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中的肢体语言

2023-12-20 18:28蒋伊宁
海外文摘·学术 2023年10期
关键词:形体话剧肢体

肢体语言在表演中不可或缺,肢体语言在表演中有两个重要意义: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肢体语言还包括空间形体语言、肢体形体语言和情感形体语言。演员通过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可以传递给观众对应的角色信息,使观众对话剧有充分了解,并理解剧中人物背景和性格。因此,学会正确运用肢体语言是演员必须掌握的技能,运用正确的肢体语言将会使演出效果翻倍。

1 肢体语言的重要性

1.1 体现角色心理活动

心理活动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结,一切心理活动均有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称为心理过程,它有认识、情绪和意志的三个过程[1]。在展现人物形象时,心理过程、外在动作均是不可忽视的,而且心理过程会对外在动作产生直接影响。也就是说,不同的心情能够通过不同的动作呈现,所以充分发挥形体语言的作用,可以使人物心理清晰呈现,如此一来,戏剧表演的感染力自然能大幅提高。一个角色的心理活动很重要,如果没有心理活动,说明对剧本和角色的研究不够深入,不能正确地表现出角色的用意,不能很好地诠释这个角色。心理活动无法用语言直接表达出来,但是不表达又显得角色过于空洞,这时候就需要运用肢体语言来丰富角色,使角色更加生动立体。并且,语言有时候会有双层意义或者反义,这时候需要肢体语言的帮助,让观众正确地理解角色向观众传达的意思。在接触到新剧本的时候,我们不仅会对剧本写作时代背景进行研究,还要对角色进行分析,写出人物小传,使角色人物“活”起来,去琢磨角色的心理活动,把心理活动用肢体表现出来,这样角色才站得住。通常情况下,观众可根据角色的肢体的幅度大小来得出角色的心情低落或是高昂,角色的肢体语言会给观众传递更多重要信息。比如:角色的双手攥紧,不停来回踱步,表示角色内心很紧张很不安;角色蹦蹦跳跳,则表示角色心情非常好,可能有好消息要告诉他人。

1.2 增加角色之间交流

肢体语言是利用肢体的动作,向外界表达心情想法的活动。因此,交际性是肢体语言与生俱来的特征。例如,通过面部表情体现的生气、悲伤、喜悦等就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肢体语言,成语“手舞足蹈”就是指通过四肢的动作,对人物的内心情感进行展现。与语言表达相比较而言,肢体语言表达的意思、情感等更加明确,并能够对人物特点进行更为直观的展现。此外,肢体语言作为一种传播媒介,能够对剧中人物的气质、性格、地位等做出更好的表达,从而使戏剧表演的整体艺术效果得到提升。

平时,我们接触的话剧都是多人的话剧,因此避免不了角色之间的交流,且角色之间的交流尤为重要。交流指信息互换的过程,彼此之间把自己的信息提供给对方,通过沟通交流,实现信息流动传播的过程。交流的意义非常广泛,有意识的,也有物质的,交流如空气一般,供人呼吸、生存。当没有语言交流时,舞台上的肢体语言交流则是重要之处,有些角色之间的关系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事,或是判断说出来的话是否真实,则只有凭借演员的神情或肢体语言来传递给观众角色的真实想法。观众通过观察舞台上演员之间的肢体语言的交流可以看出角色之间的关系,他们的关系是否亲密,他们是否与表面上说的话语一样的心理想法。当角色交流只有语言而没有肢体语言时,会像念台词,无法将观众带入情境中去。肢体之间有接触,则会让观众更加相信情境的设定和人物角色的关系设定。日常生活中的人们说话时也会带有肢体语言,使对方更加明白自己的意思或是表现出自己的心情。角色之间的肢体接触会给角色带来真实的感受,让角色自己本身也更相信情境的设定,让对方接收到角色的内心信号,使角色能更准确地把握角色本身。

