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桂成 刘秋红
初冬时节,凉意渐浓。江苏省东台市五烈镇郑唐村的陆月平的家庭农场大棚内,暖意融融。络绎不绝的游客来到这里,农场女主人陆月平将火龙果切成小块让大家品尝,并热心地介绍火龙果的采摘和食用方法。游客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连声夸赞火龙果鲜甜清爽、营养丰富。不到半天时间,火龙果销售近500公斤。
34岁的陆月平,是东台市青年农民创业之星、东台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实践讲师,2023年被表彰为东台市十佳“新农人”,光荣当选为五烈镇人大代表。她的火龙果种植基地,被东台市农干校认定为“高素质农民培育田间课堂”。
农家女迷上火龙果
十年前,陆月平从苏州一家企业辞职返乡创业。生性好强的她问自己:“我能干什么?我怎么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行动力很强的陆月平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广泛的市场调研。她发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新鲜果蔬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当了解到火龙果属多年生植物,好种植、易管理、产量高,她萌生了种植火龙果的念头。火龙果不像葡萄、苹果这些水果一年只能结一茬,火龙果一年能结五六批果子,而且易储存,耐运输,挂果周期长。在江苏,每年7月份火龙果就成熟了,一直能卖到春节,而且火龙果的价格也高于其他水果。种植火龙果是一次投资、多年收益的好项目。
但火龙果属于南方水果,而东台属苏北地区,冬季气温往往达不到火龙果的生长温度,容易造成冻伤,严重的会冻死。开始,陆月平先种了两个大棚做实验。她向有种植蔬菜经验的人请教冬季农作物保温的技巧,再从书本和网上学习种植技术,果断地在火龙果的大棚上多层覆盖塑料薄膜保温,气温低于零摄氏度时盖两层膜,低于零下8摄氏度则要盖三层膜,以保证秋后及越冬期间火龙果生长对温度的要求。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年冬天种植的火龙果,第二年春天就冒了很多新芽,此后陆续挂果。陆月平心里乐开了花,她成为东台市引进火龙果种植成功的第一人。她认准了火龙果种植,开始流转土地扩大种植规模,乡亲们对她的决策既兴奋也担忧。
创业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18年夏天,眼见火龙果就要开花结果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把大棚全部刮倒了,薄膜也刮飞了,火龙果严重受损。陆月平蒙了,但眼泪换不回效益,她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很快振作,起早贪黑奋战在火龙果种植基地,累了就在田地边打个盹,一日三餐在田里,吃的是凉了又凉的饭菜。经过几天的连续奋战,大棚重新搭建起来,为了抵御大风、台风,陆月平在大棚上面又多增加了压膜线。
在陆月平的精心栽培和管理下,火龙果成熟了,红彤彤的果实挂满了枝头。从未见过火龙果怎么生长的村民们好奇地前来观看,陆月平摘给他们品尝,大家觉得口感好,都争着流转土地给她种植火龙果。随着种植技术的成熟和销售量的扩大,种植地从刚开始的1.3亩地扩展到现在的35亩,火龙果种植品种也不断增加,相继种植了黄皮火龙果、水晶火龙果、红心火龙果等。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而今,陆月平的水果种植家庭农场拥有独立大棚12栋、连体大棚3栋,年收入80多万元,是一家可以自由采摘水果的家庭农场,主要以种植火龙果为主,配套种植无花果。农场吸收了10多名农民来此打工,陆月平还以田间课堂为载体,对想种植火龙果的学员送技术、送服务。
创业过程中,陆月平发现,要做大做强火龙果产业,带领乡亲走种植致富的道路,需要不断提升种植水平,拓展销售渠道。2020年9月,陆月平报名参加了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园艺技术大专学历教育,系统学习了园艺的理论知识和种植技术,由于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毕业时被评为优秀毕业生。她还参加了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组织的抖音学农技短视频制作培训班。为了扩大采摘基地的影响力,陆月平在网络平台上开通了个人账号,注册火龙果商标“萍妞果园”,自拍并发布火龙果种植的短视频200多个。她的网络直播平台粉丝超过6万人,受到国内几十个同行的关注,不仅带来了丰富的客源,还成为火龙果种植界的“网红”。
陆月平在希望的田野上放飞梦想,青春风采在火红的事业中展现。她积极努力,用新知识新理念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她希望更多的农业创业者加入火龙果种植的队伍中来,为城乡群众提供更多的优质果蔬,带动更多的农民走科技发展、特经种植致富的道路,促进乡村振兴。
武桂成:江苏省东台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
劉秋红: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东台市分校教师,高级农艺师。
编辑 沈不言 786559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