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报告

2023-12-22 17:02:34王永健
民族艺术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民族志人类学民族

王永健

2022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在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方面均有新的建树。主要特点如下:第一,关注社会热点话题研讨,围绕着新文科与学科建设、艺术乡建、海外艺术民族志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第二,涌现出了一批扎实的田野个案,在理论研究方面也有所贡献;第三,多家学术刊物推出了艺术人类学或田野调查专栏,刊载前沿理论和田野实践研究成果;第四,所举办的学术研讨会越来越注重专题性,执着于共同问题的探讨,产生了较好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本报告主要从艺术人类学理论研究、民俗与表演和学术活动三个部分展开论述,所使用的资料源于2022年公开出版的著作、文集以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学术刊物公开发表的艺术人类学研究成果。

一、艺术人类学理论研究

2022年,艺术人类学在理论探讨上较为热烈,围绕着新文科与学科建设、艺术乡建等话题展开。新文科建设成为近年来学科发展的一个趋势,它鼓励文理交叉与融合、超学科或跨学科的学术研究。艺术人类学正是这样一个跨学科的学术研究领域,其研究契合新文科的发展理念。方李莉指出,当人类社会面临重大危机时,不仅需要科学、哲学、人类学以及各人文社会学科的联合出场,也需要艺术参与拯救。与哲学和科学所具有的理性相比,艺术所具有的感知力更接近人性本身,跨越艺术学、人类学、美学、哲学等学科的艺术人类学的研究价值正在于此。艺术人类学应充分认识自身的学科优势,将其融入新文科理念中,努力发展新的研究范式,对人类社会的未来提出新的思考,并由此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①方李莉.新文科中文理交融的深层次探讨——基于艺术人类学学科自觉的思考[J].民俗研究,2022(4):5-15,157.作者从关注前沿科技动向和研究,差异性文化的象征体系及符号表征形式的记录和研究,现成经验世界和新的创造经验与体验经验的研究,艺术创作与体验的共享化研究,当下的 “介入美学”及“介入艺术”等活动和重新理解艺术与手艺的关系这六个方面提出了艺术人类学的未来研究目标。朱奕以舞蹈人类学研究为例,探讨了其所体现的新文科特性。她指出,舞蹈的表演性、民俗性、社会性、经济性、宗教性、仪式性等综合性特征,要求研究者不仅关注舞蹈本体结构特征的深度思考,而且须将舞蹈文化置于上述综合语境中进行审视与观照。上述特点均呈现出中国舞蹈人类学研究的“新文科”特性。①朱奕.中国舞蹈人类学研究的“新文科”特性[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2,19(4):59-64.

就学科建设层面而言, 《民族艺术》自2022年第4期开设了艺术人类学关键词栏目,专题刊载与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紧密相关的关键词,为学科建设做好基础理论建设。作为该栏目的第一篇文章,王永健以艺术人类学为关键词,围绕着中西方学术视野中艺术人类学的发展历程、学科定义、学科定位与研究视域、研究方法等做了系统的阐述。②王永健.艺术人类学[J].民族艺术,2022(4):153-168.这样的研究工作对于一个学科而言非常重要,只有形成一套相对统一的概念和术语,大家才会有一个相对统一的研究范畴与目标,这对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设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冯雪峰对艺术人类学研究中的形态分类问题做了探讨,他根据艺术和人类学不同的结合方式,将其分为 “关于艺术的人类学”“与艺术在一起的人类学”和 “作为艺术的人类学”三种主要的研究形态。③冯雪峰.艺术和人类学的相遇方式:关于艺术人类学的形态学梳理[J].民族艺术,2022(6):121-129.安丽哲在《中国艺术人类学述论(1980—2020)》一书中,探讨了中国艺术人类学兴起的背景,关键概念的探讨,全国性组织机构的作用,与西方学者的互动与影响以及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的未来方向等问题。④安丽哲.中国艺术人类学述论(1980—2020)[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22.范丹姆《审美人类学》对审美人类学的历史、理论、方法、视野、观念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⑤范丹姆.审美人类学[M].李修建,向丽,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2.这些探讨对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和美学、艺术学研究多有助益。

