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竞 刘舒琴 张芮珠 曹 珂 戴 彦
传统村落指形成年代较早,蕴藏着丰富历史信息和自然资源,具有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古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资源[1]。传统村落公众景观感知规律识别有助于从“主客交互”角度理解公众对传统村落的感知逻辑,为其景观资源的保护利用与文化传承创新提供人本化操作指引[2]。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公众在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中发布社交影像逐渐成为生活日常,进而催生出海量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影像数据。这些数据从影像拍摄的对象选择、画面语言和时空情境等多个维度记录了主体对相应景观客体的感知过程和偏好倾向,是公众景观感知研究的优质数据资源[3]。本文尝试基于网络社交媒体UGC影像数据分析,建构针对传统村落公众景观感知探索的“影像词袋”方法,并以安徽黟县宏村为分析样本,探讨不同年代、季节和不同感知模式、文化背景下公众对传统村落的景观感知规律。
景观感知(landscape perception)即人本主体对景观客体的身体感受和心灵觉知过程。相关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70年代欧美国家风景资源管理实践促生的景观价值评估研究,是风景园林学、环境行为学科的基础性研究议题[4]。之后,Tuan[5]与Appleton[6]提出的“恋地情结”和“愿望与庇护”理论开辟了景观感知的文脉决定论和生物决定论两大研究路径;Zube等[7]总结出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和经验学派4种景观感知研究范式,并建构出由人、景、交互三要素组成的景观感知理论框架。此外,Daniel等[8]、Kaplan夫妇[9]和Nohl[10]还分别总结出新颖性、复杂性、一致性、易辨性、神秘性、连贯性、历史性和形象性等主体景观偏好属性;刘滨谊[11]提出了景、景域、景场、景秩4种景观存在形式和几何空间、直觉空间、知觉空间、意向空间4种主体感知层次;邓位[12]、李开然等[13]、王之婧等[14]则分别从符号学、现象学和心理学角度,就景观感知的知觉语法、组景感知、原风景影响等议题总结出文脉关联性、主客互动性、时节差异性和多感官参与性等主体景观感知规律。在此基础上,不同学者根据主体感知渠道和客体景观类型差异,开展了针对城乡不同空间对象的五感(视、触、声、嗅、味)细分研究[4]。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建设发展的内涵式、人本化转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逐渐从对客体空间、文化价值的特征识别转向对公众主体景观感知质效和规律的机理解析,在村落景观感知调研主体、分析要素、研究方法三方面形成如下进展[15-21]:1)围绕村落景观规划设计应用和群类主体景感规律探索两大目标,形成了“相关者”(居民、游客、从业者、管理者)和“旁观者”(专家、志愿者、公众)2种主体分类视角,以及结合主体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水平、出游方式和居住时长等因素的群类划分方式;2)分别制定出以“客体特征刻画”和“主体感受表征”为解析线索的研究要素框架和多元要素因子;3)结合多源数据采集手段,建构出问卷调查、行为注记、认知地图、照片引导访谈(PEI)、语义差异分析(SD)、网络文本分析和VR实验等多元研究方法(表1)。
表1 传统村落景观感知研究代表性成果内容与解析要素
但既有研究也存在主体群类划分情境针对性不足、解析要素主客系统混杂、解析要素与感知主体匹配度不佳等问题。因此在数据采集效率、抽样范围广度、景感还原度和主体意愿保真性等方面,主流方法还可与现代数据采集分析技术结合,进而提升优化(表2)。
表2 传统村落景观感知研究方法梳理与优缺点比较
