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佳
《惟有香如故》是一部纪录片,也是一部历史演绎片。它讲述了杨贵妃、李清照、苏东坡、黄庭坚和华佗五位著名历史人物的故事,用与五位古人命运相连的独具中华特色的古香——“瑞龙脑香”“梅香”“沉香”“甲香”及“艾香”,串联起他们曾经在那些重要节点上的选择和冲突。《惟有香如故》在叙事时运用了丰富的表现形式,不仅绘声绘色地将故事讲好,更收获了一众好评,在豆瓣取得了9.3 的高评分。
“第四面墙”的概念最早是由18 世纪法国哲学家、艺术评论家狄德罗(Denis Diderot)提出的。通俗地说,即把银幕比喻成一个内嵌式舞台,左面、右面和正面共三面墙、三个向度,而和舞台正对着的是一道敞开的无形的墙,那是观众的位置,俗称“第四面墙”。[1]而在影视作品制作里,“第四面墙”指的是镜头,演员存在于荧幕的时空内,他们和剧中的人物进行交流或自我交流,但是唯独不与荧幕前的观众交流。所以演员在表演时,一般不会直面摄像机,因为那会对观众造成打破电影与现实的感受,从而破坏了欣赏影片时的代入感与沉浸感。与此相反,凡是表现片中人物知道眼前有镜头,或者认知到观众的存在以及透过镜头对观众进行表演解说的手法,都可以称作“打破‘第四面墙’”。
打破“第四面墙”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舞台表现中,演员可以穿过舞台前的幕布与观众互动,观众可以加入演出中。在影视剧中,如美剧《纸牌屋》中安德伍德夫妇经常对着镜头分析其他人物的心理想法,描述自己对此人的认识以及讲述自己这么处理事情的原因,这是比较明显地对“第四面墙”的打破。
对“第四面墙”的打破,其重要性不仅在于提高表演的趣味性和创新性,还在于它可以带给观众更深刻的体验。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旁观者,而是可以与演员共同创造一个充满想象力和交互性的世界。这种互动性也可以打破传统的观众与舞台之间的隔阂,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沉浸感,让表演更加真实和有趣,也更贴近现实生活。
《惟有香如故》中导演沈永鹏亲自出镜,打破“第四面墙”,非但没有让剧情表达显得突兀,反倒是令故事的讲述更为流畅自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与演员演绎相佐证的解释
《惟有香如故》中,沈永鹏不仅出镜,还负责进行部分旁白的配音解说,这让纪录片的讲述过程保持了听觉上一致的连贯性。第一集开篇以高力士挖坟的场景加上高力士演员的旁白来引入故事,设置一定的悬念。从第一集正片开始3 分半钟,导演直接隔着屏幕与观众对话,开始打破“第四面墙”。而此时导演出场,对此次挖坟事件给出一定的解释,并以史料相佐证,让故事有一定的说服性,也让观众及时从“悬疑片”观感中走出来,认知到这是一部历史纪录片。
2.与故事情节相辅的补充
导演在打破“第四面墙”时,不仅仅是直视镜头的讲述,而是有着许多与历史时空相呼应之处。如第一集中当琴师贺怀智抱起琵琶时,导演也同时出现在镜头中,坐在贺怀智对面,手抱琵琶,与琴师形成呼应。于传统纪录片而言,导演这样的突然进入显得有些突兀,可能会割裂故事情节,打断演员表演节奏。但此时恰逢音乐未起,观众心有疑虑,琴师面圣故事尚未展开之时,导演适时地出现,面对镜头开始讲述,分析贺怀智的心理状态,为之前琴师向李隆基送香囊的行为,以及他面圣为什么要演奏《雨霖铃》这首曲子做了有效的补充说明,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贺怀智的处境与李隆基的感受,让接下来的故事发展更加水到渠成。
3.与场景切换相配的过渡