1.3 突出时代特色

电视剧可以制造真实的不同时期的场景,运用做旧滤镜给观众以年代久远的感觉。但舞台表演具有场地的局限性,无法运用做旧滤镜等技术处理,只能通过演员对所处环境的交代、布景與舞美效果,并依靠演员自身的动作表现出话剧所处的时期。比如,话剧中表现的场景发生在古代,演员的服装需要是古装,演员的打招呼方式将从现代的摆手变为作揖。舞台布置无法做到场景绝对真实,演员首先自己要相信所处的规定情境,再通过形体展现出环境怎样,空间多大,才能让观众明白该话剧所处的时代。所塑造人物的身形特点需要通过舞台上演员的肢体动作向观众展示。演员在观察剧中人物生活时,首先看到的就是人物的穿着打扮、眼神手势、站坐行走等外化状态,再通过这个人的习惯性动作和具体事件以找到人物身上所具备的特点。这些都需要通过人物的肢体语言来展现,通过这些了解他是个怎样的人,通过体貌特征对这个人的年纪、职业或性格等进行大致预判。对人物典型习惯动作的积累是我们塑造人物的重要素材,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可以给角色增加更多的色彩,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2]。比如,民国时期的话剧和现代的话剧肯定有所差异,不仅在服装上,在肢体语言上也会有所不同,民国时期的肢体通常没有现代这么放松,会因为当时的社会背景而较为拘束。

戏剧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是人们思想的凝结,具有符合时代的生活气息和文化特征。现代戏剧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趣味和个性需求。因此,戏剧的肢体语言效果更具有时代语言的魅力。无论是台词还是肢体语言都融入了现代生活的语言,真正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比如,开心麻花的话剧,总能大胆而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充分符合现代人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所以能独树一帜,受到观众喜爱。戏剧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从人们的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经过精心的艺术加工,创作出能够再现生活的艺术作品。人们在欣赏该剧时,感受现代生活和文化的熟悉特征,现代形体表演的形式深深吸引着观众。当肢体语言渲染出时代气息,体现出文化特色,就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肢体语言瞬间引爆观众的情绪。

2 肢体语言在表演中的运用

2.1 空间语言

在戏剧演出中,舞台空间的布局往往会影响形体语言的展示效果。如空旷的舞台会给观众更多想象的空间,在缺少道具和布景的情况下,演员应通过合理的形体语言,让观众相信演员将观众带入的假定情境。比如《未完待续》话剧,整个舞台没有布景也没有道具,演员通过肢体语言演绎出不同的场景。而狭窄且布置完整的空间会把情景固定,使观众根据布置的场景去感受话剧,因此可以通过合理调整空间,确保人物形象在肢体语言表达上与人物情绪形成较高的匹配度[3]。演员在面积大一点的剧场演出时,调度要拉大,把舞台尽可能地充满,由于剧场大,舞台离观众距离也比普通的剧场远,所以肢体动作也要相应放大,才能让台下观众看清舞台上演员的每一个动作,才能明白其中的意思。当演员在镜头前表演时,动作都将贴近实际,或者幅度更小,表演空间就会比舞台剧小很多,如果幅度大,就容易超出镜头或者看起来很夸张,不切合实际。所以演员要根据演出场所来调整自己的空间形体语言,来达到合理的效果。

2.2 身势语言

身势语言最直观的表达是采用肢体动作,不同的肢体动作表达的情绪不同,展现的人物个性也不一样。比如,在表达愤怒时可以采用握拳或者捶打桌面的肢体动作,也可以将人物眼神从放松到用力等诸如此类的细节动作,刚好可以实现人物情感的有效转变。而在传达紧张恐惧情绪时,可以借助捂嘴、抠手、搓手等肢体动作来展现。身势形体语言在演出过程中运用得比较多,可以说演出中不可能缺少身势形体语言。由于演员在舞台上离台下的观众有一定距离,所以微小的神情不一定能让观众看清,而身势形体语言能让观众看出角色的心情,因此身势形体语言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身势形体语言恰到好处的运用,能使整部戏剧变得有趣起来,更容易把观众带入情境。演员要根据角色去设计适合角色的身势形体语言,把角色的性格通过肢体展现出来,让观众从台词以外得到更多的信息。

