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利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方将举办“良渚论坛”,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12月3日,首届“良渚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开幕。
“一带一路”发端于中国,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这场“文明对话之旅”为何选择良渚?良渚又何以能够“对话”世界?
良渚文化的核心分布区,是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位于北纬30°——在这条纬线上,分布着古埃及、苏美尔、哈拉帕等人类古老文明的发祥地。经过距今7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6000年的崧泽文化发展的积淀,距今5300年到4300年之间的良渚文化,被认为是东亚地区最早迈入早期国家形态的区域文明。
2019年7月,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标志着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得到世界广泛公认。
“良渚”意即“美丽的水中之洲”,是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一个地名,地处天目山东麓河网纵横的平原地带。依照考古惯例,良渚文化按最早发现地点命名。良渚古城遗址发现、发掘和申遗成功的背后,体现的是80多年来一代代考古研究和保护管理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也体现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探索与实践。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中华文明探源不断更新,站在新的起点上,考古界对良渚文化的认知也逐渐走向更加开阔的新阶段。
1936年的时候,西湖博物馆管理员施昕更很意外地发现了良渚遗址。经过几代考古人的努力,考古发掘和已有研究显示,良渚古城遗址规模宏大、遗存类型复杂、内涵丰富,其遗产的整体价值由城址、外围水利系统、分等级墓地(含祭坛)和以良渚玉器为代表的出土器物等人工遗存要素共同承载。
良渚时代,中华大地上很多区域都已经出现了区域文明,比如江汉地区的屈家岭文化、山东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西辽河地区的红山文化、珠江流域的石峡文化等,呈现出“满天星斗”的状态。早在1995年,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就提出了“良渚文化已迈入了文明的门槛”的重要论断。他根据良渚墓葬分析指出,“良渚社会,已从史前的氏族组织,蜕变成了政权,进入到了国家的时期”。这对长江下游区域性社会复杂化进程的把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良渚古城有8个故宫那么大,分为宫殿区、内城、外城三重结构,有宫殿与王陵,有城墙与护城河,有城内的水路交通体系,有城外的水利系统,其中内城、水利系统、宫殿和王陵建造于5000年前,外城郭则主要形成于良渚文化晚期。作为都城,其规格已绰绰有余。虽然许多内涵和细节尚未得到完整、清晰的揭示与呈现,但显而易见,这里是一个都城,我们已经可以勾勒出一个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的区域性早期国家的形象。
2.良渚博物院展示的良渚文化玉器。摄影/刘嵘
3.大莫角山宫殿区遗址。摄影/刘嵘
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地区,该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降雨量充沛,湖塘、沼泽、河流密布,适合野生稻生长和水稻种植。已经发掘的考古遗址的植物遗存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的稻作生产贯穿新石器时代始终,进入良渚文化晚期,稻作农业生产已经相当成熟,主要表现为驯化历程基本完成,生产规模大,产量高,稻米成为先民食物的主要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阐释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
良渚古城虽然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以往史书中也没有任何记载,但良渚并未“消失”。考古学家、良渚古城发现者刘斌表示,从考古学文化的角度来讲,每一个考古学文化只存在一段时间,一个考古学文化转化为另一个考古学文化,并不等于说这个文化消失,而是文化的表现方式改变了。中国历史和文明是不曾断过的,良渚文化经过千年的发展演变,最终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提供了实证。
刘斌说:“我们从良渚文化的研究中看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走向和形成过程。在良渚文化中,虽然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极大程度地统一着人们的思想。而大型建筑工事所反映出的良渚社会超强的组织管理能力,透露出当时一定存在着某种与文字相当的信息传递方式。”
尤其是良渚玉礼器系统体现出的礼制观念,都被后世吸收、借鉴,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源头。在良渚人的观念里,玉器主要用来祭神并作为权力与身份的象征,是表明身份的礼器。玉礼器的造型主要源于对神徽主题的表现。良渚玉器的主要种类有琮、璧、钺、冠状器、三叉形器、锥形器、玉璜等,玉琮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每件玉琮上都刻有神徽图案。玉钺作为权杖,是王权的象征,甲骨文中的“钺”字即源于玉钺的象形。良渚玉钺的把端装饰及反山M12玉钺上雕琢的神徽图案,显示了神权和王权的结合。
在二里头、殷墟等许多夏商时代的遗址中,都发现了源自良渚文化的玉琮、玉璧。从地域上,不论是四川成都的三星堆遗址,还是同时期的殷墟妇好墓,都出土了良渚人的玉琮。南至广东、北至陕北,甚至甘肃、青海、宁夏等西北地区,都出土了具有鲜明长江下游地区特征的玉器。这些发现为我们理解良渚文化的后续发展,以及中华文化从多源走向一统的融合过程,提供了启示。
根据我国的历史文献,我们一般将夏朝作为中国王朝的开始。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夏开始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070年。但这不是“信史时代”,由于在晚商阶段的殷墟才大量发现甲骨文、青铜器,国际学术界一般都认为中华文明始于殷商时期,只有3500年。
1.玉鸟
2.玉梳背
3.玉牌饰
4.玉琮王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文明在相对独立的地理空间环境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特征,产生了与亚欧大陆其他地区文明起源与发展的不同特色,并成为当今世上唯一一个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在五六千年前,当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等展现曙光的时候,良渚文明也代表中华文明闪耀在人类文明的星空中。
2019年7月,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良渚古城遗址代表了中国5000多年前伟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是杰出的城市文明代表”。这标志着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得到世界广泛公认。良渚古城遗址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点研究的四大都邑性遗址之一,不仅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提供了最为直接、最为典型的例证,还为提出判断文明标准的中国方案提供了最完整、最有力的支撑。
推动文明对话,是人类发展的宝贵历史经验和传统。从11月23日开始,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学者陆续抵达浙江,开启了这场“文明对话之旅”。
实际上,文明交流对话自古就有。大约在5000年前的时候,中西文明交流非常活跃,我们从西亚学来了小麦的栽培、黄牛绵羊的养育,还有后来影响巨大的冶金术。世界上几大农作物中的粟、黍、稻、大豆都是中国原产。中国祖先驯化栽培的水稻,养活了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农耕技术与丝织品生产技术,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传播,又从欧亚草原传播至西亚和欧洲。中国伊始的古丝绸之路,跨越印度文明、巴比伦文明等众多文明发祥地,穿越不同国度与肤色人们的聚居区,促进了欧亚大陆的大联通,创造了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形成了丝路精神。
今年6月15日,杭州亚运会火种在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莫角山成功采集。采火装置中心是一面凹面镜,外圈采用良渚玉璧造型。而亚运会火炬“薪火”,在设计之初就融入了大量良渚元素,良渚螺旋纹演化而来的图案装点着炬身;以玉琮为语意特征的炬冠寓意着方圆相融;出火口设计源自良渚经典玉器“琮”最早的甲骨文字形。一盏圣火,点亮了体育精神赓续不断的传承。
推动文明对话,是夯实“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基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从精彩纷呈的文化年、艺术节、博览会、展览会到独具特色的鲁班工坊、“丝路一家亲”,以及“光明行”等人文交流项目,“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基础越来越坚实。今年首次以“良渚”为名推动文明对话,反映着中国的文明自觉与对世界文明互鉴进入新阶段。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一带一路”必将建成“文明之路”,形成各国文明相互交融、美美与共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