以往纪录片多用画外音或者字幕来交代,《惟有香如故》在拍摄手法上的创新,让五集纪录片在每一集内部的转承都有所不同,以《如梦令》中的展现最为突出,导演直接进入片中,作为场景转换之间的过渡。从最开始李清照衙门口敲鼓,导演出场引出她一生两次的蒙羞,到导演在衙门公堂之上解释李清照为何做出再改嫁的决定,镜头从演员逐渐转移至导演,让场景切换十分自然,让观众看得也十分舒心。而第一季《雨霖铃》中简短有力的报幕式串联,增强戏剧感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过程,让全片叙事更加紧凑,适应现代传播需要。
对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营造,是承载情节与意境的必然手段,而对时空界限的打破和探入,也是调动参与感和临场感的必然路径。导演在《惟有香如故》中的穿插出现,不仅在历史时空上让纪录片有更强的可看性,多次的重新解读也让纪录片有着更强的故事性与话题性。
《惟有香如故》用小切口来探讨大历史,把历史上的人物故事赋予新的解读空间和还原演绎,以香料入手,通过人物与香料之间关系,从一个侧面把人物重新解构,让熟悉的人物陌生化,从而创造出新的“历史”,打破传统意义上对历史人物的认知。现存李清照的《如梦令》应有两首,一为《昨夜雨疏风骤》,另一部则是《常记溪亭日暮》,两首均是游览之作,都写了醉酒、赏花,清新别致。该片中理应表现出的是“浓睡不消残酒”的慵懒女孩之态,但《如梦令》一章节所呈现的,则是少女梦幻破碎后的中年生活:丧父、丧夫,身世飘零、颠沛流离,改嫁后又为了和离与赵汝舟对簿公堂。但人到中年,如梦初醒般悔悟纠偏,仍能保持自身高洁,果断与渣男划清界限,让人看见一个不一样的“易安居士”。
《惟有香如故》在回溯历史的同时,主持人即导演本人,在现实中分析香料原理,亲手制香。以现实与历史相互交替的手法,加强“香料”主题的呈现,辅助历史讲述的推进。如《浪淘沙》中,苏轼以“沉香”为引与王安石进行博弈,想劝谏宋神宗不要轻易变法。而此时导演适时出现,进入实验室制香,一句“伤害,最终还是成为了手段”,以现代的观点描述历史上取香的残酷,再切回情景中苏轼陈述过去的强行取香的事。如此一来,不但便于观众理解剧情、理解作者意图,虽然有时空交错,但导演配音的方法用现代的声音讲述历史的故事,脱离传统配音的严肃与厚重,也并未造成明显的时空割裂,反而更有助于叙事,观众感到更加轻松。
《惟有香如故》第一季以历史事件发展顺序为主线,但常用倒叙先作铺垫,引起观众好奇心,再开始故事讲述。其中不时用插叙来丰富故事内容,补充故事要点,让整个纪录片更加全面,更有可看性。如《雨霖铃》中先用高力士挖坟事件引出马嵬驿之变,再逐渐引出杨贵妃、瑞龙脑香。第一幕到第三幕虽然是不连贯的历史时空,但对内容主体叙事的推进颇为有效。《浪淘沙》中以“乌台诗案”后苏轼对王安石的拜访开篇,再重新讲述故事,引出沉香。告罪、入对等类似报幕形式的串联让情节更跌宕,让观众更能身临其境感受历史。这种倒叙和插叙穿插应用非但没有扰乱视听,反而相辅相成,让纪录片视角更加独特,形式更加多元化。
调香是一种不常被提起的艺术,以“香”言“史”,实属罕见。五集短片,分述五段历史,每一集质感都堪比电影,杨贵妃的瑞龙脑香、李清照的梅香、苏轼的沉香、黄庭坚的甲香、华佗的艾草香,打破时空的束缚,庙堂之上,江湖之远,不仅有着视觉上的冲击,嗅觉上也仿佛有着非同一般的震撼。
作为开年的一部小众纪录片,《惟有香如故》以“香”为独特视角进行历史演绎,丰富了历史剧情纪录片的叙事手法,相较于其他纪录片,它的表现形式更加灵活,在碎片化融合传播的大环境下更易被接受和传播。但在进行历史事件选择时,应当选择对观众而言耳熟能详的内容,否则这种形式很难在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的眼球。
不可否认的是,该片通过对“第四面墙”的打破,辅以演绎的时空交错让整个纪录片不再简单是知识的传递、灌输,更上升到哲学的交流与美的享受,呈现出“历史剧+ 纪录片”的新形式。其惟妙惟肖的真人实景,丰富创新的阐述形式,以及新颖的解说词,显微镜下的调香画面,多种细腻唯美的表现手法都值得纪录片制作者的借鉴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