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玮斯
(福建省武夷山市其云岩茶有限公司,福建 武夷山 354300)
武夷山拥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物产和灿烂的人文,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之一,也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素有“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的美誉[1]。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生态条件让武夷岩茶拥有卓越的品质。武夷岩茶以“岩韵”来作为茶叶特有的滋味感和特殊香气。
根据《茶经》记载,武夷岩茶的生长可以分为3个层次:上层茶树生长在烂石之上,中层茶树生长在砾壤之上,下层茶树生长在黄土之上。其中,“烂石”指的是经过火山碎岩风化形成的土壤,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它们也喜欢干燥的环境,但不耐旱。由于茶树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建设高品质茶园时,必须优先考虑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因素。茶园需要具备良好的水分保持和排水能力,同时需要适宜的日照条件,避免长时间的暴晒。一杯优质的茶叶不仅需要精湛的制作工艺,还需要优质的种植管理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种植管理和生态环境是产出优质茶叶的基础。
茶树在生长过程中对自然气候有较高的要求,涉及光照、湿度、温度等因素,尤其对于一些名优茶而言,气候环境的要求更为苛刻。种植过程中,如果天气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将直接影响茶叶的品质,进而导致经济效益降低。
茶园位于山顶的位置应具备多样化的树林,而茶园中间则需要种植一些树木,以作为天然过滤带,为茶树提供漫射光。茶园的山脚下也应种植树木。在温度较高、降水较少的夏季,树木浓密的树冠可以为较低高度的茶树提供树荫,以适应茶树的生长习性,并形成天然的屏障,减少阳光和高温对茶树的伤害。一般来说,套种树木的茶园在夏季的土壤温度比单一种植的茶园要低2~4℃。在冬季,树干能够抵挡寒风的侵袭,而枯叶则能够覆盖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土壤温度的散失,形成保温的效果。此外,套种树木还有助于提高茶园环境中的湿度,这对于茶树的健康生长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套种树木为茶园提供了天然的隔离带,防止病虫害的传播,从而避免对更多茶园的影响。此外,茶园中的生态环境优化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并在某种程度上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举例来说,茶园中复合种植豆科植物鸿森槐具有速生、干直、窄冠和硬质木材等4个特点,同时还具备以下优势:它是一种蜜源植物,具有较高的附加价值;鸿森槐能够固定氮气和改良土壤,对土壤起到养分的作用;它在夏季能够为茶园提供适度的遮阴;鸿森槐在冬季会落叶,不会对茶树的光照造成影响。
常言道:“高山云雾出好茶”,茶树通常适应生长于山地和丘陵地带,坡度小于30°、海拔在1500m以下的区域适合茶叶种植。我国的名山都分布着著名的茶园,因为高山地区常有较多的云雾,昼夜温差大,能够满足茶叶生长过程中对漫射光的需求。此外,高山地区通常具有湿润的气候特点,这种生态条件下的茶树生长旺盛,芽叶肥壮,具有良好的嫩叶特性。地理条件的好坏与茶园的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建设成本以及茶园管理等方面密切相关。地形和地势是茶园建设时需要高度关注的因素之一。适当的山地高度常伴有较多的云雾、高湿度的空气、强漫射光以及昼夜温差大的特点,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和有机物的合成与积累,从而产生高香味、浓郁的茶叶。此外,种植基地的气候、降雨量、温度、湿度、土壤质量和交通等因素也是在选择立地条件时需要考虑的。另一个关键要点是合理搭配茶树品种。根据刘金龙的多年实践经验,至少种植3个不同品种的茶树,涵盖早、中、晚3个芽期,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茶园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选择适应本地环境的种植模式可以极大地提高茶叶生产企业的效益。目前在武夷山地区,高标准茶园建设主要采用复合型种植技术,包括复合种植、茶树与防护林结合、茶树与荆棘林和果树林间作种植以及套种技术。复合种植技术是将茶树与防护林种植结合起来,通过在茶园周边或隔离带种植防护林,形成带状或网状的林带。套种技术是在茶园中套种一些豆本科作物,如油菜、花生或黄豆等。这种做法可以有效覆盖地表土壤,促进水土保持,同时作物的生长过程也能改良土壤并促进茶叶丰产,发挥积极的效果。这些种植模式的应用能够提高茶园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使茶树生长在更适宜的环境中,并发挥出最佳的生产潜力。
