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课程思政在高职财会教学中的融合

2023-12-20 12:46孟策娥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32期
关键词:财会思政高职

[摘           要]  高职财会类人才培养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不仅要注重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教授,还要重视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基于目前财会专业教学中课程思政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立足财会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思政要有机融入财会专业课程教学中,关键要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水平和能力。探索从财会课程内容、财会实训环节、项目化教学、财会就业要求及大会计等方面挖掘思政元素,为高职财会专业课程教学融合思政教育提出一些方法和路径,以推动课程思政与财会教学的改革升级和优化。

[关    键   词]  高职财会;课程思政;融合;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2-0169-04

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指导广大高等院校全面精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1]。该《纲要》实施以来,各高校积极探索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推进示范课和精品课建设。思政课程建设如火如荼,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但也有一部分高校对财会专业思政教学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课程思政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有待深入挖掘,课程思政与专业课需要找到一个契合点。

课程思政不是单独的一门课程,而是一种将思想政治教育深植于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教育理念[2]。财会专业教师要在教学中树立德才并育的思维,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功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在教学的顶层设计上,要弄清楚“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等问题[3]。在高职财会专业课教学中,根据专业内容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找准切入点,恰到好处地融合思政元素,植入理想信念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充分体现把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寓价值观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4]。在课堂教学中坚持知识传授与课程思政相融合,形成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局面,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目標。

一、当前高职财会教学中对课程思政认识不到位及解决策略

随着大学教育的改革深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日益受到关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课程思政也是高职财会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一些财会教师只注重对学生业务素质的培养,缺乏思想政治理论的引导。财会学生如果政治信仰缺失,则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导致整体教学效果受损。

(一)财会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到位,财会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育人有待深度融合

课程思政与财会专业教学缺乏深度融合,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有偏差,其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由专业的思政教师负责,自己则负责上好财会专业课。其理由是财会课程教学任务重,如果在教学中增加思政内容,则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专业课的教学任务[5]。基于以上认识,即使安排了课程思政,也只是为了应付,更谈不上将二者融合。其二,财会教师在教学中由于思政水平不够,不能精准挖掘思政元素,没有将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教学实践中,造成课程思政与财会教学融合度不够,课程思政显得有一些突兀。课程思政有待更好地融合到专业课教学中,以达到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其学习的热情,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对于高职财会专业教学来说,教师结合思政育人目标,深入地挖掘思政资源,并且转化为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法、理论,能够在原有的教学理论上有所创新,发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联,在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深度、广度的同时,提升财会教学与课程思政的契合度,实现德育和财会专业教学双重育人功能。

(二)高职学生对财会专业课中思政学习认识不足,学习目标不够清晰,缺乏学习动力

高职财会毕业生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高职财会学生也是教育体系中最需要管理、教育、培养和引导的群体。首先,他们普遍存在文化基础不够扎实,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他们往往学习情绪化较强,对自己喜欢的就去学习,不喜欢的就逃避,容易造成知识结构不够全面。高职学生对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表现出只重视财会专业知识的学习,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会计证,将来能有一份好的工作,而忽视了德、美、体、劳方面的学习和提升,即便学生有一定的财会专业技能,没有过硬的品德素养,也很难胜任财会岗位工作。其次,由于一些高职生受到多重价值观念的影响,诚信缺失,会出现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情况,这对于构建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有重大影响,会严重影响大学生形象,甚至危害社会秩序。这说明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依托财会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课程思政是非常必要的。在财会专业教学中,应从课程内容、学生将来就业、新闻时事以及历史人物等方面挖掘思政元素,探索一些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将课程思政与财会专业知识有机渗透,赋能学生就职就业、成长成才。

二、课程思政与财会专业课融合的方法和途径

(一)提高教师的思政水平和执教能力是课程思政与财会专业融合的关键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高职财会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教育者、筑梦者,更是“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和榜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的育人使命。在高职财会教学中,提高教师的思政水平和思政能力是课程思政与财会专业融合的关键。

1.提高财会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水平和能力

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站位,认清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不断提升思想品德修养和家国情怀,实现教师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事实上,教书与育人是不分家的,自古就有“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学习人生之道。”[6]知识是为人处世的承载,而作为传授财会知识的教师队伍,提高课程思政水平和能力则是一个非常理所当然的过程。

