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子君
( 天津市天津医院, 天津 300211 )
在当今社会,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下肢骨关节损伤的发生率在不断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是社会保障与医疗保障的增加。 下肢骨关节损伤早期不合理的治疗与预后效果、患者下肢关节功能缺失存在紧密联系。 下肢骨关节损伤是临床常见的骨科损伤疾病,患者受伤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限制人体正常活动范围,会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和健康生活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降低其生活质量[1-2]。 对于该疾病的处理,大多数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后能够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但单独采取常规治疗措施临床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制动期内患者普遍缺乏早期康复运动治疗措施,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存在较大差异[3-4]。 因此在术后通常会给予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目的是减轻和消除运动功能障碍,恢复下肢功能。 本次研究分析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治疗的应用效果。 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选取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 年5 月—2021 年1 月收治的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100 例,根据硬币正反分配原则分组,各50 例。 观察组:男女各有29 例和21 例,各占比58.00% 和42.00%;患者年龄23 ~47 岁,平均年龄为(30.26 ±3.74)岁;髌骨骨折、踝关节骨折、股骨干骨折、胫骨平台骨折各有患者27 例、12 例、7 例和4 例。 对照组:男女各有30 例和20 例,各占比60.00% 和40.00%;患者年龄25 ~48 岁,平均年龄为(30.34 ±3.77)岁;髌骨骨折、踝关节骨折、股骨干骨折、胫骨平台骨折各有患者25 例、13 例、8 例和4 例。 所有患者的各项资料对比后无明显差异(P>0.05),能够进行对比。 (1)纳入标准:①此次研究所纳入的研究对象均经过相关检查确诊;②患者病史资料完整;③精神认知正常,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表达能力;④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并在相关文件上签字。 (2)排除标准:①合并重要脏器功能衰竭;②躯体表面皮肤有破损者;③合并严重精神障碍或视听障碍者;④合并恶性肿瘤患者;⑤中途退出研究者。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 主要为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予以膏药敷贴、穴位注射药物(曲安奈德+利卡多因)等为主。 观察组接受综合康复治疗。 主要内容有:(1)关节功能训练。 评估患者下肢骨关节损伤情况,指定针对性的关节功能训练计划。 协助患者在不影响骨折部位愈合的基础上对肌肉及软组织进行牵拉,增加软组织的延伸性;从术后第3 天起,引导患者做卧位被动锻炼,指导患者平躺在床上,护理人员帮助患者移动患肢,保持患肢的膝关节在30 °的范围内活动。 根据膝关节的恢复程度和承受力合理调整运动幅度。 对受限关节需要尽可能的提高关节活动范围,一般而言,术后第1—3 天患者的膝关节运动幅度应该<40 °,之后可以随着病情的恢复增加5 °,直到90 °为止。 在膝关节的可移度超过80 °之后,指导患者进行坐位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 让患者背靠墙壁或床头,上半身与足部成90 °,指导患者被动活动肢体,并进行前后滑动、肌肉等长收缩训练,适当进行抗阻训练。 辅以热透局部红外线治疗,患者与机器保持一定距离,每次照射时间为半小时。(2)水肿。 利用短波超声治疗仪进行水肿消除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20 分钟;另外在水肿部位还可配合交变低频磁治疗机进行治疗,每次治疗30 分钟,每天1 次。 还要予以患者每天全身按摩3 次,指导患者患肢抬高,远端位置高于近端;另外选择防风、川芎、苦参、黄柏、当归等活血止痛、疏通经络药材,装入熏蒸治疗仪,加热后,让其熏蒸于患者疼痛部位,注意控制温度,以不感到烫为宜,每次熏蒸30 分钟,每天1 次。 (3)对患者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仪进行治疗。 促进肌肉收缩,每天3 次,每次20 分钟。 2 组均干预1 个月。 (4)心理护理。 因疾病原因患者难免会出现烦躁不安、焦虑等消极情绪,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与情绪疏导,帮助患者宣泄不良的情绪,使其能够坚持配合康复训练。 将不同患者的关节损伤情况、耐受相结合,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要对患者在训练过程中取得的进步进行充分的肯定,在患者实现了短期目标之后,要在言语上与行动上对其进行支持和鼓励,以此来激发患者去实现下一目标。 加强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使其给予患者更多的陪伴与鼓励,并监督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观察不同干预方法应用效果差异。 包括(1)临床指标:记录干预前后患者的疼痛(VAS,视觉模拟量表评分,0 ~10 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症状越重)、日常生活能力(ADL,0 ~100 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好)、膝关节功能评分(HSS,主要围绕支撑、交锁、运动时不稳定、疼痛、上楼梯、下蹲等方面,分值高低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成正比关系,最高值为100 分)。 (2)记录经干预后,患者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活动范围指标。 (3)统计2 组患者压疮、下肢肌萎缩、深静脉血栓、心肺功能下降并发症发生率。