影像分析方法在景观感知研究中具有特殊优势。Urry等[22]提出“游客凝视”理论,强调主体拍摄影像与其对客体景观的感知相互关联,可构成“感知-表征”阐释循环;Stepchenkova等[23]提出影像主题分类、构成统计和分布特征解析的影像数据信息提取思路;戴光全等[24]提出了以影像景别、拍摄角度、光圈大小等物理特征和自然景观、人工景观、物质文化、旅游设施等主题类别为要素因子的旅游影像分类体系;Miah等[25]则提出了内容分析、符号分析、空间聚类等影像数据分析手段。随着网络社交媒体平台UGC影像数据的大量涌现及其获取及分析方法的成熟,其应用前景将更为广阔。为此,本文尝试引入信息检索领域的“词袋”模型,建构基于“影像词袋”分析的传统村落公众景观感知研究方法。
“词袋”模型是信息检索领域用于文本信息快速识别和分类的方法。其忽略文本语法和词序,仅将其视作由不同单词集合而成的“词袋”,通过对“词袋”的单词拆分和词频统计,构造文本的特征词典和向量表达。在此基础上,计算机图形学衍生出“视觉词袋”模型,将上述原理运用于图形影像的解构、识别和分类,在人脸识别、视频分类和医学、遥感影像分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6]。“影像词袋”为笔者基于上述原理建构的一种影像数据识别和聚类分析方法,其基于对影像数据集的整体特征把握,识别相应影像摄录主体的感知逻辑。与视觉词袋以单幅影像为词袋、以影像中特定视觉场景为单词(基础统计单元)的分析方式相比,影像词袋分析以特定影像组集为词袋,以单幅影像的主题属性为单词,适用于抽象性和主观性更突出的景观感知研究,具体以要素词典构造、应用词袋生成、感知倾向表征和感知规律解析为分析步骤(图1)。
图1 传统村落公众景观感知的影像词袋分析方法
要素词典即由不同主题单词组成的影像特征表征要素集,是“影像词袋”分析的要素系统。本文基于影像数据可解析维度,分别从景观摄取的客体类型和景观引起的主体感受两方面梳理与构造传统村落景观影像分析的要素词典。
2.1.1 景观类型词典构造
“景观类型词典”即由表征村落景观客体对象类型的词汇组成的单词要素集,其可作为主体景观类型偏好等具象内容的解析线索。通过对既有研究要素的辨析与梳理,本文构造出以格局(整体、组群)、街巷(空间、氛围)、建筑(外景、内景)、环境(山水、庭植)、风俗(民风、节俗)、物产(土特产、纪念品)六大类12个亚类单词要素组成的景观类型词典。其中,格局为表现村落整体和建筑群组关系的结构性景观要素集;街巷为表现村落公共空间、节点场所的空间性景观要素集;建筑为表现村落中地标与民居建构筑物轮廓、细部和内景的人工建造类景观要素集;环境为表现村落山水林田外部环境和庭植花木内部环境的自然类景观要素集;风俗为表现村落中传统民风和节俗活动的行为类景观要素集;物产为表现地方特色饮食、土特产和旅游纪念品的地域资源类景观要素集。上述要素类目的逻辑指向明确,利于增强分析目标与结论的关联性。
2.1.2 景感属性词典构造
“景感属性词典”即由描述主体景观感受属性的词汇组成的单词要素集,其可作为主体感知心理和审美偏好等抽象内容的解析线索。综合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本文构造出以原生-衍生、标志-日常、物质-非物质、整体-细节、活力-恬静、风景-信息-叙事6组感知属性主题词汇为单词要素的景感属性词典。其中,原生-衍生表征景观乡土性感知倾向,前者如历史建筑、传统民俗等,后者如网红景观、旅游纪念品等;标志-日常表征景观标识性感知倾向,前者如地标建筑、节庆活动等,后者如民居建筑、日常生活等;物质-非物质表征景观物质性感知倾向,前者如建筑、街巷、物产等,后者如民风、节俗、观光行为等;整体-细节表征景观视觉感知倾向,前者如村落格局、建筑轮廓、山水环境、群体活动等,后者如建筑细部、花木特写、人物表情等;活力-恬静表征场景氛围感知倾向,前者如热闹街市、鲜艳花木等,后者如空寂巷道、朴素建筑等;风景-信息-叙事表征主体影像拍摄目的倾向,风景为基于审美目的拍摄的风物景观,信息为基于信息记录目的拍摄的标示解说、博物展品等,叙事为基于过程记录目的拍摄的主体游憩场景。与以影像物理特征为线索的传统分类方式相比,上述影像划分方式与主体感知逻辑的关联性更为直接。
“应用词袋”为根据具体应用分析目标构造的影像数据样本分类集组。本文分别从时空情境和人群类别2条线索进行词袋生成。
2.2.1 情境词袋生成