(1)加强高职财会教师课程思政的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书育人的能力

目前,在课程思政中存在认识不到位和课程思政能力欠缺的问题。一方面部分财会专业课教师片面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传授财会专业知识和提升专业技能,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教师的任务。导致部分财会专业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只重视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教授和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在教学中仍沿用以前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一味注重给学生讲解课本专业知识,给学生职业资格考试划重点,忽视育人初衷,课程思政没能很好地落实和实施。在这种财会教学模式下,教师很难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同时学生也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知识迁移能力差的情况,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随着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扩编,大量专业能力较强的非师范类人员进入了教师队伍,虽然教师学历普遍提高,但这并不代表教书育人的能力提高,这些新来的专业教师普遍缺乏课程思政教学经验,因此,亟待提高高职财会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水平和能力。

为此,需加强财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培训,搭建财会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沟通交流平台,针对财会专业建立课程思政元素库。财会专业课教师应主动学习思政育人的方法,在社会实践中积累经验,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教学水平和教书育人的能力。

(2)制定课程思政相关的管理规定,促进课程思政落地落实

高职学院快速发展和扩招,致使学生生源多样且素质参差不齐,少数财会专业教师为了迎合表面上的师生“和谐”,对学生的缺点与错误视而不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财会专业教学课程思政力度不够和欠缺。为此,学校教学管理层应制定课程思政相关的规定,要求财会专业教师在教学中融入相关课程思政内容,并督导教师教学设计是否融入了思政元素,课堂教学中是否融合课程思政的内容,加强对课程思政的督导,增加财会专业课程思政的考核内容。培育一支既重视专业知识讲授,又善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财会专业教师队伍。推进课程思政教学创新,让课程思政生动、有趣开展,促进课程思政落地落实。

2.加强财会教师的师德师风规范,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进的路,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财会教师自己要先明道言慎,加强自身师德师风行为的规范,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进的路。财会教师需要全方位了解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在财会课程设计中要把正确的价值观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教师尽其所能将知识与做人传授给学生,使其在未来的人生中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这也是每个教师追求的方向。

总之,加大力度对财会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进行专题培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水平和能力,充实和丰富教师内涵,增强教师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氛围;培养一批拥护党的领导、献身教育事业、恪守职业规范、情系学生成长的财会专业教师队伍,是搞好课程思政与财会教学融合强有力的保障。在高职育人路上,为优秀学生打开一扇窗,为广大学生打下一根桩,为后进学生垫上一块砖,这三种教育层次和境界是高职财会专业教师教育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

(二)在财会专业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融合课程思政教学的路径

财会教师根据学情以及财会专业教学目标、性质和内容,结合专业形成背景和发展趋势,从会计职业素养、社会经济热点、国际国内时事,多维挖掘和提炼出思政元素,建立思政素材库[7]。在财会教学过程中采用视频引入、图片展示、讨论方式、实际生活场景、人物故事以及课后任务拓展等方法和手段,创新课程思政教学内容。采取明暗双线及显隐结合的课堂思政教学方式,让思政教育如春雨滋润学生成长,从而培养出德才兼备财会类的应用型人才。

1.在财会课程教学中,根据相关教学内容,巧妙引入诚实守信的思政元素

在财会教学中,会计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如实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不做假账。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应当以真实可靠的交易事项等会计资料为依据进行编制,离开了诚信,可靠性無从谈起。启发告诫学生,企业在经营中应该秉持诚信的原则。

挖掘诚信思政元素,教育学生只有诚实守信,企业才能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拓展出我们做人的道理:做事要讲信用、讲信誉。引导学生回顾大学生活、学习中有关诚信的情境案例,如思考和讨论大学生考试作弊、抄袭作业等现象,印证诚信的重要性以及诚信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让学生在课后以寝室为单位结合现实生活的案例,用情景剧来展示:人无信则不立、诚实做人是立身之本。通过脚本的编写以及视频的剪辑,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财会实训教学中,引入不怕苦、不畏难的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学生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

在高职财会教学中,财会专业课程理论性强,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要求学生勤奋刻苦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放平心态,用一种务实而不浮躁的心去学习、去实操。在繁复的记账算账过程中,要有不怕苦、不畏难的思想,才能厘清账账、账实、账表各种钩稽关系。有些学生虽然听得懂,一旦实际操作时却感到无从下手。针对这一通病,治愈的方法是要加强学生的实训,重视技能训练,并在实训中让学生学会总结和反思,巩固和提升专业技能。对一些基础差、学习比较被动、不善于思考的学生,应该点燃他们积极向上的火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可根据个体差异,分层次进行会计单项实训项目和综合实训项目,让学生领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知识,提升技能,熟练中产生创新灵感。在学习过程中,体悟到人性,弘扬人性,完善个人修养,培养理性平和的心态,活在当下,鼓励学生今天事今天毕,避免事情和问题的堆积,让勤奋学习和担当意识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

