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今贝
在智能手机像素越来越清晰、各种拍照APP日新月异的今天,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摄影师”,更有很多朋友喜欢通过上传自己的照片来丰富其社交平台。然而也有不少朋友总以自己“不上相”为由,很不喜欢自拍或他拍。
其实,认为自己“不上相”的人,多少都是从自己的照片中受到过伤害的。每当看到大合照或他人偷拍中的自己,内心总会发出灵魂二连问——“这个丑东西是谁?”“平时镜子里那个人见人爱的美女/帅小伙去哪了?”冷静下来后,总会沉心思考一个问题——自拍、他拍、镜子里,究竟哪个才是最真实的自己?换而言之,我们真的知道自己长什么样吗?
人眼、相机,都怎么看世界?
自拍、他拍、照镜子,到底哪个还原度更高,还得从人眼如何看世界讲起。
根据中学物理知识,我们的眼睛捕捉物体,靠的是晶状体对物体射来的光线进行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的物理成像,再由视觉神经感知传给大脑,经过大脑皮层分析后最终形成视觉。
而照相机的基本结构由一个玻璃透镜组成的镜头和感光记录影像的元件构成。人眼接受并传递给大脑的其实是一个倒的二维图像,这与照相机的原理是一样的。
但是,我们聪明的大脑会自行处理信息,将看到的二维图像深度脑补成一个“三维世界”,而照相机成像还停留在“被动”记录的二维平面,因此视觉差距就形成了。
只不过当我们看他拍的成片时,大脑还是会脑补记忆中的拍照场景,所以“二维”与“三维”的视觉差距似乎没那么大;但当我们改变拍摄焦距时,变化就发生了——不同焦距下人脸的大小甚至精气神都有一定的差异。
除了焦距外,色彩感也是个关键的影响因素。你可曾记得,面对当空明月,你拿出手机记录美景,却总是拍不出眼中的月光?这就是人眼与相机对色光感受的差异。可见,拍照对人眼可见事物的诠释大概率是个随机事件。
论还原度,还得是镜子
再来说说手机前置摄像头与照镜子的效果。
为了让消费者自拍时能够在较小环境、较近距离里,拍出更多的景物,许多手机前置摄像头都采用了广角镜头。广角镜头拍摄时可以尽可能地拍到更多的背景,但它的致命问题就是会夸大前景,造成比较严重的透视畸变——离镜头越近,被拍摄的对象失真越严重……
在自拍时,人的鼻尖距离照相机的距离比面部的其他部分大约近2.5厘米,越近就会越大,所以被拍摄对象的鼻子与面部的其他器官相比就会出奇的大。近距离拍照,不但窄脸会变宽脸,且眼间距、鼻子都会被拉宽,这就合理解释了为什么大家用原相机自拍后都沉默了。
再加上前置摄像头都是镜像设置,拍出来的照片将我们的左右脸翻转了,而大多数人的左右脸都是不对称的。照片跟我们的视觉习惯反了过来,自然怎么看都怪怪的。
再加上现在的手机像素在不断提升,你脸上的黑眼圈、痘印等瑕疵一个都逃不掉。这就好比拿着放大镜在脸上反复扫描,怎么好看?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原相机前置摄像头背后都有一颗被伤透的心,但当大家照镜子的时候情况就好了很多。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使用镜子的场景与在阳光下看东西一样,当任意光线或者灯光照射到人的身上,被反射到镜面上后,平面镜又将光反射到人的眼睛里,我们从镜子里能看到一个跟自己大小相等、左右相反的虚像。所以从原理与影响因素的多少来看,镜子成像的精准度和还原度都要高于相机。
因此,从科学的角度论还原程度,镜子>相机(手机后置摄像头) >手机前置摄像头。
但,镜子就不会说谎吗?镜子确实不会说谎,说谎的可能是你自己的大脑。回想一下,有时候看镜子里的自己,是不是越看越帅,越看越美?这其实是大脑自动设置了“美颜”功能。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曝光效应”,表现为人们会更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当事物在我们眼前出现的频率越高,我们就会越喜欢它们。所以,当你看自己时,会越看越好看;当你看颜值不高的物件时,看多了好像也没那么丑了。说来说去,大脑才是糊弄学鼻祖!
其实,动态的你最美
加州大学心理学家博斯特及其团队就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让参与者对2秒鐘的视频以及从这些视频里截下的1200帧静态图打分,评价视频或图片中的20个人有多好看。结果发现同样一张脸在视频中的得分比在静态图中高。
研究发现,大脑演化加工动态脸的过程中,会将在不同位置、不同侧面的同一张脸进行平均化,而平均脸比侧脸更有吸引力。大脑为了省事儿,自然更喜欢、也更容易识别动态面孔,所以人们就会觉得动态脸更好看一点。
对比之下,照片中的自己看起来很死板,也是因为大脑对静态人像会花费更多时间识别,且照片中定格的人物与突出的面部缺陷,完全没给大脑脑补PS的空间。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照片总是没有真人灵动漂亮,也说明了照片里的自己不好看也不要紧,因为别人眼中的你总是比照片里的你好看得多。
那么,怎样看到别人眼中的自己?你只需要做如下工作即可:
用相机或者后置摄像头对着自己录像,为了避免广角畸变,我们与摄像头一定要保持适当距离。看看工作、做家务、运动时的自己长什么样,视频中的自己大概率也是别人眼中最真实的自己!
(陆飞瑶荐自《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