种植或补苗武夷岩茶最好选择寒冬之前,通常是每年11月初至12月初。这个时期种植的茶苗容易生根,并且相对不容易受到旱害或涝害,能够安全度过寒冬。然而,也有一些人持有不同的观点,认为来年春天种植更有利于茶树的生长。每个地区的气候和具体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因此种植时间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总的来说,无论选择何时种植茶苗,首先要选择适宜的时机。其次,选择具有良好生长势的茶苗,这样能够提高茶苗的存活率和生长状况。如果有关于武夷岩茶种植的具体情况和地方性的建议,最好咨询当地的专业茶园管理人员或农业专家。
茶园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适当的管理可以使4年左右开始收获,比普通茶园提早1~2年。科学的施肥方法、人工除草和土壤改良等措施对茶树的健康生长和优质茶叶的产出至关重要。在茶园的间隙种植绿肥或豆科类植物,如紫云英和枯草科植物等,可以为茶树提供天然肥料。研究通过比较套种大豆、套种花生和未套种绿肥的茶园土壤、茶树产量和茶叶品质。这些结果表明,在茶园中采用适当的间隙种植绿肥作物对土壤改良、茶叶产量和茶叶品质具有积极影响。然而,具体的种植方案需要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茶树品种和种植管理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以实现最佳的效益。
在正式种植茶树之前,必须进行土壤检测,以了解土壤中养分、水分等含量的详细情况,以便管理人员更有效地进行土壤管理。每年或隔年进行土壤深翻可以带来许多好处。深翻可以切断土壤表层的根系,促使根系向下生长,增加根系吸水能力,从而在旱季中减少茶树的旱害。深翻土壤还能刺激新根的生长,因为须根和新根对养分的吸收更为全面。此外,通过深翻土壤,一些隐藏在土壤中的虫卵会暴露在表面,受到阳光的照射而死亡。因此,深翻土壤是茶园管理中一项关键的措施,对于改善土壤条件、提升茶树生长环境、促进茶叶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深翻土壤的频率和深度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结合土壤类型、茶树品种和当地气候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
深翻土壤,要考虑土壤类型、茶树生长情况和地势等因素,确保深度和宽度的适当性。这样可以避免过度破坏土壤结构,保持土壤的生态环境和茶树的健康生长。深翻土壤对于茶树根系的生长和养分吸收确实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有助于改善土壤的结构和通气性。
为了确保茶园土壤中的水分处于最佳状态,需要有效地进行灌溉管理。雨季通常在4~6月和7~8月,而9~10月则属于高温少雨的时期,冬季则可能出现干旱情况。因此,在茶园中应采取相应的灌溉措施,以适应不同的季节和气候条件。在雨季期间,可以进行蓄水工作,并及时进行耕作和覆盖来保持土壤的保水性能。灌溉技术可以采用喷灌、浇灌等方式,确保茶园得到充足的水源供应。此外,现代化监测手段可以用来监控茶园土壤的水分情况,以便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灌溉管理,为茶树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水分条件。通过科学的灌溉管理,茶园能够在不同的季节和气候条件下调节土壤水分,为茶树提供所需的水量,进而保证茶叶的品质和产量。灌溉管理的科学实施将为茶树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提高茶园的产量和效益。
在推行生态茶园建设时,针对当地条件采取了多种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土壤地力培肥的组合技术,以提升生态茶园建设水平。首先,应以预防为主,平时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定期检查茶园,清除病虫害的源头,保持茶园的清洁和卫生。此外,还广泛使用无公害的生物制剂,并在不同阶段实施病虫害防治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少对农药的使用。这些绿色防控措施不仅有助于预防病虫害的发生,还能保护环境和茶园的生态平衡。通过减少对农药的依赖和使用,茶园的产品符合绿色食品标准,具备更高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在高标准生态茶园建设中,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茶叶的品质和安全性具有积极影响。
为了优化茶园生态环境和提高茶叶的质量,施肥方面应主要采用有机肥,例如茶籽饼、豆渣等熟化的有机饼肥。根据茶树的品种和土壤的养分状况,合理补充适量的复合肥料,以确保施肥的匹配性和养分的平衡。对于病虫害的控制,茶园管理人员需要接受培训,学习如何准确辨别不同的病虫害,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要定期巡视茶园,仔细观察茶树的健康状况,及时察觉病虫害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同时,注重茶园的通风状况,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茶树间距,确保茶园通风良好,同时促进生态多样性的增加,从而有助于防止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发生。
