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地理信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等8则

2023-12-22 03:41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23年11期
关键词:水色信息产业北斗

关注

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11 月9 日,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发布了《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2022 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7787 亿元,增速达3.5%,产业结构规模持续扩大。

《 报告》显示,截至2022 年末,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超过19.3 万家,同比增长17.9% ;主营业务包括地理信息及相关业务的上市企业有73 家。其中,71 家地理信息上市企业(不含港交所上市企业)的2022 年末总市值约5730.9 亿元。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发布的“2023 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地理信息业务营收总额为557.7 亿元,同比增长6.5%;地理信息业务人均营收为73.7 万元,同比增长8.9%。100 家“2023 地理信息产业最具活力中小企业”地理信息业务营收总额为54.1 亿元,同比增长13.2%。截至2022年末,工信部公布的4 批共计8997 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共有地理信息企业208 家,占比2.3%。

全国地勘和测绘行业完成安全生产隐患整改6100余项

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通报,公布了全国地质勘查和测绘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检查结果 : 2023年共发现问题隐患7400 余项,完成整改6100 余项。

通报指出了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地质勘查和测绘行业单位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上存在差距,在资金投入、隐患排查、制度建设、风险管控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

通报要求,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做实做细属地监管,紧盯关键环节,全程督导跟踪,落实单位主体责任 ;要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常态化排查整治,对2023 年排查发现的问题隐患要实行台账闭环管理,整改一宗,销号一宗;要深刻剖析问题隐患根源,采取有效措施,标本兼治 ;要加强经验总结交流,以案促改,推动地质勘查和测绘行业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实景三维中国MA基础地理实体标识节点试点建设启动

11 月10 日上午,在第一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分论坛上,“实景三维MA 基础地理实体标识节点试点”宣布启动。

当前,自然资源部正在全面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工作,基础地理实体是实景三维产品体系的核心成果,其身份编码基于MA 国际标识代码,具有全球专有标识、唯一标识以及信息关联共享等特性,是实现各类数据关联和平台衔接的纽带。

实景三维MA 基础地理实体标识节点在全国正式启动建设后,将首先在安徽省、山东省、武汉市青山区开展试点,支撑构建地方统一时空大数据平台,实现区域内自然资源的“一码统管”,并建立以“地理实体码”为纽带的“多码融合”机制,深化测绘地理信息赋能自然资源管理和高质量发展,助推地方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

科技

首张一带一路国家地表形变一张图发布

近日,全国地表及高精度城市形变一张图2.0、一带一路国家地表形变一张图1.0、eSat-高精度时序InSAR 处理软件、LMSARPro -陆地监测SAR 专业软件4大重磅产品,在第一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亮相。

其中,一带一路国家地表形变一张图1.0 是首张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地表形变监测的地图产品,可提供多时相、多尺度、多层次、多维度的地表沉降监测遥感数据、信息、服务,支撑“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利用卫星遥感开展地表形变监测工作,既有助于沿线民众生活安全,也能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全国地表及高精度城市形变一张图2.0 是“全国地表形变一张图产品1.0”的全新升级,数据源从单一年份(2021 年)拓展为2018~2023 年的全国中等分辨率地表时序形变数据库和2010~2023 年的上百个城市高分辨率建筑和设施时序形变数据库,从“数据底图”升级为可供住建、交通、水利等多个行业广泛应用的云服务平台产品。

世界首颗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01星发射成功

11 月16 日11 时55 分,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01 星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据了解,该卫星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满足我国海洋环境监测的主体业务需求,并能够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智慧海洋工程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世界首颗针对全球多种水体、采用多种探测手段的高精度海洋水色观测卫星。

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配置了海洋水色水温扫描仪、中分辨率可编程成像光谱仪、海岸带成像仪等载荷,可提高我国海洋水色观测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拓展探测谱段,实现全球海洋水色观测快速覆盖,提升我国海洋遥感卫星应用水平,与海洋一号C/D卫星在轨组网运行,可对全球大洋水体开展高精度、多谱段、长时间序列观测,满足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和气象等行业的应用,助力海洋环境保护,促进我国海洋水色遥感业务持续发展,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高分七号卫星在轨运行应用四周年成果丰硕

高分七号卫星是我国首颗民用1∶1 万立体测图卫星,在轨运行应用四年来成果丰硕。截至2023 年10月31 日,高分七号卫星共获取全球陆地有效立体影像约6290 万平方千米,共计102 万景;获取全国陆域有效立体影像约893 万平方千米,共计27.9 万景;获取全球范围有效激光点740 万个,全国范围有效激光点161 万个 ;向各类用户累计推送高分七号卫星影像约93.67 万景,数据量多达954.54 TB。

据了解,高分七号卫星于2019 年11 月3 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该卫星通过开展“两线阵+激光测高”卫星测绘大总体设计,突破一系列核心技术,构建了高分七号卫星影像业务化处理和立体测图技术系统,为无地面控制点条件下的1∶1 万比例尺航天立体测图提供了有力支撑,实现了国产卫星测绘从1∶5 万到1∶1 万的技术跨越,使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几个具备全球1∶1 万卫星立体测图能力的国家。

数字

4.96万件

11 月9 日,中国测绘学会等单位联合发布了《2023中国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2 年,全国1571 家甲级测绘资质单位共获得专利授权4.96 万件,比2021 年增长28.49%。2018 年以来,专利授权数量增速已连续5 年超过18%。

《 报告》聚焦2022 年至2023 年测绘地理信息的发展情况,深入分析测绘地理信息创新数据,从研发投入、创新平台、创新成果等方面总结科技创新,分析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当前的发展环境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推动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自立自强、高水平发展的思路和策略。

《 报告》显示,甲级测绘资质单位研发人员数量稳中有升。根据调研样本数据,2022 年549 家甲级测绘资质单位的研发人员数量为27833 人,比2021 年同比增长2.72%。

2300万台/套

11 月9 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是我国北斗领域第一份关于产业发展指数的研究报告,用指数的形式客观、全面、综合、细致地展示了我国北斗产业发展情况。

《 报告》显示,我国北斗产业发展综合指数为1312 点,产业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和快速发展态势。截至2023年上半年,北斗产业发展综合指数达到1312点。相比2013 年的250 点,增长幅度超过424%。十年间,我国北斗产业发展历经起步阶段、成熟阶段和全球化服务阶段,北斗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北斗应用深度持续增强。目前,我国北斗产业正在稳步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国家北斗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稳健,基础持续夯实,形成芯片、模块、天线、板卡等完整型谱。截至2023 年上半年,我国各类北斗终端设备应用总量接近2300万台/套,较去年同期增加超过727万台/套,同比增长46.93%,北斗应用渗透率超过50%。

猜你喜欢
水色信息产业北斗
北斗和它的N种变身
7524亿元
北斗时钟盘
水色
雨花·艺术 徐华翎作品
“北斗”离我们有多远
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我国信息产业“供给侧改革”:对FDI 效应探讨
鉴别鱼塘水质好坏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