主体对景观客体的感知受时空情境因素影响显著。本文从情境因素出发,提出年代、季节2类词袋构造逻辑,用以查考不同时空情境下主体景感变化规律。“年代词袋”以影像拍摄年代为数据集组依据,划分为1980—2000、2001—2015、2016—2021年3个阶段①。“季节词袋”以影像拍摄季节为数据集组依据,以春、夏、秋、冬四季为词袋标签。
2.2.2 人群词袋生成
不同主体因审美经验和立场差异对相同景观客体的感知倾向有所不同。本文尝试通过客群(背包客、团队游客、家庭游客)、年龄(青年、中年、老年)、网络身份(摄影博主、旅游博主、普通游客)3条线索构造人群词袋,用以查考不同群类主体对传统村落景观感知的倾向差异。
感知倾向表征即对公众景观感知倾向的表征。其目的在于将UGC影像基础数据转化为具有结论指向性和结构关联性的表征数据。具体可从主体关注景点分布特征、景观偏好构成特征和主体感知属性特征三方面以分布热力图和数理统计图表方式表征输出:1)关注景点分布表征,即对公众具体关注景点的空间分布和统计分布的表征,其可通过对相应影像数据的空间映射和词频统计表征输出;2)景观偏好构成表征,即对前述六大类12个亚类景观类型要素的公众关注频度构成情况的表征,其可结合计算机机器学习方法对基础影像数据进行智能识别分类[27],再依据分类结果对各类型词汇进行词频统计分析和表征输出;3)主体感知属性表征,即对前述6类公众景观感知心理、审美倾向的表征,因影像数据处理涉及主观判别,故采用人工识别方式进行数据分类,再根据分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表征输出。
感知规律解析即对公众景观感知群类差异和共性规律的解析。具体结合对相关表征数据的归纳、演绎,从客体类型偏好、主体审美逻辑、主客作用影响等方面进行解析。
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始建于南宋,村落占地19.11hm2,现存明清古民居140余幢,2012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以“宏村”为关键词,在携程旅行、新浪微博、Instagram、Facebook等社交媒体平台中搜索、采集到1980—2021年公众拍摄发布的影像数据样本1 704幅,主体179人,关联采集各样本发布时间、空间、评论信息及其发布主体客群、年龄和网络身份信息,依照前述情境与人群词袋分类方式对样本影像数据进行集组分类,建构研究分析的基础数据集。
3.2.1 “知觉退化”:年代感知规律
以拍摄年代为词袋标签,将样本影像分入3个阶段的年代词袋,研究发现:1)1980—2000年,公众偏好建筑类景观,关注景点的空间与统计分布极化,集中于月沼、南湖等标志性景点,原生与物质类题材占比极高,摄影导向以风景、信息照为主;2)2001—2015年,公众偏好的景观要素占比逐渐均衡,风俗与特产类景观词频比例上升,关注景点的空间与统计分布均衡化,原生与物质类题材占比下降,信息导向类影像占比提升;3)2016—2021年,公众偏好的景观类型构成更加均衡化,关注对象集中于网红景点与民宿,原生、物质类题材影像占比进一步下降,风景、信息、叙事影像比重趋近;4)公众对于景观的关注总体呈现出建筑、格局要素比重下降,风俗、物产要素比重上升,街巷、环境要素比重波动的态势(图2)。
图2 不同年代公众对宏村的景观感知特征
综上,1980年至今,公众对宏村的景观感知呈现出“知觉退化”趋势,具体表现为:1)文化内涵感知意愿衰减(原生题材、信息类影像比重下降,衍生题材、叙事类影像比重上升);2)空间结构感知水平退化(格局、街巷等整体类景观关注比重下降,关注景点的空间与统计分布离散化);3)抽象审美能力退化(建筑、风景类影像比重下降,活动、叙事类影像比重上升)。
3.2.2 “天人交感”:季节感知规律
以拍摄季节为词袋标签,将样本影像分入四季时节词袋,研究发现:1)春季公众偏好建筑、环境类景观,关注景点集中分布于南湖、月沼区域,自然题材与活力画面影像居多;2)夏季公众仍偏好建筑、环境类景观,关注景点集中分布于南湖、月沼和水圳区域,自然题材、恬静画面影像居多;3)秋季公众偏好建筑、环境、风俗类景观,关注景点集中分布于南湖、月沼和汪氏宗祠区域,人工题材、恬静画面影像居多;4)冬季公众偏好建筑、街巷、风俗类景观,关注景点集中分布于村落主要公共空间,人工题材、活力画面影像居多(图3)。