综上所述,采取合适的施肥方案,控制病虫害是确保武夷岩茶质量的关键。有机肥的应用、培训管理人员识别病虫害、保持茶园通风与生态多样性以及定期检查修剪茶树等措施将有助于茶树的健康生长和优质茶叶的产出。
为了生产优质的武夷岩茶青叶,制作工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质的青叶是消费者安心享用茶叶的基础,而上乘的制作工艺则让消费者喜悦地品味茶叶。青叶的优质是茶叶好的基础,而制作工艺的高超则是成就一泡好茶的关键。
众所周知,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中的做青工艺,是形成武夷岩茶(大红袍)特有品质的关键性工艺。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在其主编的《茶经述评》中指出:“乌龙茶的优异品质主要是通过萎凋、做青形成的,该作业包括晒青、摇青、晾青3个工序,这是奠定香气和滋味的基础。”著名武夷岩茶专家、高级农艺师姚月明在其撰写的《武夷岩茶》论文中也讲道:“做青是形成三红七青(绿)独特风格和色、香、味的重要环节。”做青工艺是武夷岩茶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工艺流程。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制作过程中,做青工艺包括晒青、摇青和晾青等步骤,这些工艺奠定了茶叶的香气和滋味基础。武夷岩茶的“岩骨花香”源自于优质的茶树、精湛的制作工艺,再加上适宜的天气条件,才能成就一泡好茶。优质的青叶是基础,制作工艺是关键,它们共同构成了高品质武夷岩茶的特色和风格。
为了保证武夷岩茶的质量,采摘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要求。通常一年采摘一次,即春茶。采摘的鲜叶应符合以下标准:新梢芽叶伸长完全成熟,形成了驻芽,每个茶芽应有3~4片叶子,同时夹叶也要一并采摘,这被称为开面采。通常,在采摘武夷岩茶时,采用中开面采摘的方法效果较好。采摘的技巧和标准对于保证茶叶的品质至关重要,只有注意采摘的细节,才能保证茶叶的新鲜度和完整性,从而确保武夷岩茶的优质特性。
正确处理萎凋阶段对最终茶叶的品质有直接影响,因此萎凋的处理必须得当,才能确保茶叶的优质成品。适当控制萎凋过程中的时间、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可以使茶叶在失去一定水分的同时,保持适度的柔软度,促进内部物质的转化和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形成武夷岩茶独特的香味和风味。萎凋是制作岩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茶叶的品质具有重要影响。通过科学控制萎凋的条件和处理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茶叶的风味特点,确保岩茶的品质优良。
做青是制作武夷岩茶中关键的步骤,对于岩茶的“三分红、七分绿”和独特的香气起着重要作用。在这个阶段,需要注意控制的原则是尽量轻柔、不要过度操作。做青的过程需要耗费较长时间,要求高超的技术操作和仔细的观察,变化也是复杂的。从水分的散失、叶片的退青到水分的走失和弹性的恢复,操作人员需要灵活地掌握摊青前轻后厚、摇青前轻后重等技巧。总的来说,在做青的过程中,通过摇动叶子可以产生发热效应,促进茶叶的变化,而通过静置则能够散热并抑制茶叶进一步的变化。
杀青是武夷岩茶制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步骤,其目的是通过高温火力破坏酶的活性,停止发酵过程,稳定已形成的做青品质,并纯化茶叶的香气。在武夷岩茶的传统制作技艺中,采用双炒双揉的特殊方法,这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其目的是为了补充第一次炒青时候的缺点,亦使茶叶的条索更加紧实美观。经过双炒双揉处理后,茶叶即可进入焙房进行初步的烘焙。在焙房中,茶叶将经历一系列的加热和处理过程,进一步发展出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特征。
初焙也称为“走水培”,是利用高温使茶叶中的物质经热转化。在经过上一步环节处理后,直青叶将被送入焙房进行烘焙。初焙的关键是抑制酵素活性,稳定茶叶的品质。初焙是确保武夷岩茶品质的关键步骤之一,赋予茶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特征,并为后续的处理和陈化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要成就一杯优质的武夷岩茶,需要从栽培与生态管理、采摘标准和制作工艺等多个方面共同努力。武夷岩茶凭借其地理优势具备独特的风味特点,近年来其热度持续上涨。然而,在受到广泛关注的同时,如何保持持续的优质高产发展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涵盖了加强生态茶园建设、合理施肥、推广有机肥的使用,以及采取套种紫云英和覆盖枯草等措施来提升茶园的肥力。同时,还需建立有效的管理监督制度,确保茶园的生态建设与武夷岩茶的经济效益相统一。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才能确保武夷岩茶的持续优质和高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