值得关注的是,本年度新成立了两个艺术人类学研究机构,分别是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和中南大学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于2022年2月16日正式获批成立。该所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董波教授任所长,是广东省高校成立的首个艺术人类学研究所,也是广州大学不断深化“新文科”建设,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理科类优势学科内涵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艺术类学科特色建设的重要举措。该所借助广州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国际影响力,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开展艺术人类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开展艺术人类学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研究,全力打造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岭南高地。中南大学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22年5月11日,该中心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谢旭斌教授牵头,主要依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学术高地和中南大学设计艺术、艺术哲学、音乐舞蹈、建筑规划等学科及人才培养优势,是融学术研究、社会调研、新艺科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研究中心。中心的学术目标主要围绕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田野、艺术哲学、文化遗产、艺术乡建等领域开展相关学术研究,举办相关学术会议,服务国家文化智库建设,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服务。这两个新的研究机构成立,将会为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研究与学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艺术人类学与民族艺术学虽然名称不同,但是从研究理念、研究方法等多个方面均存在很多交叉共域之处。2021年6月19日至20日,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艺术研究院主办了题为“民族艺术学:学科定位与基本概念”的学术研讨会。会议召集人王建民围绕着民族艺术学的新定位组了专题稿件进行讨论。王建民指出,民族艺术学作为学科或者研究领域的合法性,首先必须以围绕基本概念的学术理念作为基础,对围绕 “民族”的分类概念有更为包容和更为动态化的理解,对民族艺术研究所处的历史与现实处境有纵贯性的认识。以学术问题为核心的多学科共在的跨学科的统一性学术背景中,具有学科意识却又不再去纠缠分支学科或者交叉学科的地位,更能凸显民族艺术学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以研究中的特殊贡献使民族学与艺术学一同获益,使民族艺术学成为中国学术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一种存在。①王建民.作为独特研究领域的民族艺术学[J].民族艺术研究,2022,35(1):38-45.彭兆荣指出,在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的历史“自在”与现实“自觉”的格局中,中国的民族艺术研究尤其需要凸显 “两翼”:政治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体性,艺术上真实反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多元性。这是中国民族艺术学重要的价值追求和学科的格局建构。②彭兆荣.中国民族艺术学:谱系、定位与格局[J].民族艺术研究,2022,35(1):46-54.邓佑玲指出,中国民族艺术学在学科建设上,要树立本土意识和根性意识,强调从族人生活出发的研究和语境中的研究,既关注中国化,又关注中国文化的世界化,进而为在新一轮全球化过程中发出“中国声音”作出应有的学科贡献。③邓佑玲.关于中国民族艺术学学科定位的思考[J].民族艺术研究,2022,35(1):55-61.肖璇指出,应超越以往建立在西方理论话语体系之上,以及艺术不能向下兼容、各门类艺术之融合不够的局限,从各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视野中反思西方理论话语,建构跨越门类艺术的新艺术学科。④肖璇.从概念出发的学科互文与兼容——从音乐研究角度看民族艺术学的概念和建构[J].民族艺术研究,2022,35(1):69-76.安静指出,民族艺术学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被阐释,并与一般艺术学形成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其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可以为当代中国艺术学的建设提供新的学术增长点,具体表现在对民族民间艺术的重视可以促成艺术与美学研究回归生活的导向,矫正以往艺术史多以视觉艺术为中心的倾向,还可以为美学提供新的研究范畴。⑤安静.中国民族艺术学的学科历史与学科定位[J].民族艺术研究,2022,35(1):62-68.汤芸指出,民族艺术学可通过艺术把各种割裂的领域统一起来,确立豁达包容的“形”“神”兼备的民族精神气质的生命意义,更可推进有关人文社会科学中的魅惑与理性之思考。⑥汤芸.形神兼备——民族艺术学中的魅惑与理性[J].民族艺术,2022(4):132-140.这些探讨对于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类学的理论对艺术研究颇有助益,从人类学的角度去理解艺术,拓展了传统艺术研究的范畴。赵旭东借助权力及其伪装这一政治人类学的主题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模式探讨艺术问题,强调从人类学的角度去理解艺术,将不再是单单关注艺术本身,而是将其看成是一种权力的文化表达,关注一种权力或权力支配时代的发生,体现了基于权力关系所设定的一种门槛效应和与之相应的知识权力的发生。在从一种权力支配的时代转向个人权利诉求的时代里,其体现出了权力与文化的解释、权力与文化的表达、文化的控制性、权力的隐蔽性、权力的转化等诸多扩展性的人类学研究主题。⑦赵旭东.权力的时代及其文化的表达——一种政治人类学用之于艺术品创造的分析与解释[J].民族艺术,2022(4):116-131.吴震东从“间性”角度解读艺术民族志的书写。他指出,艺术人类学理论对于“间性”问题的探讨依然留有较大的空白,这也部分导致了“艺术田野—民族志”的研究范式大多徘徊于对 “他者”艺术的事件性陈述,进而影响到了人类学在艺术美学研究上的整体性学术品格。而以“间性”为线索,以阐释为方法,以诗学为表征形态的诗学阐释论,既针对艺术人类学研究中“文化混杂”的美学化、现场化及多元化的田野语境,以便让艺术民族志充分发挥其“伞式”的结构性功能与跨媒介的转译性,同时也昭示出其文本的制作是一种关于写艺术的艺术。①吴震东.写艺术的艺术:“间性”与艺术民族志的诗学阐释论[J].民族艺术,2022(6):130-140.这些研究从理论与方法论层面对当下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均具有启示意义。