图3 不同季节公众对宏村的景观感知特征
综上,四季更替过程中,公众对宏村的景观感知存在“天人交感”效应,具体表现如下。1)春秋季节“趋随感应”,景感倾向与时节特征趋同:春季关注生发景观,影像画面活力感强;秋季关注萧肃景观,影像画面风格恬静。2)夏冬季节“补缺感应”,景感倾向与时节特征相异:夏季炎热,喜清凉景观,关注近水环境要素,拍摄的恬静影像居多;冬季寒冷,好热闹景观,关注街巷、风俗类积聚要素,拍摄的活力影像居多。
3.3.1 不同客群主体感知质效差异
以公众体验模式为词袋标签,将样本影像分入3类人群词袋,研究发现:1)背包客偏好环境、街巷类景观,关注景点的空间分布分散、统计分布均衡,日常类与物质类影像占比较高,拍摄导向以风景照为主;2)团队游客偏好建筑、格局类景观,关注景点的空间与统计分布极化,标志与物质类影像占比较高,拍摄导向以信息记录为主;3)家庭游客偏好风俗类景观,关注景点的空间与统计分布分散,标志与物质类影像占比较高,拍摄导向以游记叙事为主(图4)。
图4 不同客群主体对宏村的景观感知特征(TOP20景点正态分布图中仅列出重要景点名称)
综上,受体验模式因素影响,公众对宏村的景观感知存在质效分异:1)背包客的内涵与抽象感知质效较高(对日常和环境类景观关注度高,影像以风景留影为主);2)团队游客的结构感知质效高(标志性和格局类景观关注度高),但内涵与抽象感知质效较差(关注景点相似度高,空间与统计分布极化,影像以信息记录为导向);3)家庭游客“浅尝辄止”,内涵与结构感知质效均不佳(关注网红空间和体验场所,风俗类景观占比高于其他群体,影像以游记叙事为导向)。
3.3.2 不同年龄人群感知偏好差异
以主体年龄阶段为词袋标签,将样本影像分入3类人群词袋,研究发现:1)青年人群关注建筑、物产、街巷类景观,衍生题材、活力风格、标志景观、细节画面影像占比较高,风景、信息、叙事导向影像占比相对均衡;2)中年人群关注环境、格局、风俗类景观,日常景观、恬静风格、整体画面、风景审美导向的影像占比较高,原生-衍生影像画面相对均衡;3)老年人群关注街巷、建筑、风俗类景观,原生题材、活力风格、标志景观、游记叙事影像占比较高,整体-细节影像题材占比相对均衡(图5)。
图5 不同年龄人群对宏村的景观感知特征
综上,受年龄因素影响,不同年龄人群对宏村的景观感知存在特征分异:1)青年人群关注的景观类型与留影导向均衡,偏好标志性景点和建筑风貌、物产等物质表层类景观,说明该类人群求知探索欲强,游憩目的性弱,未形成固定审美标准,兴趣多元,但浅尝辄止;2)中年人群关注恬静环境、聚落格局、人文风俗和日常生活类景观,反映出该类人群回归日常的审美态度和希望从简约审美中寻求心灵放松的“离俗避世”倾向;3)老年人群关注场景热闹、活力动感的街巷与风俗类景观,同时对原生题材倾向性明显,反映出该类人群关注生命活力与质朴传统的审美心理。
3.3.3 不同网络身份用户感知路径差异
以主体网络身份为词袋标签,将样本影像分入3类人群词袋,研究发现:1)摄影博主关注建筑、环境、格局类景观,原生题材、物质要素、细节画面和风景影像占比较高,标志-日常影像题材占比相对均衡;2)旅游博主关注的景观类型占比相对均衡,对建筑、街巷、物产类景观的关注程度略高于其他类型,标志景点、信息记录影像占比较高,题材与画面风格倾向不明显;3)普通游客关注建筑、街巷、环境类景观,标志景观、原生题材、物质要素和游记叙事影像占比较高,画面风格倾向不明显(图6)。
图6 不同网络身份用户对宏村的景观感知特征
综上,受职业因素影响,网络博主与普通游客对宏村的景观感知存在路径分异:1)摄影博主关注村落景观的原生性、细节特征和环境要素,感知路径从视觉效果和细节特征出发;2)旅游博主关注村落景观的多样性,兼重物质空间与社会风物,感知路径从内涵信息和整体结构出发;3)普通游客关注村落景观的场景感与体验价值,感知路径从体感经验出发。
结合感知分析,以村落空间场域、场所和场景[28]为抓手,探索适配不同情境和人群条件的传统村落人本化保护更新措施(图7)。
4.1.1 缓解公众“知觉退化”的措施
针对过度商业开发与网红经济分散主体感知注意力所引发的公众知觉退化问题,提出如下应对措施:1)整改内涵、风貌与原生景观不协调的衍生场所,避免其无序发展;2)增加历史建筑、公共空间的解说标识,增强村落景观内涵与结构感知便利度;3)加强民宿空间与文创产品的审美监管,以简雅风格引导公众审美能力提升。
4.1.2 促进主体“天人交感”的措施