此次研究所纳入的统计数据采用SPSS23.0 软件进行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s)代表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者转换为正态分布后行统计学分析。 用t进行检验,P评定检验结果,若P<0.05,提示此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干预前,对照组VAS 评分为(7.34 ±1.25)分,观察组为(7.39 ±1.22)分;对照组ADL 为(54.37 ±7.28)分, 观察组为(54.37 ±7.28)分;对照组HSS为(47.26 ±9.34)分,观察组为(47.27 ±9.32)分。干预前2 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相比无差异(t=0.202、0.014、0.005,P>0.05)。 干预后,对照组VAS 评分为(3.91 ±0.46)分,观察组为(2.74 ±0.41)分;对照组ADL 为(2.74 ±0.41)分,观察组为(84.27 ±9.11)分;对照组HSS 为(69.34 ± 7.26)分,观察组为(77.26 ±8.34)分。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ADL、HSS 评分高于对照组(t= 13.426、2.876、5.065,P<0.05)。
对照组干预后髋关节屈曲为85.23 ° ±8.26 °、伸展为48.25 ° ± 8.34 °,观察组髋关节屈曲为92.34 °±9.34 °、伸展为57.34 ° ±9.31 °;对照组膝关节屈曲为74.26 ° ± 6.37 °、伸展为73.24 ° ±6.29 °,观察组膝关节屈曲为85.33 ° ±6.29 °、伸展为85.31 ° ±6.25 °;对照组踝关节跖屈为39.34 ° ±3.22 °、背伸为34.26 ° ±3.26 °,观察组踝关节跖屈为46.02 ° ±5.13 °、背伸为45.63 ° ±5.44 °。 干预后对关节活动范围进行评估发现,观察组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较高(t=4.032、5.142、8.744、9.625、7.799、12.677,P<0.05)。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15 例,分别是4 例压疮、7 例下肢肌萎缩、2 例深静脉血栓、2 例心肺功能下降,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0.00%。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4 例,分别是1 例下肢肌萎缩、1 例心肺功能下降、2 例压疮,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00%。 干预后对并发症发生进行评估发现,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t=7.023,P<0.05)。
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受不良运动习惯、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下肢骨关节损伤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发病后,患者肢体功能活动受限,制动期时间较长,若未能加强重视并及时予以康复干预,会让关节组织发生僵硬、肌肉组织出现萎缩等问题,其会影响患者肢体功能康复[5-6]。 骨关节制动2 周,肌肉组织会出现痉挛现象,制动28 天会发现结缔组织出现纤维融合情况,大大降低患者关节运动功能,再加上患者年纪大,基础疾病多,卧床时间长,循环血量会减少,易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者会有生命安全威胁。 故而需要重视早期康复治疗的积极作用。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的康复效果与骨折类型骨折、损伤程度等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应该根据患者所患肢体的解剖特征、情况,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对促进下肢骨关节损伤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节损伤包括韧带损伤、关节内骨折、关节囊损伤、关节软骨损伤等,关节面如果不平整,则会不断磨损其关节软骨,破坏下肢骨关节的稳定性,滑膜损伤会引起关节炎,对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骨关节损伤患者在早期积极进行运动锻炼,可以防止关节粘连和痉挛,降低肌肉萎缩所造成的伤害,并为其康复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在临床上要对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合理的治疗与康复方案的干预,从而达到改善预后、促进下肢关节功能恢复的目的[7-8]。
常规护理模式中只是重点关注恢复患者骨的解剖以及生理位置,护理人员只是观察患者的病情状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按照医生的指示对患者进行生活指导、用药指导、饮食等方面的护理,常规护理模式缺乏针对性与全面性,忽略了术后的康复训练指导,造成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损伤,常规护理模式效果并不理想。 综合康复治疗是将各种个体化的干预方式相结合,为患者提供早期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最大限度的提高他们的关节活动,提高患者下肢关节肌肉强度,促进下肢骨关节损伤的康复,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有学者提出将综合康复训练应用于下肢骨折后膝关节活动障碍中,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可以显著提高膝关节活动度,并且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改善,对提高患者的下肢关节功能和运动能力有正面的影响。 在综合康复治疗方案中,包括了多种训练方案,他们可以达到不同的训练目的,为骨折的愈合,提高关节功能奠定良好的基础。 另外,综合康复治疗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为患者制定出个体化的康复训练方案,从关节被动训练到主动伸屈训练,抗阻力训练等方式,康复训练计划平衡、稳定、协调,最后达到促进骨折组织愈合及修复,促进机体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9-10]。