艺术乡建同样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2022年该领域的研究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均有所开拓。在理论探讨方面,张颖通过梳理中日两国艺术乡建的田野考察经历,从日本“乡村”与“艺术”的重要历史转型期的入口处,审视其艺术乡建行动如何凝聚“日常的人”和“艺术的人”,并以模型分类方式去辨析日本当代艺术乡建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论渊薮、实践路径与价值向度。②张颖.隔岸观“我”:中日艺术乡建的田野考察反思[J].民族艺术,2022(5):34-41.张犇对艺术乡建的本质和要义做了界定,他指出,艺术乡建的本质是对当代乡村的文化精神、情感需求、乡俗秩序等进行综合性的系统化治理;要从乡村的自身逻辑出发,以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为本位,固本造意,营造适应中国乡村文化特色的“场所精神”,构建乡村内部自我认同的文化内循环系统,以实现唤醒和激发乡民的主体意识、整合在地性优势资源、复构乡村文化生态发展模式、推进新时期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③张犇.论艺术乡建的本质与要义[J].民族艺术研究,2022,35(6):118-123.这一概括厘清了艺术乡建的本质与操作要义,具有启示意义。但是,作者此处使用了“治理”一词,值得商榷。治理通常指的是政府行为方式,艺术乡建并非都是政府行为,也有自组织模式下的自发实施。

随着艺术乡建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力量和角色参与其中,以不同的主体身份进行对话与互动。这需要对不同参与者的身份、动因和逻辑有所认知。张海彬等指出,需要明晰当前艺术乡建不同参与者的动因和逻辑,对其“主体性”和“主体间性”进行综合把握,提升其主体的能动性,以理性对话方式使其回归价值理性,可以形成艺术乡建多元主体理想的共生场域。④张海彬,吴晓倩,张海琳.艺术乡建参与者的主体融合与共生[J].民族艺术研究,2022,35(5):126-133.肖洋、马云华指出,在艺术乡建实践中,要注重建设主体,妥善处理好当地干部群众和艺术家的关系;要注重建设方式,根据当地实际,根据艺术家的专业,选择合适的项目开展,避免同质化现象。在艺术乡建中,还要处理好思想观念培育和物质层面构建的关系、村民与介入者的关系、传统和现实的关系、城市与农村的关系。⑤肖洋,马云华.艺术乡建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径和对策[J].民族艺术研究,2022,35(4):129-136.

传统的中国乡土社会是一个农耕社会,而新时代所兴起的艺术乡建不仅需要面向乡土社会,也需要从陆地延伸至海岛,进行中国艺术乡建的跨地域实践。在艺术乡建的实践领域,渠岩带领团队恰恰进行了这样一项跨地域的艺术乡建实践。他指出,我们不只要考虑“乡村”在历史过程中的复杂性,还得将过往那固守于农耕文化圈中的保守视野,调转到看似跟农业文明相对峙的岛屿世界与其外部性中,以开启某种可称之为“海—陆”和 “居—游”意义上的文化混响,将因破坏地缘政治分类而引爆污染焦虑的海岛世界,重新拉回乡村文化实践的复杂网络中,以突破那种以农耕文明框架和现代发展主义思路,来做实乡村文化单一性的地缘政治操作。⑥渠岩,翁奋,杨小彦.“陆—海”和“居—游”:中国艺术乡建的文化混响[J].民族艺术,2022(5):15-24.这一实践演示了一条可逆与跳转的开放性路线,破除了现代主义图式下“乡村”在空间上的内置特征与隔绝属性。李竹、王美钦呈现了参与式艺术理论资源的差异性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有效性,并从东亚乡村参与式艺术的发展趋势中探讨理论范式的转型,指出参与式艺术的理论话语呈现出实践主体与研究主体融合的 “协作民族志”,以及重建“万物”与 “行动”关联的范式转型。通过研究发现,不能脱离本土资源将艺术纳入一种抽象的概念性话语当中而压制了它作为文化批判形式的创造性潜力,也不能归因于简单的因果逻辑,而是需要在审美自治的有效性和社会具体语境之间进行持续对话。①李竹,王美钦.跨文化语境下参与式艺术的理论范式转型[J].民族艺术,2022(5):25-33.随着艺术乡建实践的不断开展,对问题的讨论越来越深入,国外经验的引介与吸收也日益增多,这些探讨将会对中国艺术乡建产生较好的启示意义。