2.3 情感语言

形体语言表达中还可以采用情感形体语言来刻画人物情感,主要是通过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眼神的变化来实现。虽然在舞台话剧中会有情感形体语言存在,但是在舞台话剧中情感形体语言重要程度略微比身势形体语言低一些,而在镜头前表演中情感形体语言则尤为重要。在近景时,观众都会注意到演员脸上的情感语言,演员嘴角微微向上或是多眨几下眼睛都可能是一种信息,让观众捕捉并明白其中的意思。演员在拍摄前,通常会有镜头前表演训练,特别是对眼神的训练。演员表达的情感形体语言正确时,会让观众的内心产生很大的情绪反应,刺激到观众,让观众走入设定情境,体会角色的心情。

3 表演过程中肢体语言存在的问题

3.1 形体语言运用能力差

形体语言的运用是很讲究的,不是可以随意运用的,稍有运用不准确,就会向观众传达错误的信息。有些演员可能在生活中形体柔软,说话时姿势丰富,但到了舞台上,以角色的角度去做动作却不知道怎么做了。这时,就需要演员在拿到剧本时,充分读懂剧本,并仔细钻研自己的角色,角色的性格和肢体会有很大关联,运用好形体语言,对角色的塑造也会成功一大半。有的演员不会运用肢体语言,说话时不知道手应该怎么动,就会造成两只手僵在两边的情况,在观众看来,角色就会像手被绑住,整个人显得很僵硬。有些演员演到自己不熟悉的角色时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变动肢体语言,这时候就需要演员去观察生活中不同职业的人特有的肢体语言。比如,有一個人走路高低肩,且高的那一边的手总感觉环着东西,他就有可能是电工或者木工,常年用一边肩膀背包,形成了高低肩这样的肢体动作。

3.2 感染力不足

一部戏的成功与否在于有没有打动观众,让观众真的看进去,引起观众的共鸣,激起观众的内心情绪。有些演员可能觉得自己演得挺有感染力,但是观众并没有为之动容,说明演员的肢体语言的感染力不足。原因可能在于演员对剧本没有透彻理解,对所演的角色存在理解偏差,导致出现不恰当的肢体语言,所以演员还是需要对剧本了解透彻。

3.3 基本功差

许多不是科班出身的演员,没有练过基本功,身体自然比较僵硬,身体僵硬就不能运用自如,有些角色需要的动作可能做不出来。可能某个角色需要特别松弛懒散的姿态,但是僵硬的演员就无法演出这种懒散状态,使角色变得不真实,让观众觉得出戏,观感不佳。演员应多做基本功训练,在表演角色时可以不受阻碍,使角色看起来更贴近实际。

4 结语

总而言之,肢体语言在表演中占据重要地位,不可轻视肢体语言。在演出中,肢体语言关联着演出效果,因此,演员应当加强对肢体语言的灵活运用,充分展现出角色的性格特征,将话剧内容准确地传达给观众,使演出效果达到最佳。■

引用

[1] 习习.戏剧表演艺术当中对形体语言的运用探究[J].戏剧之家,2022(1):30-31+52.

[2] 张思雨.浅谈形体在表演中的重要性[J].戏剧之家,2021(11): 19-20.

[3] 孙叮咚.戏剧表演中形体语言运用分析[J].快乐阅读,2022 (7):45-47.

作者简介:蒋伊宁(2000—),女,浙江杭州人,硕士研究生,就读于吉林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形体话剧肢体
话剧《坦先生》
肢体语言
话剧《二月》海报
肢体写作漫谈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鸡霉形体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一)(1935-1937)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产后形体恢复的积极效果
穿越时空的设问——观看话剧《这是最后的斗争》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