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珠 江 娜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人民医院内三科 (江西 抚州 344000)
糖尿病主要因胰岛细胞功能障碍引发,控制血糖是阻碍该疾病进展的主要方法。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易增加肾、眼睛等器官损伤的风险,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增加其自我感受负担水平[1-2]。自我感受负担是患者担心自己拖累他人、成为家庭负担的心理感受[3]。自我感受负担较重容易影响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信心,降低血糖控制效果,增加并发症发生率。而及早明确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危险因素对于临床减轻其自我感受负担至关重要。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18审(103)号],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82例糖尿病患者,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均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4];均首次接受相关调查;患者有读写能力,无交流障碍。排除标准:脑部肿瘤者;合并心脏病者;其他内分泌疾病者;精神疾病者;合并急性感染性疾病者。其中男40例,女42例;年龄51-69岁,平均(61.25±6.19)岁;未婚30例,已婚52例;高中及以下24例,高中30例,大专及本科28例。
1.2 方法
1.2.1 自我感受负担调查 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ΒS)[5]调查患者治疗3个月的自我感受负担现状,该量表共9个条目,每项1-5分,1分为从来没有,5分为总是这样,总分9-45分,≥9分存在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与自我感受负担呈正比。该量表Cronbach's ɑ为0.874,信效度高。
1.2.2 基线资料调查 收集相关资料,包括:性别(男、女)、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大专及本科、高中、高中以下)、糖尿病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生活自理能力(有、无)、家属照护(有、无)、社会支持度(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6]评估,该量表共40分,评分≥20分为社会支持度良好)。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 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和%表示,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用t检验,多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F检验,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危险因素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水准ɑ=0.05。
2.1 自我感受负担现状82例患者SPΒS评分为(27.26±2.73)分,处于中度负担水平。
2.2 不同特征糖尿病患者的SPΒS评分比较有糖尿病并发症、无生活自理能力、有家属照护、社会支持度较差糖尿病患者的SPΒS评分高于无糖尿病并发症、生活自理能力、无家属照护、社会支持度良好的患者(P<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糖尿病患者的SPΒS评分比较
2.3 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危险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将表1中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糖尿病并发症、生活自理能力、家属照护、社会支持度作为自变量(见表2),将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作为因变量,经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糖尿病并发症、无生活自理能力、有家属照护、社会支持度较差是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较高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2 自变量赋值说明
表3 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危险因素线性回归分析
糖尿病病程长,并发症较多,患者在长期血糖控制过程中会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经济压力,并容易对照护者产生依赖及内疚感,加重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7]。本研究结果显示,82例糖尿病患者SPΒS评分为(27.26±2.73)分,处于中度负担水平,提示需及早明确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危险因素,以便临床采取措施降低自我感受负担。
本研究结果显示,有糖尿病并发症、无生活自理能力、有家属照护、社会支持度较差是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较高的危险因素。分析原因在于:①有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并发症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增加治疗费用,加重患者的家庭负担,使患者因此产生愧疚情绪,加重其自我感受负担[8-9]。因此,医护人员需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科普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使其认识到血糖控制的必要性,促使患者积极控制饮食,强化运动,以便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10]。②无生活自理能力:无生活自理能力的糖尿病患者需要寻求患者家属的配合与帮助,但在家属长期的照顾过程患者,患者更容易因担忧影响家属工作、加重家属负担而产生愧疚、自责等心理,加重其自我感受负担[11]。因此,对于无生活自理能力的患者,医护人员需对其做好心理干预,家属也要多关心患者,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并协助患者完成一些低难度的动作,以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减轻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③有家属照护: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在家中进行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当家属给予糖尿病患者相关照护时,患者反而容易产生病情严重的错觉,且患者也会产生无用感,担心拖累家属,给家庭带来负担[12-13]。因此,家属在照护糖尿病患者时,需及时关注其心理,多与患者沟通,强调患者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并让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拒绝大包大揽,以减轻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④社会支持度较差:糖尿病患者需长期控制饮食、监测血糖并服用药物,而社会支持是患者面对疾病折磨和压力的主要因素之一[14]。良好的社会支持度会促使患者积极寻求控制血糖的方法,更积极面对疾病的折磨,而社会支持度较差的患者面对糖尿病的折磨和治疗的痛苦更易产生负面情绪,加重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15-16]。因此,临床需重视糖尿病患者的社会支持度,对于社会支持度较差的患者,需叮嘱患者的家属、亲友多关心、鼓励患者,并为患者寻求相关社会组织的帮助,以减轻其心理负担。
综上所述,糖尿病并发症、无生活自理能力、有家属照护、社会支持度较差是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较高的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水平。但本研究也存在局限性,如因研究人员较少、精力有限,未对更多的因素进行探究,未来可对此进行深入探究,以获得更丰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