学生在财会实训中,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最终能独立完成任务,从而获得一种成就感。这种愉悦的体验,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让财会学生体会到:小事可以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教师为了鼓励后发赶超,在课堂中展示优秀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学生养成细心、耐心、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3.以财会就业岗位要求为导向,引入廉洁思政元素,提升防范职业犯罪风险的能力

在培养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过程中,应以用人单位的要求和标准为导向。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养成,将思想品德修养、会计职业道德修养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以提升其思想道德素养及专业技能。高职财会专业学生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一般是出纳岗位。出纳除具有全面精通的政策水平及法治观念、熟练高超的业务技能、严谨的工作作风外,还需具有坚强的品德意志和防腐能力。出纳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环节,实操性很强,关系到企事业单位的资金安全与保管。出纳主要工作是管理货币资金,与钱打交道,过手的金钱无数,因此不能心存贪念,铤而走险,走向犯罪深渊。可用图片、视频、文字引入一些典型案例加以警示职业犯罪,让学生在观看、思考、讨论、互动中得出正确结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明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在出纳岗位上,钱再多,也不属于你!告诫自己,守住底线,廉洁自律。在“日清月结”中养成好习惯,清清楚楚做事,明明白白做人,提升防范职业犯罪风险的能力。

4.实行项目化教学,突破学科边界,引入参与企业管理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

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业态下,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手段以及管理方法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大变革,从而对企业管理运行机制产生震荡性的影响,财会专业领域也出现颠覆性大变革。对财会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就高职财会专业教育,应与时俱进。积极参与社会生产实践,认清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式趋势,有前瞻性地调整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思路,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创新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财会教学中,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框架束缚,实施项目化教学。模拟新经济形态中的具体场景,企业在经营决策和管理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确定因素,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等,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从企业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以及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判断企业价值,为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备选经营方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5.通过“大会计”思维,引入民族文化自信的思政元素,厚植家国情怀

会计信息是一扇窥视企业的窗户,可以评估和有效控制正在进行的经济活动,对未来的经济活动进行预算和规划,也是人们理解用以预测宏观经济形势的基础数据之一。会计人需要有“见微知著”的素养,善于从会计信息中把握一个企业、一个行业,进而是整个社会的经济命脈,这就需要会计人员树立大会计观念,更需要会计人员做一个有情怀的人。教师应适时引入我国会计先辈们优秀事迹的思政案例,厚植家国情怀。例如,中国会计学的奠基人潘序伦为中国现代会计事业奉献一生,创立了上海立信会计事务所,并积极推广会计学的实践课教育,他提出了诚信、专业、负责的立信价值观,为中国会计的行业树立了道德规范。他的理念和价值观不仅在学术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他还积极参与到社会和政治事务中,担任了多个政府部门的经济顾问,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潘序伦的故事和成就对于学生理解和应用会计学有着重要的启示和现实意义。让榜样力量如甘露滋润学生心田,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三、结束语

通过财会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和廉洁自律的思想品德,不怕苦、不畏难的务实精神;在账账、账实、账表的核对中,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在财会就业岗位要求中,树立底线意识,警示职业犯罪;在项目化教学中,打破学科边界,拓展思维空间,学习企业管理,增强创新意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不断学习新知识,适时充实和提升课程思政能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融合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好现代信息资源和辅助教学手段,拓宽育人途径。厚植家国情怀,引导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形成师生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打造“立德树人有道,春风化雨无声”高职高质量育人品牌。

参考文献:

[1]张艳,王虎平,安耀荣,等.“方剂学”课程建设中全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2022(17):108-110.

[2]彭小燕.大思政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效果研究[J].才智,2021(2):23-25.

[3]白艳维.产教融合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实施困境与突围[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3(1):132-135.

[4]周珊.“大思政”背景下中国文化翻译“失语”的教学对策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1(9):74-80.

[5]廖成英.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2020(6):17-18.

[6]刘晓.继承儒家教育思想 奉献教育事业[J].黑河学刊,2011(2):155.

[7]许婧,徐畅.课程思政视角下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实践研究[J].会计师,2022(21):131-133.

作者简介:孟策娥(1965—),女,汉族,湖南邵阳人,本科,高级讲师,研究方向:高职会计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财会思政高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发挥财会管理功能促进企业提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