基础打桩课,后者为技术、风格提升课。两种授课形式的混合比例根据学生的学习发展状况进行灵活的调整。顾雪珍的声乐集体课教学常以师生面对面、一对多的组合方式展开,内容以学生的集体练声、独唱展示和众学生的点评发言以及师生针对性地歌唱示范探讨为中心。教学经常从课上持续到课后甚至转为电话、微信群讨论的方式继续深入。既有微型的学术研讨特色又有畅所欲言的师生家常谈话特色。这样以打基础为目的的日常声乐教学,一方面夯实学生发声技能练习,另一方面在春风化雨式的互动谈话交流中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展示自己,实现集体授课基础教学的隐形教学目的:端正完善学生的学习目的、思想方法;激发音乐、形体的表现能力;促进学生艺术修养、审美品位的形成。
对于声乐个别课教学,顾雪珍侧重于因材施教,以每个学生自身条件为基点,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他们建立适于自己发展的艺术风格,借鉴各种不同唱法丰富自己的表现能力,形成自己的个性特色。“如何让学生能动性地展示自己的潜能是非常有意义的课题。我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认真的观察、了解。特别是对他们的经历、家庭、爱好、性格作一番详细的考察,然后根据我的初步判断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4]例如顾雪珍的得意弟子于青,是我省著名的声乐演员。顾雪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于青歌唱事业成功的原因点评道:“于青是尤其擅长演唱江南民歌的选手……她身形小巧,从声乐的角度来说,没有大的肺活量是不足的,历来得奖都是北方人、部队的居多,广州、福建的则少之又少,但是她声音甜美,定位唱江苏的民歌,是十分准确的。”[5]
顾雪珍的声乐教学有着浓郁的感性特质,不仅有娓娓道来的思想交流,她还常在教学中忘我地与学生一起纵情歌唱,她的琴房总是洋溢着歌声与笑声。对于歌唱中的横膈膜运动状态、口腔打开形状、喉头稳定状态等教学重点与难点,她亲身示范,并鼓励学生用“触摸”“模仿”“听辨”的方式增强学习体验。对于歌曲中的韵味,则一遍遍地反复范唱,口传心授,直到学生基本学会。她还擅长在学生演唱时以他者的表演姿态,用自己丰富的手势、表情甚至形体表演启发学生迅速进入歌曲情境,声情并茂地投入歌唱。顾雪珍的这种教学方式更符合声乐学科的感性思维特质,在她的课堂上,声乐技法不再神秘深奥,音乐之美更加感性、容易捕捉。
4、重视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强调声乐艺术的舞台实践性和个人表演风格特色的有机统一。
声乐学科的表演属性决定了歌唱价值的实现在于演唱时的美感与观众的反响。声乐的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演唱技巧、练习曲目,而舞台实践则可以最大程度上刺激学生产生强烈的歌唱欲望、抓住观众注意力。这个效果是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从观众的审美需求来看,声乐表演艺术是听觉审美和视觉审美的紧密结合,现代信息社会需要更加多元化的审美表达。只有在歌唱表演中将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紧密结合,跟上时代审美需求的发展,满足听众对艺术多样性的需要,歌唱表演的价值才能真正实现。
顾雪珍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舞台意识,要求学生演唱时心中有观众,对歌词要有想象力,心中有画面感。例如:学生应当对演唱曲目的每一处艺术处理都能说出详细的内心依据,有意识地在练唱时配上情感表现的换气口、强弱处理以及形体表演,完成曲目情境的综合表达。课堂之外,她鼓励学生踊跃参加各类舞台表演实践,无论是独唱、重唱、合唱或是伴唱,都是实践的机会,都需要努力争取、充分准备、认真展示,在大量的表演实践中战胜自我的怯场恐惧心理,丰富表演经验,酝酿有自己个性的表演气场、观众台缘。
顾雪珍经常说,歌者的成功在于实力加机遇,机遇在于天时、地利与人和。歌者的实力不仅在于演唱的高超技巧、深厚的艺术修养,如何适应时代的审美需要,使自己的歌声彰显个性特色,受到观众的认可与欢迎,亦是歌唱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某种程度上,在具有同样技巧实力与机遇的条件下,如果歌者的歌唱风格具有浓郁的个性特色和无可替代性,让观众久久回味不能忘记,这样的歌唱就更加具有生命力和艺术价值。
5、重视对社会业余声乐爱好者的歌唱普及教育。
在顾雪珍五十多年的声乐教育生涯中,除了培养了大批声乐专业人才之外,还培养了众多的盲人学生、农民工学生、中老年声乐爱好者学生等。20 世纪80年代,她培养的盲人学生李梦吾,考入长春大学特教部,成为新中国声乐教育史上的第一代盲人专业大学生。步入21 世纪后,她又培养了江苏省首位声乐专业盲人大学生张琪,张琪在2015 年获得奥地利举办的萨尔兹国际音乐舞蹈及声乐演唱一等奖。此外,顾雪珍还在古稀之年从事公益服务,担任南京民工艺术团艺术顾问,多年来无偿辅导民工声乐,为少儿辅导声乐,为退休后的中老年爱好者开办声乐讲座,普及声乐基础知识……各种类型的学生们如同歌曲中的音符,高低长短各不相同。然而,正是这些各具特色的音符串起了顾雪珍从教生涯的如歌岁月,是她将生命和热爱奉献给声乐教育事业的见证。顾雪珍教授永远活在学生们的心中!
顾雪珍教授虽已驾鹤仙去,但她秉承老一辈声乐教育家的光辉事业必将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她对民族声乐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声乐教育事业的辛勤耕耘、对学生后辈的关心爱护将永存人间。她生前常说的话语犹在笔者耳畔回响:“声乐艺术要兼采众长、融合贯通。思考要走在行动的前面,不断地学习、努力、进取、创新,不轻言放弃、绝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