配合公众春喜生发、夏悦清凉、秋感萧肃、冬好热闹的天人交感规律,提出如下应对措施:1)打造季节性特色场景,引导公众关注村落景观时节变化;2)定期策划、推出具有时节关联性的民俗活动与土特产品,为主体四季差异感知提供印象标记,增加大众重游意愿。
4.2.1 服务不同客群主体游览需求差异的措施
针对不同客群主体的游览需求差异,提出如下措施:1)为背包客配送详尽的导览资料,辅助其自助感知探索;2)平衡团队游客参观景点的数量与时间,优化其观览体验的时空场域配置;3)为家庭游客打造多元化的主题游览线路与体验项目,促进其休闲娱乐与文化感知的场域平衡。
4.2.2 适应不同年龄人群审美倾向差异的措施
针对不同年龄人群的审美倾向差异,提出如下措施:1)在建筑景点、街巷空间、特色物产等景观要素中增强地域文化、时节特征、关联信息的呈现,以引导青年人群的表征化感知路径向内涵、结构和历时化方向转变;2)优化村落人工环境,融入更多自然景观元素,以契合中年人群偏好简约、和谐、恬静景观的审美心理;3)通过装饰小品与节俗活动促进街巷空间的场所活力营造,满足老年人群“活力摄补”的感知需求。
4.2.3 适应不同网络身份用户感知路径差异的措施
针对不同影像发布主体的感知路径差异,提出如下措施:1)配合摄影博主视觉性、细节性感知路径,增强村落的景观小品营造,为其提供精细化与多元化的风景素材;2)配合旅游博主知识性、整体性感知路径,加强对村落场所空间历史信息与结构特征的导览标识;3)配合普通游客场景性、体验性感知路径,增强村落公共空间风俗节庆活动的表现力度和开展频率。
本文运用“影像词袋”模型探索公众对传统村落的景观感知规律,主要创新与贡献如下。
1)建构了以要素词典构造、应用词袋生成、感知倾向表征和感知规律解析为分析步骤的公众景观感知“影像词袋”分析方法。该方法以社交媒体UGC影像数据为数据源,与问卷调查、照片访谈、认知地图和行为注记等20世纪60年代始创的景观感知研究经典方法相比,具有数据采集效率高、抽样范围广、可解析维度丰富、景感还原度高、主体意愿保真性强及结论指向明确等优势,更符合大数据时代研究数据获取的变革趋势。
2)构造了以六大类12个亚类景观类型词汇和6组景感属性词汇组成的传统村落景感分析要素词典和年代、季节、客群、年龄、网络身份等应用词袋分类标签。该套要素体系以主客系统分维的结构避免了景观感知研究常见的要素混淆问题,并可通过模块化的词典和词袋构造,灵活集组基础数据,确保研究分析的科学性和开放性。
3)通过对宏村样本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1980年至今,公众对传统村落的景观感知呈现出内涵、结构、抽象感知三重“知觉退化”态势;(2)公众对传统村落的景观感知具有春喜生发、夏悦清凉、秋感萧肃、冬好热闹的“天人交感”规律;(3)公众的景观感知质效受体验模式因素影响,背包客的内涵与抽象感知水平较高,团队游客的结构感知质效较高,家庭游客的内涵与结构感知质效偏低;(4)公众的景观感知偏好受年龄因素影响,青年人探索欲强、兴趣多元,但浅尝辄止,中年人注重心理放松,审美简约,老年人关注生命活力,偏好传统要素;(5)公众的景观感知路径受网络身份因素影响,摄影博主倾向视觉性和细节性感知路径,旅游博主倾向知识性、整体性感知路径,普通游客则倾向场景感、体验性感知路径。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场域划分、场所标识和场景营造为抓手的传统村落人本化保护更新措施,以期为相关实践提供参考。本研究在影像识别的机器学习方法和村落影像样本规模方面仍有优化空间,后续研究将通过改进智能识别技术和扩充样本数量规模,提升分析过程中的数据处理效率和研究结论的精准性。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
注释:
①因我国公众对传统村落景观的影像记录多发生于改革开放后,故本文以1980年为起始点,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传统村落演变宏观周期划分年代阶段:阶段一为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文化共同繁荣和自助旅游兴盛期;阶段二为经济逻辑主导社会发展和传统村落旅游产业化时期;阶段三为移动互联网技术普及和社交媒体对主体景观感知影响加速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