二、民俗与表演艺术

2022年,民俗与表演艺术研究领域涌现出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在田野调查研究方法、文化变迁与转型、音乐民族志书写、海外艺术民族志等问题探讨上多有建树。这些研究均以扎实的田野调查案例为支撑,力图在理论探讨上有所创新,对于当下艺术人类学研究而言具有启示意义。

(一)田野调查研究方法再议

田野调查是人类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艺术人类学研究的立命根基。田野调查是在现代科学的发展进程中,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融合与采借的结果。自然科学的研究立场是客观的,强调实验精神,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程序化、定性定量的科学分析,以期得出客观真实的研究结果。在人类学研究领域,1898年,英国学者哈登(Alfred C.Haddon)的托雷斯海峡调查首开了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先河,之后马林诺夫斯基的特罗布里恩德调查和拉德克里夫·布朗的安达曼岛调查,使田野调查作为人类学的一种研究方法完善并固定下来。田野调查要求研究者亲自深入艺术事象所存在的社区,参与当地社区的生活,观察社区居民的日常行为、生产生活、节日仪式、亲属关系、艺术活动等方面的内容,获取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这其中的关键词是“亲自深入”和“参与观察”,主要强调研究者居住在社区之后主体性体验的获得,以及力图融入当地人的生活。

在2022年的学术成果中,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辑录的十卷本《中国传统音乐考察报告》,以杨荫浏及其所带领的学术团队所作的民间音乐“调查报告”为主要内容,其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记录了传统文化像自然生态一样未遭受现代化破坏之前的实况。张振涛对这一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历史性成果做了系统评述,指出:“田野、文献、口述、乐谱,相互连接,给了史学一个不简单的叙述方案。”②张振涛.田野是第一信史[J].中国音乐学,2022(2):5-16,47.我们应该看到的是,田野调查不仅收获了丰富的学术资料,而且构筑起了新的言说体系和理论体系。黄婉在“表演观察”田野工作观念下,将音乐要素纳入充满变数的合奏或观演关系时空,通过进入表演情境的 “逸入”和即兴 “生成”过程,体悟表演者之间、表演者与观众之间如何交互生成音乐的“修辞力量和社会控制潜能”,从而塑造和反哺音乐理论,并赋活和生成社会关系。“作为个体间社会互动实践”的音乐观,对于重新理解和认知音乐具有日益重要的方法论意义。③黄婉.“逸入”与“生成”——音乐人类学表演研究的“交互”路径[J].中国音乐,2022(3):85-96,161.可以说,扎实的田野调查对我们今天的学术研究而言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化变迁与转型

