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纪元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隶属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的崇善镇,东接南坪镇,南临图们江,西与安图县二道白河相连,是和龙市乡村振兴布局的重点乡镇。图们江畔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作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建设者,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大局,不断筑牢边境辖区安全根基,在崇善镇乡村振兴的逐梦之路上持续发光发热。
以暖心服务为抓手,
助力产业振兴大经济
“小南,来尝尝苹果梨,刚摘的,可甜呢!”崇善镇古城村村民张大娘拉着古城里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三队副队长南海山,在自家苹果梨园内唠着家常,“今年水稻收成怎么样,今年夏天的雨水特别好!”“哎呀,今年不光梨子丰收,水稻也特别好,幸亏有你们,要不然靠我们老两口真的顾不过来啊……”谈到今年的大丰收,张大娘感慨万千。
10月,水稻收割接近尾声,张大娘家里还有10余垧的稻子没来得及收割。老两口的儿女在外务工,自己根本干不过来,怕下雨后水稻没法收割,张大娘急得直掉眼泪。古城里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三队得知这一情况后,联系了古城村党支部组建的“助农服务小分队”,立即前往张大娘家里帮助老人抢收。民警们分工协作,绘成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人多力量大,很快就解决了張大娘的燃眉之急。而且,在执勤三队这群年轻小伙子的建议下,还帮助张大娘开启了直播带货。临走时,南海山还嘱咐张大娘要时刻提防电信诈骗。“乡亲们挣点钱不容易,除了让他们的‘钱袋子鼓起来,还要守好他们的‘钱袋子。”南海山说道,“站里专门组织了‘普法小分队,利用微信工作群、发放宣传单等积极开展反诈宣传,提升村民反诈防骗能力。”
以志愿服务为支点,
撬动民族团结大格局
“清蒸鱼、清炒西蓝花……这次做菜的水平比上次有很大进步啊!”民警志愿者们敲响了光明街道花园社区独居老人文阿姨的家门,为这位朝鲜族老人做爱心午餐,看到家里有了久违的烟火气,文阿姨不禁笑容满面。
“我平时喜欢自己做做手工,虽然自己一个人,但逢年过节都会有志愿者和社区工作者来我家,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一起聊天、吃饭、唠家常,一点儿也不孤单。”文阿姨说。
为了更好服务驻地群众,古城里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与社区、团市委联合成立了“警民志愿服务队”,并加入和龙市志愿者联合会。说起做志愿服务的缘由,志愿服务队的队长刘涛坦言:“起先只是听说同事当中的一名小伙子经常去做义工,我好奇义工的工作内容是什么,于是主动表示想一同参与。后来我渐渐明白了志愿服务可以是摆放共享单车、清理路面垃圾,也可以是陪伴老人聊天唠嗑、台风席卷后清扫马路,是一切力所能及且可以无偿帮助他人的行为。在这过程中,我渐渐理解了‘施比受更有福的深刻含义,也体会到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
正是在这份快乐的感染之下,刘涛14岁的女儿也成长为阳光有爱的“小小志愿者”,志愿服务渐渐成为这个小家庭周末的固定活动。脱下红马甲,刘涛也是古城里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机关党支部的支部书记,他经常在青年民警队伍中开展主题宣讲、集中学习和谈心谈话,增强志愿氛围,引导青年民警从“被动任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在他的带领下,该支部以“搭建青年平台、团结青年民警、凝聚青年力量”为工作目标,组织以金如和、王志禹为代表的青年党员,广泛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在以知促行、知行结合中不断激发青年民警接续奋斗、再立新功的心气、志气和勇气。
据统计,自前年以来,该队共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超1500小时,先后获得延边州“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社区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以筑梦边关为传承,
共建美丽乡村大环境
世界上的美好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在2020年的一次进辖区普法宣传中,执勤二队的李研了解到,有的村民外出打工,担心家里农活较多,孩子放学后完不成作业导致成绩下降。于是,他联系队领导并与古城村村委会进行沟通协调,最终在村会议室设立了“爱心课堂”补习班,利用每天放学后一小时,帮助孩子们义务辅导功课。为解答孩子们的难题,她对自己也进行了“特训”,专门购买了小学、中学的网课,渐渐地,随着越来越多高学历新警的加入,周边越来越多的孩子也加入到“爱心课堂”,甚至还有一些想学普通话的家长。民警们专门购置了课外辅导书、学习用品,辅导内容也从作业扩展到普通话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
如今,“爱心课堂”已成为孩子们的另一个家,经过三年时间,有的孩子已考上了初中、高中,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时光流逝,民族团结,警民一家亲,像一簇簇金达莱花,在国门下生根发芽。
在古城里口岸旁,民警与村民共同栽下的金达莱花像是无边紫霞,迎风绽放。金达莱花在延边地区代表“团结”,全站民警将同辖区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齐心协力浇灌“团结花”,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