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丽艳,朱军保,虎海波,胡永莉
(四川省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0)
为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对攀枝花“两区三地一粮仓一门户”的定位要求和市委“一三三三”总体发展战略要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扛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按照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攀枝花市从2011年开始,在全市先后实施了国家小农水重点县高效节水灌溉建设项目、节水型社会建设项目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应把实施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惠民品牌来抓,全市的节水灌溉发展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
截至2022年,全市已建成节水灌溉面积2.67×104hm2,涉及的作物包括早春蔬菜、芒果、石榴、枇杷、桃子、梨子、葡萄、花卉等特色经济作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膜双带节水技术在蔬菜上获得大面积推广应用。目前,攀枝花市米易县安宁河谷地带、盐边县北部地区的早春大棚设施蔬菜,均安装了膜下滴灌。与传统的沟灌相比,膜下滴灌具有省工、省肥、增产、提高品质的作用,因此深受农户欢迎。在芒果、枇杷、石榴、桃子、梨子、核桃等特色水果上大面积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目前已在特色水果上建设完成近1.67×104hm2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在3个区县建立了288.67hm2自动化灌溉控制系统,极大的提高了现有节水灌溉农业的管理水平,展示了现代农业灌溉的高新技术与发展趋势。结合高效节水灌溉项目,配套修建、整治了大量的蓄水池、山坪塘、沟渠和提灌站,显著提高了田间的灌溉保证率。采取的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滴灌(膜下滴灌、膜上滴灌、压力补偿式滴灌)、微喷灌、小管出流、喷灌带、微润灌溉和管灌。
攀枝花市节水灌溉的推广应用之所以能取得丰硕的成果,一是攀枝花市的节水灌溉应用与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紧密结合,紧紧围绕附加值高的特色经济作物进行布局,使得项目的投入产出比更趋合理,市场机制在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激发了各方面尤其是农民建设的积极性。二是通过科技引领,为高效节水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在市水利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先后开展了“早春设施蔬菜灌溉制度试验”“山地果园微灌技术研究”“山地果园节水模式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为高效节水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三是积极探索管理机制创新,逐步形成了现阶段适合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运行特点的建管机制,保障了工程正常运行及长期发挥效益。
攀枝花市高效节水灌溉在全省是成效最明显,效益最突出的,取得了丰硕的成绩。目前,因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攀枝花市每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66.67hm2。但随着推广面积的日益增长,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农业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目前,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纳入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在实施时,没有先建机制后建工程[1],建好的灌溉系统在验收后直接交付给村社负责管理,没有落实具体的管护责任人,也没有后期管护经费。节水工程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因蓄水池泥砂淤积、过滤器堵塞、管道破损、出水桩球阀损坏等问题,灌溉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使用,此问题在自动化控制灌溉上的表现尤其突出。
2018年以来,高效节水项目在政府职能部门中发生了转变,从原水务局并入了农业农村局。但是原水务局相应的大多数技术人员却没有一起跟随转入,导致农业农村局中实施高效节水项目技术力量薄弱,且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年龄结构差异大,老龄化严重,青黄不接;在岗人员缺少在职教育和继续培训的机会。机构编制紧张,导致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进不来,加之机构改革,原乡镇八大员中的水利员被取消或合并,弱化了节水技术服务的功能。
目前,芒果是攀枝花市主栽的特色经济水果,为提高芒果的现代种植管理技术水平,全市河谷、二半山区较集中成片的区域均实施了高效节水灌溉,采取的现代节水灌溉技术包括滴灌、微喷灌、小管出流、管灌和微润灌溉。但是,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一些节水技术表现的不适应性问题逐渐显象,影响到农户对技术的接受。如:与芒果的种植管理技术不匹配,微喷灌与滴灌的毛管祼铺,除草、施肥时易损抔毛管;水质过滤原因,滴头与微喷头易堵塞;小管出流存在着在山区台地间流量误差大,灌溉均匀度差;环状沟与耕作习惯不合;稳流器无法维护清洗,只能更换;Φ4联接管在田间如蜘蛛网,不利于除草、施肥等问题;微润灌溉要充分考虑到水源、土壤、地形、耕作、进排气等问题。水源必须是长流水,不能断,否则要对微润管进行排气;压力须严格控制在10m以内。存在着易造成坡地垮塌,零件多,安装维修麻烦,适宜于沙壤土等问题。当前,由于管护粗放的原因,农户最喜欢管灌,但随着劳动力的紧缺,管灌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逐渐突出。
目前,在早春蔬菜与秋冬蔬菜的种植上,水肥一体化技术利用较普遍。一是膜下滴灌技术与传统沟灌相比,具有明显的节水、省工、增产,降低病害与提高品质的优点,农户已接受了此技术。二是蔬菜经济效益明显,田间的节水设施滴灌带一季一换也只需200多块钱,农户自己完全有能力承担。三是水源、交通等条件较好,灌溉系统能够做到一家一个,互不影响。但在果树上,目前高效节水灌溉仍以国家投资为主,根据水源一般一个灌溉系统涉及多个农户,灌水时采用轮灌方式,如果管理不到位,在土地没有流转集中,各农户间的种植管理水平、经济收入、文化水平有差异的情况下,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存在着困难。即使设计安装了水肥一体化系统,但大多只是摆投,使用频率低。