文化变迁与转型一直是艺术人类学研究关注的话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民间艺术也在发生着文化变迁与转型,并不断针对现代化的发展进行自我调适,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刘姝曼以台东地区卑南人南王部落年祭歌舞的田野调查为例,以建和里建和部落、卑南乡利嘉部落的祭仪圈舞表演作为参照,诠释祭仪歌舞再现 “卑南人”的过程,进而探求卑南人在本土文化焦虑中从“圆圈”内走向“圆圈”外的转型之路。④刘姝曼.“圆圈”内外的“卑南人”——从年祭圈舞的多重表演面向看社群形象的当代重塑[J].民族艺术,2022(6):141-151.平锋、谭文以广昌孟戏为个案,从历时性角度对其传承中的悖论式困境进行分析。作者指出,广昌孟戏应顺应当地民众诉求,进行适度转化和革新,以适应现实社会环境和当下民众生活需求。除春节期间的酬神祭祖展演外,剧团可在其他重要节日及世俗仪式场合进行表演,并适度开展商业性演出活动,这既能为剧团和演员带来一些收入,激发传承动力,又能拓宽孟戏传承渠道,增强其生命力。①平锋,谭文.民间祭祀戏剧的仪式化悖论及其反思——广昌孟戏的田野研究[J].艺术探索,2022,36(4):82-88.胡晓东以羊街乡阿郎邦克哈尼族“喍奢扎”节庆音乐展演的当代转型为例,探讨多元文化主体间的共在、交往、对话、互动和相互依存关系,并对多族群杂居区节庆音乐文化认同的结构与层级进行剖析,试图揭示其认同阶序。②胡晓东.多族群杂居区节庆音乐文化的认同阶序——以元江哈尼族传统节庆“喍奢扎”音乐展演的当代转型为例[J].中国音乐,2022(3):97-107.施艺从班社构成、艺人群体类型划分及音乐能力等视角,对京西柏峪燕歌戏班社及其当代传承展开探讨,该班社面对现代社会发展现状积极调适自身发展,用自身“传承”与“传播”的两条腿,走上既能维护自身艺术价值,又能通过改良传承机制不断契合传播机遇的长期发展之路。③施艺.京西柏峪燕歌戏班社发展与艺人研究[J].中国音乐学,2022(4):97-103.这些案例呈现了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如何面对社会发展进行积极调适,适应文化变迁与转型,寻求发展的过程,对民间艺术的当代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三)音乐民族志书写

音乐民族志书写较为重视与音乐相关的人、事和表演的描述,如何书写既具有学术规范,又能够从整体性角度客观反映艺术事象的民族志值得思考。涉及书写理念,申波通过云南跨界族群音乐的在地化研究,探讨了音乐民族志的书写。他指出,必须处理好局内与局外、主位与客位、近距离感知与远距离思考的互动关系,在观察民族文化差异性的同时也关注共性表达并从中获得认识的升华。④申波.云南跨界民族鼓乐音乐民族志的书写视角[J].民族艺术研究,2022,35(3):118-126.张伯瑜则从反思性角度指出,音乐民族志书写由客观描述到主观陈述,再到学者“自反”,这一发展过程是教育普及后民族志描述丧失其价值后而选择的再发展之举。学术写作本应就是构造思想的过程,而民族音乐学所思考的对象是音乐和音乐表演的相关问题,民族音乐学思想的生成便在这一思考的过程中得以构建,而构建的基础是对所研究对象的理解。⑤张伯瑜.走向理解的音乐民族志[J].中国音乐学,2022(1):74-80.这些探讨能够为研究者的学术站位提供借鉴,并能够呈现以音乐表达为载体的文化符号的学术语境,为音乐民族志的文本书写提供指导。

在个案研究中值得关注的是,尹翔从粤东海陆丰地区的吹打乐人及其音乐活动切入,探讨 “走江湖”现象背后反映出的 “吹打乐”“戏曲” “仪式”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着重剖析了乐人的“走江湖”现象在建构与整合地方音乐文化中的重要作用。⑥尹翔.“走江湖”——广东省海陆丰吹打乐人“习乐”与“作乐”研究[J].中国音乐,2022(5):42-49.臧颖以抚宁单家班鼓吹乐所服务的丧葬仪式活动为例,观照仪式中人的行为方式和音乐扮演的角色。通过关注“人”在音乐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试图阐明仪式音乐的双重意义,以及个案研究与整体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⑦臧颖.死音活曲——河北抚宁鼓吹乐单家班仪式行为解读[J].中国音乐,2022(2):155-162.这些音乐民族志较为关注仪式、文化语境及其人,以及艺术的社会功能,写作注重整体性观照,以个案管窥其与整体社会之间的互动,能够为音乐民族志的书写提供借鉴。