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治疗,进行关节功能活动训练,机体关节主动屈伸训练以及被动屈伸训练可活动周边的韧带和肌肉,促进周边的血液循环,滑利关节腔,避免其发生挛缩和粘连的情况,提高关节活动度。 负重训练在促进骨折组织的修复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它有助于缩短骨折的愈合时间,能有效降低关节僵硬或强直并发症发生,其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改善营养代谢状态,有助于促进骨折组织愈合及修复,缩短制动时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配合等长收缩训练,让骨折端紧密接触,避免分离情况发生,利于促进机体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对关节等运动器官展开训练,可以提升有关部位神经肌肉的控制力量,关节的平衡与活动度恢复到正常水平,对促进机体关节功能恢复有正面的影响。 在下肢骨关节损伤治疗中消肿是关键内容之一,中药熏蒸方法作为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中医认为,组织粘连、经络不畅气血阻滞是造成关节僵硬的主要原因。 手术后由于长时间的固定,缺乏运动锻炼导致的肌肉的萎缩,对关节的屈伸造成困难。 因此在治疗之后需要给予患者采取一些活血化瘀的措施,让局部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清除体内的代谢物。 中药熏蒸方法可以对皮肤进行热刺激,同时可以疏通经脉使肌肉松弛,还可以显著提高周围组织的营养状态。 与口服用药相比较,中药热敷可以通过患处的皮肤直接到达病灶,从而可以避免药物对人体胃肠功能造成的损伤。 中药熏蒸作为一种中医学外治方案,可以发挥热疗和离子渗透的作用,对毛细血管进行扩张改善循环,提高新陈代谢,有助于药物中的活性成分的吸收,可以促进炎症的消除,从而减轻红肿,减轻疼痛症状。 在综合康复治疗中,给予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采取中药熏蒸方式,对关节功能的恢复有利,药物作用于局部,温度升高,通过热药双重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血液循环,利于促进组织新陈代谢,促使炎性物质排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疏经活络,让痹痛得到消除;神经电刺激作为一种物理治疗方法,通过使用低频脉冲电流,对下肢关节的神经或肌肉进行刺激,引发肌肉的非自主收缩,从而达到提升肌肉功能的目的。 并且神经电刺激操作简单方便、无创、医用成本低等优势,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下肢关节功能,提高患者下肢肌力和活动力,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于下肢骨关节损伤治疗中再配合神经电刺激、磁疗、消肿等方式,能够减轻骨折断端对神经根及周围组织的刺激,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且还能够促进组织内局部血液循环,调节局部免疫反应,抑制炎症因子释放,能有效发挥消肿、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控制病情,改善患者患肢受限情况,便于患者尽早接受和配合肢体康复功能训练,能够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早期行走,帮助患者尽快回归社会与家庭,有效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8]。 在发生下肢骨关节损伤后,患者的下肢承重能力、行走功能都会受到影响,从而造成患者无法自主的生活。 在治疗下肢骨关节损伤常用的方法是手术,可以帮助骨折部位恢复,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得到了保障。 但是术后的恢复过程中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不仅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会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会降低患者的配合度,对术后恢复造成很大的影响。 在综合康复治疗中尊重患者术后的个体化差异,并根据患者骨折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在康复训练中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的消极情绪,使患者坚定了康复的信心,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康复训练,促进患者下肢骨关节损伤的恢复,加速术后康复,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从而取得显著的康复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经干预后疼痛评分有显著降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膝关节功能评分有明显提高,且患者的关节功能活动范围有明显扩大,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充分肯定该干预方法的应用价值。 综合康复治疗在下肢骨关节损伤治疗中的应用可以加速淋巴液与血液的循环,同时还可以对痉挛的关节组织进行拉伸,从而提高肌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对下肢骨关节进行被动屈伸,从而降低肌肉萎缩的程度,降低关节粘连的程度。 在综合康复治疗中不同的治疗方法所发挥的训练机制存在差异,但是将多种治疗方式结合在一起,可以产生出协同效应,从而提升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术后康复效果,降低机体关节僵硬的发生。术后早期对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可以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本研究中存在着一定局限,比如:对患者进行出院后的追踪随访,样本基数较小等。 今后可以发展一套更加完善人性化的护理方案,利用微信在线解答患者的问题,保证患者在家庭中可以获得康复训练的指导,从而使患者的下肢骨关节得到全方位的改善。
综上所述,将综合康复治疗应用于下肢骨关节损伤治疗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利于肢体功能恢复,将不良预后给患者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值得推广。