目前,因资金投入的不足,以及为调动农户的积极性,现攀枝花的高效节水灌溉方式自2015年后以管灌为主,技术含量低。另外,虽然在3个区县建立了288.67hm2自动化灌溉控制系统,但是由于项目村社缺少懂技术的管理人员,维护线路、更换设备困难,且材料成本高等原因,大多已末使用了。
节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问题,已严重制约了节水工程的发展,必须对节水工程的投资、建设、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把节水工程逐步推向市场,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建立起责、权、利统一,投入、建设、管理、经营四位一体的水利新机制,走出“兴水、用水、管水”的新路子,要进一步转变观念,鼓励个人租凭、承包节水工程、鼓励社会资本以独资或股份制的形式建设节水工程,把经营和管理节水工程当作一项创收的手段,使节水工程的发展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拟运用金融保险等市场化工具,为节水灌溉工程提供工程质量保险的风险保障:节水灌溉工程质量潜在缺陷责任险+节水灌溉设施损毁综合保险(因自然灾害引起的节水灌溉设施损毁损失)。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制度有助于构筑一个以市场力量为基础的“工程质量+管护服务”的新机制,通过经济手段实施质量风险和管护制度管理。减轻政府负担,落实好管护责任,进一步提高节水灌溉工程质量,稳定保障粮食产能,助力乡村振兴。
要实现攀枝花市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市的战略目标,必须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技术优势。各区、县农业农村局相关科室可加强与水务局、市农林院、攀枝花大学等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在有需求时,可请求相关单位支持和配合。逐步引进青年技术人才,并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使其尽快成长起来。各乡镇下面的技术服务中心,要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将原水利员的工作职能完善。在全市建立起以市(区)农业农村局为龙头,乡镇技术服务中心为依托,以村级用水者协会、合作社、村集体组织等为基础的功能完备的节水技术服务网络。并注重全员业务素质的提升,经常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培训和业务考察,要分期分批地进行业务学习,学习水利新知识,新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部门应该鼓励科技创新,加大投入农业科技节水研发、研究力度,通过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节水灌溉设备生产企业的紧密合作,将资金、人才、设备优势紧密结合,探索研究出农业节水新技术,新材料,提高农业节水技术的科技含量,不断引进与创新相融合,试验与推广,进而探索出适宜当地的节水新技术与节水新设备。并建立激励机制,对于开展水利技术科研推广课题的应该给予大力支持,对于取得水利技术成果的科研人员应该给予奖励,进而激发广大水利职工钻研水利技术的积极性。目前在攀枝花通过院厂等强强结合方式,建立攀枝花市现代农业节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针对推广高效节水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开展技术研究解决问题。如毛管可通过与芒果新型支撑架、果树绑带新型装置等技术结合,将其悬空固定在新型支撑架上,既解决了因除草、施肥易损坏毛管的问题,又避免了农户将其挂在树顶,易老化且不美观的问题。同时,要加强对农户的培训力度[2],及时将最新的技术传授给他们,以转变其观念[3]。
在推广应用高效节水技术时,可根据项目区域的水源、气候、土壤等条件,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种植模式,结合种植技术及农艺配套技术,探索出作物水肥高效利用的联合防控技术体系,并推广应用:将滴灌、微喷灌等高效节水技术与增施保水剂、种植豆科类地被作物(如光叶紫花苕子等)、铺设园艺地布、防草布、秸杆回填等农艺保水措施相结合,在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时,也可改良土壤,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积极开展果粮复合种植模式,力争达到低耗水、高效益的节水型农业结构。
首先应该积极研究出一些对节水灌溉工程项目有优惠扶持的政策,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引导银行推出一些低息、无息、贴息金融贷款,或者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等;其次利用攀西地区巨大的高效节水市场,引进一批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的节水企业在本地落户,解决当前高效节水技术发展中出现的如废弃节水管材对土壤造成的二次污染;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高的过滤器、施肥机、变频水泵、传感器等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安装;以及针对山地丘陵区一些节水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高规格、大口径管材的本地化生产等问题。另外,培养一批本土化的小门市、小经营户等,及时为广大农户做好节水服务,解决大宗节水产品使用、灌水之忧。同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在特色经济发展较好节水灌溉面积较大的镇(村),可利用村集体组织来销售、维护节水设备与产品。做到市、县(区)、镇(村)上下一体多点开花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要稳定队伍、提升素质、回归主业,强化公益性服务功能”的重要指示精神,拟开展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工作,可以加快推进农业强省建设的需要和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粮食安全和食物供给保障能力,是抓紧解决缺少农业科技人才窘境、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的重要举措。计划通过5年实施,培养一批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满足需求、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新时代基层农技推广人才,为改善我省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数量不足和活力不足注入源头活水,显著增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服务乡村产业发展能力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