(四)海外艺术民族志

本年度,民俗与表演艺术研究领域涌现出一批海外艺术民族志的研究成果,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能够亲赴境外开展田野调查实属不易,这些研究关注艺术的现状与变迁,艺术的社会与文化功能,文化传播与文化认同,以及全球化与本土化等问题。贾怡通过赴新加坡田野调查搜集华族歌谣,在与国内相关歌谣进行比较研究后,就歌谣的渊源、版本、音乐形态等核心问题进行了考辨和分析。透过这些民间歌谣既可内观清末民初国内的侨乡社会,亦可外观海外华侨的真实生活、身份认同、文化表征、职业特点以及华侨社会的底层结构等。由此可见“乐随人迁”的传播规律以及华族从“过番”到“落番”生存状况的变迁。①贾怡.从“过番”到“落番”——新加坡华族歌谣研究[J].中国音乐,2022(4):108-116,156.吴慧娟、洛秦将菲律宾华人南音社团置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中进行阐述,探讨社团的社会功能及意义,以及中国文化 “外向性”交往中所承担的“文化避难”“文化传播”及“文化认同”的功能。②吴慧娟,洛秦.音乐文化诗学视角下的菲律宾南音社团发展及文化意义阐释[J].中国音乐学,2022(1):86-91.张幸从艺术的角度切入孟加拉多元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性研究,以语言、服饰和节庆为例展开探讨,分析阐述当代孟加拉社会的若干典型文化现象及其在孟加拉文化认同中的作用和影响,探讨孟加拉文化如何回应全球化进程的挑战。③张幸.语言、服饰与节庆:当代孟加拉文化之全球化与本土性[J].民族艺术,2022(1):159-168.

施尧通过对日本冲绳神歌的调查,对其去语境化与再语境化问题展开探讨。在现代冲绳,以首里库尔纳保存会为代表的保存会成员们在日常练习及展演活动中积极地与历史语境中的神歌演唱行为进行对话,根据表演情境的需求对神歌的表演方式做出创造性编排,关注自己内心对神歌的感受,并在与学术界、政界、教育界等多方不断地合作和交涉中共同完成了神歌的再语境化。④施尧.日本冲绳神歌的去语境化与再语境化——以首里库尔纳保存会为例[J].民族艺术,2022(6):158-168.潘妍娜通过对新加坡街戏、地缘会馆、业余社团中粤剧传承现状与新变的调查,探讨粤籍华人面对新加坡独特的多元族群环境下 “自我”与“历史”“当下”关系的族群叙事。⑤潘妍娜.粤剧在新加坡华人社会传承的三种形式与角色变迁[J].民族艺术,2022(1):22-33.该研究对理解华人传统戏曲在海外多民族语境下流变的多重脉络具有启示意义。

三、艺术人类学学术活动

这一年度,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与相关高校联合举办了一系列学术活动,推动了理论研讨,促进了学术的发展。本年度共举办学术研讨会三次,分别是2022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研讨会、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以及民族艺术学:研究方法与探索路径学术研讨会。

“2022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研讨会”于2022年11月25日至28日在海南大学举办,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此次研讨会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0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此次会议以“新文科时代艺术人类学的自觉与定位”为主题,共收到论文近200篇,围绕着新文科建设与艺术人类学发展、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学科自觉和理论建构、西方艺术人类学的历史和理论研究、艺术民族志的方法和实践、艺术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应用研究、国际自贸港建设进程中海南传统艺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海南传统艺术在南海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身份认同与文化变迁研究9个研讨版块展开了探讨。

2022年6月11日上午,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艺术研究院主办的“民族艺术学:研究方法与探索路径”学术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召开,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多位学者展开深入的探讨。

2022年9月23日至25日,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与广州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大学召开,围绕着艺术人类学的本土化理论、艺术人类学的学科方法论、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设、艺术人类学的核心议题和艺术民族志书写五个板块展开深入研讨。

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人类学研究领域2022年涌现出了较为丰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这些研究关注社会热点理论话题,注重艺术人类学元理论和学科建设,并组织了多次颇具影响力的学术活动。此外,新的艺术人类学研究机构成立,表明艺术人类学研究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力,将会为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做出贡献。可以说,艺术人类学研究越来越注重问题意识,淡化学科边界,尤其是在新文科建设的理念统领下,跨学科的交融,甚至超学科的研究会成为未来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艺术民族志的书写仍需深化,中国艺术人类学理论的形成需要一大批建立在扎实田野调查研究基础上的艺术民族志。随着新冠疫情的好转,田野调查具备了相应的条件,相信艺术民族志会陆续呈现出来,为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民族志人类学民族
《审美人类学》评介
美育学刊(2023年2期)2023-04-21 12:14:18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走向理解的音乐民族志
中国音乐学(2022年1期)2022-05-05 06:48:18
我们的民族
关于戏曲民族志的思考
戏曲研究(2021年3期)2021-06-05 07:07:30
民族志、边地志与生活志——尹向东小说创作论
阿来研究(2020年1期)2020-10-28 08:10:44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民族志与非正式文化的命运——再读《学做工》
人类学:在行走中发现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